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1 20:12来源:未知 人气:52
报告内容均源自海内外主流媒体报道、高校官网等公开信息梳理、相关领域优质KOL原创深度,主要包括硅谷产品圈、硅谷高校研讨会、创投圈、大佬动态、前沿科技好文等。
本报告共8000字,预计阅读时间40分钟,如果您只有15分钟,可以重点专注以下内容。欢迎享用~
本周产品圈快讯:美国社交电商再起波澜:TikTok商城开张,Meta却要闭门做生意;谷歌大模型云服务上线,代码生成、PaLM for Chat首次亮相;ChatGPT大升级!更便宜,更快,允许更长文本,最重磅的是“调用函数”
学界动态:谷歌DeepMind打破十年算法封印,AlphaDev登场颠覆人类算法格局!;Transformer全新里程碑!诞生6年,开山之作被引近8万;GPT-N一定更强?专家警告:当人类数据用完,AI大模型或越来越笨
本周创投圈关注:红杉资本分拆,美元基金凉了吗?;关闭TradeBlock,DCG的断臂求生之路;Neuralink 估值355亿,脑机接口没有第二个“马斯克”
大佬动态:OpenAI创始人与首席科学家罕见同台:AI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正在发生!;Meta 万人裁员亲历者自述:小扎尝到了降本的甜头;.AI教父Bengio:我感到迷失,对AI担忧已成“精神内耗”!
深度好文推荐:微软与OpenAI,远没有看起来“亲密无间”;英伟达:到底打了谁的脸;昂贵的Vision Pro,是果链的又一次豪赌
播客推荐:万物电气化:从天空到海洋;太贵?开发环境门槛高?和开发者聊聊苹果 Vision Pro 和 WWDC23;今天在 Vergecast 上:他们夏洛克了 Chumby!
其他讯息:英伟达、联发科携手造芯,高通危矣?;特斯拉向其他车企授权 FSD,这事没那么简单!;AI下一步已明确!黄仁勋预测的方向,特斯拉和OpenAI疯狂追赶
1.
Waymo无人车撞死小狗!系统已识别,还有安全员,就是不刹车
L4级自动驾驶出租车,撞死了一只狗!而且还是光天化日之下,主驾有安全员的情况。更为蹊跷的是,系统识别出了狗,却没及时踩刹车。最终因为这起事故,谷歌Waymo 在旧金山的落地更难推进了。
2.
美国社交电商再起波澜:TikTok商城开张,Meta却要闭门做生意
近期,电商可以说是出海领域最热闹的所在,Temu、SHEIN、ALiExpress 动作都很多,而 TikTok 在考虑“类自营”业务与各家对齐之外,近日又有消息称 TikTok 的货架电商,也就是 TikTok Shop 商城,将于 6 月份登陆英国,并预计 7 月份将会在美国上线。
3.
GPT-4把DeepMind整尴尬了:你登上Nature的排序优化算法,我也会
DeepMind新AI登上Nature才一天,GPT-4就来打擂台了!只通过两段提示 ,GPT-4就给出了和AlphaDev如出一辙的排序算法优化方法。而AlphaDev被DeepMind称作是“重现AlphaGo神来之笔”,发现了提速70%的排序算法。哦豁,这下AlphaDev更尴尬了。
4.
日出四五千单,Temu卖家做不下去了
最近,Temu上开始了新一轮压价。卖家反馈,平台实行最低价模式,检测到产品价格高就会提示降价,并开始要求在核价通过的基础上再降价,账户每晚会弹出十几个降价通知,不同意将影响流量和单量。
5.
1分钟做出苹果Vision Pro官网?上班8小时搞480个网页,同事卷疯
而这款产品的魅力,不在于10分钟生成一个几乎接近我们需求的网站,而在于任何一个没有设计基础、没有代码基础的人都可以用10分钟生成一个网站,带域名的那种。
6.
视频版Midjourney免费开放,一句话拍摄大片!PC和手机均可以体验
家里人,现在做一个影视级视频 ,也就是一句话的事了!例如只需要简单输入“丛林(丛林)”,大片镜头便可立刻现。而围绕着“丛林”改变几个搭配的词,比如“河流”、“瀑布”、“黄昏”、“白天”等,这个AI也能秒懂你的意思。
7.
