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新闻 热点

需要一个“真相”,也需要一个结果

日期:2025/04/08 11:59来源:未知 人气:51

导读:——加强负面娱乐新闻治理与查处据报道,今年2月以来,短短二十余天内,导演郑某峰、导演马进、演员李明德、演员李威、女团成员吕相宜、演员崔漫莉等6人,接连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从猥亵儿童、教唆命案到开设赌场、酒驾逃逸,这些案件性质恶劣,中国娱乐圈负面新闻引起广泛关注。这是有定性结果的,还有一些被炒的火热的娱乐圈负面新闻,真假难辨,没有结局。网络文章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加强负面娱乐新闻治理与查处

据报道,今年2月以来,短短二十余天内,导演郑某峰、导演马进、演员李明德、演员李威、女团成员吕相宜、演员崔漫莉等6人,接连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从猥亵儿童、教唆命案到开设赌场、酒驾逃逸,这些案件性质恶劣,中国娱乐圈负面新闻引起广泛关注。这是有定性结果的,还有一些被炒的火热的娱乐圈负面新闻,真假难辨,没有结局。

网络文章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4年11月,一个叫陈某含的在微博爆料其前男友与多名演员有不正当关系,成为网络负面娱乐新闻热点事件。其中演员杨紫和赵露思的律师团队启动法律程序,目前尚无官方判决结果。

娱乐圈八卦新闻由来已久,满足着吃瓜群众的猎奇心和窥私欲,娱乐记者是大部分八卦新闻的输出者,被称为狗仔可见其敏锐和讨厌,成为娱乐公司、明星艺人又喜欢又讨厌的矛盾体,有时针锋相对,有时又会沆瀣一气。

自媒体发达的今天,娱乐记者不在独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成为爆料人。无论是捏造事实,还是曝光真相,背后都无非是因为利益驱动,爆料的事件是“谣言”还是“真相”对爆料者来说仿佛不重要,但对于娱乐圈健康发展对网络和现实社会风清气正很重要。

娱乐圈负面新闻事件本身,挑战道德底线、法律底线,助长网络暴力,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稳定,影响青少年价值观,如果这类事件再没有一个是“谣言”还是“真相”的结论,没有一个依法、依规的处理结果,不了了之,危害会更大,造谣者无所顾忌,谣言甚嚣尘上,被曝光者无所顾忌,恶行逍遥法外。

一、事件回顾

(一)用户“mnw_mnw”爆料事件

2024年11月13日,演员赵露思微博“露露信箱”发布了一条声明:针对新浪微博平台用户“mnw_mnw”(UID:5192722181)公开造谣、诽谤赵露思女士的侵权言论,已完成证据固定。该条微博冲上热搜,被广泛讨论和转载。

完成证据固定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微博用户“mnw_mnw”受到广泛关注,微博发布的内容也被挖出,特别是长期以来发布的有关其前男友与众多明星的不正当关系言论,被转载、评论、成为新闻热点,引起轩然大波。

经网络查询:微博用户名@mnw_mnw,真实姓名为陈某含,来自中国北京,职业是模特,自称前男友是冯某轩。某文化资讯传播有限公司CEO兼总编辑。

陈某含的微博账号事发后被禁言,理由是“违反社区公约”。11月12日后的内容现已不再显示。涉及赵露思的言论是11月13日在微博账号发布的,在这条微博内容里还提到了女明星杨紫。目前该微博账号已搜索不到。

陈某含微博11月13日关于赵露思的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11月13日当天,陈某月还发布了关于向杨紫道歉的另一条微博,表面是道歉实则是再次爆料。之所以道歉,也是由于之前杨紫起诉其犯名誉权一案胜诉,法院判决其向杨紫公开道歉并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但从其微博账号11月12日、13日发布的关于案件的微博内容看,其实际是不服判决的,她说杨紫和冯某轩不再承认,她不会上诉。关于杨紫和冯某轩的信息随之也上了热搜榜。

陈某月11月13日微博道歉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某月11月12日微博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某月11月12日微博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

陈某月微博爆料前男友的内容,涉及杨紫与冯某轩不正当关系内容的是最多的,时间也是最长的,说杨紫通过陪睡获取拍摄机会和资源。2024年4月25日,杨紫在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了陈某月,称2023年11月至2024年2月间,陈某月在微博上发侮辱、诽谤其的言论,遭受社会公众的质疑和误解,降低社会评价,还使精神上遭受困扰与痛苦,侵害了其名誉权。一审杨紫胜诉,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权、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案件起诉期间仍有爆料。

