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3 22:31来源:未知 人气:53
01
必须确保她无法逃脱,必须让她受到法律的严惩!她已经上了年纪,绝不能轻易放过她!
这块“出卖香港换取私利”的牌子,将永远成为她人生的烙印!
自2020年起,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攻击性言论,这些负面声音集中指向了一位名叫陈方安生的女士。
在香港的街道上,常常能看到一些爱国人士高举着谴责背叛的标语,将写着“卖港求荣”的牌子狠狠砸向陈安方生的面前。
面对众人的指责,陈安方生表现得异常镇定,丝毫没有流露出任何尴尬或不安。他的神态自若,仿佛那些尖锐的批评与他无关,仍旧保持着原有的风度。
陈安方生究竟干了什么,竟然让香港的老中青三代人都对她不满,甚至公开批评呢?
02
1940年1月17日,陈方安生降生于上海。那时,中国大部分区域正处于国民党的控制之下,社会笼罩在一片灰暗之中。
《舍家为国,民族脊梁》,这本红色传记讲述了一位抗日英雄方振武的传奇人生。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如何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放弃个人利益,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运动的感人故事。作为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方振武带领部队与日寇殊死搏斗,屡建奇功。他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深深激励着后人。这本传记不仅是对英雄的缅怀,更是对爱国主义的生动诠释,让读者感受到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通过真实的历史细节,我们得以了解这位民族英雄如何用生命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
陈方安生的祖父正是抗日英雄方振武。
陈方安生诞生之际,方家为了逃离国民党的严酷管制,决定离开大陆,前往香港定居。于是,原本出身正统的陈方安生,从小便在香港成长。
那时候的香港,还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人在这里趾高气扬,而中国人却处处受制,举步维艰。
1962年,陈方安生在资本主义思想长期影响下,认为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决定离开原来的环境,追求新的方向。
目睹同胞在香港遭受歧视,她非但没有站出来维护民族尊严,反而倒向英国殖民者一方,甘愿成为他们欺压自己同胞的帮凶。
当时,英国人在管理华人方面缺乏经验,香港社会因此出现了诸多混乱局面。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他们显得力不从心,难以有效应对。
因此,英国决定在香港培养一批本土亲英力量,作为其维持统治的重要支柱。
就在那个关键时刻,陈方安生决定向英国方面示好,借此机会正式加入了英国管理的香港政府。她通过一系列举动,向当时态度傲慢的英国人证明了自己的完全效忠。
03
在1993年到1997年间,陈方安生作为华人,迅速攀升至英国政府的高层职位。她不仅成为首位担任布政司的华人,还在当时的英国政坛中,几乎达到了华人官员的最高地位。
陈方安生逐渐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我优越感,在英国的操控下,她开始倾向于依赖英国而排斥中国。
在她看来,自己的所有成就都源自英国人的恩惠。她坚信,唯有让香港持续处于英国的殖民管辖之下,她的身份与地位才能得以稳固和延续。
1997年7月1日,对陈方安生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天。那天晚上,她心情沉重,茶饭不思,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与此同时,香港回归祖国的消息已传遍全球。
昔日不可一世的英国已风光不再,面对未来的道路,陈方安生陷入了两难境地:是继续依赖英国,还是转向中国?她犹豫不决,迟迟无法做出决定。
香港回归后,社会秩序出乎意料地平稳。大陆接管工作井然有序,没有出现港人预想中的动荡局面。各项事务按部就班地展开,过渡过程顺利而高效。
陈安方生虽然内心充满不安,但不久后就被委以重任,担任香港特区政务司司长一职,继续保持其显赫的地位。
这一年,她晋升至高位,担任了行政区副职,成为仅次于最高负责人的重要角色。
陈方安生获得这一荣誉后,并未表现出应有的感激之情,反而继续与英国人保持紧密联系。这一点在当时的行政长官的回忆中得到了证实。