谷歌大模型云服务上线,代码生成、PaLM for Chat首次亮相
上周末,谷歌宣布基于 Vertex AI 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全面上线了。Vertex AI 是谷歌云提供的机器学习平台服务(ML PaaS)。随着本次发布,谷歌大模型的服务已普遍可用,企业和组织现在可以将该平台的功能与自身应用进行集成。
8.
Meta开源文本生成音乐大模型,我们用《七里香》歌词试了下
年初,谷歌推出了音乐生成大模型 MusicLM,效果非常不错。有人称这比大火的 ChatGPT 还重要,几乎解决了音乐生成问题。近日,Meta 也推出了自己的文本音乐生成模型 MusicGen,并且非商业用途免费使用。
9.
抢先GPT-4!微软Bing突然升级识图功能,读梗看病写代码样样精通
什么,微软的Bing能识别图片了?还是抢在了ChatGPT之前?和当初只画饼、不落地的GPT-4预览相比,Bing这次可谓占尽了风头。有Reddit网友发现,Bing的界面上突然就出现了个上传图片的选项。
10.
iPhone大跳水,苹果也撑不住了
一直坚持价格“独自美丽”的苹果,终于绷不住了。今年618期间,从线上到线下,iPhone开启了一轮最高直降2000余元的“史上最大幅度”降价。这让不少网友惊呼:苹果是怎么了?
11.
英伟达AI芯片劲敌来了!AMD推出MI300X,可运行多达800亿参数模型
美东时间6月13日周二,AMD举行了新品发布会,其中最重磅的新品当属性用于训练大模型的ADM最先进GPU Instinct MI300。
12.
ChatGPT大升级!更便宜,更快,允许更长文本,最重磅的是“调用函数”
当地时间6月13日,OpenAI官网宣布“更新更可调的API模型、函数调用功能(Function calling)、更长的上下文和更低的价格 ”,发布更高效更低成本的版本。其中最重磅的更新是函数调用能力。
13.
LeCun世界模型出场!Meta首个“类人”模型,自监督学习众望所归
今天,LeCun终于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Meta震撼发布了一个「类人」的人工智能模型 I-JEPA,它可以比现有模型更准确地分析和完成缺失的图像。
1.
谷歌DeepMind打破十年算法封印,AlphaDev登场颠覆人类算法格局!
谷歌大脑和DeepMind合体没多久,就带来这样一个惊世之作。AlphaDev不仅可以将排序算法提速70%,甚至在有的算法上,能比人类快3倍之多。十多年来,C++排序库首次更改。AI优化世界代码,又达新里程碑。
2.
LeCun力挺,马毅教授五年巨作:完全数学可解释的白盒Transformer
最近,马毅教授团队发布了最新研究成果,设计了一个完全可用数学解释的白盒Transformer模型CRATE,并在真实世界数据集ImageNet-1K上取得了接近ViT的性能。
3.
“多模态LLM”最新介绍!数据、论文集直接打包带走
近期众多学者将注意力转向一个新兴的方向:多模态大型语言模型Multimodal Large Language Models(MLLM)。其主要思想是以LLM作为「大脑」对输入的多模态信息进行整合、推理、分析和决断,从而完成人类交付的任务。
4.
最强API调用模型来了!基于LLaMA微调,性能超过GPT-4
研究人员搞了个Gorilla,一个经过微调的基于LLaMA的模型,它在编写API调用上的性能甚至超过了GPT-4。而当与文档检索器相结合时,Gorilla同样展示出了强大的性能,使用户更新或版本变化变得更加灵活。
5.
比人类算法快70%!谷歌DeepMind用AI改进数据排序,登上Nature
昨天,AlphaDev的相关进展已经登上国际学术顶刊Nature。AlphaZero的专用版本AlphaDev还发现了新算法,可以将短元素序列的排序效率提高70%。
6.
