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1 22:45来源:未知 人气:53
近日,有网友爆出在“豆包”APP上能轻易查询到个人联系方式,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悉,“豆包”这款AI工具,旨在为用户提供聊天机器人和写作助手等服务,通过智能对话帮助用户获取所需信息。然而,这一功能却引发了关于隐私保护的争议。
对此,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的邢鑫律师指出,尽管网上公开的个人信息可以被AI抓取使用,但必须在合理范围内进行。他强调,对于个人明确拒绝处理的个人信息,AI不得进行抓取和使用;同时,对于可能对个人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个人信息,未经个人同意,任何形式的抓取和使用都是不被允许的。 12月10日,针对网友反映的“豆包”APP能轻易查询到个人联系方式的问题,该平台客服回应称,目前尚未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信息阻拦或筛选。同时,他们表示将进一步核实用户反馈,并记录相关情况。不少用户已向平台反映,在AI软件中查询到个人隐私信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12月8日,有网友小维(化名)在社交平台上曝光,她收到了一位陌生人的微信好友请求。该陌生人不仅详细列举了小维过去的工作经历,还透露这些信息源自“豆包”APP。
根据陌生人提供的与豆包聊天机器人的对话截图显示,只需输入小维的姓名和学校,聊天机器人便能回复其详细的院校信息、专业方向、考研成绩,以及她在校内外的实习和工作经历,甚至包括她的微信联系方式。
小维坦言,她在就读期间曾为学校撰写过官方平台的内容,并因此留下了个人联系信息。然而,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自己的私人信息被AI软件不当抓取、记录并公开,这严重侵犯了她的隐私权。同样,网友陈华(化名)也对此表示质疑。他在尝试使用豆包APP搜索个人资料时,意外发现了自己的微信号,并得知豆包从其学校发布的一份内部文件中获取了这一信息。
陈华进一步尝试在其他AI软件中使用相同的指令进行搜索,但并未发现具体信息。他提供的与星火对话AI助手的聊天截图显示:“由于该人物并非广为人知的公众人物或特定领域的知名专家,因此目前无法查询到其详细信息。”
AI模型在依法抓取公开信息的同时,也必须重视用户隐私的保护。通过使用程序或脚本,AI模型能够自动化地获取网络上的公开信息,为用户的检索需求提供有力支持。然而,在抓取这些信息的过程中,必须设立必要的防线,以确保个人隐私信息得到妥善保护。
12月9日,《正在新闻》在豆包APP中进行了关键词搜索,通过输入“地区+姓名”、“学校+姓名”以及“工作单位+姓名”等不同组合,成功获取了部分人员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包括个人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还涉及微信号、社交平台账号和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聊天框内还提供了相关网址链接,进一步证实了聊天机器人所回复的学校、工作经历以及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均来源于网络公开信息。
12月10日,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的蓝天彬律师指出,根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处理个人信息时必须遵循公开和透明原则,这包括公开个人信息处理的相关规则,以及明确告知处理的目的、方法和范围。
他进一步解释说,“豆包”AI助手虽然能够抓取网上公开的个人信息,但必须同时遵循公开、透明原则,明确处理的目的、方法和范围。否则,就可能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的邢鑫律师也表示,对于那些已经在网上公开的个人信息,AI的抓取和使用必须受到限制。具体来说,AI大模型只能在合理范围内抓取和使用这些信息;而对于个人明确拒绝或可能对其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个人信息,未经个人同意,AI不得进行抓取和使用。
此外,如果承载公开个人信息的平台在用户协议、声明或公告等文本中明确禁止其网站或平台上的信息被AI抓取使用,那么由于受到用户协议的约束,AI抓取这些信息就可能违背了平台的规则。 12月10日,针对“豆包”AI助手抓取网上公开个人信息的问题,豆包客服回应称,目前平台尚未采取相应措施对信息进行阻拦或筛选。同时,他们表示将进一步核实用户反馈,并记录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