英国始终试图通过各种手段维持对香港的控制。他们不仅在政策制定上施加影响,还在经济领域和思想传播方面持续渗透,试图将香港视为其专属领地。这种意图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法律框架的干预、金融体系的操纵以及文化价值观的输出。英国方面并未真正放手,而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在香港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企图延续其在该地区的特殊利益。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阶段,陈方安生扮演了英方沟通桥梁的角色。她作为双方之间的中间人,负责传递信息与协调事务。这一身份使她成为了英国方面的重要联系人,在双方互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即便是面对心怀祖国的香港同胞,她依然固执己见,在这片中华大地上,甘愿沦为英国殖民者的傀儡。
2000年,在西方势力的怂恿和支持下,陈方安生迈出了背叛国家的第一步,这一行为被某些人称为所谓的“壮举”。
昔日流失海外的珍贵文物,如今竟要在国内进行拍卖,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争议。社会各界对此纷纷表示不满,抗议声浪不断高涨。就连香港市民也走上街头,通过示威游行的方式表达对此次拍卖的强烈反对。
尽管陈方安生通常持不同立场,但在这次事件中,她却出人意料地公开声援国宝拍卖,这与她以往的态度大相径庭。值得注意的是,她背后有着西方势力的支持。
自2006年起,陈方安生虽已退休,却再度活跃于公众视野,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她不仅公开支持某些西方立场,还参与了重要的游行活动,并在政治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成功当选为立法会的重要成员。
陈方安生重新掌权后,在西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下,迅速走上了支持“港独”的危险道路。
04
西方势力看到香港局势动荡,认为有机可图,于是加紧行动,试图将香港的混乱推向顶点,进而达到分裂香港的目的。
香港的自主地位问题,依然离不开西方在中国的代表人物,陈方安生,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
在2013至2014年间,陈方安生频繁收受他人财物,其行为充分暴露了其亲西方的立场。然而,这些非法所得并未落入其个人腰包。
她将所有精力都倾注于煽动香港的不稳定局势,操控年轻一代参与“港独”活动,利用混乱局势扩大影响力,企图分裂香港,其背叛国家的意图显而易见。
2018年2月10日,陈方安生不再局限于在香港的活动,她公开前往美国,并在美国的支持下发表了一系列诋毁香港、破坏中国统一以及分裂香港的言论。
第二年春天,陈方安生一行人又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这次他们不仅去探亲,还向美国提议对香港实施制裁。这种频繁的访美行为,看似是增进关系,实则是陈方安生对西方国家的过度依赖和信任。她的这种行为,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向西方示好,显示出她对西方世界的过分信赖。
陈方安生误判了香港爱国人士的坚定立场,同时对自己的行政影响力过于自信。她轻信了西方传递的所谓自由信息,导致判断失误。
从那时起,陈方安生逐渐失去了西方势力的青睐,同时在国内也遭到了更多民众的反对和批评。
陈方安生的人生轨迹可谓大起大落,从备受尊敬到声名狼藉,她的经历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那些盲目追随西方势力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她的所作所为,给后人敲响了警钟,提醒人们要警惕那些被西方思想洗脑、甘愿充当傀儡的人。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选择注定会以失败告终,成为众人唾弃的对象。
曾经活跃于公众视野的陈方安生,如今已鲜少露面,甚至连香港的街头都很少踏足。随着女儿的去世,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孤寂,晚景凄凉,身边没有亲人可以依靠。
陈方安生的亲弟弟因疾病选择结束生命,家人纷纷远离她,不愿接近。尽管如此,国内网友对她的批评和指责依旧没有停止,持续不断。
当年在英国支持下风光无限的陈方安生,恐怕做梦也没料到,自己最终会落得这般凄凉的境地。
:
陈方安生,这位知名将领的后裔,其个人资料收录于1998年10月15日的上海档案中。
揭秘“香港动荡的幕后推手”,陈方安生如何让香港陷入混乱?, 中国日报 201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