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5 15:28来源:未知 人气:52
在整个建国初期的剿匪斗争中,因击毙一个匪首而惊动毛泽东的事,也许只有龙绳曾被击毙这独一件。
龙绳曾名气不大,但他的爸爸是赫赫有名的龙云,云南地方实力派首领。
解放初,龙云是毛泽东亲自委任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是共产党特邀的全国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副主席,民革中央副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
他是冒着被蒋介石追杀的危险,从香港回到大陆投向共产党的。
可正当他在为建设新中国岀力的时候,他的第三子龙绳曾却被剿匪部队击毙了。
尽管龙绳曾被击毙是罪有应得,但谁都感到不好向龙云交代。消息层层报到北京,最后报到了毛泽东。
毛泽东批示:“这件事,派龙云主席回云南处理。”
可以想见,毛泽东的心情也是复杂的,也许这件事让龙云自己来处理是最好的办法了。
中国现代史上,龙云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风云人物。他是云南昭通的彝族人,家庭出身小地主。
辛亥革命那一年,他带着表弟卢汉,跑到四川投奔滇军谢汝翼部。
从当兵开始,不过十几年的时间,他便成为人称“云南王”的封疆大吏,策略也罢,手段也罢,总之非常人所能为也。
作为割据一方的军阀,他既要防蒋介石又要防共产党,为防止共产党他可以与蒋介石站到一条战壕里;为防蒋介石他又可以和共产党结成统一战线。
中央红军长征路过贵州、云南时,龙云的态度就十分微妙。
他先是想把红军堵在云南之外,在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直逼贵阳的情况下,亲自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严令他派兵增援,他才不得已把主力派往贵阳。
这正中了毛泽东调动滇军之计。毛泽东脱离贵阳,兵锋直指昆明。龙云吓坏了,又赶紧把滇军调回云南。
红军在云南停留时间越长,对龙云就越不利,他既害怕红军攻打昆明,又害怕蒋介石以围剿红军为名,把中央军派到云南来趁机削藩。
所以他只希望红军快点离境,这是中央红军比较顺利地通过云南,渡过金沙江入川的原因之一。
在贺龙、任弼时领导的红二方面军长征路过云南时,双方秘密达成默契,红军借道云南,龙云礼送贺龙出境。
他一次一次地躲过了蒋介石削藩的锋芒,然而在抗战胜利的时候,却没能逃出蒋介石的股掌。
1945年冬,参加了滇缅抗战的国民党远征军驻扎昆明。在杜聿明发动的“五华山兵变”中,他的公馆被中央军包围,他被“请”上专机飞到重庆。
蒋介石给了他一个“中央军事参议院院长”的虚职,解除了他的兵权,从此不让他回云南。
不过,蒋介石还得顾忌云南的地方实力派,让他的表弟卢汉代替了他的位置。
1949年,软禁中的龙云不惜重金,通过美军“飞虎队”将军陈纳德逃出虎口,直飞香港。
在香港,他与黄绍竑、刘斐等44位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公开发表《我们对现阶段中国革命的认识与主张》的声明,正式宣布起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龙云利用他在云南的各种关系,积极策动卢汉和平起义。卢汉最后下决心起义,龙云功不可没。
