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16:48来源:未知 人气:53
近日,一则"海归女硕士因婚假纠纷轻生"的新闻引发广泛关注。合肥市民刘女士称其女儿小琳(化名)在建设银行安徽分行任职期间,疑因筹备婚礼请假遭直属领导施压,于2023年11月选择结束生命。今年1月,法院一审判决银行无责但人道主义支付28万元抚慰金,家属表示将提起上诉。
据家属陈述,29岁的小琳本硕分别毕业于伦敦城市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通过校招进入建行安徽分行。2023年11月备婚期间,小琳向直属领导陈某某申请婚假时遭遇阻碍。刘女士称,领导不仅以"不能请假"为由拒绝,还突然要求其整理三年纸质档案,并以业务问题为由在两天半内进行十余次谈话。值得注意的是,在女儿轻生前20分钟,陈某某仍在与其父亲通电话。
对于"职场霸凌"指控,涉事领导陈某某给出不同说法。她表示与小琳接触时间较短,谈话内容均为"业务风险梳理",强调"两天半内仅沟通十余次,单次最长20分钟",并称单位调查确认其无违规行为。建行安徽分行作为共同被告,亦坚称管理行为符合规范。
合肥市包河区法院1月22日判决书显示,经审理认为小琳自杀与银行管理行为无法律因果关系,但基于"人道主义关怀",判令建行安徽分行支付28万元抚慰金,同时驳回家属主张的20万元死亡赔偿金及8万元精神损失费诉求。判决书中明确指出,现有证据无法证明用人单位存在过错。
案件曝光后引发多重讨论:一是密集工作约谈是否构成变相施压;二是企业员工心理健康干预机制缺失问题;三是高压力职场环境下劳动者的权益保障。法律界人士指出,我国现行法律对"职场冷暴力"尚无明确定义,此类案件存在取证难、因果认定复杂等困境。
目前,小琳家属已着手准备二审诉讼材料,案件后续或将引入心理专家鉴定职场压力与极端行为的关联性。该案走向不仅关乎个体正义,更可能为职场管理责任边界的司法认定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