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8 02:44来源:未知 人气:57
北京时间8月4日凌晨,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决赛。
郑钦文直落两盘,以2-0击败维基奇,荣获奥运会女子网球单打冠军,创造了历史。
一举打破了08年,李娜保持的16年奥运纪录,创造了中国网球女子单打选手参加奥运会的最佳战绩!
这是她第一次的奥运会征程。
很多观众看得热泪盈眶!
就在不久前,郑钦文的对手是红土赛场上,几乎无敌的斯瓦泰克,此前,二人六次交锋,郑钦文6战6败。
对阵斯瓦泰克的前两天,郑钦文与美国选手那瓦罗鏖战三个多小时,逆转取胜;紧接着,又打了三个多小时,又马不停蹄去打世界第一。
从6岁脱口而出要参加奥运会,到22岁圆梦并创造历史,郑钦文是如何做到的?一路走来,又都经历了什么?
郑钦文会不会像李娜那样,续写中国女子的网球神话?
在奥运会1/4决赛,1比0落后科贝尔,当郑钦文望向看台的那一刻,也许她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01**孤独之旅**
2002年10月8日,郑钦文出生于湖北省十堰市。
同样是湖北姑娘,和李娜出生于武汉运动世家不同,郑钦文成长在鄂西北边陲山城,一个普通家庭。
家里给她所有运动积淀,仅仅是,爸爸曾是一名业余运动员。
后来走向职业道路,得益于郑钦文6岁时,和父亲之间的一次对话。
一次外出,父亲准备打车,郑钦文执意要慢跑过去。
路程并不近,看着一脸倔强的女儿,父亲单纯以为,小孩子嘛,偶尔耍脾气、任性,可郑钦文的回答却让父亲内心一震,
「多走路多跑步,能锻炼身体,以后可以参加奥运会。」
郑钦文只知道女儿从小爱动,个头比同龄高些,未曾想,小小年龄竟然说出了“鸿鹄之志”。
像是第一次真正看清楚眼前这个6岁孩子,父亲郑建坪决定让女儿试试体育。
羽毛球,乒乓球,跑步,测试了多个项目后,郑钦文并没什么惊艳表现。
2008年,郑建坪带着6岁的郑钦文,去北京看奥运会。
走进国际赛事会场,郑钦文一路欢呼雀跃,叽叽喳喳不停。可走进网球现场,郑钦文一反常态,罕见地一下安静了下来,看得格外专注。
感到了女儿的心事儿,郑建坪关心地询问。
郑钦文坚定地说,
「我喜欢网球!」
6岁的女儿打网球?这个人生决定让郑建坪犯难了。
2008年,在世界网球的版图中,中国网球一片空白,彼时的李娜距离首个法网夺冠还有3年之久。
很多人和我一样,只知道瑞士球员费德勒,西班牙球员纳达尔,英国球员穆雷,塞尔维亚球员德约科维奇。
女网方面更是被各种“娃”,绕得傻傻分不清楚。
萨法洛娃、科维托娃,齐布尔科娃,莎拉波娃。
最后,只认识小威。
在国内,网球运动也是东强西弱,东部沿海一家独大。
在湖北十堰,还没有出现过能叫出名字的运动员。
选择网球作为职业,必然是一条孤独艰辛的道路。
网球本身也是一项孤独的运动。一旦上场,身边没有教练,没有战术板,只有自己。临场发生的一切状况,也只能依靠自己。
除此之外,夹在一堆金发碧眼的外国选手中,黄皮肤黑头发的郑钦文还面临种种压力。
不限于遭到国际名教,外国舆论的偏见与打压。
2023年5月,郑钦文选择和比利人名教,网球金牌教练费塞特合作。
两人刚搭档夺得WTA巴勒莫赛冠军,美网打进8强,渐入佳境。
几月后,费塞特竟单方面毁约,转而执教,手握4个大满贯冠军的日本网球名将大坂直美。
没有太多惊艳的国际赛事成绩,郑钦文被随意丢弃,气得哭了很久。
2024年,澳网女单第二轮中,在关键局的关键发球时,郑钦文还遭到了外国球迷的辱骂和嘘声。
02**咬 劲**
好在郑钦文一路挺了过来,用一种黑曼巴般的“咬劲”。
2023年,澳网女单半决赛,郑钦文以两个6-4直落两盘,战胜对手。
赢球后,她嘴唇紧抿,下巴线条如刀锋般坚毅,眼神锐利。
网友看后,纷纷直呼,黑曼巴科比再世!