毛泽东亲自邀请他到北京参加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但因蒋介石派特务准备在途中行刺,未能成行。直到1950年1月,他才通过广州、武汉,来到北京。
龙云的子女大多在海外,而把三儿子龙绳曾留在云南。
龙绳曾人称“龙三公子”,简称“龙三”,时任其家乡昭通“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司令员。这是一支地区封建武装,也可以说是龙家的一支私人军队。
“尹武纵队”及其所收编的“第3纵队”共5千余人。
民国时期的昭通
1949年12月9日,卢汉宣布起义时,龙绳曾也顺势起义。本来,他也可以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共产党的座上宾。
可这位“龙三公子”偏不安分,竟然叛变为匪,从而在昭通引发了一场激烈的剿匪斗争和龙家父子的生死离别。
在昭通地区起义的国民党各类部队,没有一支正规军,除龙绳曾的“西南人民革命军尹武纵队”外,还有国民党昭通行署专员、“东昭警备司令”安纯三所属的各县保安部队等。
林林总总,杂七杂八加起来,共约1万之众,以龙绳曾、安纯三两部人数最多。
1950年3月,15军43师奉命开进昭通地区,由43师主要领导与原滇东北地下党的主要负责人一起组成中共昭通地委,由43师兼昭通警备区。
4月,云南军区司令员陈赓、政委宋任穷特邀龙绳曾、安纯三到昆明相见,并通知43师师长张显扬和政委薛韬陪同前往。
到达昆明后,陈赓、宋任穷亲自在门外迎接,并设宴款待。
在宴席上,陈、宋首长多次给他们敬酒,对他们弃暗投明、和平起义的行动深加慰勉,赞扬他们深明大义,为民族、为人民立了功。
并代表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西南军区司令员贺龙、政委邓小平向他们表示感谢。
陈赓告诉龙绳曾,经西南军区批准,已任命他为昭通警备区副司令员,其“尹武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昭通警备区警备总队,由他兼任总队长。
另外还告诉安纯三,西南区党委决定调他到省政府任参议,享受厅级干部待遇。
龙绳曾和安纯三当即表示:“诚恳接受陈将军的教诲,决不辜负共产党的希望。”
在谈到派军代表到起义部队去工作时,龙绳曾说:“这个办法好。”
两人信誓旦旦地表示“诚心诚意接受整编,忠实投入人民怀抱”“决定服从中国共产党的指示,在解放军领导下工作,为人民服务”。
他们回到昭通后,张显扬师长、薛韬政委与龙绳曾、安纯三反复共同协商,达成协议:
安纯三所属原“东昭警备司令部”下属的各县保安团队,限期集中,到昭通进行整编;
愿意参军的编入解放军部队,愿意回家的发给路费,遣散回家,既不愿回家又不愿参军的由人民政府给予妥善安置;
对龙绳曾的“尹武纵队”,则由43师派军代表进去协助整编。
看似非常顺利,其实大大不然。先说龙绳曾,这位公子哥儿是个性情乖张、反复无常的人物。
据民间传说,有次他在重庆的一个公园游玩,碰到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子在众人的簇拥下赏花看景。
