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6 15:19来源:未知 人气:53
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庆祝它的第十个生日。夜幕降临,大家都等着看一场壮观的烟火表演。苏振华将军带着他的6个小孩急匆匆地赶到了天安门城楼。他怀里抱着一个,手里拉着一个,其他几个小孩紧紧跟在他后面。大家看到这一幕,都主动给他们让路,心里都觉得这位将军真是不容易啊。
苏振华正忙得团团转的时候,刘少奇带着王光美走了过来。王光美一把接过苏振华抱着的孩子,心疼地说:“老苏啊,你这段时间肯定累坏了吧,一个人带孩子真不容易。你得想想办法啊,这样下去可不行!”苏振华听了,叹了口气说:“唉,孩子妈不肯见我,我也没办法啊。”
过了几天,毛主席听说了苏振华的事情,就亲自找他谈话,劝他再找个好伴侣。为了让苏振华放心,主席还请王光美帮忙劝劝他。说起苏振华的婚姻经历,那可真是波折不断啊。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他的三段婚姻,看看最后到底谁和他走到了一起。
【烽火岁月中的第一段婚姻】
苏振华出生在湖南平江,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连饭都吃不上。有一次,家里好几天没米下锅,他都快撑不住了。好在奶奶心疼他,去邻居家求了点米,熬成米汤喂给他喝,这才把他从鬼门关拉回来。虽然家里条件不好,但他从小就懂事,长大后还得去地主家帮忙放牛,生活过得挺苦的。
不过啊,地主家的日子真不是人过的。挨打挨骂,受欺负,根本没啥尊严。在这样的环境下,苏振华变得越来越不爱说话,偶尔开口也是吞吞吐吐的。后来,他祖母和爸爸都去世了,为了治病欠了一屁股债。苏振华和他妈只能拼命干活,那段时间真是过得太艰难了。
苏振华这人以前挺孤僻的,可自从跟共产党打交道,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说话利索多了,整个人都开朗起来。但他妈呢,高兴是高兴,可也愁得慌,因为苏振华要去参加红军了。想想看,上战场多危险啊,万一有个啥事儿,那可怎么办呐?
所以呀,母亲就给苏振华张罗了婚事,想让他早点成家安定下来。可是苏振华心里挺不情愿的,他参军后生死难料,不知道啥时候能回来,这不是耽误人家姑娘嘛。可是母亲的话又不能不听,苏振华只好点头答应了。
没过多久,苏振华和余姣凤就成了夫妻,结婚仪式挺简单的。既没有彩礼,也没摆喜酒,就是放了一串鞭炮,新人拜了天地就算完事了。之后,亲戚们还稍微闹了下洞房,增添了点喜庆气氛。
这一夜,新娘过得特别甜,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第二天一大早,苏振华就忙着收拾东西准备走。余姣凤心里特别舍不得,可是国家有难,她也不能拦着。她忍住眼泪,给苏振华做了顿好吃的送行饭。吃饭时候,她眼里全是苏振华的身影,心里全是他的样子。
余姣凤都没想到时间跑这么快,一转眼丈夫就要走了。心里有好多话想说,可到了嘴边,就只说了个“小心”。苏振华也挺难受的,觉得对不起这新婚的妻子。但他有大志向,不能老惦记着家里。他有点为难地说:“你就多费心照顾咱娘,你自己也得好好保重啊……”
苏振华脚步沉重地离开了,妻子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终于忍不住放声大哭。后来,余姣凤和苏母两人互相扶持,过着简单却温馨的日子。直到余姣凤怀孕,这种平静才被打破。第二年,余姣凤给苏振华生了个大胖儿子,那时候的苏振华也已经有点小名气了。
儿子成了他心头的大事,但他是个重要人物,不能随便跟家里联系。而且国民党把消息都封锁了,家里啥都不知道。他老婆老找人打听,可就是没个确切消息。苏振华那边呢,打仗越来越厉害,领导喜欢他,敌人恨他,他家人的日子也不好过。
余姣凤他们被扣上了“匪属”的罪名,真是冤枉啊。那些反动派的人老来找他们麻烦,逼得他们只能东躲西藏,每天都过得心惊胆战的。时间一长,余姣凤就累得不行,精神也恍惚了。她每天都想着下落不明的丈夫,眼泪都哭干了,真是太难了。
苏母看见儿媳这么难过,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一直努力开导她。可是啊,心病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治好的,得找到那个让人心结解开的人。结果,余姣凤因为忧愁和病痛,最后还是离开了人世。苏振华的第一段婚姻就这么结束了,但生活还得继续,未来的路还长着呢。
【携手多年难偕老——第二段婚姻】
1938年那会儿,苏振华已经是团级干部了,身边的领导都挺操心他的婚姻大事。他自己其实也有再婚的想法,就是没找到合适的对象,这事儿就一直拖着。后来啊,全国各地的有志青年来延安学习,就在这个时候,他和未来的另一半好像冥冥中就被红线连在一起了,缘分到了。
有一天,苏振华老师带着学生们上山背炭,这样冬天就能做饭和取暖了。这些学生好多都是城里来的,感觉这事特别有意思,一个个都超兴奋的。大家很快就背上炭篓子,大步流星地往前走。有些女同学力气小了点,就在山坡下歇会儿,其中就有17岁的孟玮。
