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2 18:39来源:未知 人气:56
出乎意料的是,北美观众凭借一个“票房之吻”,让《白雪公主》重获新生。
相较于中国市场,北美电影市场对好莱坞的魔幻题材真人电影始终抱有特别的偏爱。
昔日,《小美人鱼》在中国内地取得了2651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佳绩,而在北美市场,其票房则飙升至2.98亿美元之巨。
当前,《白雪公主》正经历着与昔日票房相似的轨迹:尽管该电影在内地上映的前两天仅收获了467万的票房成绩。
然而,北美地区首映日粗略统计票房达1600万美元(其中包括350万美元的提前场次收入),折合人民币大约1.15亿元。
预计北美周末票房将触及4550万美元之标,尽管这一数字仅是《小美人鱼》的一半,但好歹与迪士尼前作《美国队长4》持平,不至于沦为票房上的滑铁卢。
该影片的制作成本高达2.7亿美元,创下了迪士尼真人改编作品的新高,然而依照当前趋势,收回票房成本将颇为艰难,更遑论重现《小美人鱼》全球5.61亿美元票房的辉煌业绩了。
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观众评价,《小美人鱼》在IMDb上获得了7.2分,而《白雪公主》的IMDb评分仅为2.5分,烂番茄的新鲜度也仅为44%。
相较于此,疯人院影业斥资30万美元制作的仿制版《白雪公主与七武士》在IMDB上仅收获了3.7分的评价。
是影片自身的因素所致,还是好莱坞的魔力不再灵光?
鉴于该电影斥资2.7亿美元打造,尽管迪士尼通过取消多场首映红毯活动节省了部分宣传开支,但其票房回本门槛仍旧徘徊在大约6亿美元左右。
鉴于当前的情势,《白雪公主》依靠中国市场收回成本已显然无望,影片登陆银幕两天,票房仅累积467万,至第三天,其内地票房排名已滑至第八,甚至不及复映的《倩女幽魂》。据猫眼当前预测,该片的总票房将止步于1179万,尚不足《小美人鱼》票房的一半。
与之相比,2012年公映的影片《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其中皇后一角由茱莉亚·罗伯茨出演,在中国内地的票房成绩达到了4394万元人民币。
经过13载岁月流转,中国观众对迪士尼这一经典叙事的热情再度减退。
周三,韩国上映该片,首日票房收获15.4万美元,同时在金蛋平台上获得7.0分评价,不幸跻身疫情时代口碑最劣影片之列。
周四,日本首映日票房收入为89万美元,恰逢春假期间,然而无论是票房成绩还是观众口碑均不尽如人意。
周三,法国上映该片,仅收获48万美元票房,刷新了迪士尼真人电影在该地的最低纪录,观众给出的评分也低至1.9分。
意大利在周四公映,收获了37.8万美元的票房,同样刷新了最低纪录。
迪士尼唯一能聊以自慰的依旧是北美本土的票房成绩。
首日票房达到1600万美元,预计周末三天的总票房将达到4500万至5000万美元之间。凭借北美观众的热烈支持,该片全球首周末票房有望突破1亿美元大关,毫无争议地将成为全球周末票房的冠军。
白雪公主的母亲离世后,她的父亲迎娶了一位新王后,即由加朵所饰演的皇后。不久之后,这位国王父亲也被皇后所害。
然而,皇后未曾接触过国产的宫廷斗争剧集,不了解需斩草除根的策略,直至白雪公主释放了那位侠盗男主角之后,她才恍然大悟,下令除去白雪公主。可出乎意料的是,执行者竟心怀善意,悄悄放走了女主角。
随后,通过特效展现了七个小矮人守护着白雪公主的场景,皇后不得已亲自上阵,化身他形,递上了那枚致命的毒苹果。
白雪遭人下毒昏迷,侠盗连忙上前给予一吻,随即女主奇迹般地苏醒了。
最终篇章迎来了白雪公主与皇后的正面交锋,广阔王国内参战的人数寥寥可数,未及百人,而战斗终究未能爆发,女主角凭借言辞之力赢得了胜利。
影的剧情脉络相当清晰,简短描述即可尽述,这位曾执导《与莎莫的500天》及《超凡蜘蛛侠》等佳片的导演,显然无意编织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而是选择将更多篇幅倾注于绚烂的歌舞表演与震撼的视觉效果上。
情节虽简,但在角色刻画上,相较于1937年版《白雪公主》,确有新意。王子形象转变为侠盗,白雪公主则被重塑为一个自立自强之人,而主演瑞切尔,凭借斯皮尔伯格歌舞巨制《西区故事》成名,其歌声自是无可挑剔。
影片的第二大亮点,在于其尽管广泛运用了特效技术,却仍旧忠实地再现了动画版的风貌,让昔日的动画粉丝得以重温往昔的怀旧之情。
影片在音乐、布景、服饰乃至唱法上都力求维系原版童话的经典韵味,整个叙事脉络几乎是对原版的一次忠实复刻。
电影的第三重意外之喜在于,尽管盖尔·加朵的造型不甚悦目,其歌舞片段却洋溢着别样的幽默感。
我颇为喜爱的《白雪公主》中的三大亮点,尽管如此,仅凭这些亮点仍难以独力撑起整部电影,影片中显而易见的瑕疵同样引发了观众的不满情绪。
关于女主角的选定,引发了广泛争议,因为好莱坞首次启用了肤色为棕色的白雪公主。
瑞秋·齐格勒的容貌相较于《小美人鱼》中的角色选择已有显著提升,对于其外貌的过度调侃并无必要。关键在于,她并非饰演白雪公主的理想人选。
瑞秋·齐格勒的外貌彰显出一种坚韧与果敢的气质,相较于过往的白雪公主诠释者,诸如莉莉·柯林斯而言。
女主角的形象与表演皆欠缺亲和力,让人难以设想小矮人或是最终篇章中的士兵,仅凭她的爱心便能轻易被感化。
全CG塑造的小矮人,演技暂且搁置一旁,光是那恐怖谷效应就足以让观众心生寒意了。
男主角相貌尚可,但演技却令人堪忧,白雪中毒倒下之时,他竟然还悠然自得地跃过石板桥,这番情节,即便是国产仙侠剧也难以如此夸张呈现。
盖尔·加朵所饰演的角色及其演绎同样令人咋舌,其塑造的皇后形象堪称离奇,竟不惜痛下杀手除掉国王,却唯独对白雪公主手下留情,全神贯注于追求容颜之美。
拥有盖尔·加朵那令人咋舌的妆容设计以及略显逊色的台词表现,这位皇后的影响力难以媲美昔日的塞皇。
直至终章,所有次要角色的描绘皆沦为了陪衬。假使存在一位倾国倾城的白雪公主,或许能为全局带来转机,但遗憾的是,影片中并无此人。
然而,最关键的问题是,现今这个时代是否仍有必要投入如此庞大的资金,去再现这样一个陈旧且单纯的童话情节呢?