“龙三公子”见那女子派头不小,颐指气使,觉得抢了他的风头,便上去公开调戏,双方恶语相加,直至厮打起来。
“龙三公子”火了,拔出手枪鸣枪威胁,对方也不示弱,也拔出枪来,双方连发数枪,惊动了警察和驻军。
赶来一了解,一个是龙云的三公子,一个是孔祥熙的二小姐,只好不了了之,各自走人。
孔二小姐
“龙三公子”还是一个帮会的龙头大爷,这个帮会取了个不三不四的名字,叫做“共革盟”。
这个名字看起来有点无厘头,其实“意义”颇深,“龙三公子”是取共产党、民革、民盟这三个党派中的各一个字拼凑而成的。
这个“帮会”的纲领为不受任何党派的约束,不接受任何人的领导,完全独立。
对“龙三公子”这样一个天不怕地不怕,习惯于我行我素的人,连他的表叔卢汉也无可奈何。
至于安纯三,更是一个国民党官场的老油条,一个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人物。对他们在酒桌上说的话,信不得。
果然,在执行整编协议的时候,问题就来了。
按计划,安纯三必须将各县保安团队集中到昭通来,可半个月过去了,他才集中了驻昭通的部分保安团队。
张显扬师长追问原因,他说:“各县保安团队,集中起来是队伍,解散之后是老百姓,看家守门、保卫乡里还可以,让他们离乡背井,跑到昭通来就会散摊,这事要慢慢进行。”
实际上,队伍是他按照国民党的“应变计划”有意分散的。
安纯三手下的童登文团驻威宁县,原定4月22日集中整编,却在21日逃离驻地,与威宁惯匪陈守钧合股为匪。
过了几天,连安纯三也找不到了。他带着警卫排半夜翻越昭通城墙,叛逃到了威宁与童登文会合去了。
再说龙绳曾的警备总队,照说整编应该比较顺利,他是警备区的副司令兼总队长,又是昭通剿匪委员会副主任。
更难得的是,陈赓亲自拍板,对“龙三公子”的这支私军开出了特别优厚的改编条件:各级干部以原有军官为主,军代表只协助进行整编,整编结束即撤回。
但当具体负责整编工作的警备区副司令雷展如(43师副师长)与他交涉,问他的部队究竟有多少人时,他开始是拒绝回答,然后又说“有3万人”。
这明显是虚报,虚得太没谱。他驻在昭通的部队拢共也就有1400余人,其他地方的部队包括他收编的“第3纵队”,也就2500余人,两股合计不会超过4000人。
故意虚报,无非是要虚张声势。但为了统战,雷展如没有当面揭穿他,只是反复催促他把驻在巧家、永善以及金沙江以西部队的确实人数和武器装备数量报上来,并速调部队来昭通整编。
他推脱说:“我的部队远得很,一下子集中不起来。”既不报人枪数字,更不集中部队。
雷展如急了,跑到他的公馆与他商量,好家伙,龙绳曾竟然派了一队凶神恶煞的哨兵迎接他,还有意放出两条狼狗以示威胁。
昭通龙家公馆遗址
这未免太小儿科了,雷展如是老红军战士,什么世面没见过?还怕你“龙三”吗?不过是为了统战大局而忍辱负重罢了。
经无数次的“较量”,直到5月23日,龙绳曾才勉强同意先对驻昭通的1400人进行整编。
43师派出以团副政委周正易为首席军代表的40人到龙绳曾部开展工作。
军代表们深入班排,找下层军官、士兵谈心,教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不准打骂体罚士兵,不准克扣军饷。
龙绳曾得知后拍案大怒,以保护军代表为名给每名军代表派了两名“警卫员”,实际是负责跟踪的特务。
他私下向军官宣布,凡与军代表接触的以杀头论处,甚至在军人大会上公开宣称“中国人不能当赤色帝国主义的工具和走狗”。
派驻起义部队的政工干部合影
