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11:05来源:未知 人气:51
2025年3月28日,缅甸7.9级地震波及泰国曼谷,原定于次日的韩国男团“门童”(BOYNEXTDOOR)演唱会紧急取消。然而,这场本可体谅的“不可抗力”事件,却因主办方与经纪公司的处理失当,演变成一场粉丝权益与偶像担当的舆论风暴。
地震发生后,主办方iMe泰国团队于15:30首次发布取消公告,但迅速删除;直至成员乘机返韩后,经纪公司KOZ娱乐才于17:30重新发布正式声明。这一延迟导致大量已抵达曼谷的粉丝措手不及,被迫承担额外费用滞留泰国,甚至面临余震与治安风险。有粉丝在机场举牌抗议:“我们怎么办?”而成员仅以“希望大家都能安全回家”回应,未提及退票或补偿方案,被批“冷漠敷衍”。
目击者称,成员在保镖护送下迅速撤离现场,而泰国总理已于地震后数小时启动应急机制。对比其他艺人团队,门童团队的反应被指“效率低下”。更引发争议的是,组合此前曾因保镖推搡粉丝、代言期“背刺”品牌等行为饱受诟病,此次事件被翻出旧账,质疑其“将粉丝工具化”的运营逻辑。
此次风波暴露了K-pop行业的深层矛盾:在资本驱动下,偶像被异化为“赚钱工具”,公司更关注数据与商业利益,却忽视对粉丝基本权益的尊重。例如,2024年门童因高调使用竞品手机被指“消费粉丝热情”,而此次危机公关的迟缓,进一步印证了其“重形象轻责任”的惯性。
中国驻泰使馆的提醒也侧面反映了事件的严重性:地震后泰国机场关闭、交通瘫痪,部分未成年粉丝失联,凸显跨国追责的复杂性。
从青岛机场冲突到曼谷“弃粉”争议,“门童”的信任危机绝非孤立事件。当粉丝以“双向奔赴”为信仰,偶像与经纪公司却屡屡上演“单方面止损”的戏码,最终只会透支情感资本。偶像产业若想走出“去人性化”困局,需从危机公关的敷衍中觉醒,真正将粉丝权益置于商业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