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8 07:59来源:未知 人气:54
近期,海地的暴力活动愈发猖獗,犹如一场噩梦笼罩着这个本就动荡的国家。在首都太子港,接二连三地发生了令人痛心疾首的大规模暴力事件。
就拿当地时间 12 月 7 日至 8 日来说,太子港郊区的太阳城社区遭到了 “杰里米码头” 帮派的袭击,这里本就是海地首都太子港港口旁人口稠密的贫民窟,是该国最贫穷且最暴力的地区之一,而这次袭击更是让其陷入了无尽的悲痛之中。据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图尔克表示,该事件造成了至少 184 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而截至 12 月 11 日,遇难人数已达近 300 人,另有近 60 人被绑架。
这起事件的起因,竟是因为 “杰里米码头” 帮派头目在自己的孩子生病后,毫无根据的认为是当地老年人通过巫术伤害了儿童,便丧心病狂地对居民发动攻击。帮派人员手持武器,在社区内肆意屠杀,那些无辜的老人根本无力反抗,只能惨遭毒手。然而,他们的恶行并未就此停止,还在继续追杀社区内的老人,同时也把毒手伸向了年轻人,让整个社区都陷入了恐慌与绝望之中。
其实,这样的暴力事件并非个例。早在之前,海地就屡屡发生类似的帮派袭击平民事件,在一周内就能造成首都太子港至少 150 人死亡,自今年年初以来,关联帮派势力的暴力活动已在海地导致约 5000 人死亡、约 70 万人流离失所。可以说,暴力活动的阴影时刻笼罩在海地民众的头顶,给他们带来了身体和心灵上的双重伤痛,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安全毫无保障,整个国家都被这频发的暴力活动搅得不得安宁。
海地如今暴力活动猖獗的背后,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链条。
一方面,帮派之间的私人恩怨、猜忌等因素常常成为暴力事件的导火索。就像在太子港发生的多起事件中,有的帮派头目仅仅因为怀疑社区居民对自己的孩子施加诅咒并致其患病身亡,便出于报复心理,对居民展开血腥屠杀,全然不顾那些无辜百姓的死活,这种毫无理智与人性的行为,却在当地不断上演,让民众时刻处于危险之中。
另一方面,从更深层次的社会背景来看,海地长期处于社会动荡之中,国家局势一直不稳定。2021 年 7 月 7 日,时任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遇刺身亡,这一事件犹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让海地陷入了极大的动荡。总统遇刺后,政权交替不稳定,原本计划的总统选举也未能按时进行,政治上的混乱给了帮派势力可乘之机,他们借机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而且,海地的经济发展也极为迟缓,很多人的日收入不到两美元,是联合国宣布的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贫困使得部分民众为了生存容易被帮派蛊惑或者被迫加入其中,进一步壮大了帮派力量。再加上国家警察部队装备落后,长期人手不足,近年来已经失去了数千名警察,面对日益猖獗的帮派势力,常常有心无力,难以对暴力活动进行有效的遏制,种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海地如今暴力活动频发,难以平息的糟糕局面。
当地时间 12 月 20 日,海地政府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这一举措将从 12 月 22 日开始实施,一直持续至 2025 年 1 月 21 日。海地长期深陷暴力的漩涡,此次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旨在促进执法干预,强力打击暴力活动,同时也是为了应对该国面临的农业和粮食危机。而且,海地政府还着重强调,根据 2024 年 4 月 3 日签署的《国家和平有序过渡政治协议》,有必要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此来更好地统筹协调相关工作,保障紧急状态下各项事务能够有序推进,尽力让国家摆脱当下的困境。
为配合这一紧急状态的实施,海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海地总理阿利克斯・迪迪埃・菲斯 - 艾梅承诺,政府将向警察和武装部队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尤其是在技术和财政层面。例如,从 12 月开始,海地警察的每月工资增加一倍,这一举措无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警察队伍的积极性,吸引更多人投身到维护治安的工作中,也有助于缓解当前警力不足的难题。
