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13:22来源:未知 人气:52
美加贸易冲突升级!加拿大掀起“不买美国货”浪潮。
在全球经济相互依存的大格局下,美加之间长期保持着紧密的贸易联系,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然而,近期美国一系列令人咋舌的关税政策,彻底打破了这份微妙的平衡,使得美加贸易摩擦急剧升温,一场震撼的贸易风暴就此来袭。
当地时间2月1日,美国政府毫无征兆地宣布一项极具冲击力的关税政策:对来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其中针对加拿大能源出口,更是额外征收10%的特别关税,该政策于4日迅速生效。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加拿大经济领域掀起惊涛骇浪。美国在加拿大的贸易版图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双方经济往来千丝万缕,美国的这一行为,无疑是对加拿大经济的沉重一击。
加拿大的能源产业首当其冲,遭受重创。
一直以来,加拿大都是美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2024年,加拿大出口到美国的原油平均每天达400万桶左右,在其原油进口总量中占比颇高。美国对加拿大能源加征10%关税后,加拿大能源企业的出口成本大幅攀升,利润空间被无情压缩,许多原本规划好的能源开发项目,因投资回报率的急剧降低,不得不被迫暂停或搁置。
制造业同样未能幸免,陷入困境。加拿大的汽车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等与美国产业关联紧密,是北美产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美国加征关税后,加拿大制造业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订单量呈雪崩式下滑。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美国汽车制造商为削减成本,纷纷大幅减少从加拿大的零部件采购,导致加拿大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产能严重闲置,不少企业甚至面临倒闭危机,整个汽车制造业产业链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
农业领域也深陷泥潭。加拿大的小麦、油菜籽、肉类等农产品在国际市场颇具竞争力,美国一直是其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之一。但美国加征关税后,加拿大农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飙升,消费者购买意愿大幅降低,出口量锐减。仅在关税宣布后的一个月内,加拿大对美国的农产品出口额就骤降约30%,大量农产品积压,农民们经济损失惨重,许多农场主无奈之下,只能忍痛低价抛售农产品,以缓解资金压力。
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径,加拿大政府迅速做出强硬反击。2月2日,加拿大政府在官网上果断公布对美国实施报复性关税的产品目录,宣布对价值1550亿加元(约合1180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换算)的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明确向美国表明坚决捍卫加拿大利益、支持本国工人和工业的坚定决心。此外,加拿大还针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了加征50%关税的其他反制措施,进一步彰显其维护自身权益的强硬态度。这些反制措施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美国的部分高端制造业产品、农产品以及一些特色消费品等,旨在对美国相关产业形成有力打击,迫使其重新审视贸易政策。
除了政府层面的坚决反制,加拿大民众也被彻底激怒,一场声势浩大的“不买美国货”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开来。
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霸权行径本就令加拿大民众心生不满,此次加征关税以及特朗普多次嘲笑加拿大应成为美国“第51州”的言论,更是深深刺痛了加拿大民众的民族自尊心,成为这场抵制运动的导火索。
这场抵制运动迅速从消费品领域蔓延至文化和体育等多个领域。在消费品市场,各大超市积极响应,纷纷将美国产品下架。温哥华多家超市下架美国葡萄酒,许多杂货店特意将加拿大制造的商品摆在显眼位置,贴上“加拿大制造”的醒目标签。
社交媒体上,抵制美国产品的清单被疯狂转发,民众相互提醒不买美国货,并积极推荐加拿大本土替代产品。印有“加拿大非卖品”字样的帽子成为爆款,销量急剧攀升,销售商利亚姆·穆尼表示,加拿大人对美国新政府的不尊重感到愤怒,这款帽子的畅销正是他们情绪的一种宣泄。
食品领域抵制也十分突出。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亲自呼吁国民抵制美国的佛罗里达橙汁和肯塔基波旁威士忌,优先选择本国品牌。安大略省省长道格·福特指示该省酒类控制委员会停止销售价值10亿加元的美国饮品,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也宣布立即停止从美国“红州”购买酒类,并将相关品牌从公共酒类商店货架撤下。许多加拿大人购物时会仔细查看产地标签,坚决不买美国生产的食品。消费者诺琳·伯格表示:“首先,我不想把钱花到美国,我不喜欢他们的政治,也不喜欢他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她还称自己现在购买更多加拿大温室里种植的菠菜,改用冷冻水果,以此支持本国产品。
在文化和体育领域,抵制美国的情绪同样高涨。在体育赛事中,加拿大人毫不掩饰对美国的不满。
在多伦多举行的一场NBA常规赛前,奏响美国国歌时,现场观众发出震耳欲聋的嘘声;前一天在渥太华举行的一场北美冰球联赛比赛前,球迷们在升起美国国旗时也纷纷发出嘘声。这种在体育赛事中对美国国歌和国旗的抵制行为,以往极为罕见,充分体现加拿大民众反美情绪的升级。文化产业方面,加拿大民众开始反思美国文化的过度渗透。长期以来,美国电影、音乐、电视剧等文化产品在加拿大市场占据很大份额,冲击加拿大本土文化产业。如今,越来越多加拿大人开始关注和支持本国文化作品,呼吁减少对美国文化产品的依赖,一些加拿大本土的电影节、音乐节等文化活动受到更多关注和参与,本土文化创作者也得到更多鼓励和支持。
在这场运动中,加拿大民众的反应呈现多样化。从经济层面看,许多民众积极响应抵制运动,是出于对本国经济发展的担忧与支持。多伦多一位经营日用品商店的小企业主,主动下架店内美国产品,增加加拿大本土产品进货量。他表示:“美国加征关税,我们的出口受到很大影响,很多企业面临困境。如果我们还继续购买美国货,那我们自己的经济怎么发展呢?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加拿大经济出一份力。”
据统计,运动期间,加拿大本土一些日用品品牌销量增长30%-50%,有力证明了民众对本国产品的支持以及对美国经济霸凌的抵制。
尽管抵制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加拿大经济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仍然较高,许多加拿大制造的商品中仍含有来自美国的原材料或零部件,这使得完全抵制美国货困难重重。不过,即便面临这些现实阻碍,加拿大民众仍通过这场运动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声音。
这场“不买美国货”运动,是加拿大民众对美国关税政策的直接回应和强烈抗议,虽然其最终能否改变经济格局尚未可知,但无疑加深了加美两国之间的贸易紧张关系,也引发了人们对全球化背景下小国经济地位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