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10:36来源:未知 人气:54
即将到来的4月1日
是大家熟知的愚人节
在这一天
大家都可以对亲朋好友作弄玩笑和恶作剧
愚人节这天玩笑只能开到中午12点之前
这是约定俗成的严格规矩
过了中午还找乐子的人
是一个比被他取笑的人还大的傻瓜
那么愚人节的由来是什么呢?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称万愚节、幽默节,时间为4月1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愚人节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1564年,法国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通用的阳历)。
以1月1日为一年的开端
改变了过去以4月1日作为新年开端的历法
该节在十八世纪流传到英国
后来又被英国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
并随着英国的殖民运动和移民活动被带到了美洲大陆
于是成为了欧美流行的节日。
但是!西方文献对于愚人节的记载要到十六世纪才出现在此之前,四月一日愚人的风俗已经在中国流传两千年左右了愚人节其实是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
愚人节
东汉时期僧人逸飞所著《局门广录》卷四
“四月丁寅,子弟俗以诡诓为戏,长老不以非礼禁。”
释义为:四月的丁寅那一天,年轻人会用互相欺骗的方法来开玩笑,而长辈也不会通过礼仪来制约禁止。这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愚人节风俗的直接记录。
南北朝时期,这种愚人风俗逐渐被固定到了四月一日。南唐时小说家穆吉《岁前旧事》卷八记载“四月朔日,乡人俗尚调欺相狎。见欺者不可怒”
朔日”就是每个月的第一天。“调欺”就是欺骗。“见”可以理解为被。
这里说四月一日,乡间的人喜欢互相欺骗来开玩笑,被骗的人不许不高兴。这是为了纪念宋太祖赵匡胤在土木堡靠诈败设伏大破金兵的事情。
趁着愚人节,让我们一起看看中国历史上愚人的历史事件!
“最贵的愚人节”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这个古代版狼来了的故事,为众人所知,西周末年,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数次点燃边关告急用的烽火台发出狼烟讯号,使各路诸侯,长途跋涉,匆忙赶去救驾。结果,被戏而回,懊恼不已。
幽王从此便失信于诸侯,最后,当边关真的告急之时,他点燃烽火却再也没人赶来救他了,亡了西周,演了一出“烽火戏诸侯,褒姒一笑失天下”的历史闹剧,也是最贵的愚人代价了。
“最早的文字陷阱”愚人节—张仪戏耍楚怀王
大热剧《芈月传》中,能臣张仪为破苏秦的连横抗秦,想出合纵抗齐,游说楚怀王时提到“如果楚国与齐国断交,就送给楚国六百里的土地。”楚怀王对土地早已垂涎三尺,于是,按照张仪所说的去做。可是,等到楚怀王来到秦朝向张仪要地时,张仪却将使用面积只有六里地割让给出国(该地名曰六百里)。
受到欺骗的楚怀王恼羞成怒,下战书。但楚军根本不是秦军的对手。可谓是被最早的文字游戏给愚弄了的愚人一枚。
“最重规则的愚人节”—睚眦必报的范睢
名相范睢睚眦必报的故事也是愚人的一个典范之作,范睢原本是魏国的一个能臣被人诬陷出逃至秦国为相。
而后秦魏两国爆发了战争,魏国为了保住国家,派出一个使者来到秦国和谈,这个被派出的使者就是陷害范睢的人。
范雎知道了,就换上一身破衣服,来同“老主人”叙旧。范雎主动为使者驾车,进到秦国的相府里面。范雎借口说要先去向丞相禀报一声,让使者等一会儿。
谁知范雎一去不返,使者只好询问相府的下人:“范雎怎么去了这么久,还不见回来?”下人告诉他:“那是我们的相爷啊!”使者当即惊出一身的冷汗。立马脱光上衣,去给范雎请罪。
范睢让其吃马的饲料,羞辱一番才算完,这也算是最有针对性的“愚人”手段了。
所以,回归传统!复兴文化!感念先贤!
温馨提示:
愚人节以娱乐为主
旨在与朋友开心互动
千万不要太过分哦~
祝大家愚人节快乐!
下一篇:愚人节的起源与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