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19:15来源:未知 人气:53
世界卫生组织认定,走路是“世界上最好的运动”!相信多数人每天都会走路,不仅能呼吸新鲜空气,还对健康有好处,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研究发现每周散步3、4次,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以有效降低。
但你知道吗?大多数人走路的方法是错误的!长期坚持不仅无法起到效果,还可能导致健康问题!今天荷叶健康就和大家好好聊聊,有关散步/走路的保健作用和正规做法。
图源:网络
走路锻炼的益处
研究发现,我们每走一步可推动人体50%的血液流动,起到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的作用。 且走路可调动身体50%的肌肉,有助于保持肌肉活力和总量。
以下为走路对血管的作用,主要是四个方面:
①增强心脏功能
②增强血管弹性
③加速血液循环
④减少血凝块形成,降低心梗发病率
上述介绍表明,走路对心血管确实有保护作用, 不妨试试每周多走些路来锻炼身体。
图源:网络
走路锻炼的正确方法
不同人群的运动能力不同,因此在走路锻炼上也会有差异,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给出每天步行量的推荐范围:
老年人:每天≥4000步
身体虚弱者:每天≥5500步
身体健康者:每天≥8000步
大家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选择走路锻炼的步数,坚持锻炼可强身健体,养护血管。
健步走,你走对了吗?
①速度有讲究: 60~70步/分钟的慢速和80~90步/分钟的中速,适用于保健;100~120步/分钟的,减重健体更有效。
②频率有讲究:**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
③指标有讲究: 心率120~130次/分钟,步长70~80厘米为宜,距离以8500步为上限。
这样走更健康
01、选择适宜的场所
走路运动可选择熟悉的街道或公园,最好有塑胶跑道、柏油路、草地或山野的步道等。尤其是塑胶跑道,这种跑道有弹性,对膝关节的反冲力较小 ,且没有车辆,更加安全,是步行健身走的理想场地。
02、鞋子别太重
走路时要最好选择运动鞋,鞋底尽量要稳固,不能太柔软。 如此坚持下去,可有效缓解踝关节和足底筋膜疼痛。鞋子要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可解决走路时出现的腰疼问题。
图源:网络
动作要领
健步走的基本要领有16个字:身体直立、曲臂摆动、中轴扭转、合理步幅。
1.身体直立: 我们在自然行走基础上,还要做到抬头挺胸、腰背挺直、颈肩放松、轻轻收腹、下颌微微内收、双眼平视前方 。
2.曲臂摆动: 走路时双手放松、握空拳,肘部自然弯曲90°; 双臂以肩为轴,前后自然摆动;摆动手向上摆时不超过肩,向下摆动时不超过腰部。
3.中轴扭转: 伴随着摆臂,躯干以身体中线为轴自然扭转。 中轴扭转的目的是加强腰部的锻炼、减小腰臀比。
4.合理步幅: 迈步时脚后跟先着地,逐步过渡到脚尖;脚尖朝前,大腿肌群主动发力带动小腿跟上 。比较合理的步幅=身高×0.45。
比如:身高1.6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2厘米;身高1.7米的人,步幅最好在77厘米。
如有需要可以选择这三种方式走路锻炼
一字步
走一字步也叫走猫步, 也就是平常说的模特步,特点是左右脚轮番踩到两脚间的中线上。走一字步时会频繁扭跨,如此能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同时起到增强腰部力量的作用。
踮脚走
踮脚尖走路,可以用前脚掌来触地,双腿交替向前移动,锻炼踝关节力量,增强小腿肌肉力量。
“10点10分”走
两只手臂分别斜向上举,姿势就像表针指到“10点10分”的位置上。走路时要 抬头挺胸,每天坚持200步。 这种走路方式有助于锻炼肩部、颈部肌肉,缓解和预防颈椎疾患。
走路常见的4个误区
1、 速度求快
大多数人认为锻炼强度越大越好,这是错误的,尤其是走路跑步,如果一味强度运动强度,很容易造成关节损伤。
2、早起猛走
晨起锻炼要注意及时补水和吃早餐,严禁空腹便开始锻炼 ,这会导致血糖过低,如果是心脑血管病人可能出现疲乏无力甚至晕倒的情况。
3、寒暑无阻
外界的极端温度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尤其是寒热交替、早晚温差大 的时候,因此平时要留意这类天气变化,尽量在室内运动。
4、走路贪多
有的人微信运动上步数每天几万,这是明显的超量了,长此以往可能损害身体健康!走路锻炼要适可而止,不能盲目追求走路步数和排名。
图源:网络
走路姿势不对可能有问题
10种走路姿态意味着身体不健康,要警惕:
1、走路时一侧手臂无法摆动可能是帕金森, 它的早期症状多为“起步困难,小碎步往前冲”。
2、走路一跛一瘸、左右摇晃可能是髋关节疾病、脊柱侧弯, 除先天性“长短腿”外,后天疾病,比如脊柱侧弯、髋关节退变、股骨头坏死、骨盆倾斜都有可能导致这种跛行现象的发生。
3、走路步速变慢、步幅变小可能是膝关节硬化导致, 一般人一步大概75厘米长,若迈步变小,可能是膝关节或髋关节开始硬化了。
4、走路像喝醉酒可能是小脑萎缩, 小脑病变后会对脚迈出的距离、速度以及所需的力量估计不足,导致肢体打软,走起路来晃晃荡荡像喝醉酒似的。
5、平地走路总是绊脚可能存在神经损伤或脑部疾病, 如衰老导致的小脑萎缩,脑梗塞、脑出血造成的小脑功能障碍,或者是长期酗酒导致的神经损伤等。
6、走路总是腿疼腿酸可能出现骨关节炎或下肢动脉狭窄, 需要减轻体重并且充分休息,减少膝关节的过度活动。
7、走路往一边歪可能是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左侧锁骨下动脉狭窄闭塞,导致椎基底动脉缺血,出现头晕、走路一边歪斜等情况。
8、走路姿势像剪刀步可能是脑梗塞前兆**,** 走路姿势像一把剪刀。
9、走路常感觉极度乏力可能是大动脉炎**,** 致动脉血管狭窄甚至闭塞,还会继发形成血栓和夹层动脉瘤。
10、走路时脚心会抽搐**可能是足底筋膜炎,** 运动太多导致足底筋膜劳损,引发慢性炎症。
以上就是走路需要注意事项了,判断方法仅供参考,如有相似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诊断治疗。
图源:网络
【参考文献】
[1]陈小丹. 走路学问大:步速测健康 姿势辨敌友[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7,(11):24-25.
[2]吴子. 走路姿势藏着健康秘密[J]. 家庭科技,2019,(06):23.
[3]张民. 怎样步行才能让身心受益?[J]. 中国老年,2021,(08):44.
[4]叶依. 走路姿势影响大脑健康[N]. 健康时报,2008-03-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