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22:50来源:未知 人气:51
1997年,一位其貌不扬的18岁少年,坐在餐厅里卖力地弹着钢琴,唱着新写的歌曲。
那一刻,他浑身写满了“认真”。
为了就是让在台下就餐的刘德华、张学友等圈内大咖、天王们注意到自己。
可事与愿违,尽管他卖力表演尽可能的展示自己,天王们依旧不感冒,只把他当作餐厅里的背景板。
没得到赏识的少年,有些失望,但又有些不服。
天王走后,他如常表演,等待着下一个机会的出现。
只是,等来的结果皆为如此,就餐的客人、圈内的名人没一个在意台上的他。
即便在意,也是看看热闹了事,没人愿意停下脚步听听他的歌。
那个时候,谁都想不到,这个因高考失利无奈走入餐厅打工,还不被重视的少年。
会在三年后凭着原创歌曲冲击整个华语乐坛,凭一己之力让华语音乐席卷整个华语地区,成功开辟一个新的音乐时代。
没错,那个拼命让天王注意到自己的打工仔,正是刚成年的周杰伦。
4岁就学习钢琴的周杰伦,一直梦想着当一名钢琴家,奈何精力全扑在音乐上,导致文化课在红线处徘徊。
中考,凭运气进了音乐班。
高考,“原形毕露”只能进餐馆打工。
钢琴家这条路,还没开始就在懵懂的青春期中结束了。
起初,他只是餐厅的跑堂员,因笨手笨脚不是被扣薪水就是被客人刁难谩骂,后因展露钢琴技术被老板调到表演区。
为了给妈妈争气,让考上大学的朋友刮目相看,就有了上面的情形:
在那几平米的表演区里卖力演出。
结果,很现实。
但周杰伦并没有放弃自己,妈妈还帮他报名《超级新人王》。
也正是因为这次报名,才改变了人生轨迹。
一首《梦有翅膀》,虽引评委们的无情吐槽,好在主持人吴宗宪在冥冥中多看了一眼他留在现场的曲谱,大为震惊:
吴宗宪像发现了璞玉,赶紧让周杰伦辞去餐厅工作,到他的音乐公司当助理。
精明的吴宗宪,美其名曰先让周杰伦给圈内大咖们写歌赚名气,后续再谈出唱片的事。
实则,压根没想让他从工作室里走出去。
可一直等伯乐出现的周杰伦并不这么想,他始终对未来抱有希望。
到公司后,他整日蜷缩在创作室里,或蚁居在刘畊宏的录音室,没日没夜的写歌。
只是,超越时代的乐感,打破主流的唱法,一度被贴上“怪咖”的标签。
看不懂也听不进去的吴宗宪,气得当面把他的作品扔进垃圾桶。
那一刻,信心被打击,尊严被践踏,眼泪在眼眶里打转。
通往成功的路,哪有一帆风顺?
他又回到录音室开始了大量的创作。
正是这份不服输也不认输,还勤勤恳恳愿意创作的态度,吴宗宪终于看到了他的与众不同,决定帮一把。
只是,被拒绝的难看。
凭借自己在圈内的关系,吴宗宪把《眼泪知道》推荐给刘德华。
刘德华满脸不解:
后来,他又把《双截棍》推荐给张惠妹。
张惠妹无奈脸:
处处碰壁后,周杰伦自信心再被打击,吴宗宪不再对他上心。
写的歌没人唱怎么行?周杰伦着急了,想自己出唱片,但吴宗宪依旧态度敷衍。
为了打发他,吴宗宪下了一个一般人都完不成的任务:十天写五十首歌便可出唱片。
本来是想让周杰伦知难而退,谁知他兴奋不已。
接下来,他就像长在录音室似的天天搞创作,果然在十天内写出五十首歌。
可吴宗宪傻眼了,只能再次用“编曲需要花钱”来敷衍他。
没想到,周杰伦不仅没有放弃,还要自己编曲。
敷衍的理由都用过了,周杰伦也确实做到了所有要求,吴宗宪无话可说。
如果说,吴宗宪是周杰伦的伯乐,那么杨峻荣就是他的恩师。
2000年,“嗅”到周杰伦的“怪”后,杨峻荣排除万难对公司高层打包票,只为给他争取资金。
与吴宗宪不同,杨峻荣鼓励周杰伦自己演唱,还支持他发专辑。
也就是那张一经发行就被一抢而空,揽下各项大奖,将周杰伦捧上另一个人生高度,冲击着整个华语乐坛并打开音乐新时代的《Jay》。
那一年,周杰伦21岁,一炮而红后震惊圈内一众音乐人。
面对这全新的音乐理念与语言逻辑,与炙手可热的毛头小子周杰伦,有人认为他只是昙花一现,也有人不愿承认他的优秀。
用周华健的话来说,周杰伦带给流行音乐一次“革命”,让包括他、李宗盛、罗大佑在内的音乐人全都陷入迷茫。
天王级别的歌手,怎能看得上这样一个“凭空出现”的小子?