整编前,他的部队必须换穿解放军军装。他从警备区领取了1000多套新军装,换装后请警备区司令员张显扬去检阅。
张显扬来检阅时,却只看到了100多人的部队,其他人到哪里去了呢?他故意藏起来。
张显扬气得脸色发青,但不便发作,只好把军代表狠训了一顿,批评他们不认真履行职责,不切实际掌握部队。
“军中无戏言”,“龙三”却在“逗你玩”。龙绳曾前后两副嘴脸,引起了43师的高度警惕。
云南军区截获的电报表明,龙绳曾已暗中接受了蒋介石委任的“滇东军政长官、滇黔川康剿共总司令”的职务。
为此,警备区司令张显扬特地把他找来,打算做最后一次挽救工作,对他苦口婆心地劝说道:
张显扬
“你已经当了共产党的昭通警备区副司令,却又暗中和国民党往来,接受蒋介石的委任,云南的老百姓知道了,对你不好啊!对你的威信也有影响。”
张显扬希望他公开发表一个“不接受蒋介石委任,同蒋介石决裂”的声明,否则不好向人民交代”。
蒋介石委任的密电就拿着张显扬手里,龙公馆频繁与台湾的电报往来,也在我掌握之中,铁证如山,但龙绳曾却矢口否认,说:“张司令所说,绝无此事,故无声明之必要。”
张显扬是一个性格直爽,性情暴躁,甚至有几分粗鲁的战将。对部下要求极严,发现问题,会毫不留情地批评,急了还会骂人,部下是既爱他又怕他。
可碰到“龙三”这号主儿,张显扬可以说能忍的要忍,不能忍的也要忍。
因为他是龙云的公子,昭通又是龙云的家乡和“发祥地”,龙云要这个宝贝儿子在家乡统领私人武装,应该说是对他寄予厚望的,不排除把昭通作为最后根据地的想法。
位于昭通的龙家祠堂
看一下地图就知道,昭通像是云南伸出的一个“半岛”,夹在四川与贵州两省之间,东靠贵州毕节,北接四川宜宾,西临四川西昌,与大小凉山的彝民区只有金沙江一江之隔。
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构成,给他流窜三省边区提供了条件。对他的处理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酿出大面积的匪乱。
陈赓司令员和宋任穷政委曾经反复叮嘱张显扬:“要以最大的耐心做好龙绳曾的工作,做得好安定一大片,做得不好搞乱一大片。”
现在,面对这个在事实面前仍耍两面派的龙绳曾,他不得不做好两手准备,但仍抱有最大的耐心。
俗话说,谁把对手当傻瓜,谁就是最大的傻瓜,“龙三”误把张显扬多次释放的诚意视为软弱,他把张显扬当成了一直被蒙在鼓里的大傻瓜。
龙绳曾
“龙三”在以一戳就穿的谎言应付张显扬和军代表的同时,又以“滇黔川康剿共总司令”的名义秘密发号施令。
他为什么死活不肯把驻巧家、永善的部队调来昭通接受整编呢?43师侦察的情况表明,他在扩军。
“龙三”把他的部队与当地惯匪武装结合在一起,打出了“反共救国军”“抗粮军”等旗号。
他以“抗粮”为口号扩军,边扩军边抢粮。从1950年4月8日开始,昭通地区连续发生土匪攻打我区乡政府,抢劫粮库的暴动事件。
先是巧家县平地营区政府遭到土匪血洗,我干部和工作人员被杀害,枪支、粮食被抢走,指挥作案的匪首叫郑春霖,是“龙三”的部下。
接着会泽县中寨乡政府被土匪攻占,指挥作案的是“抗粮军”大队长计光华,是“龙三”收编的惯匪。
随后,我永善县大井坝驻军遭到土匪攻击,土匪打的就是“滇黔川康反共救国军”的旗号,匪首龙定洲是“龙三”的嫡系。
不到两个月时间,此类事件高达80余起。张显扬多次找龙绳曾质问,警告他停止骚乱行动,严格约束部队,尽快将部队调来昭通整编。
他矢口狡辩,诡称“绝无此事,也不会有此事,即使有此事也非本部所为。”
