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6 20:17来源:未知 人气:53
昨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全红婵卫冕,陈芋汐夺银,我们的跳水双子星再次包揽巴黎奥运女子单人10米台冠亚军。
赛后两人抱抱一幕,看得人哈特软软,天才女友剧情照进现实,看到真想说一句,多幸运我有个我们。
在双人项目上,两人是最好的搭档,在单人项目上,两人是最好的对手。
她们的关系像《我的天才女友》 :不管谁赢,都会永远向前。从相互成就、顶峰相见,到势均力敌、各自闪耀。
绝不是“既生瑜何生亮”,一种对友谊情感以及彼此间珍视欣赏的简单粗暴、非此即彼的二元叙事。
事实上在奥运中,不限跳水,不限女性,不限年龄,不限国籍,神仙友谊不尽其数。
跳水女子双人三米板比赛陈艺文和昌雅妮;
羽毛界抽象双人舞王梁伟铿与王昶;
泳坛的跨国好友潘展乐和黄宣优;
乒乓球坛中跨代传承的倪夏莲与孙颖莎……
这一对对名字背后,是无数竞技之外的相互扶持、泪水与汗水交织的成长故事,是跨越年龄、乃至国界的深刻情谊。
当我们从这个角度看奥运比赛会发现,这些藏在荣耀与光环之下的情谊,无比动人。
1
我的天才女友,我想和你一起赢
跳跃、旋转、翻滚...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10米决赛场上,全红婵与陈芋汐再现“水花消失术”,动作流畅、精准无误,“复制粘贴”般的操作,直接“硬控”了现场观众。
解说员激动地说:“她们没有惊动这片泳池,却惊艳了全世界。”
图片:全红婵和陈芋汐“比赛画面
(图源:奥运会直播截图)
在粉丝的眼中,全红婵与陈芋汐是那样地“不一样”,却又如此地“合拍”——
“一个来自体育世家,一个是天才少女;一个冷静沉着,一个‘话嘎嘎多’;一个是对自我要求极高的处女座,一个是松弛感爆棚的绝对e人。”
但正是这些互补特质,让她们站在一起,可以说是所向披靡。
从2022年4月首次搭档亮相,到随后的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等10场国际大赛,她们不仅包揽了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更在单人项目中轮流摘金夺银,展现了非凡的实力与默契,成为闪耀的“双子星”。
2022年布达佩斯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陈芋汐冠军,全红婵亚军)
2022柏林跳水世界杯—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陈芋汐冠军,全红婵亚军)
2023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陈芋汐冠军,全红婵亚军)
2023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全红婵冠军,陈芋汐亚军)
2023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陈芋汐冠军,全红婵亚军)
杭州亚运会—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全红婵冠军,陈芋汐亚军)
2023福冈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陈芋汐冠军,全红婵亚军)
2024多哈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全红婵冠军,陈芋汐亚军)
2024年跳水世界杯蒙特利尔站—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陈芋汐冠军,全红婵亚军)
2024跳水世界杯总决赛—女子双人10米台冠军(陈芋汐/全红婵);女子单人10米台(陈芋汐冠军,全红婵亚军)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两人相互鞭策:
当陈芋汐说“想拿金牌”的时候,她指的是赢过全红婵;
当全红婵说“这次没跳好”的时候,她说的是陈芋汐跳得更好。
两人相互成就:
陈芋汐感谢小红的出现,“19年问我世锦赛目标的时候,我说的是430分。结果现在我都卷到450了。我那会儿哪敢想啊?要是没有小红,我可能现在都跳回390了。”
全红婵跳不好207C,而207C偏偏是陈芋汐的天赋项。在和陈芋汐你金我银的交锋中,全红婵一步步将207C练到10分。
她们面对对手,并肩作战,将后背放心得交给对方:
在陈芋汐看来,“她就像是我背后的力量源泉”;对全红婵来说:“她站在旁边的话我会放心一点”。
面对彼此,她们有最真切的希望你好:
陈芋汐:“我相信她能跳好”;
全红婵:“想站上最高领奖台,跟她一起,手牵手上!”