可就是这个小子,带着他的音乐犹如洪水猛兽冲进当时的华语乐坛,令前辈们溃不成军,百思不得其解。
连他的朋友刘畊宏都不敢相信,周杰伦会红成这样。
从当初不被重视的餐厅钢琴师,到后面站上最高领奖台,周杰伦用他超前的音乐理念成功实现咸鱼翻身。
随后,他凭着一年一张专辑的频率,打造着属于他的音乐帝国,成为新一代亚洲天王。
走红的第6年,他的身价就被预估为10亿。
即便过去多年,他的商业价值与身价也都是只增不减。
而只增不减的背后,是周杰伦对音乐王国与商业帝国的成功打造,缔造着属于自己的神话。
属于他再一次翻身的时代,走来了。
走红后的周杰伦,成为流行的本身,其音乐也逐渐走向商业化。
2007年自立门户后,周杰伦凭着音乐版权、专辑、演唱会等各方收入成功跻身为“台湾身价最高艺人”。
其创作的歌曲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喜欢,他也凭借在市场的价值征服了那些曾看不起他的前辈们。
渐渐地,周杰伦成为一种符号,与流行挂钩。
直至今日,他不再高产,也不再稀罕“江湖”,而“江湖”却一直有他的传说。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周杰伦的歌曲以新形式步入商业化,被各大平台疯抢。
为了拿到他的歌曲,某平台更是一次性付清上亿元的曲库授权费。
然而,周杰伦并没有让各大平台与粉丝失望。
2019年,一首数字单曲《说好不哭》的销量数据,大大体现了他的商业价值。
上线仅6分钟,销售额破500万元。
上线半个小时,销量破200万张,销售额破600万元。
上线不足12小时,打破某音乐平台历史销售额纪录。
上线不足24小时,总销量548.5万张,总销售额则达到了1645.6万元。
除销量外,《说好不哭》还获得诸多音乐大奖。
即便出歌速度慢,平日鲜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但一首歌仍旧轻轻松松入账千万,秒杀其他歌手。
这也难怪,任贤齐会发表“杰伦用作品就打死你了”的言论。
这就是周杰伦的实力。
同样的,2020年的《Mojito》,也颠覆了大众的认知。
凌晨发的歌却刷爆了朋友圈,下载量突增致音乐平台直接陷入瘫痪。
上线10小时,销量破260万张,销售额破780万元。
上线12个小时,销量破290万张,销售额破870万元。
上线15小时,销量破312.6万张,销售额937.8万元。
上线18个小时,销量破330万张,销售额破990万元。
两首歌数据,足以证明周杰伦的号召力与吸金力。
同时,也证明了数字专辑的庞大市场。
相比2014年推出的《哎呦,不错哦》专辑(既有实体专辑又有数字专辑),仅有16万张的销量,《说好不哭》与《Mojito》这两首数字歌曲有了质的飞跃。
由此可见,数字专辑的未来发展空间。
恰好,周杰伦早早入局且成绩斐然。
眼光毒辣,嗅觉敏锐,周杰伦有着超强的商业敏感性。
这么多年来,他专注于引领潮流,用超强的号召力与变现能力维持着自身的商业价值。
2017年,周杰伦的粉丝全年为他消费5.88亿元。
2018年,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中,周杰伦以年收入10420万元位列第二。
2020年,周杰伦入选了2020中国品牌人物500强,并排名第38。
2022年,台媒预测其身价早超过60亿。
号召力强,粉丝购买力强,歌曲收入频频创新高。
然而,周杰伦却说他并不靠专辑赚钱。
注意,这并非凡尔赛。
深扒其背后的商业版图,他早已不靠音乐赚钱,于他而言音乐只是兴趣。
