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5 18:08来源:未知 人气:59
有些词儿,到了某个特定的地方才知晓它的意义。就比如“两掺儿”,大概只有我们河南人才可以深刻体会吧!
啥是“两掺儿”?
“你要吃啥?”
“两掺儿!”
在河南,你问啥是“两掺儿”?路边随便拉个吃货,都能给你说个一二。
你问河南的“两掺儿”都有啥?最经典的“两掺儿”,当然是胡辣汤掺豆腐脑啦。在“两掺儿”出现之前,从来豆腐脑是豆腐脑、胡辣汤是胡辣汤。
一口大锅,三两桌椅,是胡辣汤店门口的标配。一般卖胡辣汤的早餐店,胡辣汤锅的旁边就是豆腐脑儿,把半碗胡辣汤和半碗豆腐脑儿掺在一起,就叫做“两掺儿”。30多种地道辛料熬成的胡辣汤本可强势霸占味蕾,但遇到了豆腐脑,便化辛辣于无形,俯首称臣。
拿小勺稍微搅和一下,豆腐脑儿的细腻、清淡,搭配胡辣汤的辛辣,鲜香交替刺激,更增滋味。一个温良一个撩拨,亦正亦邪,颇有些双剑合璧的感觉。
当大家在网络上因豆腐脑吃甜口还是咸口争个不止时,我们河南人已经拿起勺子,盛一碗冒着热气的胡辣汤,掺入豆腐脑儿中,呼噜呼噜地喝起来了。
河南人离开了家,好像就不知道该去哪吃这“胡辣汤两掺儿”。可以说,“胡辣汤两掺儿”在河南的地位,就类似广东早茶,重庆火锅。
当然,在河南除了胡辣汤掺豆腐脑儿,还有米线掺麻辣烫、米皮凉皮两掺儿、土豆粉刀削面两掺儿、粉浆面条热豆腐两掺儿......甚至还有烩面两掺儿!不禁感慨,在河南,还有什么不能“两掺儿”?
河南人为啥偏爱“两掺儿”?
“两掺儿”是河南饮食界的一门“玄学”,阴阳交感生万物,形散而神不散。“两掺儿”不是非此即彼,不是势不两立,不是必须二选一。“两掺儿”是别出心裁的“第三种选择”。
胡辣汤和豆腐脑,你爱哪个?哪个都难以割舍?不妨来“两掺儿”吧。土豆粉和刀削面,你选哪个?我选“两掺儿”啊。既可以尝到爽滑的土豆粉,又能吃到劲道的刀削面。谁说二者不可兼得?
为啥河南人爱“两掺儿”?
提到河南,你想到的是不是河南人的口头禅“中”。地理位置上,河南在中国的位置,相当“中”,不南不北、不东不西,厚土中原,天地之中。行为处事上,河南人也爱说“中不中”“中滴很”,语气委婉、和缓,容易让人接受。对于河南人来说,“中”等同于普通话里的“行、好、可以”。在很多外地人的认知里,“中”早已成为了“河南”的代名词。其实,这就是河南人行为处世上“中庸”文化的具体体现。
到饮食上,正是河南“居天下之中”,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思想文化交流融合之地,造就了中原文化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特点,才出现了“两掺儿”这样的词汇。 “两掺儿”的吃法,也是代表了河南人“包容、中庸”的精神和性格,杂糅相当,兼容并包。有些时候,事情何必求全,大差不差就中了!
实际上,不仅饮食方面,河南人爱“两掺儿”。在饮酒方面,河南人也是偏爱“两掺儿。”对于河南人来说,最爱喝的地道家乡酒——仰韶彩陶坊,也是“两掺儿”的设计。
河南人常说:到河南,喝陶香;爱河南,喝陶香。来河南,必须要以地地道道的家乡酒——仰韶彩陶坊来招待。像性价比最高的仰韶彩陶坊·地利,由“一两70度酒头”搭配“九两46度的酒身”,单独喝各有韵味,随意搭配也“中”。
独斟70度酒头“浓烈”,甄选洞藏多年的仰韶老酒,开瓶陶香扑鼻,轻抿一口,浓而不辣,柔中有烈,每一滴皆都是超然享受!单独畅享46度酒体“柔和”,陶香绵长,细品之中,酒香更是浓郁飘逸,让人回味悠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仰韶彩陶坊酒调成不同度数,调成自己想要的口感与风格,这就是河南人酒桌上喜欢的“两掺儿”。
河南自古以酿酒闻名于世,是中国酒文化的发源地。而中华酒源、就在仰韶,这一杯代表河南味道的仰韶彩陶坊酒,自然是河南人喜欢的味道。自仰韶酒业建厂以来,这地道的家乡酒便已经陪伴了几代人。无论是远在他乡,亦或者扎根故土,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喝上一口仰韶彩陶坊酒,足以让河南人内心得到安慰。
啥也不说了,马上到中秋节了,仰韶彩陶坊酒不能没有啊。明天早上除了去早餐店“来碗两掺儿”!我还得提前去烟酒店,备点亲朋好友都喜欢的“两掺儿酒”——仰韶彩陶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