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2 08:43来源:未知 人气:54
进入4月,造车新势力3月交付数据陆续揭晓,市场格局迎来显著变化。零跑汽车以37,095辆的交付量首次登顶,同比增长超154%,刷新品牌单月纪录。这一成绩得益于其全球化战略的快速推进——C16车型在欧洲市场热销,B10车型预售订单突破3.1万辆,叠加LEAP 3.5技术架构的规模化降本效应,零跑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季度盈利的新势力。理想汽车以36,674辆位列第二,同比增长26.5%,一季度累计交付92,864辆,稳居头部阵营。
若论增长势头,小鹏汽车以268%的同比增速成为3月“黑马”,交付33,205辆,连续5个月站稳3万辆大关。2025款G6和G9的上市功不可没——45分钟内预订量突破8000辆,城市NOA功能覆盖200城后付费率提升至35%。小米汽车则延续爬坡态势,交付量环比增长50%至超29,000辆,但15万台订单积压暴露产能瓶颈,用户平均等待周期超4个月。极氪科技以40,715辆的总交付量(含极氪、领克品牌)展现多品牌协同优势,其中极氪品牌同比增长18.5%,领克品牌增长28.6%。
相比之下,蔚来3月交付15,039辆(含乐道品牌4,820辆),明显落后于第一梯队。不过,阿维塔以10,475辆的交付量实现同比环比双翻倍,成为二线阵营的亮点。从竞争策略看,技术与价格成为销量分化的关键:小鹏XNGP 4.0、华为ADS 3.0(问界M9搭载)等高阶智驾系统成为差异化卖点;零跑则通过Stellantis合作加速出海。价格层面,理想L系列降价3.8万元、蔚来推出BaaS电池租用折扣,刺激需求释放。
头部车企的高增长背后,隐忧逐渐显现。小米因产能不足导致交付延迟,计划将年目标从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并可能扩建武汉工厂;小鹏、零跑等也需平衡订单激增与供应链稳定性。展望二季度,竞争将围绕智能驾驶普及化与能源技术突破展开:高速NOA功能或下放至20万元以下车型,混动与固态电池研发进度将影响市场格局。此外,随着零跑欧洲放量、极氪东南亚布局深化,海外市场或成为新势力下一增长极。
结语: 3月榜单印证了新势力竞争的残酷性——零跑凭借全球化与成本控制登顶,小鹏以技术迭代实现增速领跑,而小米的产能困境警示行业:销量爆发需以体系力为支撑。未来,车企不仅要在智能化和价格战中突围,更需在海外市场与供应链韧性上构建长期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