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8 05:37来源:未知 人气:52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动企业改革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公司改革发展为中心,全面落实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助力企业迈向新高度。在党委层面,我们及时组织学习;在基层党组织,学习覆盖面广泛;而基层党支部则实现“全覆盖”学习,确保每位党员干部职工都能深刻领会全会精神,从而统一思想和行动。同时,我们将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与推动年度任务完成、深化“科改行动”以及战新产业发展紧密结合,使全会精神真正转化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举措。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 制定“一文两表”总体方案,明确5个方面共15项重点任务,通过党委的统筹指导、专班的推进实施以及基层的贯彻执行,确保各项任务有序推进。同时,我们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举办了丰富多彩的“510”廉洁文化月系列活动,包括家风助廉、清风寄廉等8个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了党纪学习教育。此外,还通过举办专题展览、廉洁作品展以及知识竞赛等活动,不断提升学习的实际效果。在警示教育方面,我们召开了警示教育会,充分利用警示教育基地,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通过以案为鉴、警钟长鸣的方式,引导广大党员自觉遵守党纪。
深入推进“11538”发展战略,积极构建“2+8+N”产业格局,战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进一步加快战新产业布局优化和升级,我们专门制定了专项工作方案,以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深入推进“五个领先”战略,我们发布了加快发展战新产业的专项工作方案。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战新产业布局,我们精心制定了“一业一策”的支撑措施,并升级了独立经营体的“放管服”模式。这些举措不仅明确了战新产业的发展方向,还为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此外,我们在高水头大容量冲击式水电机组的研制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高质量推进世界首台500兆瓦功率冲击式水电机组的研制工作,不断引领中国水电装备技术的创新发展,为水电产业的高质量增长注入新动力。在研制过程中,水轮机模型已成功通过第三方试验台的验收,配水环管也已顺利完工并交付使用。同时,我们面向全球公开了中国首台国产化150兆瓦级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的全程研制资料,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行业技术的整体进步。
此外,我们还取得了300兆瓦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电电动机飞逸试验的成功,进一步巩固了我们在水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自主研制的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300兆瓦级变速抽水蓄能机组发电电动机1:1转子,成功通过飞逸试验,展现了我们在该领域的深厚实力。我们聚焦于变速抽水蓄能机组转子的动态稳定性研究,突破了高转速大尺寸绕线式转子结构的设计、制造及安装等多重技术难题,确保了转子系统的稳定可靠。这一重要成果将助力山东泰安二期和广东肇庆浪江等国家重大抽水蓄能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推动水电产业的技术进步与发展。
攻克大泵研制技术难关,我们建立了高端大泵技术体系,为国家的水网建设、民生保障以及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中的高新沙大泵已成功投入运行,展现了我们的实力。此外,我们还一举中标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地心泵站项目,该项目的立式单级离心泵是全球单泵容量最大的,我们成功完成了叶轮水力开发,使模型参数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最近,我们又成功签约了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的西津大泵项目,这标志着我们将为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再添“东方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屏蔽泵产品首次成功出口至欧洲高端市场,这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在大泵研制和技术方面的实力和影响力。
成功研发出多种型号的屏蔽泵产品,包括化工屏蔽泵和屏蔽式炉水循环泵,彰显了中国在屏蔽泵高端市场的实力。首次成功将产品出口至匈牙利宝思德化学公司,共计6台套,标志着中国屏蔽泵正式进入欧洲市场,实现了重大突破。此外,我们的屏蔽泵在化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关键核心设备实现国产化,成功填补了该领域国产屏蔽泵的应用空白。同时,我们还成功研制出火电厂高电压屏蔽式炉水循环泵,为锅炉启动系统提供了国产化的屏蔽泵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全球单机容量最大的26兆瓦级海上风电电机已成功下线,该电机采用全密封结构,有效抵御盐雾腐蚀,展现出强大的抗腐蚀能力。此外,它还配备了双重抗台风技术,能够轻松应对17级超强台风。在发电技术上,该电机运用了三电平全功率变频技术和传动链方案,进一步提升了整体发电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原位退磁与退磁后再饱和充磁技术在该机型上得到了首次应用,标志着行业技术的又一重要突破。同时,我们也迎来了首台全国产化的天然气长输管线电动机的成功研制。
自主研制的首台全国产化天然气长输管线电动机——变频防爆无刷励磁隐极同步电动机,经过专家严格鉴定,其效率、噪声、振动等关键性能指标均超越标准规定,展现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整体性能。这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天然气管线增压系统的关键设备已实现国产化,为解决天然气管线增压系统的运行难题、确保管网的安全高效与绿色低碳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智改数转”的推进也在引领着行业的转型升级。
持续优化顶层设计,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的高效协同,提升客户服务智能响应速度。公司成功通过国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四级评估,荣获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称号,并顺利通过国家级智能制造双认证。同时,公司还以高分通过工信部数字化转型成熟度四星级评估,成为全国首批且在装备制造行业内率先达到该评估标准的样板企业。此外,公司还打造了德阳建安机械成德高端能源装备集群的“智改数转”首个大型“链式”转型项目,有力推动了产业链上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另外,“科改行动”也获得了国资委的专项考核标杆。
推进“12235”科改行动方案,荣获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科改行动”专项考核标杆企业。通过持续深化改革,总师放权赋能、科技创新激励及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均取得了显著进展。公司打造了纵横授权体系、首版流程地图和高效组织架构,进一步推动了高层次人才引育、核心人才库建设、市场化选拔及退出等机制的完善。这些举措使得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得到了持续激发,同时,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汇聚了190余家供应商与银行代表,共同探讨供应链管理策略,以推动产业间的协同进步。此次大会不仅致力于提升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更基于“核心制造与专业化分包”的高效协同组织模式,进行了延链、补链、强链的工作。通过大力实施战略采购,推进国产化替代进程,以及应用自动化和电商采购等方式,深化了供应链的数字化建设。同时,大会还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新模式,以加强供方管控,从而构建出全方位、立体化且高质量的供应链体系。此外,公司的文化软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在弘扬“东汽精神”的过程中,我们积极践行“同·创”文化,这激发了众多先进模范的涌现。其中,“大国工匠”全国十大年度人物崔兴国、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刘闯、全国五一巾帼标兵李积霞,以及中央企业劳动模范舒林等,都是我们时代的佼佼者。同时,“东电印迹”也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保护案例更荣获国家文物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