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07:25来源:未知 人气:54
极目新闻记者 李碗容
据中国地震台网3月28日消息,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发生7.9级地震,我国云南多地震感强烈。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17次6级及以上地震,也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此次地震有何地质背景?是否会引发海啸?余震情况如何?对我国将造成什么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极目新闻记者独家采访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墩。
地震由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强烈活动引发
极目新闻:本次地震成因为何?
王墩:这次地震主要是印度板块向东北方向挤压欧亚板块,两个板块之间持续碰撞。缅甸正好位于两大板块碰撞点的东侧。地壳应力通过这两个板块边界的一个大断层释放,这是一个长达1200公里的右旋走滑断裂。这个断层释放了两个板块之间的应力,地震就是板块应力释放的结果。我们地质大学和中国地震局联合的全球大量减灾团队,在震后一个小时用全球的数据,解算发现此次地震的破裂尺度超过400公里。从震中北面缅甸曼德勒到南边,一直延伸了400至500公里,这是非常长的一个地震破裂长度。历史上这个断裂带也是缅甸地区主要地震活跃带,多次强震都与此有关。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震局联合科研团队快速评估的地震破坏现场
极目新闻: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是多少?浅源地震是否加剧了破坏力?
王墩:这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0千米-30千米,属于浅源地震。浅源地震离地面近,其能量释放更接近地表,地表的震动强度更大,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的破坏力更强。我们通过计算获悉,这次地震震中的烈度可以达到9度到10度。震中非常靠近缅甸曼德勒市中心,人口密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比较弱,其损失可能会非常惨重。
极目新闻:历史上该区域是否发生过类似强震?
王墩:历史上缅甸中部也发生过多次历史强震,1930年发生过7.3级地震,2012年发生过6.8级地震,历史上这里就是强震的多发地区。
极目新闻:7.9级地震对缅甸及周边国家的实际破坏力如何评估?最严重的受灾区域可能在哪里?
王墩:根据目前我们得知的情况来看,目前地震最大的受灾区域就是在震中及其断层沿线区域。断裂带的向南延伸,从震中沿线的城镇、人口聚集区都是潜在破坏和遇难人数较多的区域。
另外,缅甸建筑物抗震设防的等级不是很高,可能伤亡更严重一些。次生灾害也需要考虑,如滑坡。比较好的一个情况,这一断层相对来说距离海岸线较远,大约相距100至200公里,因此海啸的风险并不大。
缅甸地区接下来可能会有多个强余震
极目新闻:为何这次缅甸地震,我国云南等多地震感强烈?
王墩:本次地震的震中距离我国最近国境线294公里,造成云南西双版纳、德宏、昆明、丽江、保山、大理等地震感强烈,贵州、广西等地亦有震感反馈。主要原因是此次地震震级很大,还有就是地震破裂尺度非常大。
极目新闻:这次地震会对我国地质安全产生什么影响吗?
王墩:目前看来,没有清晰证据显示会对我国的地震活动造成影响,但是,需要密切关注相邻区域的震情发展趋势。
极目新闻:黄金72小时内,救援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王墩:现在最需要关心的是强余震,一般在发生一个7.9级的大震后,会有相当数量的6级到7级的强余震发生。这样的强余震在震后发生后,将对主震中已遭受破坏的构筑物带来非常大的二次伤害,它还会阻碍抗震救灾和人员搜救的进展。
另外,交通、气候等因素也会对我们黄金72小时救援带来影响。与此同时,地震预警能力也很重要,能不能在强余震发生后第一时间预警,提醒应急救援人员快速撤离避险。
极目新闻:余震风险有多高?公众应如何防范后续地震风险?
王墩:在美国、日本以及我国东部地区,地震观测条件比较好的区域,已经建立了比较好的地震预警系统,能及时进行地震预警。但对于地震观测条件不好的地方,地震预警能力有限,建议民众选择呆在空旷的地方,并准备一些应急用品,同时掌握日常避险策略。
极目新闻:缅甸的建筑抗震标准是否足以应对此类强震?未来需要哪些改进?
王墩:据我所知缅甸建筑抗震设防设计的规范是较低的,和我们国家相比是不足的,它很多地区按照地震烈度6度进行设防,是远远低于这次9度烈度的强度。因此急需推广钢筋水泥土框架结构,像我们中国建筑物一样。争取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情况。
极目新闻:从这次地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防灾减灾的教训?
王墩:常规的应急防灾举措我再和大家强调下,家庭可以准备应急包,应急包中应含有饮用水,3-5瓶矿泉水、压缩饼干、手电筒、口罩、食品、应急药品等。与此同时社会大众需要掌握日常避险策略,撤离时避开玻璃窗、悬挂物,也不要使用电梯。震后1-2天最好前往开阔地带,不要呆在房间里。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