击败LLaMA?史上最强猎鹰排行存疑,符尧7行代码亲测,LeCun转赞
我们在MMLU上复现了LLaMA 65B的评估,得到了61.4的分数,接近官方分数(63.4),远高于其在Open LLM Leaderboard上的分数(48.8),而且明显高于猎鹰(52.7)。
7.
华人团队多模态数据分析及生成方法大幅提升细胞类型功能预测能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王岱峰实验室开发了一种基于联合变分自动编码器的开源机器学习方法——Joint Variational Autoencoders for Multimodal Imputation and Embedding(JAMIE)。
8.
戴着苹果Vision Pro打麻将!微软华人团队联手打造专为AR头显设计
苹果封神头显Vision Pro诞生,直接开启了空间计算之路。如果开发一个AI助手「贾维斯」,能够让下一代头显在生活中发挥极致,那才真的让人兴奋。打麻将时,直接问我该弃什么牌?Otter-E给出打牌建议,以后还不是把把胡。
9.
Nature发AIGC禁令!投稿中视觉内容使用AI的概不接收
作为最权威的科学期刊之一,Nature近日明确表态:禁止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创作的图像和视频内容!这也就意味着,除了主题是讨论AI的文章,任何Nature接收的作品须确保无任何AIGC生成或增强的视觉内容。
10.
Transformer全新里程碑!诞生6年,开山之作被引近8万
2017年6月12日,Attention is All You Need,一声炸雷,大名鼎鼎的Transformer横空出世。它的出现,不仅让NLP变了天,成为自然语言领域的主流模型,还成功跨界CV,给AI界带来了意外的惊喜。到今天为止,Transformer诞生6周年。而这篇论文被引数高达77926。
11.
Prompt解锁语音语言模型生成能力,SpeechGen语音翻译、修补任务
本文提出了一个名为 SpeechGen 的统一框架,该框架可用于任意的 speech LM 及各类语音生成任务,具有很好的潜力。
12.
GPT-N一定更强?专家警告:当人类数据用完,AI大模型或越来越笨
未来,随着 AI 生成的数据越来越多,大模型训练又将如何展开?当 AI 只能用自己生成的数据来训练自己时,又会怎样? 近日,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论文发表在了预印本网站 arXiv 上。
1.
SEC诉状扒光“底裤”:从汇丰、阿迪、Prada、迪士尼、三星到巴萨,巨头近年都“栽”在币圈
美国证监会SEC本周起诉两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和Coinbase震动了整个币圈,也曝光了从华尔街、硅谷、到娱乐业、时尚业乃至全球顶级足球俱乐部,多家业界巨头这几年为币圈竟折腰的现状,他们都在参与被SEC指控为违法的加密货币融资或是合作。
2.
红杉资本分拆,美元基金凉了吗?
当这家中国风险投资行业最具有代表性和引领的机构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中国的创投圈或许需要铭记这个时刻,它代表了美元基金将要也必须彻底告别旧日辉煌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也代表了置身事内的我们需要审慎的思考,我们从哪来,又要往哪去的问题。
3.
关闭TradeBlock,DCG的断臂求生之路
据外媒报道,Digital Currency Group(DCG)将于5月31日关闭旗下机构交易平台TradeBlock,该平台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交易执行、定价和大宗经纪服务。 DCG发言人表示:“由于宏观经济状况和长期的加密寒冬,以及充满挑战的美国数字资产监管环境,我们决定关闭机构交易平台业务”。
4.
马克·斯皮茨纳格尔:低风险就一定意味着低收益吗?
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风险与收益总是成正比的,高收益势必伴随高风险,而低风险通常意味着低收益,而投资人马克·斯皮茨纳格尔则认为,低风险不代表低收益,“避风港”,也就是“具有成本效益的风险缓释”才是低风险高收益的代名词。
5.
Neuralink 估值355亿,脑机接口没有第二个“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近日宣布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人体临床研究批准,消息指Neuralink当前估值已达50亿美元(约合355.61亿元),同时马斯克还在以70亿美元估值在二级交易平台向投资者出售其股份。
1.
