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7 11:59来源:未知 人气:54
这两天,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终于在昨天尘埃落定。
而其实远在美国大选还未结束时,
中国有个小城早就开始卖棒球帽了。
据说,就在这座小城,
不仅能预测奥运会吉祥物啥样,想知道美国大选花落谁家,
只用看看这里谁的「应援物」更多,就能把握住大概率的胜券。
这里就是——
这座城市,就是义乌。
这座城市还有一个专业名词叫做——义乌指数。
这个由义乌小商品贸易产生的指数被视为判断候选人支持者多寡的一项风向标
在许多情形下(尤其非完整统计),只是一种网络玩笑梗。
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颇有意思。
2016年,义乌指数,预测成功。
2020年,义乌指数,预测偏差。
刚刚结束的今年,美国方面之前对外称只用美国制造的周边和物料。
但似乎,身在义乌小伙伴流出信息,今年的义乌,预测又成功了。
我们称之为——
神秘的东方力量。
而今天我们看到的义乌商品城,按当地比较正规的说法,其实已经到了第五代市场了。
第一代马路市场,第二代棚架市场,第三代大厦商城,第四代专业市场,
如今则是第五代的“高规格、高档次的世界一流国际贸易城”。
01
义乌人,早已“心里有数”
义乌。
这几年总被人议论起来,
因为这个地方,总能在某些时候和大事件捆绑在一起,并且提前预测一些“风向”。
先不说今年, 2016年,美国总统特朗普竞选成功后。
一位名叫姚丹丹的义乌老板说——
“其实,早在结果出炉的前五个月,我就知道特朗普很有可能将成为美国总统。”
五个月前,他同时接到了特朗普和希拉里竞选产品(旗子、标语)的订单。
当时一对比,发现特朗普的应援产品数量是希拉里的9倍之多。
「特朗普会赢。」姚丹丹当时斩钉截铁地说。
最终的结果,如他所言:特朗普赢了。
那时,距离大选最终结果出炉,还有半年之久。
到了2018年。
义乌的老板们,又提前半年就知道了英国哈里王子和梅根王妃要结婚的消息
那段时间,义乌的老板们收到大量来自英国关于婚礼用品的订单。
最后,义乌生产的商品出现在这场世纪婚礼中。
更神奇的是,2018年的世界杯决赛,他们还预测出冠军是法国队。
在决赛前,突然有很多义乌老板接到了要求制造法国队的纪念币、帽衫等订单。
最后,法国队4:2比分完胜克罗地亚队赢得冠军。
这个也许真的是巧合,毕竟大家都会觉得实力占优的法国会赢啊……
无独有偶。
更早前的2014年世界杯,义乌的老板们通过大量德国足球队的国旗订单来判断
——
会是德国队夺冠。
事实上,义乌的老板们并不知道谁会赢,而且提前制造制作商品的风险很大。
如果结果相反,那么这批货物将完全赔本。
而所谓“义乌指数”,其实是一种大数据的集合,这份指数不仅关注市场价格态势,也关注市场整体的景气状态。
但是,当义乌商品的出货量形成足够数量的样本数据时,的确能够较为准确地反应出人群在某个事件中的未来走向。
这是小商品价格的风向标,也是大市场行情的晴雨表。而贡献数据的义乌老板们,才是最神奇的存在……
其实啊,不仅仅是义乌的老板们。就连义乌这座城市,也是非常神奇的。
你想象中的义乌是什么样子的?
是江南水乡的温婉柔情,还是古镇民宅的古风犹存?
实际上,真正的义乌其实是这样的:
这座浙江省的中部小城市,20世纪80年代它还是全国最贫困的20个县之一。
而2003年它已经一跃成为全国最发达的20个县中的第15个。
如今,它正与世界上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做着买卖。
在生意人眼中,义乌就像古老的淘金市场。
你可以找到任何你需要的东西,来自全球的任何一个国家的人都在这里淘金。
每年的交易额在300亿美元左右,8000多个外商常年在此安营扎寨。
就是如此巨大的样本量和覆盖面,使得“义乌指数”更具有参考意义。
据联合国统计,世界上售卖的商品共有五十万件左右,但你可以在义乌买到三十万种,足足占去了一半还有多。
一般情况下,这种情况只会发生在一线城市,例如中国的北上广深地区。
能有如此成绩,即代表着只有极少的城市能与义乌匹敌。
大家都说江浙一带的人会做生意,名号最响的是温州,那么第二个温州,就是义乌。
义乌的起步并不比温州晚。
从改革开放时的“一无所有”发展成“世界的超市”,花了42年。
42年史诗般的征途中,义乌把自己打造成全球大小商品市场的奇迹,
同时也成为影响世界最深的“风向标”城市。
02在义乌,只赚1分钱
义乌,其实只是浙江省里一个非常小的城市。 但对于电商行业来说,义乌则是神一般的存在。
早些年,全国的电商还处在发展中阶段,义乌就超前发展出了134个电商村,
这些电商村看起来和普通居民区没有区别。
夜幕之下,这些电商村就换了一番景象,
不同快递公司的车辆在马路边打包、装车,撕胶带的声音在夜里此起彼伏。
作为全国最大的零售商品批发市场,义乌的东西相当便宜。** **甚至便宜到让人咋舌: _ _10元三双的运动袜,义乌卖7毛钱; 超市卖5元100根的棉签,义乌卖0.19元; 5元一支的普通牙刷,义乌15元能买100支; 商场里100元的公仔,义乌卖20元; 网上各种精品头饰,单价要20、30元,义乌只要不到2 元 ……
想问,如果一盒100根牙签,批发价4元,你会加多少钱来卖出去?
3元?4元?5元?
