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7 15:03来源:未知 人气:52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特别是对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来说更加意义非凡,农村孩子的选择有限,读书可能是唯一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所以现在农村家长对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教育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可差距仍久明显。
我命由我不由天,有无数学子期盼着能通过努力学习而改变人生 ,可是令人遗憾的是现在能够通过学习实现逆天改命的寒门学子越来越少了,教育分层愈演愈烈 ,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这样的顶尖学府中尤为明显 。
清北加起来每年本科生招生人数还不到1万人,真的算是掐尖招生,而清北学子中又有多少学生是出自农村家庭? 越来越少,对此北京大学教授姚洋说了大实话。
关于“寒门难出贵子 ”这一观点,很多人表示认同,北大教授姚洋也针对此观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家长称赞说的都是大实话,
有记者询问他作为北大老师,怎么看“寒门难出贵子”这件事,姚洋感慨现在寒门出贵子越来越难,但是他认为这不能怪高考。
这个结论并非空穴来风,近30年来清华北大生源在发生变化,农村学生的比例越来越低,小县城很难出个清北生。
很多人觉得这是高考的竞争导致的,但姚洋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认为高考是可以让寒门出贵子的 ,高考对农村孩子来说是机会。
在姚洋教授就读于北大的那个年代,班级一共35个人,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来自地地道道的农村家庭 ,甚至还有2人是孤儿,而现在完全不同了。
他发现现在北大很少有农村孩子了,上三四百人的大课他也会问有没有父母是农民的学生,发现寥寥无几 ,这种情况在清华大学也存在,清北这样的顶尖学府精英化程度越来越高,寒门出贵子的概率越来越低。
高考之前的家庭教育和教育投资是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比如现在很多清北的学子都是来自于当地的超级中学,而各地超级中学学费都偏高,真正的寒门学子是上不起这样的好学校的。
长久下来导致城市和县城村镇的教育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均衡,学生之间的差异很早就存在了 ,那大部分的寒门学子都进入了哪些高校呢?
有人疑问寒门学子考不上清北等顶尖高校,总能考上普通本科吧?实际上普通本科中寒门学子的比例也不高。
高考大省河北曾做过一项调查,提取了5年的高校录取数据,发现专科学校中农村学生的占比从39%升到62% ,师范类和军事类高校农村学生占比和大幅度升高。
而在985、211重点本科院校中,村镇学生和父母职业普通的学生占比极少,现在这种情况更明显,专科和职校农村学生比例增加,重点大学本就不好的农村学生比例还在下降。
有家长说:高考全国统一考卷就好了,这样清北就都是河南的学生了。 河南家长有这种想法可以理解,但是想得太简单了。
家长觉得全国高考卷统一对河南、河北这样高考大省的考生有好处,可实际上如果真的统一试卷了,结果可能恰恰相反,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学生可能更难考不上清北了。
因为大学办学必须要有财政支持,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所大学在不同地区的招生人数有多有少, 比如郑州大学在河南的招生人数最多是因为河南给郑州的财政支持最多。
同时为了促进本地的发展,大多数高校都是在本地的招生人数最多 ,同为高考大省的山东本地两所985高校在本地的招生人数最多,因此山东的985大爷录取率很高。
不是全国统一卷高考大省考上清北的比例就增加了,高校在各地区依旧有不同的招生指标,就算卷子统一了,清北招生也不会根据全国的排名招生,还是要看各省的排名 ,河南、河北的考生依旧要跟本地考生比。
对于考生人数多、本地高校少的高考大省来说,分省招生其实是最有利的,现在清北等其他重点高校都在控制本地考生数量,河南考生高考难的原因主要在本地的高校数量少 ,所以大学的录取率才低。
今日话题:怎么看待清北寒门学子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