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10:55来源:未知 人气:53
大家都在关注
➤ 人均21352元!消费水平持续攀升! ➤ 油价变动在即!出行成本面临调整
在酒店入住登记环节,许多旅客已逐渐习惯于通过“刷脸”来办理入住手续,这无疑为数字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便捷。然而,与此同时,也有人开始担忧:人脸信息的过度采集真的安全可靠吗?酒店强制要求“刷脸”入住是否合理且必要?
近期,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相继发出通知和提示,明确规定严禁对已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进行“强制刷脸”核验,确保不发生“不刷脸就不能入住”的情况。这一举措与今年3月15日颁布、7月1日即将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相呼应,该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必须合理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采取一次性概括授权、默认授权等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网络法治局负责人也曾明确指出,“如人脸识别等行为属于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并非必要”。
此外,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在4月7日发布的《关于发布旅客住宿有效身份证件和住宿登记问询流程的通知》中,进一步细化了旅客住宿登记的流程和要求。该通知强调,旅馆在核对旅客有效身份证件时,必须征得旅客的同意,不得进行不必要的个人信息收集。同时,公安机关也将加强对旅馆业的监管,确保旅客的个人信息安全。
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公告
近日,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发布公告,明确禁止对已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进行“强制刷脸”核验,以保障旅客的合法权益。这一举措是对今年3月15日颁布、7月1日即将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的积极响应,该条例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必须合理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并禁止采取强制或变相强制方式收集与其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同时,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也在4月7日发布了相关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旅馆业的旅客住宿登记流程和要求。
该流程图详细描绘了旅馆业在旅客住宿登记过程中,关于人脸信息采集的两种选择:同意与不同意。对于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件的大陆内地居民,旅馆提供了两种身份核验方式,其中之一便是“刷脸”,但这一环节必须征得旅客的明确同意。若旅客自愿同意采集人脸信息,将进入“未带身份证登记”模块进行后续办理;若旅客选择不同意,则需前往派出所开具相关证明。
依据相关规定,中国大陆内地旅客在旅馆住宿时,必须携带有效身份证件。这些证件包括身份证(含临时身份证)、警官证、护照、驾驶证、社保卡、居住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限非香港、澳门、台湾出生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以及军官证和士兵证等。旅馆前台应显著展示《旅客住宿有效身份证件须知》,同时,前台从业人员也需熟悉并遵循《旅客住宿登记问询流程图》中的各项规定。
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温馨提示
近日,上海市旅馆业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内再次发布温馨提示,强调严禁对已出示有效身份证件的旅客进行“强制刷脸”核验,严禁因此导致的不“刷脸”就不能入住的问题。同时,系统也鼓励为忘带身份证件的旅客提供便民核验服务,但必须明确征得旅客本人同意。
近日,记者走访了上海多家酒店,前台均表示目前无“强制刷脸”要求。部分酒店透露,自去年起便已取消了“强制刷脸”,而更多酒店则称,近期因信息系统升级及属地派出所要求,已不再执行此项规定。关于新要求的具体执行时间,各酒店说法不一,有的表示自3月开始,也有称是本月或已过去两三周。
在旅客随身携带居民身份证的情况下,各酒店均确认可直接为旅客办理入住手续。若旅客未携带身份证,酒店也提供了包括电子身份证、身份证照片、驾驶证、社保卡等在内的多种身份验证方式,以便旅客顺利办理入住。“只要这些证件能够有效地核对个人身份信息,我们便予以接受。”一位酒店前台如此介绍。同时,也有上海的酒店前台在接受媒体电话采访时表示,对于不愿意进行面部识别的旅客,酒店将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身份登记,确保每位旅客都能顺利入住。
而对于新要求所适用的范围,各酒店大多表示是遵循属地派出所的通知。即便是连锁酒店,也有前台表示对上海地区所有同品牌酒店的要求并不确知。
近日,前往上海出差的刘女士反馈,她在入住酒店时并未进行“刷脸”。同时,湖北宜昌的网友也表示,目前该地酒店已无需刷脸入住。此外,杭州和广州的华住会集团旗下酒店也向记者确认了此点。值得注意的是,珠海一连锁酒店的前台透露,该片区派出所在去年10月已通知酒店不得强制进行人脸识别,相关设备也因此被撤走。
那么,住酒店真的有必要“刷脸”吗?随着人脸识别技术在身份认证、移动支付等场景的广泛应用,这项技术虽然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诸多争议。为了规范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国家网信办已尝试划定红线。2023年8月8日,其发布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规定,只有在具备“特定的目的”和充分必要性,并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才可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同时,该规定还提出了优先选择非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方案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也即将于2024年7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第23条明确指出,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服务时,不得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采用一次概括授权、默认授权等方式强制或变相强制消费者同意收集、使用与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个人信息。
上一篇:山东多地酒店不再要求“强制刷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