图片:全红婵和陈芋汐一起手牵手站上金牌领奖台
双人10米台上,全红婵与陈芋汐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手牵手共享荣耀;
而在10米台单人项目中中,她们化身为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全力以赴争夺胜利。
但无论谁胜谁负,她们都会第一时间从场馆人群中找到对方,送上自己最真挚的拥抱与祝福。
图片来源:央新闻
相互欣赏,也暗自较劲,就像《我的天才女友》里所写:“我们看看,这次到底谁会赢!” 但不管谁赢,她们都会彼此真诚的祝福,永远向前,成为彼此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
一如网友感叹:“你是我的镜子,我的对手,我安全感的来源,我最亲密的另一半。”
而这份相互成就,其实并不少见,在奥运选手身上,屡屡让人甚为触动。一如陈艺文和昌雅妮。
跳水女子双人3米板颁奖仪式后,陈艺文以一个突如其来的“公主抱”,将昌雅妮高高举起,直接把旁边的美国队员震惊得嘴巴成“O”型。
这一幕更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热潮,粉丝们亲切地将这对甜酷搭档命名为“温文尔雅”,直呼:“之前磕的那些CP,在此刻黯然失色!”
这个“公主抱”,不仅仅是庆祝胜利的标志,更是她俩深厚情谊的见证,是无数次并肩作战、相互扶持后情感的自然流露。
昌雅妮谈到两人关系,表示:“我和陈艺文确实不是在竞争中互相去成长的,而是在互相鼓励中成长。
我当时觉得自己练不上来了,磕磕绊绊的,虽然领队和教练也给了我很多支持,但我真正崩溃的时候,我是直接找陈艺文去哭的 ,直接去她房间放下手机就哭。”
因为关系好,很多东西也就更容易沟通,“也不怕说冒犯到对方,你有什么就直接说。这种鼓励就很戳心窝,就是那种互相信任,是敞开心扉的,这就是一生中很难得的挚友。”
图片来源:@雅妮妮昌
拿到金牌后接受采访:
陈艺文说:“跟她对视了一眼,我好想哭,抱着她之后,我就笑得好开心。”
昌雅妮说:“我是看到她之后笑得开心,抱着她的那一瞬间我就特别想哭。”
和陈芋汐和全红婵一样,走下双人跳板,两人在女子3米板个人项目上也是对手,但这种竞争不是负累,而是两人共同成长的纽带:
“感觉有一个人在一直督促着自己往前走,所以非常珍惜。”
图片来源:界外编辑部
在全红婵和陈芋汐、陈艺文和昌雅妮等年轻运动员的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技术的精进与突破,更是情感的交织与成长。
让人依稀瞥见了高敏、伏明霞、郭晶晶、吴敏霞等人的影子,这些“天才女友们”。
她们互相成就、依附、对抗、合作、竞争,扶持着长大,然后互相成为彼此生命里重要的一部分。
2
羽毛界抽象双人舞王,你嘻嘻我哈哈
国羽男双组合梁伟铿与王昶,这对被戏称为“笑料制造机” 的搭档,从赢球后的独特庆祝让人懵圈;
图片来源:@羽球菜狗
到赛场上“手持双拍”、“球拍变形”却依旧力克强敌,一系列“不走寻常路”的操作,不仅让对手摸不着头脑,更是把教练都吓崩溃了。
休息间隙,两人的嘴巴仿佛安装了永动机,就连教练在旁边想说两句,都完全插不上嘴。
本以为赛场上的笑点就够多了,没想到考古之前采访,还有更搞笑的:两人当着媒体记者的面,就这么水灵灵地来了段舞蹈。 “挖呀挖呀挖”,呲着大牙就是乐,主打一个“随时随地大小跳”。
图片来源:@娱事大表哥
他俩的节目“越扒越有”,给人一种非常“松弛”但不靠谱,但是遇到事情上还挺强的感觉。 网友直呼:“救命,以前怎么没发现喜剧人兄弟俩这么好笑!”