针对陈某月11月13日的道歉内容,杨紫方律师称涉嫌侮辱诽谤的不实信息,杨紫方已完成取证,并将采取法律行动,准备再次起诉。

杨紫律师声明(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陈某月的微博内容看,她不仅说冯某轩与杨紫、赵露思有不正当关系,与冯某轩有不正当关系的人还有:迪丽热巴、宋佳、董洁,赵今麦、张雨绮、屈楚萧等女星。一个4000多粉丝的微博账号本来受众面很小,但其微博内容被广泛转载后,在娱乐圈发生了一场地震。

陈某月提及其他人的部分微博内容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演员姜尘爆料张颂文家暴事件

2024年12月,两年被家暴16次的谢某梅案件将开始审理,受到网民广泛关注,家暴问题已发热议。2024年12月27日,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贺某阳犯有故意伤害、虐待罪,被判处执行有期徒刑十一年,赔偿人民币379819.26元。

2024年12月30日晚,女演员姜尘在直播中爆料称,自己曾被明星前男友家暴,还提到对方出轨自己女性好友。她通过描述对方是广东人、经纪人是香港人、喜欢在菜市场关门前买菜等细节,让网友联想到张颂文。之后,姜尘继续爆料,称13年前在明星男友那里学表演时,男友以指导表演为名,将其灌酒酔发生关系成为女朋友,还称男友与多名学表演的女学生都有染。

姜尘爆料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姜尘的爆料又引发了一些针对张颂文的爆料。1月4日,有一网友转发姜尘的微博并控诉张颂文,称受害者不止一人。提到张颂文在大学时就经常打女友,一次在女友拍戏期间,将脸打肿了无法继续拍戏。

网友爆料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月5日,姜尘继续爆料,电影《日掛中天》的投资人给其打电话,提到给钱解决此事,其拒绝了。称其出来解开自己的伤疤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吃瓜群体,而是希望大家能关注到并重视家暴,任何女性都有发生的权利!

姜尘爆料视频截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1月5日,姜尘又公布了一段与《日掛中天》投资人通话的录音,正式点名张颂文,称其在剧组潜规则女演员帮安排戏份,顶替了原定女演员。

《日掛中天》剧组官方账号随即发布声明,指责姜尘发布不实言论,表示剧组未授权任何人与姜尘沟通,并要求其删除录音,否则将采取法律手段。1月7日,《日掛中天》投资人李子锋发文澄清,称姜尘提供的录音和聊天记录被恶意剪辑,所揭露的潜规则对象并非张颂文。1月16日,一位爆料的网友改口道歉,称自己并非当事人,很多事是听第三方转述。

虽然有声明的,有道歉的,但姜尘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继续发文回应,坚称自己的爆料并非空穴来风,并指责张颂文团队在幕后操纵舆论。

面对如此激烈的舆论环境,张颂文始终 选择沉默,他没有作出任何回应,这样的举动引发了媒体与公众的各种猜测。张颂文的沉默未能阻止舆论的发酵,虽然他还在继续拍戏,仿佛未受影响,但他之前良好的公众形象已遭遇了严重的质疑和损害。不少媒体和网友开始挖掘他的过往经历,试图找到更多蛛丝马迹,从而为姜尘的爆料提供更多支持或反驳的依据,但真相依然扑朔迷离。

二、事件反思

一起负面娱乐新闻事件,值得深入反思。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事件?为什么传播快、热度高?是“造谣诽谤”还是“揭露真相”?事件有什么危害?这样的事件如何处理?

(一)利益驱动是事件产生和传播的动因

娱乐八卦新闻,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无论是媒体平台、影视公司,还是自媒体人,都会利用八卦新闻吸引流量,获取人气,获取经济利益,都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娱乐圈八卦新闻的产生、传播、炒作通常是各方利益的驱动,在流量经济时代,对八卦新闻的制造者和传播者来说,新闻本身的真实性不重要,引起关注最重要,获得最重要,因此不惜炮制假新闻。

陈某月多次爆料女明星与冯某轩存在不正当关系,每一次的爆料都如出一辙,这种反复出现的行为模式,不禁让人怀疑爆料者的真实动机。是出于嫉妒、报复,还是为了博取眼球提升自己的知名度、获取流量和某种利益?亦或是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二)是“造谣诽谤”还是“揭发真相”?