她长得真好看,身材也好,思想还那么先进,对人又热情,苏振华被她迷得五迷三道的。一看到她,苏振华心里就乐开了花,觉得这就是他要找的人啊。他赶紧走过去,不等孟玮开口,就接过她手里的炭,说:“孟玮同志,你先歇歇吧,看你累得满头汗,来来来,先放下炭休息会儿。”
他们边走边聊,苏振华很自然地帮孟玮分担了半篓炭,孟玮心里别提多感激了,对他的好感也噌噌往上涨。孟玮细声细气地道谢,苏振华听着听着,突然感觉自己心跳加速,好像真的喜欢上这个姑娘了。打定主意后,苏振华也不再藏着掖着,开始主动关心孟玮,一有机会就嘘寒问暖,想方设法拉近距离。
孟玮真的被苏振华的热情和爱意打动了,她以前就很崇拜这个“年轻的老革命”,现在更是心动不已。孟玮也勇敢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两人的心不知不觉地靠得更近了,每天都像泡在蜜罐里一样甜甜蜜蜜的。
孟玮的老同学回忆说,每到周末,孟玮总是忙到很晚才回宿舍。她总是把好不容易搞到的零食塞给我们吃,和我们分享她的快乐和甜蜜。
罗瑞卿知道苏振华的事后,很热情地帮他们牵线。没多久,他们就成了大家羡慕的一对。婚礼那天,好多领导、同事、同学都来祝福他们,虽然场面不铺张,但特别热闹。苏振华那天一直笑个不停,他心里的那份喜悦,恐怕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到。
苏振华和孟玮结婚后,两人感情特别好,就像水和鱼一样离不开对方。他们一起经历了好多战争,一起熬过了那些艰难的日子。在这段时间里,他们有了7个孩子,但有一个没长大就走了。不管是打日本鬼子还是解放战争,苏振华都特别疼孟玮,把她当成宝。在外人眼里,他们一家可幸福了。
打仗那些年,孟玮和孩子只能留在后方,苏振华得在前线拼命,所以见面的机会真是少之又少。就算见了面,也因为相聚太短,不舍占了大多数,所以也没啥机会发现对方的问题。可到了和平时候,夫妻俩天天在一起,吵吵闹闹就成了常有的事了。
建国后,苏振华在贵州可是个大忙人,既要跟那儿的土匪斗智斗勇,还得好好治理贵州。不过呢,他虽然工作上顺顺利利的,但家里头却有点不太平。孟玮啊,她特别希望苏振华能多关心关心她,多陪陪她。但那时候新中国刚成立,啥都得从头开始,苏振华也没法儿闲下来,他得忙着工作,整天忙得团团转。
孟玮因为这事儿心里挺不舒服的,觉得苏振华好像不在乎自己了,两人经常吵吵闹闹。其实夫妻间吵吵嘴挺正常的,但孟玮觉得这种生活太磨人了,对苏振华也越来越不满,最后还说要离婚。苏振华以为她只是说说而已,但没想到孟玮真的有这个念头。
1954年,苏振华从贵州调去了海军当副政委和政治部主任。为了让海军更好,他投入了大量的心思去研究,反倒疏忽了照顾妻子和孩子。因为这事,孟玮脾气变得不太好,老跟别人发脾气。但苏振华很在乎家里的六个孩子,所以他一直让着孟玮,妻子说啥他都答应。
苏振华想让家里气氛好点,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就多次向孟玮示好,但都没啥效果。有一次,他想着孟玮上下班不方便,就让司机去接她,可孟玮就是不领情,一直拒绝。苏振华知道妻子不想搞特殊,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后来啊,苏振华有空就带着六个孩子去公交站等孟玮,想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可是,孟玮就是不领情。那段时间,苏振华看起来老了好多,面容憔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晚上躺在床上,他总是在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可没人能给他答案。
孟玮现在工作特别忙,家里的事和孩子都顾不上了。苏振华有时候忍不住说他几句,两人就吵起来。后来孟玮干脆住单位去了,家里闹得特别僵。孟玮受不了这种生活了,就提出了离婚,还说他铁了心要走,怎么样都不会留下。
苏振华担心孩子受影响,一直好声好气地劝妻子别冲动说气话。但聊着聊着,他发现孟玮提离婚的理由太离谱了,根本站不住脚。孟玮说她在认识苏振华前,就答应过一个男青年,等和平了就结婚。现在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就想离婚。这理由,苏振华听了都无语。
苏振华心里挺不是滋味,这些苦闷,又有谁能懂呢?他努力让自己平静下来,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在延安抗大的时候,是罗瑞卿的夫人介绍我们认识的啊。”孟玮冷冷地回应:“那时候我还小,什么都不懂,只能听组织的安排。”她的话,就像一根根针,扎得苏振华心里特别难受,整个人都感觉冷冰冰的。
苏振华以前可从没这种感觉,心像被刀割了一样疼。但他心里还存着点希望,也许妻子会为了孩子留下来呢。他眼眶都红了,小声求她:“你看看我们的孩子,想想他们,我们不应该离婚啊!”说了好多好话,孟玮还是铁了心,苏振华心里挺难受的,看来这段感情是真的走到头了吗?