这也是为什么他出歌速度慢身价仍居高不下的原因。
2000年前,穷到只能住录音室,吃穿都靠朋友刘畊宏接济的周杰伦,为了能让家人过上好生活,拼命的写歌。
如今,他早已实现当初的愿望,音乐不再成为束缚他的工作,而是单纯的爱好。
这也给了他涉足其他领域的资本与时间。
首先,他涉足影坛并凭借《头文字D》、《不能说的秘密》、《逆战》等多部作品为自己赢得电影市场。
随后,又将目光瞄准在文学IP上。
计划借助自身的音乐IP,将《蒲公英的约定》、《说好的幸福呢》、《三年二班》等音乐作品改编成剧作。
因为像这类的IP改造已有成功案例,比如《同桌的你》与《栀子花开》。
将音乐IP授权给影视剧制作,实现IP变现,以他的影响力,市场不可小觑。
效果最为明显的就是以“周杰伦IP”为中心打造的真人秀《周游记》,还未播出就被芒果台与蓝台两档“顶流”疯抢。
“周杰伦IP”成功变现。
在IP变现这条路上,周杰伦玩的明明白白。
比如,紧赶潮流的盲盒。
将“周同学”二次元化,并打造诸多周边产品。
此外,还有盲盒系列的扭蛋,各式各样但都离不开周杰伦的本身。
周杰伦就是个行走的IP,一组数据便可得知他的吸金力。
2022年,周杰伦旗下的潮牌于元宇宙平台发售一万个单价为0.26以太币(约人民币6200元)的幻象熊。
结果,不足一小时便售罄,总价为6200万。
这赚钱的速度,远远高于专辑。
从打造IP,到IP变现,周杰伦玩出花样。
用最大的IP,赚最轻松的钱,可谓是商业鬼才。
只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周杰伦也因为IP变现太疯狂而深陷传销风波。
2021年,巨星传奇在中国香港提交上市申请被驳回,原因是涉嫌传销,还因此冻结过财产。
巨星传奇,全称为巨星传奇集团有限公司,其首席文化官是方文山(周杰伦好友),股东有叶惠美(周杰伦母亲)与杨峻荣(周杰伦音乐公司合伙人)。
起初,这家公司是服务于周杰伦,对接他的日常工作。
可是,深扒下来这家公司疑似与张某的TST套路相同,用一款产品(魔胴防弹咖啡)绑定经销商去拉人头赚钱,拉得越多等级越高就越赚钱。
作为超级巨星的周杰伦,还频频为其站台,并拉来好友刘畊宏一起。
这个模式,像极了张某夫妇与陶虹、明道等人。
在如此大IP的加持下,巨星传奇在三年间共获利6.3826亿。
巨大的利润与回报,以及拉人头的营销模式下,周杰伦与其母亲、朋友被质疑搞传销“割韭菜”。
涉嫌传销一事还未平息,其咖啡又被吐槽虚假宣传。
用“狂吃不胖”、“不用健身”、“瘦”等字眼吸引消费者。
但实际上,吃咖啡减肥的方法并不科学。
暂且不论是否存在传销行为,光看IP变现,不光周杰伦玩得溜,其母亲也相当在行。
可是,作为明星艺人,需要做的并不是疯狂赚取粉丝的钱,而是要正确引领粉丝。
IP变现,始终依赖于IP的本身。
但上台总有下台时,线下投资也相当重要,这一点周杰伦门清。
从2002年开始,周杰伦就懂得多方投资,他先是根据歌手身份创办耳机品牌。
经过几年的打磨与市场的考验,再将该品牌并入到另一家大公司,并顺理成章成为股东。
像这样的玩法,在2011年他再次上演。
作为歌手,他担任某电脑品牌的设计师,并入股该公司旗下的子公司。
因为喜欢古董,周杰伦曾与朋友们合开过一家古董店。
店面不大,却应有尽有。
插个过期糖,侯佩岑还曾去过这家古董店,当时的他们青涩又害羞。
由于引进店里的古董越来越多,成本与店面的租金越来越贵,入不敷出最终选择关门。
但这并没有浇灭他的开店热情。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作品越来越火,周杰伦陆续延伸作品中的场景,并衍生出各类餐厅。