他甚至暗中把攻击目标指向了43师首长。张显扬从昭通到昆明去开会,途中在支锅山遭到700多名土匪的伏击,经勇敢机智的反击才突围脱险。
事后查明,指挥这次伏击的匪首刘振清是“龙三”任命的“抗粮军”副司令。
在昭通,晚上屡屡发生向警备区司令部内打黑枪、投手榴弹的案件。
“龙三”派了14名特务昼夜潜伏在张显扬司令员和薛韬政委的宿舍附近,监视他们的行动,以图不轨,被我保卫部门抓获,特务供认不讳。
张显扬在给这些特务宣传我党我军的政策后,将他们全部释放,并让他们带一封亲笔信给龙绳曾,信中奉劝“龙副司令要认清大势,信守起义时的诺言”。
最后还警告他“不要再做有损团结的事,否则就会愧对龙主席(龙云)”。
事后,张显扬还特地找龙绳曾交谈,而龙绳曾非但不悔改,反而违反规定多带了4名荷枪实弹的警卫员(规定只能带1名警卫员),在张显扬面前示威。
张显扬见此,轻蔑地笑了笑,心想,这个公子哥儿跟我玩这种把戏,太业余了!你要不是龙三公子,老子早就把你丢进监狱了。
但是为了大局,他仍然和颜悦色地奉劝他“丢掉对蒋介石的幻想,不要忘了蒋介石把龙主席软禁起来、企图暗杀的往事”,指出“跟着蒋介石不会有好的结果”。
然而,这些话说了也白说,“龙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他当时是怎么想的,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也许是不能排除的,他有一种盲目的自信。因为昭通是龙家的“龙兴之地”,滇军昭通系在这里起家,他老爹从而当了“云南王”。
他也许不敢重复他老爹的故事,但割据昭通他自认为是有把握的。
然而,这位公子哥儿不学无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封建割据只有在内忧外患、国家分裂的多事之秋才有可能,而在国家统一,中央政府强大的情况下,是绝无可能的。
清朝初期的“云南王”吴三桂,力量够强大了,兵力够多了,康熙皇帝一旦下决心削藩,吴三桂便灰飞烟灭了。
龙三公子不懂这些,即使知道也利令智昏了。
张显扬与他的这次谈话无果而终,除了矢口抵赖,他讲不出任何话来。
43师加强了侦察工作,很快查获了龙绳曾给被他收编的威宁惯匪程守钧的一封密函,信中说:
反共自救,责无旁贷。弟(龙绳曾自称)即作(着)手布置,不日弟之陈秘书勉之及(即)赴威,竭陈一切,并希多赐明教。
又查获,威宁匪首安尊三(“小安四”)6月13日给龙绳曾的密函,信中说:
素卿我公(指龙绳曾),智谋宏深,吾志拥护到底,凡有钧驱策,所部当效忠不辞。如何行动,详为赐示,俾资遵循。
此外,还发现龙绳曾派昭通原师管区谍报组长黄成炎送信到镇雄,与大匪首安纯三联络,共同起事,要他策应“龙三”在昭通的行动。
匪首江瀛洲的亲信唐荣华来昭通找“龙三”,请他帮助购买电台,并请示配合事宜。
“龙三”还给他在四川凉山地区的经纪人写信,令其多多囤积粮食,信上说:“粮食你应特别注意之,我们这边的苞谷尽可能运过河(金沙江)去。”
他私自调动部队,分别于5月25日、6月12日两次召开营以上军官会议,在会上说:“我们受了拘束,毫无自由,如不另图谋,将无法生存。”
在布置他的叛变计划后打气说:“大家同心协力,必能成功。”
公子哥儿就是公子哥儿。“龙三”作为“司令员”,连“兵者,诡道也”这一基本常识也不懂。
因有恃无恐、无所顾忌,他的叛变计划简直是半公开半透明的,他开会的情况被43师摸了个一清二楚,一点机密也没有了。