孟玮的亲朋好友、领导同事都来劝她了,想让她别离婚,可是她就是不听,铁了心要离。孩子们也感觉到了不对劲,哭着求妈妈别走,但孟玮就是不为所动。原本幸福的家现在变得冷冷清清,孩子们的欢笑声都少了。转眼间三年过去了,苏振华还是像以前那样爱妻子,对她呵护备至,但孟玮的心还是没能软化。
没多久,孟玮就走了,留下一份离婚报告,躲着苏振华和孩子们不见面,就让他签字。这夫妻俩二十多年的感情啊,苏振华哪里舍得,一直想挽回,就是不肯签。直到1959年2月,苏振华从苏联回来,看实在没办法了,才在离婚报告上签了字。
苏振华的第二段婚姻就这么草率结束了,大家都挺感慨的。后来经过组织多方调查,发现那个“男青年”其实只是个借口,孟玮想用他当挡箭牌离婚,实际上这个人根本就不存在。
婚姻失败,苏振华心里特别难受,感觉啥也干不好了,整个人都颓了。可就算这样,他心里还是惦记着孟玮。那时候正好赶上自然灾害,吃的喝的都很紧张。苏振华把家里那点蔬菜都收拾好,让女儿给孟玮送去。他自己还得照顾6个孩子,想想都知道有多难。
【年过半百遇真爱——第三段婚姻】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庆典晚会,苏振华想带孩子感受下热闹,于是就有了开头那一幕。他带着孩子,看起来有点手忙脚乱,大家都看在眼里,心里都挺心疼他的,都劝他赶紧找个对象。就连毛主席也说,找对象的事别拘束,尽管找。缘分就是这么神奇,后来苏振华还真就遇到了一位年轻的女演员,名叫陆迪伦。
陆迪伦的妈妈以前给邓颖超当交通员,受妈妈影响,陆迪伦也加入了共产党。那时候,海政文工团去海军部队表演,陆迪伦跳舞跳得特别好看,把苏振华的心都勾走了。旁边的肖劲光看在眼里,心里明镜似的,觉得老战友这回终于开窍了,怎么着也得帮他把这事儿给撮合成啊!
散场后,肖劲光乐呵呵地找上了陆迪伦,跟她说了说苏振华家的事儿,想让陆迪伦给他个面子。陆迪伦好像有点害羞,沉默了好一会儿,也没说出个啥来。说到苏振华这个人,陆迪伦也听说过,她挺尊敬这位年纪不小的首长的,也佩服他工作能力强,但要说喜欢,那还谈不上呢。
后来接触多了,苏振华越发觉得陆迪伦就是他的菜,心里认定了她。陆迪伦在他心里的位置越来越重要,苏振华好几次都想跟她表白,但每次话到嘴边又说不出口。虽然苏振华清楚自己是真的喜欢这小姑娘,但年龄差距摆在那儿,他哪敢轻易去告白啊。
他心里一直在琢磨:她会不会喜欢我这样的?会不会觉得我年纪太大?会不会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这些问题搞得他快喘不过气来了,但他又必须去面对。肖劲光看到好友这么纠结,就劝他说:“老苏啊,你也别太纠结了。老夫少妻的事儿多了去了,只要你们俩真心相爱,别人怎么想也别太在乎。依我看啊,关键还是得看小陆同不同意……”
苏振华终于明白了自己对爱情的方向,陆迪伦听到他的告白,心情真是复杂。虽然喜欢苏振华,但她心里还是有点儿慌。毕竟两人差了24岁,还有6个孩子在中间,以后的日子会咋样,她真的不敢想。陆迪伦心里纠结得不行,不知道该咋办。
她虽然没谈过恋爱,但心里一直向往着那种像王子和公主一样的浪漫爱情,想当个被宠爱的公主,而不是去当几个孩子的妈。陆迪伦的父母呢,特别反对她和苏振华在一起,觉得苏振华年纪太大了。苏振华告白这事儿,搞得动静还挺大,但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觉得表白就是要大胆地说出来。被拒绝后,苏振华不仅没有生气,还觉得自己肯定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想着怎么能更好地打动她的心。
苏振华了解陆迪伦的顾虑,也明白他爸妈的担忧。他这人从不逃避问题,每次都从根源入手,建立信任,用行动告诉人家他的真心。陆迪伦对苏振华也越来越有好感,两人接触多了,感情也就水涨船高,升温得特别快。