1.**取证了就是造谣吗?**

赵露思公开发布了固定证据的数据证据保全书,杨紫律师也称已完成取证将再次诉诸法律。固定证据只是固定了陈某月在微博上说她们负面言论的内容和这个行为,其实不能证明陈某月说的内容是假的、是造谣诽谤,如果陈某月提供不出相关证据,才是造谣。

陈某月被杨紫诉侵害名誉权案败诉,但其反馈的态度是不服的,毫无悔改表现,在道歉时继续表达着杨紫与冯某轩有不正关系的观点,只是她没证据、他们不承认(陈某月说之前冯是承认过的),她为什么会这样呢?有部分网民就说:无风不起浪。

所以,最终结果还是靠有证据证明的事实说话的,有有一个法院调查、审理、判决的结果。

2.**爆料的证据在哪里?**

从新闻资讯的角度,内容要真实,要新鲜,那么娱乐圈八卦新闻的爆料也应有依据。像吴亦凡强奸事件、李易峰嫖娼事件、吴秀波包养事件等的爆料,靠证据让被爆料人得到了应用的惩罚,给了大众一个真相。

陈某月的爆料,目前看,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就是靠着一张嘴,今天说这个女星和他前男友睡了,明天说那个女星和他前男友睡了,令人怀疑爆料的真实性。也正是因为她没有证据证明其爆料内容的真实性,在杨紫起诉其侵害名誉权案中败诉。

对于爆料者来说,要对自己爆料的内容的真实性负责,要持有能够证明真实性的证据,否则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为什么大部分演员选择沉默?**

到目前为止,事件过去快一个月了,被爆料的演员中,除了杨紫、赵露思,其他人都保持沉默。有文章说,估计后续会有越来越多的女星加入到这个行列之中,网络造谣不再可以肆无忌惮,但至目前再没有人取证起诉。

有文章分析说,在娱乐圈中,不少明星在面对被爆料的负面事件时选择沉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明星怕掉粉,对于恋情传闻等负面事件,很多明星选择不正面回应,因为他们担心公开回应会导致粉丝流失。

二是明星怕被打脸,此前有很多明星站出来辟谣结果被事实打脸,比如都某某爆料后,吴亦凡发微博表示 “如果有这类行为,我会自己进监狱!”最后被送进监狱;李某峰被传出嫖娼被抓时发声明辟谣,第二天警方就发出通告证实其嫖娼事实。这些例子使得明星本人的辟谣在很多网友心里失去公信力,所以明星干脆选择不回应,只要保持沉默就不会被打脸。

三是一种策略,近期娱乐圈和网络红人领域频繁曝光负面新闻,众多人选择沉默处理即冷处理,认为这种方式既能厘清事实,又能避免不必要的影响,相信“时间能冲淡一切”。例如易建联被指涉嫌嫖娼事件,他及其团队一直选择保持缄默,未作出任何回应。但不回应大概率会被认为是默认,并不是好的解决方式。

(三)不了了之的危害

娱乐圈负面新闻事件,无论是当事方还是媒体、平台和政府监管部门,都应当积极、快速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避免事件持续发酵、引爆网络。

就像陈某月爆料事件,网络上各种猜测、谩骂、质疑声此起彼伏,一些网友对爆料内容深信不疑,开始对杨紫、赵露思等进行人身攻击,另一些网友认为陈某月造谣、诽谤,说其是为了泄愤、报复,有精神病;还有一些网友则保持怀疑的态度,等待事件真相的调查结果。

1.**需要一个事件真相**

对于社会公众和广大网民来说,需要一个事实真相,起码要有一个经过调查、审理、质证的法律真相,没有真相,猜测会成为关注和传播的巨大动力,早查出真相并公布真相是完结事件的最好办法。

盘点过往的娱乐圈负面新闻爆料事件,给出真相的很少。90年代的娱乐圈,那时候的杂志和报纸一个比一个夸张,那些揭露明星内幕的文章更是“香艳”无比。关之琳、李嘉欣、刘嘉玲等一线女演员的八卦新闻被广泛传播,真假难辨,一直也没有一个真相,所以一直在传播。

2.**需要一个惩治结果**

一起娱乐圈负面新闻事件,查明真相后,要有一个惩治结果,并将调查真相和惩治结果公之于众。比如陈某月爆料事件,爆料内容是真的,被爆料人员该受到法律制裁、行业规范处罚、道德谴责,就应受到相应制裁和处罚;爆料的内容是假的,陈某月就要承担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绝不姑息肆意造谣者。