“硅谷预言家”安德森万字长文:AI不想杀死你
周二,安德森发表了一篇万字长文,阐述了他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它带来的风险以及他认为AI需要的监管。在试图抵消最近所有关于“AI 末日论”的讨论时,他提出了一种可以被视为过于理想主义的观点:“AI不想杀你(AI doesn’t want to kill you)”。
2.
Sam Altman谈OpenAI:面临GPU短缺恐慌,GPT-3或将开源
目前 OpenAI 面临非常严峻的 GPU 限制,这也延迟了他们一些短期计划的实施。近来,客户投诉最多的是关于 API 的可靠性和速度问题。Sam 承认了这个问题,并解释说客户抱怨的大部分问题是由于 GPU 短缺造成的。
3.
两位连续创业者用AI生成视频颠覆营销,获顶级VC领投的种子轮融资
Tavus近日获得红杉领投的6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参与本轮融资的还包括Accel Partners、Index Ventures、Lightspeed Ventures和YC Continuity等一大批硅谷主流投资机构。
4.
OpenAI创始人与首席科学家罕见同台:AI最令人兴奋的事情正在发生!
本周,Sam Altman来到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与在以色列长大的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avel共同展开了一场生动且深刻的访谈(两人甚少同台),在场观众的提问内容也颇为专业,甚至Sam都被问得一时语塞,值得一听。
5.
“AGI政治家”奥特曼?
在过去四周时间里,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可能正在进行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商业政治行动。他把北半球所有的主要国家都跑了一遍,包括以连线方式出现在智源大会上。用Altman自己的话来说,它希望通过这场环球旅行见到更多的开发者。与此同时,“也希望聊一聊政策制定者”。
6.
吴恩达、Hinton对话!AI不是随机鹦鹉,共识胜过一切,LeCun赞成
近日,吴恩达与AI教父Geoffrey Hinton针对近来甚嚣尘上的「AI安全」进行了深入对话。他们认为当务之急是达成共识。近来,AI安全已成为高度命中的话题。AI「教父」Geoffrey Hinton和吴恩达就人工智能和灾难性风险进行了一次深度的隔空对话。
7.
AI教父辛顿:假设青蛙创造人类,现在占主动权的是人还是青蛙?
“到目前为止,我还想象不到更智能的事物被一些没它们智能的事物所控制的例子。打个比方,假设青蛙创造了人类,那么你认为现在谁会占据主动权,是人,还是青蛙?”
8.
美国科技富豪们赚了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后,现在想要长生不老
自古以来,人类一直渴望青春之泉。如今,我们对健康的痴迷开始蔓延到对生命永恒的追求。在数十亿美元资金的支持下,硅谷抗衰老初创公司正在寻求延缓人类的衰老与死亡。
9.
Meta 万人裁员亲历者自述:小扎尝到了降本的甜头
在 3 月到 5月,Meta将分三批一共裁员1万人,4月份的裁员还没有完全结束,5月份的第三轮刚开启。这还不包括2022年底已经被裁的2万人。根据财报的公开数据推测,裁员全部结束后,Meta的员工将从巅峰期的 87000 人减少到 67000 人。
10.
实现AGI之前,全球AI大佬在这4个关键问题上吵起来了
颠覆式创新往往伴随巨大的不确定性。即使是专家们在今天发出的权威论断,在若干年后也很可能变成技术长河中一个微小的“谬误”。但尽管如此,当下的百家争鸣依然有永恒的意义。
11.
马斯克pick的天才少年:14岁成SpaceX最年轻工程师,岗位年薪百万
14岁少年,居然从马斯克手里拿到百万年薪职位?!就在这周,SpaceX迎来有史以来最年轻员工:凯兰·夸齐 (Kairan Quazi)。职位正儿八经是软件工程师 ,归属核心业务团队的那种。
12.
AI教父Bengio:我感到迷失,对AI担忧已成“精神内耗”!
最近,图灵三巨头之一的Yoshua Bengio接受了BBC的采访。Bengio在访谈中透出了一股浓浓的「忧郁风」,表示他对自己一生所追求的事业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迷失。
1.