猜猜义乌的老板会加多少钱? 1分钱。 在义乌,靠做这样只赚1分钱生意起家的老板不计其数,人称“蚂蚁商人”。 他们赚钱的秘诀是—— 场地租金便宜,小商品手工性强,技术性差。 就家家户户自己开工厂,把成本拉到最底,每件商品只赚1分钱就卖。 他们通常以家庭或者个人团体为单位。 一个店铺,或者就是自家里,一台机器,几个工人就是一个作坊。 当然,有时候也会赚1毛的“大额”利润。
给大家举个例子:
如果一盒100根的牙签只赚一分钱,一个义乌商家一天能批发出去10吨,也是约1亿根。
仅是牙签,一日就能进账一万元,一个月便是三十万。
义乌人的勤奋,是出了名的。
不少做生意的老板即使如今身价千万,也依然不敢丢掉年轻时的勤奋刻苦。
他们几十年的经验,总结起来就两个词儿——
薄利多销和全年无休。
这一切,义乌商贸城就是最佳铁证。
商贸城有五个区,占地400余万平方米,商位7万个,从业人员达20多万,日客
流量20多万人次,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是中国最大的小
商品出口基地之一,于2005年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
小商品批发市场”。
就这样,无数种商品先后在义乌成为一种“中心”,吸引着源源不断的进货人,
想到这个商品就能想到义乌——
这就是义乌交易市场的目的。
42年时间,义乌把自己打造成全国知名的最大零售商品批发市场。
在全球化的形势下,义乌的商业模式也从过去国内生产、远销海外的出口贸易,转向“买全球,卖全球”的转口贸易。
当起了“赚差价的中间商”。
这种关系有也十分“牢固”,不会因为外界任何事情而产生波动。
2018年9月,美国正式决定向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其中,就包括了圣诞产品。
结果,美国的加税政策并没有改变义乌的地位。
相反义乌海关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前3个季度,义乌的圣诞商品出口22.3亿元,增长了22.08%
为了将货物售出,义乌还提供全球运输线最长的货运班线——义新欧班列。
历时21天运行13000公里,穿越中亚,途径俄罗斯,开进德国、法国……
一个小城市,就这样把数以万计的Made in China送到了全世界每一个角落。
03“不赚钱,你来义乌做什么?”
当人们不再爱逛街,怎么把商品卖到消费者手上?
唯一方法,就是通过电商平台。那如今最火的电商又是怎么卖货的?直播和视频。
义乌有很多个电商村,北下朱村就是最知名的一个。这个曾经被誉为“中国微商第一村”的地方, 早就换上了“网红直播第一村”这个新名号。
它是义乌无数个城中村当中的其中之一。
距离义乌国际商贸城不过三五个路口,
拥有得天独厚的供应链基地,
隔着马路是义乌当地著名的大型货运场,
兼具便捷且廉价到超乎想象的物流优势。
是一条现成的直播体系“生态链”。
更早前,这块现在写着“中国·义乌江北下朱电商小镇”的牌子,
原先用红底黄字写着:“走进北下朱,实现财富梦”。
村里随处可见“网红直播拍摄基地”“直播产品供货”“快手抖音火山直播基地”的广告牌。
各式各样的标语,让每一个怀揣暴富梦想的人都跃跃欲试。
随便跨进一家门,几乎都能看见正在直播的人。
以前。货品、电商、快递,是“中心”永恒的铁三角和话题。 现在。「如何通过直播带货」成为了义乌创业者们喜欢讨论话题。
从义乌的崛起,不难看出这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崛起的一个缩影 ——靠的是义乌人“敲糖换毛“商业头脑和勤劳,以及良好的商业政策扶持。
摇着拨浪鼓用鸡毛换糖的“敲糖帮”。图/网络
当年,县委书记谢高华以个人政治生涯作为赌博的筹码,
公然“复辟资本主义“,开设小商品市场。
在那个年代,这个行为直接违反了三道禁令——
“农民不能弃农从商”“集市贸易不能经销工业品”“个体不能批发销售”。
义乌人就是靠着这种压力奋力而上,
才打造了今天的义乌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
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义乌马路市场。图/网络
义乌非但不排外, 甚至还更友好和创新,以包容的姿态面对市场和资本的改革。
据不完全统计,义乌如今人口已突破200多万,
其中外来人口达到143.3万人,常驻外商1.3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达到6万多人,有48个民族的人员在这里创业谋生。
肩担日月、背负乾坤的的年轻人,用新的方式和新的思维,
如同在为一辆疾驰的火车注满油,为奔腾的马匹补充粮草。
即便“爆单”是一个传说中的神话,即便新行业才显雏形,但指日可待呀。
毕竟中国的每个「新行业」,都是背负着无数过来人的经验,
无数次城市的变迁与改革,无数次的无数次……
最后才能经得起考验,站得稳脚跟,变成「行业」。
济南义乌小商品市场。现在,有不少城市正在复制“义乌模式”。
沧海桑田,形容中国城市之演变毫不为过。 义乌这座小小的城市,现在有了全新的弯道超车的机会, 发展路径也将与其他城市完全不相同。
你如今看到的,是一个“崭新”的义乌。
它不再局限于国内市场,即便是全球经济下滑,
出口货物种类及数量都在急剧下降的状况下,
它仍然持续接收百余个国家的订单。
2020年受疫情冲击,海外消费者改变消费习惯,海外订单量大增。
同时,国内需求疲软,内贸电商增长遇到瓶颈。义乌跨境电商从此迎来爆发式增长的风口期,持续至今。
2020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将义乌综合保税区纳入其中。
义乌人没有停下脚步,现在跨境电商做得好的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做品牌出海了。
在一定程度上,义乌仍然是窥探外界的一个窗口。
毕竟,全世界都离不开义乌。
****也只有这里,才凸显了真正意义上的「东方力量」与「世界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