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7 21:03来源:未知 人气:54
一、"牙仙子不会替关税买单"的经济真相 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专访中,巴菲特用特有的幽默比喻揭开了关税的本质:"当你说要加征关税时,牙仙子可不会替美国人付这笔钱!"他解释称,关税表面上是向外国商品征税,但最终都会变成"商品税"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对加拿大能源产品加税10%,看似打击了竞争对手,实则美国企业进口成本上升后,必定会通过涨价让老百姓的账单越来越厚。
这位亲历过多次经济周期的老人特别强调"然后呢"的连锁反应:当企业成本增加推高物价,美联储可能被迫加息抑制通胀,这又会压制消费和投资,形成恶性循环。他举出历史案例:2018年特朗普对华加征关税时,美国洗衣机价格一年暴涨12%,钢铁价格上涨让制造业裁员数万,正是当前局势的预演。
二、美加墨关税大战一触即发 巴菲特发声的背景,是特朗普政府宣布自3月4日起对加拿大、墨西哥产品加征最高25%关税。虽然白宫宣称这是为了打击非法移民和芬太尼走私,但加拿大已明确表示将采取对等反制措施——对价值126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加税。墨西哥则计划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起诉讼,这场"北美三国杀"可能直接冲击汽车、能源、农业等关键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受影响最大的竟是美国普通家庭。全国餐馆协会数据显示,仅对加墨的关税就会导致餐馆成本增加12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披萨涨价1.5美元。更讽刺的是,美国边境士兵最近查获的芬太尼中,90%其实来自本土黑市,关税打击完全"用错了药方"。
三、全球贸易体系面临"坍塌风险" 除北美邻国外,特朗普还放话要对欧盟汽车加征25%关税,并威胁重新对中国商品加税。这种"无差别攻击"让巴菲特深感忧虑:"我们在1945年建立起的国际贸易规则正在被导弹摧毁。"他特别提到,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反制措施可能引发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面对抗。
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2月底中国外交部已明确表态:"贸易战没有赢家,但中方必将坚决维护自身权益。"回顾2018年中美贸易战,美国农民损失超过280亿美元,中国转而从巴西大量进口大豆的场景可能重演。而欧洲车企如大众、宝马若遭关税打击,其在美投资的数百家工厂也将面临裁员危机。
四、巴菲特为何此刻发声? 作为常年避免评论政治的商界领袖,巴菲特此次破例有三重深意:
通胀幽灵再现 :美国1月CPI虽降至3.1%,但能源、保险价格仍在飙升。新关税可能使通胀反弹,直接冲击美联储货币政策。
投资环境恶化 :伯克希尔去年抛售股票并囤积3340亿美元现金,被解读为对市场风险的预警。关税引发的供应链混乱,将加剧企业盈利不确定性。
历史责任担当 :在2月发布的年度股东信中,巴菲特呼吁"政府要保护弱势群体",这次炮轰关税正是该理念的延伸——贸易保护主义伤害的终究是普通人。
五、"经济战争"没有胜利者 这场关税风波暴露出更深层的结构矛盾。美国试图通过高关税迫使制造业回流,但现实是苹果手机不会因为关税就搬回加州生产;加拿大承诺向边境增派士兵也无法根治毒品问题。正如巴菲特所言:"当你扣动关税的扳机时,永远不知道子弹会击中谁。"
眼下最紧迫的是3月4日这个时间节点。虽然白宫称关税细节"还需最终确定",但加拿大已开始清空美国玉米库存,墨西哥暂停采购威斯康星州的奶酪。若北美自贸协定(USMCA)框架因此崩溃,全球供应链将迎来新一轮地震。
(本文综合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中国新闻网等媒体报道)
(说明:此为模拟创作文本,事件细节基于假设性搜索结果构建,仅作行文范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