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4 02:20来源:未知 人气:51
我已经看完《异形:夺命舰》了。
午夜场,IMAX影厅,影片时长119分钟。
看完之后,我在夜色中返回,心里总是惴惴不安,仿佛黑暗中随时会有一只抱脸虫突然袭向我的脸。
如今再回想起那段经历,心中仍然难以平静。
在开始讨论这部电影之前,我得先吐槽一下——能否提前说明一下是否有彩蛋呢?
其实,我坚持到最后一秒才意识到:真的没有彩蛋,正片结束就彻底结束了。
尽管如此,我依然强烈建议大家去观赏这部最新的好莱坞大片。
由于《异形:夺命舰》的上映,它可能是内地院线中尺度最大的科幻恐怖片,毫无争议。
整部影片中充满了破胸、断肢、爆头以及异形的场面,样样俱全。
此外,这种风格的确深受观众喜爱。影片在美国媒体的口碑已经揭晓,烂番茄新鲜度达到了82%,在《异形》系列中排名第三,而《异形:契约》则只有65%。IMDB评分为7.5,MTC评分为64分,总的来说,表现不错。
即便是负面评价者也不得不承认,这部影片所营造的恐怖氛围确实令人毛骨悚然。
总之,我看的那场电影,影院里几次响起惊呼声。
难怪影片从流媒体转至院线,第一、第二部的导演雷德利·斯科特和詹姆斯·卡梅隆都给予了赞许。
影片在国内首日上映的7小时内,票房已达到1291万元。
我建议,即使你没有看过《异形》系列的前几部作品,也丝毫不影响欣赏这部电影的体验。当然,如果你看过前两部,感受会更佳。
这部影片适合异形迷和惊悚片爱好者,但不推荐未满18岁的孩子观看。
请记住,这部影片在北美被评为R级。
看完《异形:夺命舰》,如果你要我用最直接的词语来形容观感,那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惊喜!
让我感到意外的,并不是电影的视觉效果有多么震撼。
内地上映的并非删减版,送审的版本就是北美原版,异形特写等“惊悚场面”一个都没少,绝对能让你肾上腺素飙升。
让我感到意外的并不是影片在前半小时左右进行的铺垫,而是之后几乎完全被高能的密室逃脱和人类与异形的终极搏杀所占据。
感官刺激贯穿全片,直到结尾时达到最高潮。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部好莱坞大片不仅没有刻意迎合政治正确,女主角几乎在整个过程中都展现了高智商。
无论是观察力、反应力,还是行动力,她都堪称继西格妮·韦弗饰演的雷普利之后,最强悍的异形女主角。
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那些时隐时现的抱脸虫和异形依旧刺激十足,而人形异形的设计更是令人作呕。
我感到意外的是,这部影片的回归居然出乎意料地取得了成功。
整部影片的风格,显然重拾了《异形1》的特色。
从老雷的《普罗米修斯》和《契约》的科幻史诗风格,转变为太空密闭环境中的逃亡惊悚片,甚至精准地复刻了好莱坞七八十年代太空歌剧式恐怖美学。
剧本的结构与《异形1》如出一辙:前半段是太空探险,中段变成密闭空间内的逃生游戏,最终高潮则是女战士与异形的决战。
好莱坞新一代经典恐怖片《屏住呼吸》系列以及新版《鬼玩人》的导演费德·阿尔瓦雷兹,这次依然延续了《屏住呼吸》的风格,但他成功重现了《异形》系列中久违的幽闭恐惧感、密室逃生的紧张氛围和惊悚效果,甚至带来了类似太空炼狱般的恐怖体验。
以前,我一直认为选择这位恐怖片导演来执导新版《异形》只是为了节省开支。
目前看来,情况并非如此。
导演接过了被异形之父雷德利·斯科特所留下的衣钵,但并没有受到前人光环的限制。他不仅在营造惊吓氛围方面展现了独特风格,还对异形这一经典IP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