这时,如果他不是“龙三公子”,43师就可以灭其于未萌,但对他不得不投鼠忌器,龙云的大面子摆在北京哩!他要不打第一枪,你还真不好办。
张显扬先后三次请他到警备司令部来谈话,希望他能悬崖勒马。若果能如此,以共产党的胸怀,仍然会给他一条光明的出路。
可惜,“龙三”此时已自我膨胀到了极点,竟然对张显扬的邀请一概拒绝。
他躲在龙公馆里,戒备森严,禁止解放军的任何人进入。
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43师只有严阵以待,等着他打响第一枪了。
当时,43师的3个团都分散在下面各县,昭通城里只有师直属队和129团1个营。
“龙三”看到昭通城里解放军部队不多,就想“天狗吞日”了。
他的叛乱计划是:首先干掉警备司令部,把师长张显扬和政委薛韬解决掉,然后坐镇昭通,指挥滇黔川边的武装暴乱。
张显扬一面请示云南军区,一面对“龙三”即将发动的叛乱做了两手准备:
首先是要尽量避免在昭通城里打仗,对龙绳曾争取到最后时刻,万不得已时,也要力争在昭通城里将其活捉;
其次是防止他逃亡四川大小凉山的彝民区。如果他逃到了那里,不仅剿灭起来更困难,而且可能出现三省边区的大匪乱。
在三次约谈均遭龙绳曾拒绝后,张显扬给他下了一道最后通牒,其最后一段话为:
“龙副司令若此时悬崖勒马,放下屠刀,停止作恶,立即撤销叛变计划,停止叛变行动,为时还不算晚。若再延误,将永远不能为人民所谅解。”
“龙三”接到最后通牒后,已箭在弦上,他不但不愿松开拉弦的手,反而决定来一个先下手为强。
6月18日凌晨6点,他命令他的警卫营和驻昭通的部队对警备司令部发起突然袭击,并占领了司令部大围墙外的高地。在城内其他地方,也对我部队发起猛烈进攻。
既然他已经打响了第一枪,有来无往非礼也,在司令部内的警卫连和侦察连奋起反击,外面的部队也按计划行动起来。
昭通城里一时枪声大作,龙绳曾虽然经过精心布置并亲自督战,但他的指挥水平和他的部队实在是太差劲了,仅仅打了两小时,战斗就结束了。
龙绳曾在昭通的1600余人的部队,除1个连逃走外全部被歼,他的副司令唐声周被活捉,龙绳曾呢?在尸体堆里!
《云南日报》6月23日刊登了《云南军区第三号公报》,公布龙绳曾、龙奎垣部于6月18日8时在昭通地区叛变,当被我全部歼灭之,经过如下:
(一)龙绳曾利用土匪、流氓,在昭通地区素有私人武装3000余人。我解放滇省后,曾多方争取,希望他能为人民服务……
当时龙伪装进步,欣然回昭就职。孰知龙反动成性,反复无常,阴谋叛变,并与威宁叛匪安尊三、陈守钧常有往来;蒋匪已委其为滇东军政长官(以上均获有证件)。
龙则悄悄进行各种叛变工作,如勾结外应,暗中运走武器,准备行动等。
至6月中旬,已将各种叛变工作完成……我昭通警备司令张显扬、政委薛韬等促其临崖勒马,及早悔悟,曾三次邀龙进行协商,均遭拒绝。
龙于18日晨8时,率领所部向我开火,并杀我军代表3人,突击至昭通城西南。
至此我已争取无效,不得已实行武力解决,经两小时战斗,将其全部歼灭,无一漏网(龙绳曾在督战中阵亡)。
企图配合龙绳曾叛变之龙奎垣部,亦同时为我全部解除武装;
(二)是役共计毙、伤龙绳曾以下219名,俘唐声周、龙奎垣以下1628名。缴获六零炮2门,重机枪5挺,轻机枪23挺……电台1部,电话机6部。
得知龙绳曾被击毙时,张显扬气得骂开了人:“谁让你们打死的?谁打死谁负责!”
他一直要求部队对龙绳曾要抓活的,抓住以后再把他交给龙云主席去处理,这样就会十分圆满,可现在给龙主席交一具尸体,大面子上过不去呀!