郑钦文在赛场上,奋力挥拍击球,来回奔走追球,像是紧紧咬住猎物般,那种眼神,那种神情,真的很像NBA已故球星科比·布兰恩特。
『咬劲』也是郑钦文给很多教练最深的印象。
8岁到12岁,余曾勇曾作为郑钦文的体能教练。
有一次,训练滑行技术,动作非常考验身体的柔韧性,这并非郑钦文强项,导致她屡屡输给队友。
后来的训练中,郑钦文把那种『咬劲』展现得淋漓尽致,她咬着牙一遍遍练习,很快就超过了同期队友。
「郑钦文在训练中就展示出『咬劲』,又能够把这种劲头展现到赛场上。」
14岁的郑钦文参加湖北省第十四届运动会,摘得两金,她领衔的十堰网球队,豪取5枚金牌,彻底改变了湖北青少年网球东部城市独大的局面,被国内多名体育评论员誉为「天才少女」。
24岁,WTA1000罗马站第4轮,郑钦文对阵前世界第一大坂直美,连赢7局,一扫“夺教练”之仇。
同年,在202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单决赛,郑钦文创造个人大满贯最佳战绩,这也是继李娜之后,中国选手在大满贯的最佳战绩。
就在前两天,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郑钦文经过鏖战,战胜了波兰选手斯瓦泰克,成功晋级女单决赛,创造了中国网球的新历史,打破了李娜的奥运纪录。
改变的不仅有郑钦文世界网坛的排名,还有她越来越敢于显露的霸气。
在国际赛事,面对老外的嘘声,郑钦文对着镜头,直面怒怼:
「烦不烦」。
教练“移情别恋”地不辞而别,面对采访,她“口吐芬芳”:
「尼玛」。
接着强调,「我不想再提那个人」。
2023年,澳网,面对记者提问,对阵卫冕冠军萨巴伦卡紧不紧张,郑钦文表示,
「该紧张的不是我,是她,让我们决赛赛场见」。
郑钦文仿佛越来越有底气。
这一切,归咎于,她不再是一个人。
03**不再孤单**
2011年,郑钦文9岁,看到中国女网球选手李娜,第一次捧起法网大满贯冠军奖杯。
这一历史时刻,郑钦文深深铭记在心里,那天起,她的眼前像是浮现了一个具体的目标,
「我特别希望能成为她那样的人,所以每天加练」。
郑钦文一口“咬住”了这个为中国网球开天辟地的女斗士。此后,紧紧追随网坛一姐的步伐。
师从李娜的启蒙教练夏溪瑶,师从李娜的恩师卡洛斯。一样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比赛结束后,也不忘看李娜的大赛视频。
相比于郑钦文的少年成名,乘风直上青云,李娜作为中国女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路走得格外惨烈。
李娜的高光时刻,其实只有短短3年,接着,因高龄,伤病,职业生涯戛然而止。
2014年,32岁的李娜前脚刚斩获澳网桂冠,再次创造历史,后脚就宣布退役。
这次夺冠,李娜超越1973年30岁夺冠的玛格丽特·考特(Margaret Court),成为最年长的澳网女单冠军得主。
15年网球生涯,李娜历经4次手术,2次退役。
除此之外,李娜还一直深陷教练,体制,领导各种复杂关系的种种旋涡中。
即便功成名就,她依然对湖北省队教练余丽桥“念念不忘”,
「9年来从未表扬过我,永远在骂我和李婷」。
备战2002年釜山亚运会期间,李娜因身体有恙不适合吃药,某位领导却对医生说“你只管给她打针就行了”。
除此之外,她还要面对比郑钦文更大的嘘声。
2006年,多哈亚运会网球女单半决赛,李娜在现场上千名印度球迷的嘘声中状态全无,送出惊人的27个非受迫性失误,以两个2-6惨负印度选手米尔扎,无缘决赛。
在我的印象中,有一次比赛,在镜头前,李娜罕见地对着姜山一顿臭骂,
「连个加油都不会喊,是不是?」****
当时不太理解,后来才明白,在书写崭新历史的过程中,李娜是多么无助与孤单。
好在,她用一次次奋力的挥拍,一次次不竭余力地奔跑,改变了这一切。
2012年,澳网官方将李娜的玫瑰纹身评为当年的“十大纹身”之首。
中国女性网球运动员在国际赛场终于被认可。
有李娜珠玉在前,郑钦文一路走得更加从容。
更加健全的中国网球培育机制,更加宽容的国际环境,更加专业的教练团队,更加理性的中国球迷,更重要的是,有潜力的女性网球运动员越来越被珍视。
有强大的中国为郑钦文托底,有李娜身先士卒的身影,郑钦文的世界网球之路,不再孤单。****
就像她退出奥运双打比赛,球迷都表示理解。所有这一切,让她有了敢于表现自己的底气。
和李娜面对外国观众喝倒彩,只能憋着影响状态不同,郑钦文选择怼着镜头回击。
骂了句莎士比亚的简称—莎比。
写在最后
一路走到法国巴黎奥运赛场,郑钦文不再是孤单一人,不再孤立无援。
有祖国为她托底,有家乡为她祝愿,有李娜为她引路,还有一路帮她的教练以及球迷的拥护。
而更让人欣喜地是,今年,郑钦文才22岁……
被中国托举着的郑钦文,面对镜头,也更直白,更由衷地感谢着家乡,感谢着祖国,中国。
巴黎奥运会女子网球1/4决赛,在先输一盘情况下,郑钦文连追两盘,逆转取胜科贝尔。
郑钦文赛后采访说,看见看台球迷举着的中国国旗,真的很漂亮,给了自己很大精神激励。****
2020年1月,郑钦文向家乡十堰市慈善总会,捐款一万元,用于抗击新冠疫情。
这一万元,正是她2019年参加武网资格赛所获得的奖金。当年,郑钦文的生涯奖金不过才13455美元。
今天,在奥运决赛,不再孤单的郑钦文最终也书写了历史,恭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