整部电影在致敬经典的同时,融入了大量创新元素。全片节奏紧凑,几乎没有冷场,紧张与恐怖的氛围营造得非常到位,同时也保留了科幻的美感。这种结合不仅更契合当代观众的审美,还让这个源于上世纪的科幻IP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说实话,在观看《夺命舰》之前,我确实是怀着满腔情怀去看的。
看完后,这部惊悚的剧情真的让我深深着迷。
在此,我必须严肃地指出:《夺命舰》一举撬开了好莱坞科幻恐怖片的大门。
要清晰地阐述剧情,我们需要先回顾一下之前的几部《异形》电影。
1977年,《星球大战》在全球引起轰动,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纷纷将目光转向科幻题材。福斯公司投入420万美元制作《异形》,尽管最终由于雷德利·斯科特的执导,电影成本超支至1100万美元才得以完成,但这部影片首次在影史上创造了在飞船狭窄空间内的太空幽闭恐惧感。
最终,全球票房累计达到惊人的1.08亿美元。
影片的结尾,女主角将一只异形发射到了外太空。
之后,詹姆斯·卡梅隆执导了第二部,接着大卫·芬奇负责了第三部,至于第四部则由《天使爱美丽》的导演皮埃尔·热内完成。
之后,又推出了外传系列《异形大战铁血战士》。
直到2012年,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普罗米修斯》作为异形前传,首次回归大银幕,试图解答一个终极谜题:异形的起源究竟是什么?
那么问题就来了,作为异形系列的最新续集,《夺命舰》应该紧接哪一部《异形》拍摄呢?
答案是:《夺命舰》直接接续在《异形1》的时间线,而跳过了《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
影片一开始,邪恶的维兰德公司派出的搜寻船径直前往《异形1》中女主太空船爆炸后形成的太空残骸区,并成功找回了异形。
为了摆脱公司的控制,女主与五位伙伴决定秘密前往太空,而这次冒险将依靠一座废弃的空间站。
即《异形1》里的那座空间站。
然而在此地,他们迅速发现了一个实验室,触发警报后,实验室里的冷冻抱脸虫随即苏醒。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们还发现公司暗中提取异形血液,以研发黑水。他们认为这种物质能够加速人类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能力。
接下来的情节不难想象,无疑是一场太空版的《屏住呼吸》。
异形猎杀与人类太空逃亡交织,绝境求生的战斗由此拉开序幕。
读完这段介绍,我清楚大家想表达什么。
你提到的这个剧情,好像和《异形1》如出一辙啊!
影片中确实不乏异形、抱脸虫、破胸、资本的过度扩张、自掘坟墓般的异形研究、为非作歹的生化人,以及所有预料之中的太空大逃杀。
不过,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夺命舰》从根本上与《异形1》截然不同。
新的故事,带来不同的味道。
与雷导的从容不迫相比,《夺命舰》的节奏显然更加紧凑。可以说,这部影片在前半部分几乎迫不及待地展开任务,故事与角色的铺垫尽可能地简化,将更多时间集中在营造观影的快感上。
最终,这部影片在完整性和精彩程度上都表现出色。在低成本、封闭空间的小格局中,它将一个冒险逃生的故事拍摄得扣人心弦。随着剧情的发展,紧张感逐渐增强,故事的吸引力也不断提升。
这部电影的时长为119分钟,几乎没有浪费任何一分钟。到了影片的结尾,我竟然还觉得意犹未尽。
新的故事已经讲述完毕,并且取得了成功。