特别是那震撼人心的大结局,百姓们手挽手,吟唱着欢快的曲调聚集于城堡基座,白雪高举双臂,仅凭她对每位士兵姓名的铭记便触发了阵营的反转,就连年年稳居春节档的《熊出没》系列,也未必敢于构想如此戏剧性的转折。
虽保守有其独特优势,然而,对于这个历经80余载的经典IP而言,其核心故事线索仍旧拘泥于“真爱战胜一切”的传统框架,难免令人感到审美上的倦怠。
尽管内地观众对迪士尼真人改编系列作品的期待已有所减弱。
然而,一个仅仅复刻往昔、缺乏“灵魂”的经典品牌,势必将逐渐边缘化,仅能维系少数怀旧粉丝的情愫,而这份情愫终会随时间淡去,若无新粉加入,其衰落自是不可避免,正如古诗所云:“旧梦难留,新缘易断。”
似乎中国观众对迪士尼真人改编作品的兴趣正在逐渐消退。
彼时备受争议的《小美人鱼》,于内地上映后的18日内,依然斩获了2651万元人民币的票房佳绩,相比之下,《白雪公主》的内地票房却持续下滑。
2012年上映的《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莉莉·柯林斯饰演的白雪公主与茱莉亚·罗伯茨扮演的皇后,在角色选择上颇为得当,这也是众多真人版改编中,白雪公主唯一没有被皇后光芒所掩盖的版本。
同年上映的《白雪公主与猎人》中,克里斯汀·斯图尔特以“暮光女”的形象演绎白雪公主,而查理兹·塞隆则扮演心狠手辣的皇后角色。
尽管当时不少观众对魔镜的审美设定提出批评,然而女战神版白雪公主的剧情翻新却颇具创意,故事的尾声是公主在雷神所扮演的猎人协助之下,逆袭王后并登上女王之位。其创新性不容小觑。
然而,时至2025年,以多部杰作著称的导演马克·韦布,竟带来了一部最为传统的白雪公主改编电影。
影片的画面与场景始终处于一种“过度充盈”的境地,元素纷繁复杂,内里却显得空洞无物。
尽管影片在北美地区的口碑欠佳,然而北美观众仍旧以实际行动表达支持,为这部迪士尼大片贡献了票房。
然而,影片在欧洲票房惨遭滑铁卢,中国票房亦告失利,即便北美观众将票房推高至2亿美元,电影仍可能面临接近一亿美元的亏损。
至此,话题又回到了“中国观众对好莱坞电影不再热衷”这一点上。
自20世纪90年代,《真实的谎言》与《泰坦尼克》等鸿篇巨制涌入内地市场后,中国迅速崛起为好莱坞大片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票房宝库。
然而,自2010年起,好莱坞电影因创意匮乏而日趋模式化,特别是漫威与DC所推出的超级英雄系列,尽管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巨额票房,却也无形中削弱了好莱坞的原创活力。
继《复联4》之后,漫威与DC的电影系列均显现出了疲态,昔日的动作巨制如《速度与激情》、《007》系列以及《碟中谍》等,这些曾经的票房宝藏,也不再那么容易开采。
面对原创动力的匮乏,《小美人鱼》与《白雪公主》这些历经数十载的经典IP,愈发成为了好莱坞巨头们紧抓不放的“财富源泉”,直至将其最后的点滴价值悉数挖掘殆尽。
然而,在好莱坞逐渐衰退之际,国产特效大片正迅速崭露头角。
《哪吒2》与《流浪地球2》不仅在特效方面毫不逊色于好莱坞作品,更是在审美层面超越了好莱坞电影普遍遭遇的降级趋势。
因此,在《白雪公主》的改编过程中,无论是角色挑选、叙事结构,还是逻辑连贯性、文化价值观的呈现,都近乎触碰了好莱坞改编经典作品时常见的所有雷区,这使得中国观众自然难以给予认可。
近年来,中国观众的审美迅速提升,他们已不再满足于观看由黑白分明角色主演的、单纯讲述童话英雄拯救世界的剧情,对于遇到困难只会高呼爱情的桥段也渐感乏味。
也许在这场较量中落败的,并非仅仅是迪士尼与《白雪公主》,而是好莱坞整个业界。
这一次,中国市场不会再迎来那股能拯救一切的“王子之吻”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