以为是国家严选的运动员,结果是情绪稳定、实力极强的“搞笑男”。网友忍不住感叹:“国羽在喜剧赛道上,还是太全面了。”
而看似“松弛”的背后,是他俩日复一日对“极致”的追求。
结束了一天8小时的高强度训练,两人回到宿舍,简单整理后,夜色已深。这样的强度,对普通人而言或许难以承受,但对他们而言,却如同家常便饭,早已融入生活的每一个日夜。
图片:两人结伴去吃饭
(图片来源:@滚筒洗衣机纪录片)
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梁伟铿与王昶总能找到属于他们的乐趣。相互调侃、开玩笑,甚至偶尔的“互怼”,都成为了他们增进默契、加深友谊的催化剂。
两人配对之后,也有一些不好的声音,有网友说梁伟铿菜,拖王昶后腿,要求拆队。
王昶亲自下场护友:“瞎说八道,没你我怎么进决赛”。
而短短两年时间,这对“梁王”组合,就凭借着不懈努力与彼此默契,成为了世界积分第一的羽毛球组合 ,迅速崛起为世界羽毛球男双的新生力量。
图片来源:中国体育报
“我们一天24小时都在一起,训练在一起,吃饭在一起,睡觉在一个宿舍,时间长了自然就有默契了。”
一对完美的搭档就像两块契合的拼图,互补彼此的缺陷,又有相似的图案,梁伟铿和王昶就是这样的组合。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如今心有灵犀的“梁王组合”。
3
是对手也是知己,友情不亚于竞**技**
在巴黎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的荣耀时刻,颁奖台上的一幕温馨而动人——
夺得金牌的中国选手、获得银牌的朝鲜选手、铜牌的韩国选手,一起用镜头定格下超越胜负的友谊瞬间。
这一幕,瞬间温暖了无数网友的心房,唤起了人们对奥林匹克精神最纯粹的共鸣。
有人感慨:“这就是奥林匹克的意义所在。”
当竞技的硝烟散去,选手们以自拍的方式,绽放出最纯粹的欢笑。在这一刻,“体育友谊”超越了地域与文化的隔阂,让不同背景的人们紧紧相连。
运动员之间的这份惺惺相惜,总是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比如就在这场比赛之前,代表卢森堡征战巴黎奥运会的乒乓球名将倪夏莲,就因为其打法与朝鲜女选手一样,受中国队邀请为孙颖莎和王楚钦做陪练。
但其实在即将到来的女子单打32强赛中,倪夏莲将对阵孙颖莎,也就是说陪练本身,是将自己的打法暴露给对手。
但她,面对采访却轻松喜悦——满怀期待,相互学习,享受比赛,如此而已。
莎莎4-0赢了她,最后一球打完,她开心地张开双臂,脸上只有释然和幸福。
那是一种具象化的、属于前辈与后辈、对手与知己之间的动人情谊与连接。
再如,日本泳坛的坚韧之花池江璃花子 ,战胜病魔重返赛场,她的归来让中国选手张雨霏激动不已,两人在赛后紧紧相拥。
张雨霏 说,“我觉得她这一次站到奥运赛场,可能比上一次承受了更多的压力。看到她成绩一步步回升,我挺高兴的。”
图片:张雨霏池江璃花子
而在泳池的另一端,中国的潘展乐与韩国的黄宣优 ,作为赛场上的竞争对手,在场下却是相互扶持的朋友。
无论谁站在领奖台上,他们都会以最真挚的情感为对方喝彩,用拥抱诠释“对手亦是朋友”的含义。
图片来源:巨星火火
他们不仅是为不同代表队参赛的对手,更是共享竞技之路、追逐共同热爱的同行者。
体育,远不止于竞技本身,它是一场关于梦想、勇气、尊重与友谊的全方位教育。
它教会我们在竞争与合作中寻找平衡,正如新的奥运格言所言:“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 它揭示了体育的多元面貌:比赛与拥抱并存,竞争与友谊同在。
所以,当我们聚焦于奥运会时,不妨将目光投向那些超越性的友谊与亲密,一代又一代选手产生连接的动人瞬间。
参考资料:
[1]新周刊-全红婵和陈芋汐:我的对手,我的天才女友
[2]界外编辑部-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夺金,是种什么体验?
[3]CHAMPION体育画报-这对够「敞亮」的零零后组合,为何能竖起国羽新旗帜
[4]中国体育报-“梁王”组合备战半决赛:“吃好、睡好、休息好”
[5]红星评论-中朝韩选手“合影”名场面,总有一种东西令我们莫名感动
[6]知著网-“阿条姐”“干饭哥”夺冠:流淌中的奥运叙事,视线下的体育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