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8 21:03来源:未知 人气:53
华为和比亚迪是公认的两大民族企业,在各自的领域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均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原本两家公司井水不犯河水,但华为进去智能汽车、与多家企业联合开发新能源汽车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华为和比亚迪在部分领域成为了竞争对手。
虽然问界、智界等华为系车型的市场集中在25万元至50万元区间,比亚迪则更加关注25万元以内车型的市场,但随着竞争的加剧,终有可能进入对方市场,如比亚迪成立子品牌杀入了中高端电动汽车市场。
有竞争就有可能出现理念上的不同,尤其是在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极为激烈的当下,到底应不应该“卷”价格成为了车企们争论的焦点。华为余承东和比亚迪余承东更是亲自上场回应。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认为 ,汽车品牌应该去“卷价值”,而不仅仅是“卷价格”。“其实现在在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里面全世界‘NO.1’的卷王应该是比亚迪, 因为它有超低成本的能力。但是我们不善于卷超低价格, 我们善于卷价值,卷智能化、豪华感、舒适感和安全。”
余承东其实已经说得很明了。华为是“卷”,不“卷”价格,车虽然不便宜但提供物有所值的产品,将智能化、舒适感等方面做到极致,而比亚迪更擅长发挥超低成本带来的竞争优势。
“大嘴”说完这番话的第二天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便回应了,他提到,“卷是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所有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竞争,从中脱颖而出”。
6月5日,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接过了王传福的话茬,表示,“对于华为和余总,我本人也十分尊敬。我个人觉得,不管是发布会还是论坛,余总少一些对比, 我觉得也会有更多人喜欢,也会给华为的品牌加分”。同时,李云飞承认比亚迪确实在卷,但更多是在卷技术、卷规模和卷产品。
两家大佬公司的核心人物你一句、我一嘴,将这场电动汽车是否应该拼价格的争论推向了高潮。
其实余承东和王传福并非头一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不同的理解。
去年3月,王传福曾提到无人驾驶时用了“扯淡”二字,他表示,“无人驾驶都是扯淡,弄个虚头巴脑的东西,那都是忽悠,它就是一场皇帝的新装。”
这番话显然时是站在了主打汽车智能化的华为系的对立面。余承东根本忍不住,在在问界新车发布会上隔空回应道,“说自动驾驶是扯淡有两个原因,或者是对行业不了解,或者是故意这样说的”。 还补充到,“说这话的大佬应该是故意打击这个行业, 遥遥领先不是随便说的,只有做到了才能吹牛”。
回到卷价格的话题上来。
目前大部分车企的新能源业务还没有盈利,纵观全球能够实现年度盈利的企业只有三家,分别是特斯拉、比亚迪以及去年刚从亏损走出、实现11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的理想汽车。而其他企业都在亏损,如与理想并称“三大造车新势力”的蔚来、小鹏2023年分别亏211.5亿元和103.8亿元,吉利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极氪今年5月刚在纽交所上市,2023年全年亏损83.5亿元。
继续打价格战意味着亏损加剧,车企们的风险持续积聚。
其他车企的大佬站在谁的一边呢?
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认为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激烈,如果只是让利还可以理解,亏损是不正常的。 他呼吁汽车行业应有长期主义战略,而不是只“卷”眼前。
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认为任何产业要想健康发展,都必须在投入产出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简单粗暴的价格战,会把行业导向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有不同的看法,他更倾向于王传福观点,觉得车企互卷就是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卷本身意味着追求卓越,会卷出用户利益最大化, 也是市场竞争最快恢复理性的方式。
消费者会如何选择呢?
相信绝大部分人希望买到高性价比的汽车,所谓高性价比指的是同时兼顾质量与价格的产品,说白了就是低价买好货,与另一句俗语“便宜没好货”相冲突。
实际上我们能够接受车企有盈利,毕竟所有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如果所在行业、企业无钱可赚,那么企业会倒闭、职工会失业,显然最终受伤害最深的是我们自己。不过,我们无法接受超额利润,不愿意被车企当成韭菜割,高价买入低成本、低质量产品。
因此,车企之间的良性竞争是需要的,而成本与价格极为重要的竞争要素。
至于会不会出现低价、低质产品将好的产品挤出市场,也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应该是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考虑的事情。 可以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质量监管等方法把达不到质量要求的电动汽车挡在市场之外。让车企在同一套严厉的标准下竞争,谁能拿出更有价格优势的产品谁就能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可。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您的支持是对原创最好的鼓励!
上一篇:比亚迪和华为,必有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