比起各式各样的AI应用,我们可能更需要AI for OS
操作系统是硬件性能的释放窗口,又是大量软件服务的承载体,可以说是一切人机交互的起点。在大语言模型带来颠覆式的变革之后,操作系统也有了重新划分格局的可能性。
2.
你买不买得起Vision Pro,苹果并不在乎
高达3499美元的售价也脱离了大众消费品的市场,要说这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还有些为时过早。但这次发布会毫无疑问是一场成功的“炫技”:除了意念控制以外,大概率不会有比眼神和手势控制更为直接的人机交互方式了。
3.
微软与OpenAI,远没有看起来“亲密无间”
不容忽视的是,二者之间存在业务上的竞争点。从短期来看,微软和OpenAI均能向需要构建AI能力的B端客户提供技术服务,两者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业务冲突;而从长期来看,随着OpenAI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升,ChatGPT未来很有可能将重塑C端应用生态,届时微软丝毫不受影响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4.
昂贵的Vision Pro,是果链的又一次豪赌
2016年,苹果在iPhone 7的发布会上,首次向公众展示了全新的硬件产品AirPods,并在后续的时间里深刻改变了一个行业。也是在这一年,苹果悄悄立项了一个代号N301的头带设备产品。
5.
苹果不是XR救世主
尽管产品不乏亮点,但遗憾的是,Vision Pro依然很难帮助XR行业摆脱如今尴尬的局面。作为一个全新的需求,XR面临应用场景匮乏、体验升级有限等问题,远非苹果一款产品所能解决的。
6.
芯片自研的另一堵墙:为什么高通难以逾越?
高通与手机品牌的关系比较复杂:高通的收入依赖手机品牌的出货量,但由于高通在高端SoC上的巨大份额,导致手机品牌也依赖着高通,比如“首发骁龙芯片”会成为卖点。
7.
特斯拉与上海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这国际关系波云诡谲的时刻,马斯克坚定表示出合作善意,并表示特斯拉公司反对“脱钩断链”,愿继续拓展在华业务,共享中国发展机遇。这番话的背后,折射出中国市场以及上海超级工厂的地位。
8.
“万亿美元”大佬,为何排队来华?
黄仁勋可能到访大陆的消息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一方面是因为其发生在中美角力、英伟达芯片出口受限的大背景下;另一方面,今年全球多位知名企业家,包括苹果CEO库克、特斯拉CEO马斯克等的密集访华,也持续吸引了媒体和大众关注。
9.
英伟达:到底打了谁的脸
英伟达是当下绝对的明星,自己跻身万亿美元俱乐部,引领科技爆炸美股大涨。太平洋两岸,资本市场、科技公司,冰火两重天。黄仁勋,不仅是“两弹一勋”军火商,更是一位职业打脸运动员。
10.
马斯克,一统海外充电江湖!
在充电标准这件事上,马斯克似乎有着一呼百应的能力,随着朋友圈的不断扩大,特斯拉股价也在不断跳涨。6月12日,特斯拉涨0.93% ,总市值7818亿美元,连涨12天,创下历史最长连涨纪录。
11.
“被迫”降价、转型太慢,BBA在中国遭遇双向困境
今年初,随着特斯拉掀起降价价格战后,为了保证自身产品的价格优势,比亚迪、小鹏等车企纷纷跟进降价。而与此同时,奔驰、宝马和奥迪却以减产为代价,来执行保价的策略,仿佛对外喊着“宁愿不卖车,也不会进行降价”。
1.
万物电气化:从天空到海洋
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正在蓬勃发展。2022 年全球售出超过 1000 万辆电动汽车,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采用替代和可持续的出行方式,消费者行为正在发生变化。虽然电气化运动是气候行动的关键要素,但它也带来了从天空到海洋的新挑战。
2.
太贵?开发环境门槛高?和开发者聊聊苹果 Vision Pro 和 WWDC23
硅谷时间 6 月 5 日,WWDC23 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开幕,当我们坚持到库克演讲的最后一秒, Vision Pro 如期而至。在无数科技媒体与数码博主在 Apple Park 亲自体验苹果 Vision Pro 并给出赞誉之后,我们也邀请了开发者与同行一起锐评,Vision Pro 到底能不能成为苹果下一个划时代的产品,以及本届 WWDC23 上其他值得讨论的内容。
3.