他是怎么被打死的呢?据俘虏供称:“龙(绳曾)司令以为一下就能打进警备司令部,亲自督战,举着一支驳壳枪在那里大喊大叫,被你们当活靶子打了。”
时在北京的龙云,听说儿子被打死的消息后,沉默不语,脸色煞是难看。
在毛泽东批示“派龙云主席回云南处理”后,他心情沉痛地回到了昆明。陈赓命张显扬从昭通赶到昆明接待。
在张显扬见他时,龙云冷脸相对,一句话也不说。张显扬打开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一摞文件请龙云看。
其中有蒋介石给龙绳曾的委任状,有龙绳曾与台湾的多份来往电报,有龙绳曾与匪首的来往信件,还有龙绳曾的叛乱计划。
龙云看了之后,大吃一惊,这才明白儿子背着自己靠上了自己的仇人蒋介石。
他长叹一声,说了句“我的儿子很坏。”并对张显扬说了一句“谢谢”。
张显扬邀请他回昭通实地考察一下,他回答说:“不去了。”
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异常沉重,也不想去见逆子最后一面了。后来,他曾经对人说“儿子很坏,没给我争气。”
与龙云的心情十分沉重相反,昭通城里的老百姓却一个个笑逐颜开,尽情欢呼,他们说:“'龙三’早就该死了,他不死就没有我们的好日子过。”
在某种意义上说,龙绳曾之死与龙云也并非毫无关系。自龙云被蒋介石“绑架”到重庆后,与龙绳曾难得一见。
软禁中的龙云静观时局,认清了大势,彻底与蒋介石决裂,走上了与共产党合作的道路。
而他当年把龙绳曾放在昭通,让他掌握一支私人武装,意图是不言自明的。
龙云弃暗投明了,而龙绳曾仍然沉醉在封建割据的旧梦中,还把昭通视为龙家的世袭领地。他认为共产党威胁到了他的世袭领地,所以他要投蒋反共。
他本想当龙家的孝子贤孙,可惜昧于大势,所以进退皆误,正应了孙中山的一句话:“天下大势,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龙绳曾死了,但阴魂未散。被俘的匪首龙奎垣与龙绳曾是姑表兄弟,在昭通人称“二龙”。他是永善县的一个大恶霸地主,曾任龙云的省政府卫士长。
抗战时期,龙奎垣任滇军师长,驻防保山。在保山遭日本飞机轰炸后,他不但不抢救人民,反而趁机抢劫保山银行和商户的财产,此举引起各界人民公愤,联名上书控告。
龙云不得不将这个不争气的外甥撤职关押,但不久就被释放。
回到永善,他横行乡里,霸占农田,强迫农民种植鸦片,拉起一支1000余人的土匪队伍。
影视剧中土匪集合(图文无关)
在龙绳曾被迫起义之前,这对姑表兄弟把两股武装合为一股,龙绳曾封他为副司令兼“第3纵队”司令。
我43师129团进驻永善后,主动与龙奎垣联系,还推荐他当了昭通剿匪委员会委员,希望他按照改编协议,接受改编。
但他已经和龙绳曾一起接受了蒋介石的委任,拒绝执行我一切命令,唯龙绳曾马首是瞻,参加昭通叛乱被俘。
对这个特殊的俘虏,43师给了他特殊的礼遇,因龙绳曾已死,便想给龙云的外甥留一条命。
在俘虏管训队,他吃的是小灶,每天就是学习学习,行动也比较自由。突然有一天,龙奎垣不见了。
他跑回了永善的老巢,欺骗匪徒说:“龙(绳曾)司令没有死,过金沙江到大凉山去了。”“等第三次世界大战打起来,他就会回来带领我们向共产党报仇。”
山城永善
一时间,谣言四起,永善的匪患又闹起来了。43师129团2营经过40天的进剿,龙奎垣匪部被消灭近400名,但龙奎垣偷渡金沙江,逃进大凉山彝民区。
此时,129团因另有任务,奉调回昭通,永善的防务由新组建的地方部队大关警卫营接替。
