日期:2025/04/08 04:10来源:未知 人气:52
拍马弯弓无敌所向,不曾读书如古名将。和落霍斯少胜众彼,超勇亲王额驸之子。车布登扎布前在军前,甚属奋勉,洵为国宣力之臣。——爱新觉罗·弘历
车布登扎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喀尔喀部人,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嫡传后裔,扎萨克超勇和硕亲王博尔济吉特·策棱次子(之前《策棱:喀尔喀蒙古第一名将,大清帝国的漠北“守护神”》一文中有专门赘述,有兴趣的看官可以去看我的往期文章)。
雍正九年(1731年)八月,准噶尔汗国(今新疆北部、哈萨克斯坦东部)大汗噶尔丹策零以准噶尔汗国两大名将大小策凌敦多布为将,集中万余准噶尔精锐火枪骑兵,兵分两路东征喀尔喀蒙古(今外蒙古,也称漠北蒙古或漠北)。车布登扎布率喀尔喀蒙古骑兵在苏克阿勒达呼击败准噶尔军,因功被清廷赏赐冠服。雍正十年(1732年)六月,准噶尔名将小策凌敦多布又率3万骑兵入侵喀尔喀蒙古。八月,车布登扎布跟随父亲策凌赶赴光显寺(额尔德尼昭)迎击准噶尔军。
清准两军5万余人(其中准噶尔军3万、策零部2万)在狭小的光显寺展开决战,准军大败,策零趁机收复漠北全境,是为光显寺之战。此战,车布登扎布作战勇猛、亲冒石矢,力战负伤,因此一战名动天下,战后被封为辅国公,成为漠南蒙古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乾隆十九年(1754年),准噶尔汗国内乱愈演愈烈,乾隆始有攻灭准噶尔汗国之意,并着手做前期工作。乾隆诏命驻防乌里雅苏台(今蒙古扎布罕省扎布哈朗特)的漠北清军运动到靠近准噶尔汗国的乌梁海地区(今唐努乌梁海),以随时准备攻打准噶尔汗国。车布登扎布也接到命令,率领1800骑兵从征乌梁海。
乾隆二十年(1755年),乾隆发动对准噶尔汗国的灭国战争,清军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准噶尔汗国发起钳形攻势。其中车布登扎布率所部骑兵从乌梁海南下,一路势如破竹,数败准噶尔军。当年九月,车布登扎布率军抵进伊犁,招服了和通额默宰桑鄂哲特及其所率准噶尔军500余人。准噶尔末代大汗达瓦齐见清军势大,遂放弃伊犁率部逃窜,车布登扎布兵不血刃攻取伊犁。不久后,清军生擒达瓦齐,荡平准噶尔汗国,是为一征西域。战后,车布登扎布被封为多罗贝勒。
达瓦齐被生擒后,清军主力陆续从北疆撤出。仅留班第与西林觉罗·鄂容安等500人驻守伊犁,车布登扎布也奉命撤往乌梁海,处理乌梁海善后问题。原先归降清廷的准噶尔降将阿睦尔撒纳趁机发动叛乱(阿睦尔撒纳之乱),由于事发突然,阿睦尔撒纳得以迅速控制准噶尔旧地,并打出复兴准噶尔的旗号,号召准噶尔人与清军对抗,班第与西林觉罗·鄂容安战死殉国,清廷在西域的统治陷入崩溃。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新归附的乌梁海人响应阿睦尔撒纳叛乱,聚众作乱,清廷以车布登扎布为参赞大臣率军平叛,车布登扎布迅速平定叛乱,并率军攻入哈萨克汗国境内,歼灭叛军主力,从侧面配合了北疆战场,是为二征西域。阿睦尔撒纳之乱平定后,清廷晋封车布登扎布为多罗郡王。
就在阿睦尔撒纳之乱平定后不久,盘踞南疆的大小和卓(波罗尼都、霍集占)也趁机叛乱,占据南疆。清军平定北疆后,开始对南疆叛军下手。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春,车布登扎布被任命为定边右副将军,协助定边将军乌雅·兆惠率军清剿阿睦尔撒纳残部,并越过天山攻打大小和卓叛军。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春,大小和卓叛军主力被清军聚歼,清军基本掌控南疆局势。为防止大小和卓从伊犁向北逃入沙俄,兆惠命令车布登扎布率千余精骑转战伊犁通往沙俄的各个出入口,堵死了叛军西逃之路,是为三征西域。
越阿尔台(阿尔泰山)西行,巡查额尔齐斯、塔尔巴噶台、巴勒喀什淖尔等处,……凡通俄罗斯路径俱派兵瞭望堵截”
不久后,大小和卓之乱被平定,车布登扎布率军撤回伊犁。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清廷任命车布登扎布为定边左副将军,驻防乌里雅苏台(今乌兰巴托),受命节制漠北境内所有的清军。在定边左副将军任上,车布登扎布兢兢业业,守护边境,多次挫败哈萨克汗国以及沙俄帝国的袭扰,捍卫了漠北万里边境的太平。
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车布登扎布病逝,享年77岁,一代名将就此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