今天在 Vergecast 上:他们夏洛克了 Chumby!
显然,又是 2000 年代中期,因为小部件又回来了,每个人都在用手机分享联系信息。因此,我们在节目中讨论了这次苹果的哪些新旧想法可能会继续存在——以及新的加密丑闻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引领行业。
1.
Web3「最大震荡」,美监管铁拳砸向币安、Coinbase
「我们指控赵长鹏和币安实体涉嫌进行了一系列欺骗、利益冲突、缺乏披露和有计划地规避法律。 」SEC 主席 Gary Gensler 表示,「公众应当警惕不要将他们辛苦赚来的资产投资到这些非法平台上。」
2.
宁德时代恐失去最大客户特斯拉?国内券商集体反驳大摩
6月7日,摩根士丹利发布研报看空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将公司评级从同等权重下调至低配。受此影响,当天宁德时代市值一度放量大跌逾6%,跌破9000亿元。
3.
英伟达、联发科携手造芯,高通危矣?
从挖矿时代的显卡,到大模型时代的AI芯片,连续两次押对宝的英伟达,最终登上了万亿俱乐部的宝座。除了AI芯片之外,英伟达又把目光盯上了汽车领域。
4.
谷歌、微软测试AI搜索广告策略遭品牌商抵制
6月9日消息,不少广告买家表示,Alphabet旗下的谷歌以及微软都在自家搜索引擎试验人工智能的过程中插入广告,还没有能退出或关闭的选项。这种做法已经惹恼了一些品牌,有可能遭到广告行业的抵制。
5.
130亿模型碾压650亿,Hugging Face大模型排行榜发布
我们知道,大多数模型都具有某种嵌入式对齐方式。随便举几个例子:Alpaca、Vicuna、WizardLM、MPT-7B-Chat、Wizard-Vicuna、GPT4-X-Vicuna等等。一般来说,对齐肯定是件好事。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模型做坏事——比如生成一些违法违规的东西出来。但是,对齐是怎么来的?
6.
家乐福大败退,山姆猛进,仓储会员店有多狂飙?
传统超市继续上演关门潮,愈演愈烈。家乐福继续关店,因为经营不善,深圳第一家门店、中国第二家家乐福门店,已于6月10日起正式停止营业,引发了媒体报道和关注。
7.
苹果式 AI 哲学:不着一字,处处落子
6月8日,据韩国媒体Pulse News报道,苹果公司已将Vision Pro的今年的销售目标下调至15万台。彭博社早前消息显示,苹果最初对Vision Pro首年的销量目标是300万台。
8.
为了现在就拥有苹果Vision Pro,我要花45万
所以一个消费级产品卖25000元,到底贵不贵?当我们从“苹果Vision Pro的硬件规格及成本”、“可以实现其体验的平替产品有多贵?”两个角度深入分析就会发现,苹果Vision Pro这25000元的售价背后,藏着太多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细节。
9.
特斯拉向其他车企授权 FSD,这事没那么简单!
日前,他在个人社交平台表示:特斯拉可完全开放 FSD 技术(完全自动驾驶),并授权给其他车企,甚至是特斯拉的任何其他技术都行。巧合的是,就在不久前,余承东在演讲时表示:华为在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已经远远超过特斯拉。
10.
大厂唯一“开源逆行者”!“AI界的安卓”——这是Meta最后的倔强?
今年2月,在AI竞争日益白热化之时,Meta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举动 :它决定放弃其“AI皇冠上的宝石”,将其开发的大语言模型LLaMA系统的底层计算机代码公开发布。
11.
AI下一步已明确!黄仁勋预测的方向,特斯拉和OpenAI疯狂追赶
AI界最大的卖铲子的公司英伟达 CEO黄仁勋 点出——下一波AI浪潮是「具身 AI」(Embodied AI);AI顶流公司OpenAI 也暗戳戳地发出信号—— 投资了一家「具身AI」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