不了了之,真相可能永远被掩盖,谣言可能继续被传播,造谣者会继续肆无忌惮地造谣,素质低劣的明星艺人继续招摇过市。

3.**不了了之的危害**

对社会风气的危害 负面娱乐事件中的明星等公众人物往往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不当行为若未得到应有的纠正和批判便不了了之,容易使公众尤其是青少年产生错误认知,认为这些行为是可以被容忍或效仿的,进而扭曲社会主流价值观。负面娱乐事件的不了了之会削弱道德规范的权威性和约束性,导致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不良风气滋生蔓延。

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负面娱乐事件的传播和不了了之,可能会让青少年接触到大量不良信息,从而对其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些青少年模仿这些不良行为。如果负面娱乐事件得不到妥善处理,明星无需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承担后果,会使青少年难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利于他们的未来发展。

对政府公信力的危害 负面娱乐事件不了了之,会让公众觉得舆论监督无法对公众人物的不当行为产生实质性的约束,从而降低公众对舆论监督的信任和重视程度,影响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积极性,同时也削弱政府部门执政和监管的公信力,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民主法治建设。

三、对策建议

负面娱乐新闻,无论爆料涉及内容是真实事件还是造谣诽谤,其危害都是现实存在的。负面娱乐新闻,误导价值观念,挑战道德界限**侵犯隐私权,挑战法律界限破坏文化氛围,影响社会风气;** 助长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加剧社会恐慌。减少负面娱乐新闻,上热搜、被炒作是净化网络环境和社会风气的重要工作,是整治“娱乐圈”“饭圈”的重要工作之一。

(一)完善立法,加强执法

揭露罪恶应当获得支持,造谣诽谤必须付出代价。针对造谣、侮辱、诽谤,我国有多个法律法规进行了规范,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法律法规不少,但实际运用起来,好像效果不加。

许多分不清真假的言论在网上滋生、传播、蔓延,受到具体调查和处罚的少之又少。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立法规定内容不完善难操作,二是执法主体不详不知道谁操作。 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陈某月爆料事件涉及的女明星大多保持了沉默,不“告诉”就不能不处理。 其实杨紫提起的也是民事侵害名誉权的诉讼,没有提起刑事诉讼,民事案件都是告诉才处理,赵露思只是公布保全了证据,是否诉诸法律还不得而知。当事人沉默,真相就是个谜,舆论危害却在继续。

(二)加强行业监管,提升社会教育

近年来,国家多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整治娱乐八卦新闻。监管部门整治娱乐圈乱象采取了多方面的有力措施。中央网信办等部门针对 “饭圈” 乱象、违法失德等问题持续发力。提出建立负面清单,列出包括不得含有法律法规明确禁止的内容,不得宣扬流量至上、畸形审美、炫富拜金等不良价值观,不得为博眼球低俗炒作绯闻丑闻、渲染明星情感纠纷隐秘细节,不得未经授权曝光、买卖明星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行程信息等个人隐私,不得批量发布涉明星艺人及其作品,恶意营销或刷量控评,不得挑动粉丝群体互撕谩骂、攻击对立,或刺激诱导粉丝群体过度消费应援等八项行为。监管措施应不断完善和深入。

明星经纪公司应通过培训教育和引导,提高艺人的文化道德素养。在艺人培训中把道德培养放在与才艺同等重要的位置。不断提高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自律,对艺人失德行为零容忍。

明星应加强学习,提高道德素养,用作品说话,树立正面形象,为粉丝做好榜样。明星在面对负面新闻时,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当被曝出负面新闻时,公众有权关注并要求明星解释和澄清,明星应及时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回应,早说早主动,逃避或拖延并不能解决问题。权利受到侵害时应积极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粉丝应树立理性追星观,关注偶像的作品和才华,而不是过度关注他们的私生活。在追星的过程中,要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不轻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不参造谣、传谣,不参与与网络暴力,共同守护网络空间的清朗。

部分记者和一些自媒体发布者,可能对造谣诽谤的法律后果认识不足,不清楚自己的行为可能触犯律法规,导致他们低估了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在流量至上的互联网环境下,为了追求点击率和经济利益,不惜采取发布虚假新闻、造谣诽谤等手段吸引眼球。加强娱乐记者和自媒体人的教育,使他们增强法律意识,不唯流量和利益,不存侥幸心理,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维护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