陆迪伦一开始是拒绝的,但最后还是被打动了。那种坚定不移的爱情,让年龄的差距都不再是问题。爱情嘛,它总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出现,就像陆迪伦和他爱人一样,他们在1960年的春天,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一起过日子的生活。不过啊,婚后的日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陆迪伦发现,这群孩子其实还没完全接受自己,这让她既甜蜜又无奈。
陆迪伦其实不孤单,因为苏振华总会在孩子们对她冷嘲热讽时站出来,耐心地跟孩子们讲道理。陆迪伦心里挺坚强的,她从没跟人说过孩子们的坏话。在嫁给苏振华之前,她就已经想好了可能会遇到的事儿。苏振华那么努力地为她排除万难,选择跟她在一起,她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放弃呢?
陆迪伦真是个好人,他用自己的行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了温暖。那时候国家经济困难,苏振华家的钱不多,陆迪伦得精打细算过日子,但他还是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渐渐地,孩子们也都喜欢上了陆迪伦,大家相处得像一家人一样,家里总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后来啊,陆迪伦又添了两个胖乎乎的小家伙,分别叫陆一和陆二。这俩小家伙一来,家里可热闹了,笑声不断。苏振华看着这俩宝贝,笑得嘴巴都合不拢了。其他孩子们也喜欢得不得了,天天逗他们玩。陆一和陆二作为家里最小的,地位那可是杠杠的,绝对是家里最受宠爱的两个小家伙。
陆一和陆二这俩小家伙总是爱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后面,看着就让人心里软软的,萌得不行!说件有意思的事儿吧,1963年苏承业考上了解放军外语学院,正在忙活着收拾行李呢,这俩小家伙一看,立马就不乐意了,脸一垮就开始缠着苏承业,非要一起去,不答应就不放手,哈哈!
苏承业脸上露出点无奈,但心里其实乐开了花。他故意逗俩小孩说:“快去收拾东西,我们马上就要出发了!”小孩们一听,赶紧往房间跑,乒乒乓乓地收拾了半天,提着个小箱子就跑出来了。家人一看,都愣住了。打开箱子一看,里头全是小帽子,大家一看都乐了,哈哈大笑起来。
最后啊,陆迪伦想了个点子,就是拍张全家福。大家穿得漂漂亮亮的,开开心心地去照相馆拍了照。后来呢,那张全家福就挂在大厅最显眼的地方。每次俩小娃想哥哥姐姐了,就会跑过去看一眼,他们之间的感情啊,真是让人羡慕得不行。
从1979年起,苏振华的身体越来越差,但他总是努力微笑,安慰妻子别太伤心。那时候,陆迪伦还年轻,几个大一点的孩子也刚安顿好,苏振华心里还是很担心。陆迪伦就告诉他:“放心,有我在,家就稳得住。”
2月7日那天,苏振华突然因为心肌梗塞就走了。陆迪伦听到消息后,心里特别难受,就像被刀割一样,整个人都懵了。他哭了好久,声音都哑了,眼泪也流干了,但最亲的那个人却再也回不来了……
苏振华去世后,火化时才发现,原来他颈部还藏着颗子弹头。陆迪伦把丈夫的遗产都留给了孩子们,自己只带走了那颗子弹头。从那以后,她全心全意地照顾着孩子们,但每当夜深人静时,她才会偷偷想起和苏振华一起的日子,那些回忆给了她力量,让她坚强地活下去。
陆迪伦的身体没几年就垮了,瘦弱的模样真是让人看了心疼。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她丈夫的故事,她费了好大劲,跟着他丈夫当年的战斗路线去搜集资料,还写了一本叫《苏振华传》的书。苏振华的感情路虽然曲折,但结果还挺美满的,找到了个能一起过下半辈子的伴侣,家里也特和睦,真可以说是人生赢家了!
上一篇:手留余香乐悠悠
下一篇:王安忆短篇小说:发廊情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