如“Mr.J”、“藤原豆腐店”、“DéjàVu”以及“天台食堂”。
为了让餐厅与作品更加契合,他还会在餐厅里摆放一些作品中的道具,增加粉丝们的粘合度。
只是,餐厅开的不少,能留下的却没有。
陆续退股撤资后,周杰伦又与刘畊宏合开健身房。
在投资这条路上,周杰伦仿佛有所执念,关门了就投入下一个,失败了就再找新法子。
直到他创立了潮牌,才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
2006年,周杰伦走红的第六年,与朋友创立了潮牌,至今已有16年。
在这16年里,不仅多个大牌与其联名服饰与鞋子,还出了联名款吊饰盲盒。
并且该潮牌在北京、台北、香港、新加坡、上海,广东等多个地方开设分店,生意火爆。
除了创立品牌与开店外,周杰伦还紧跟潮流成立电子竞技俱乐部。
据说,该店面共花费1800万打造,面积在1700平方,店里拥有230台设备,成为电竞者的天堂。
此外,电竞馆还专门分有比赛、直播、桌游、餐饮等不同专区,主打轻奢高级。
开业后,有网友实地探访,真正体验了什么叫轻奢。
一小时300元的包房里,电脑、游戏机、电视是标配,淋浴室与独立洗手间让人意外。
客户需求与心理这一块,周董拿捏死死的。
做生意,周杰伦是认真的,无论是IP变现还是线下投资都涉猎较广,收入可观。
然而,这些还不包括他的日常代言收入与参加节目的收入。
据台媒报道,周杰伦光凭着12个代言,每年就能躺赚4.6亿台币(折合人民币一个亿)。
也就是说,即便周杰伦不工作,一年也能入账一个亿。
从这些商业版图看,周杰伦确实不需要靠音乐赚钱,所以他可以全凭兴趣几年出一首歌。
不过,赚得多,投资多,花的也多,曾说“对金钱没有概念”的周杰伦,他的生活可以用奢华来形容。
年轻时,妈妈掌控财务大权,喜欢买豪车的周杰伦需要事先申请,有时候因为车子太贵被妈妈唠叨。
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周杰伦可以自由支配财务,于是就有了属于自己的“豪车车展”。
他不光爱买,更爱晒,整理他晒过的车,各个价值不菲。
有送给昆凌价值400多万的兰博基尼,两个人曾在车前甜蜜合影。
有出现在视频中的银白色跑车,价值700万。
有全球限量的兰博基尼,光二手报价就高达8000万。
还有送女儿上学的迈凯伦,被曝价值6000多万。
然而,这些只是一部分,周杰伦的豪车远不于此。
就连收到的圣诞礼物,都是价值百万的豪车。
细数下来,多辆车的价格加在一起至少上亿。
为了这些车,租车库放车,在车库里安空调都是基操。
除了豪车外,周杰伦的豪宅也是相当之多。
曾深夜弹琴被吐槽吵到邻居,一句“没有邻居”充满了豪气。
据报道,周杰伦曾在澳洲置办千万豪宅,他本人也曾晒过豪宅内景。
但被曝以352万澳元售出,折合人民币一千六百多万元。
此外,他还曾花6.6亿台币(折合人民币一亿四千万)购买一处空中豪宅。
还曾花3.5亿台币(折合人民币七千八百多万),为昆凌置办豪宅。
在昆凌怀三胎时,有媒体拍到,周杰伦疑似再购房产。
还没从他与昆凌的世纪婚礼中走出来,就被这连环的豪车豪宅看花眼。
显然,当初在餐厅打工疯狂引大咖注意,没钱吃饭只能蜗居在录音室里吃泡面的穷小伙,成为名副其实的周董。
走红后的他,从“音乐鬼才”成功解锁“商业鬼才”,如愿让家人过上了好生活。
只是,有张某这前车之鉴,作为明星艺人的周董,可以放缓出歌的速度,但不能放低自己的底线。
传销不可碰,粉丝不可欺,做好榜样才能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