和大家一样,在《夺命舰》上映之前,我也一直充满期待,期盼着全新异形的登场。
众所周知,在好莱坞科幻电影多年来的创造中,异形无疑是最令人毛骨悚然的生物之一。
它是一台无懈可击的杀人机器,具备坚硬的外皮、锋利的牙齿,能够喷射出强酸性的粘液,并且具备在真空和极寒宇宙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抱脸虫作为异形的繁殖媒介,它会寄生在人类体内,从胸腔破体而出,给无数人留下了挥之不去的童年阴影。
然而,也许是因为太久没看到新的抱脸虫,当《夺命舰》里异形宝宝的画面出现时,尽管视觉上依旧充满血腥与残忍,但一瞬间却让人不禁觉得它们竟有些萌萌的可爱。
像所有《异形》电影一样,这部《夺命舰》中也出现了升级版的异形——人体异形。
由于在受伤后服用了公司研发的黑水,女二凯特在黑水的影响下,生下了一个畸形婴儿。令人惊异的是,这个奇怪的强酸胎盘中竟然出现了一个人形的存在。
转眼之间,这个怪物婴儿已经长到两米多高,虽然拥有一个光头的人类头颅,但全身却展现出异形的特征。尤其是它那扭曲畸形的尾巴,使得它看上去像是异形与生化人结合而成的怪物。
《异形》系列的外星生物设计素以其独特而令人毛骨悚然的形象而闻名,《夺命舰》中的怪物设计更是将这种恐怖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异形的人性形态奇异到令人作呕,但又与影片的契合度极高。这是异形系列中的首次:人类与异形在生理谱系上实现了真正的交织。
《异形》系列还有一个独特之处,那就是每一部作品中都出现一个兼具敌对与友好性质的仿生人角色。
例如,《异形1》中崇拜异形的仿生人,《异形2》中为了抗击异形而牺牲自己的主教,《异形4》中由薇诺娜·赖德饰演的女仿生人。
在《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中,法鲨所饰演的仿生人大卫。
在《夺命舰》里,黑人仿生人安迪也有出场。
这个角色的刻画十分出彩,通过三段不同的人格成长,他展现出了浓厚的“人性”魅力。
起初,他是一个忠诚的仿生人,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护送女主抵达目的地。
在空间站里,女主为了给他升级,不得不将《异形1》中初代仿生人Ash体内的升级模块安装到他身上,然而,变得聪明的安迪也随之失去了人性,多次对同伴见死不救。
在女主拆除了安迪身上多余的零件后,他恢复了先前那种人畜无害的性格,最后与女主并肩作战。甚至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安迪如同终结者般从天而降,彻底消灭了威胁女主的所有异形。
不得不提,这次的仿生人角色,依旧是个亮点。
首先必须提到,《夺命舰》是真正做到了让人心惊胆战。
脸hugger喷涌而出,破胸者撕裂宿主体内而出,拥有蝎子般长尾的异形全部回归。
导演追求的是如同太空恐怖片般的沉浸体验。从电影的开端,那个在寂静宇宙中没有对话的叙事镜头便重新唤起了系列最初的恐怖基调,整个场景笼罩在一种惊悚的毁灭气氛中。
作为《屏住呼吸》的导演,他对“太空绝境逃亡”这种题材驾轻就熟,如同鱼在水中游弋。
在这部影片中,观众被引入了一个狭窄幽暗、危机四伏的空间站。影片通过精心设计的层层陷阱、逐步加剧的恐惧感以及多线并进的交叉剪辑,营造出一个充满未知与危险的太空世界。
从异形追杀的逃亡,到仿生人安迪的背叛,再到空间站复杂机关的挑战,最终六人中仅剩两人,观众仿佛身临其境,经历了一场科幻恐怖游戏。
电影中的时间倒计时与现实时间的同步设定,加上导演对声音的极致运用,以及配乐与运镜的无缝衔接,更将紧张感推向了极致。