龙奎垣听说43师主力要调走的消息,就在129团离开永善后的第二天,与另一匪首肖国富带着土匪200余人以及反动彝族武装千余名,向永善反扑过来,扬言要攻下县城。
龙奎垣不知道的是,129团2营以没有抓到他为奇耻大辱,上书师首长,请求留下继续完成任务。师、团首长经研究后决定把5、6两个连留了下来。
龙奎垣带着匪队一路烧杀抢掠而来,他亲自指挥攻打黄葛树区政府,我区政府工作人员和民兵因敌众我寡,不得不主动撤出。
5连得知后,连长骆凤喜和副指导员韩伯贞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带着2排、3排,急行军近百里赶来救援。2排正面进攻,3排到小务基渡口防匪渡江回窜。
可是战斗进行得不太顺利,2排在击毙匪渡江指挥、大队长韩牛耕等30余名土匪后,陷入重围;3排在向小务基渡口开进途中,与土匪遭遇,也陷入重围。
龙奎垣仗着人多势众,格外疯狂,誓报在昭通被俘的一箭之仇。
5连连长骆凤喜在战斗中负伤,仍坚持指挥部队占领一座山头固守,激战一整夜,天亮时指挥部队突围。
但几经冲杀后,5连被打散,一部分冲了出来,在骆凤喜的带领下进入黄葛树区政府院内坚守待援。
但文化干事李文通和班长赵善廷等7人未能突出重围。在子弹打光的情况下,7人跳下悬崖壮烈牺牲。
埋葬李文通7烈士的务基烈士陵园
2营营长李五小和教导员陈兴魁刚从昭通带大关警卫营来接防,听说5连被围困的消息后,立即带着6连连夜抄小道往黄葛树赶。
赶到后,让司号员吹号与5连3排联系,土匪听到号声,知道我增援部队已到,开始慌乱起来。
5连3排从内往外突,6连从外往里打,双方激战一天,土匪大部被歼。
匪首龙奎垣和肖国富见势不妙,带领土匪骨干退入4座碉楼里,为减少当地群众损失和部队伤亡,部队没有强攻,采取了围困战术,虚留生路,引土匪出来。
第二天,雨雾弥漫,龙奎垣和肖国富认为有机可乘,带着土匪摸出碉楼,从我虚留的方向逃跑。
肖国富走在前面,埋伏在路上的6连连长田一心见雾中黑影过来,便一颗手榴弹扔过去,一声爆炸,肖国富一命呜呼,其余匪徒又退回碉楼。
我部队趁势尾追匪徒向碉楼发起总攻,土匪失去抵抗,全部就歼,但没见龙奎垣的身影。
据俘匪说,龙奎垣就没有缩回碉楼。狡猾的他就地隐蔽起来,在我向碉楼发起攻击时,他乘乱向梯子崖方向逃走了。
营长李五小立即令部队包围了梯子崖,结果鬼也没有找到一个,却发现了一条暗道,龙奎垣就是从这条暗道溜走了。
他会往哪里去呢?只能渡江往大凉山跑,然而他从大凉山窜回来容易窜回去难,我驻四川雷波的部队得到龙奎垣在永善作乱的通报后,主动封锁了金沙江上的所有渡口。
龙奎垣看渡江无望,只好掉头回窜,他只身来到沙子湾,躲到他的一个卫士的姐姐张吴氏家里。
张吴氏是个寡妇,受尽了地主恶霸的欺负,解放后她参加了农民协会,还当上了小组长。
沙子湾
龙奎垣向他乞求保护,许诺等他翻身后,良田任你选,银元任你拿。
张吴氏当然不会信他的这些鬼话,但一个人斗不过他,便强装笑脸,热情给他烧火做饭。
等他吃罢,把他藏在一间草屋里,并用稻草将他盖好,告诉他“藏在草里面,千万别出来,到时候会给你送饭来。”
疲惫不堪的龙奎垣感到这下保险了,便在草堆里蒙头大睡,哪知张吴氏把他安顿好后,就跑到农会报告。
农会集中了20多名会员,拿着锄头、镰头、扁担赶了过来,不由分说,对着稻草堆就是一阵猛砸猛打,等部队听说后赶来,龙奎垣已经被砸成一堆肉泥。
彝族反动头人安巴尔及其所带彝民全部被俘,经宣讲政策后,解放军护送他们渡江回到大凉山。这次释放了彝民千余人,为日后在大小凉山剿匪赢得了千军万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