这些配套措施对于打击暴力活动、恢复社会秩序有着积极意义。警察和武装部队获得支持后,装备和资金等方面得到改善,能够更有力地对帮派势力等违法暴力行为进行打击和遏制,增强执法的效率和威慑力。而社会秩序的逐步恢复,又有利于保障民众的正常生活,让陷入停滞的经济、农业等各方面活动能够慢慢重回正轨,缓解粮食危机等诸多棘手问题,为海地重新走向稳定发展之路奠定基础。
在海地暴力活动不断升级,政府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个月的紧急状态后,诸多国际组织纷纷发声,表达了对海地局势的高度关注。联合国方面,对海地的暴力活动予以强烈谴责,多次强调这严重侵犯了海地民众的基本人权,让当地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同时,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积极协助海地,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比如敦促各成员国依据相关决议对海地实施武器禁运,防止武器弹药非法流入加剧不稳定局势,还要求成员国支持海地国家警察,助力其增强执法能力以应对帮派势力。
此外,像欧盟等国际组织也在密切关注海地局势变化。欧盟曾在不同阶段针对海地的人道危机提供帮助,在暴力浪潮席卷海地之际,宣布向海地提供 2000 万欧元紧急援助,应对急剧恶化的人道局势,其援助覆盖避难、粮食、营养、饮用水、卫生、医疗等多个领域,还专门划拨专款用于支持紧急状态下的教育,保障海地儿童在危机之中仍能接受学校教育,用实际行动展现出对海地民众的关切以及助力海地稳定局势的决心。众多国际组织的发声和表态,充分体现了国际层面对于海地局势的重视,都期望海地能早日走出暴力的阴霾,恢复往日的安宁。
国际社会对处于困境中的海地提供了多方面援助,其中多国安全支助团的协助备受关注。应海地请求,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授权部署一支由肯尼亚领导的多国安全支助特派团,旨在帮助海地国家警察平息激增的帮派暴力行为。例如,第一批多国安全支助团的大约 200 名肯尼亚籍警察已抵达太子港,后续还会有更多力量加入,而且多国安全支助团的第一批装甲车也运抵了海地首都太子港的杜桑・卢维杜尔国际机场,这些都为海地打击帮派暴力增添了助力。
然而,在援助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阻碍。一方面,在政治层面,海地内部政权交替不稳定,政治上的混乱使得各方难以形成有效的协作机制来配合外部援助力量,部分政治人物与黑帮存在利益牵扯,也阻碍了打击暴力活动的进程。另一方面,从社会角度来看,海地帮派林立,犯罪猖獗,帮派势力控制着首都太子港大部分地盘,对于外部援助力量的介入存在抵触情绪,其反应难以预料,可能继续进行对抗,也给援助工作带来很大不确定性。同时,资金筹措也是一大难题,像多国安全支助团的年预算为 6 亿美元,但截至目前只筹得 1800 万美元,美国虽曾承诺拿出 3 亿美元,却一直未能到位,这些都限制了外部援助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影响了海地局势的改善进度。
在这一个月的紧急状态期间,海地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打击暴力活动是首要任务,需强力遏制帮派势力的猖獗行径,稳定社会秩序,保护民众生命安全。同时,还需有效应对农业和粮食危机,缓解因长期动荡和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短缺问题,保障民众基本生活需求。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切实落实各项紧急措施,加强执法力量,合理分配资源,以及能否获得国际社会的持续支持与有效援助。
海地在历史上曾多次经历困境与危机,但都顽强地生存了下来。此次紧急状态虽形势严峻,但也可能成为海地重建的契机。若能在打击暴力活动的同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政府治理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那么海地有望逐渐摆脱暴力困局,实现自我救赎。国际社会的援助和支持对于海地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而海地自身也需凝聚各方力量,坚定重建决心,共同努力开创国家的稳定。
作者声明:内容由AI生成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