当然,最令人恐惧的,还是那些擅长在脸上产卵的“抱脸虫”。
当异形胚胎最终破体而出时,导演通过交叉剪辑的手法,巧妙地呈现了一场紧张的星舰撞击。
可以说,无论是音效设计还是场景调度,都达到了好莱坞科幻恐怖电影的巅峰水准。
而影片惊悚的高潮莫过于最后的决战,女主角为了在险境中生存并击败异形,先将自己的身体用绳索牢牢固定,接着踢翻异形的胎盘,借助强酸将飞船底部腐蚀穿透,利用内外气压差将怪物吸出飞船,同时巧妙躲避了漂浮的强酸。
当异形酸液在失重的空中扩散时,那无疑是异形历史上最为绚丽、最具想象力的场景之一。
那种壮丽与悲壮,即使在科幻片的历史上,也堪称一绝。
导演果然是《异形》的铁杆粉丝,《夺命舰》不仅在细节上向前作致敬,角色设定和叙事结构等各方面也都充满了对经典的“致敬”。
例如,在场景设计上,向《异形》中的经典场面致敬:女主角与怪物面对面嘶吼,口水滴落的瞬间。
还有异形占据太空站后产卵时释放的雾气。
在人物塑造方面,《夺命舰》与《异形》系列有着相似之处,同样塑造了一位能够独自扭转乾坤的强大女性主角。甚至她手中的武器,也是来自《异形2》的那把电磁枪。
当然,还有那家始终如一的混蛋资本公司。《夺命舰》的存在源于人类天生不适应太空环境,而公司则希望通过对异形的研究,使人类变得“更加完美”。
此外,还有两个令人难忘的致敬镜头。
首先,女主面临生死危机,安迪用脉冲枪击毙了抱脸虫,并彻底击败了伤疤头。随后,她喊出了异形系列中经典的女主雷普利台词:“离她远点,bitch。”
其次,女主最终利用装满酸液的胎盘对抗怪物,这与《异形4》中雷普利使用的手段如出一辙。
当然,若要提及致敬之作,那必然少不了异形系列中的经典结局。
当一切归于星环的尘埃,女主如同雷普利一般发送了报告,随后进入休眠,开启了新的太空之旅。
我相信,现在关心这个问题的不止我一个人:在这部外传之外,老雷亲自执导的《异形》正传续集,是否还有前景?
这可能取决于《夺命舰》这部制作成本超过2亿美元,约合14亿人民币的电影,能够在票房上收回多少成本。
这部影片不仅对观众非常友好,还充满了惊险刺激的元素,堪称一部精彩的科幻恐怖作品。
不过,这部影片在内地市场的票房,很可能会止步于2亿。
尽管异形系列拥有众多忠实粉丝,但看看暑期档好莱坞大片的票房表现就会明白:
《疯狂的麦克斯:狂暴女神》票房为6069万,《神秘友友》票房为206万,《绝地战警4》票房为3666万,而《寂静之地:入侵日》的票房则达到了1.29亿。
《龙卷风》仅斩获2030万票房。
票房表现最为出色的真人电影《死侍与金刚狼》已突破4.12亿元,然而,这一成绩仍未能与漫威鼎盛时期的辉煌相媲美。
归根结底,好莱坞在中国内地市场的影响力已大不如前,即使将整个暑期档所有好莱坞大片的内地票房总额相加,也难以超越一部《抓娃娃》的成绩。
再加上异形系列的普遍接受度也不算高。
《夺命舰》要获得续集的机会,关键仍在于北美和全球市场的表现。
然而,对于已经收购了福斯的迪士尼而言,异形这一IP本身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尽管经历了岁月的洗礼,它依旧是众多科幻恐怖爱好者的必看片目,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太空恐惧感更是无可替代。
《夺命舰》相比老雷的《普罗米修斯》,节奏更快,风格更加直接、有效,专注于提供感官上的冲击。
这可能正是当前观众所喜爱的。
然而,如果你像我一样,注定不合时宜,偏爱逆势而行,乐于在美味中细细品味那余韵。
不妨与我一同静候老雷下一部《异形》续集的震撼巨作,而在这段漫长的等待中,《夺命舰》则是一道美味的甜点。#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