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2 04:25来源:未知 人气:54
作者:疏桐
声明:原创文章,禁止转载,抄袭必究!
这个世上没有哪个母亲不爱自己的孩子,特别是当了妈妈后,更不能理解那些抛弃自己孩子的行为。十月怀胎,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哪是说割舍就能割舍的?可现实生活中从不缺乏母亲抛弃孩子的新闻,未尝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也许是我们没有走到那一步,就无法体会到其中的艰辛吧。
看到《好好说话》中杨光的母亲张文抛夫弃子,30几年都不曾关心过孩子,而杨光的父亲临终前却要把房子留给她,不禁让人细思其中的缘由。或许问题不是出在夫妻感情上,而是更复杂的家庭关系,让张文不得不抛弃孩子,离开这个家。
有一次杨光的姑姑不小心说漏了嘴,说张文曾经还抱着杨光想要跳楼,杨光奶奶也回想起当初媳妇当初生完孩子的状态:
张文自打生下你以后,那可就不得了喽,那个时候啊,她是谁都不让碰,只要碰着你,她都像被踩了电门子一样,嗷嗷乱叫,没办法,我们就不碰吧,谁让你是她生的呢,可过了一阵儿又变了,她都不敢看你,她把你扔到那床头,对着你直愣愣地看着,你哭她也哭,你小哭她大哭,你大哭她更大声哭……
还说自己的儿子没用,任由媳妇发脾气,把家里闹得是鸡飞狗跳,最后还想抱着自己的宝贝孙子跳楼,想起来都肝儿颤。
生过孩子的人都懂,这就是很明显的产后抑郁,心情压抑、郁闷,常常因为小事而大发雷霆,自我评价较低,担心自己无法照顾好宝宝,对身边人充满敌意,有时感觉生活没有意义,甚至有不好的倾向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这种症状常见于产后6周内,轻者3~6个月自行恢复,重者可持续1~2年。
当然导致产后抑郁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内分泌、遗传、疾病或者是社会家庭关系等等。
张文是否有什么疾病我们不得而知,就她后来很快就组建了自己新的家庭并生了一个孩子来看,之前的家庭关系才是导致她抑郁的关键。也许那个时候,离婚出走,才是她解救自己的方式。
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让她抑郁的家庭关系,和杨光的奶奶是密不可分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一看奶奶给杨光制定的3条择偶标准,就不难理解了。
杨光总是借口忙不回家吃饭,奶奶打探他是不是谈恋爱了,并且表示很希望他尽快谈恋爱,结婚。通常来说,老年人有这样的愿望再正常不过了,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儿女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而杨光奶奶接下来又说:“你要是早谈恋爱早结婚,早生孩子,你不就是杨家的功臣哪,咱们杨家有后了。”
你们看到奶奶这番话有什么感受?我看到很想笑,生个孩子延续香火,就是家里的功臣了?这是什么愚昧的思想!杨光奶奶骨子里对传宗接代的理解是有偏差的,而从这种偏差的思想中又衍生出男尊女卑的思想来,从她对待儿女、孙子孙女天差地别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最终导致这个家根本留不住男人,只有一屋子可怜的女人。
生孩子并不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一件伟大而美好的事情,它是生命的延续,也是爱的传承。我们应该摒弃那种陈旧的观点,传达一种积极正确的生育观。
奶奶希望杨光一定要找一个好女人,千万不能走父亲的老路,杨光顺着奶奶的话问,什么是好女人?
奶奶说在她心里,好女人可简单了:
“第一,这个女孩子,文化不能太高,文化高了心眼多。”
我只能呵呵呵,奶奶内心的想法应该是,没文化的没心眼的女孩子听话,好欺负吧。太有文化了,自己的孙子压不住她呀。
不难看出,杨光的母亲也是文化水平比较高的,不然现在也不可能成为亲子教育专家。而奶奶一定是“吃了这个亏”,才总结出这一点。
所以说,这个愚昧守旧的奶奶,才是导致杨光父母离婚的最大原因。她自身文化水平低下,与媳妇的思想观念根本不在一个水平上,同住之后必定产生摩擦和争执,久而久之,儿媳也无法忍受。她也说过,张文从不敢冲她发脾气,只是对着没用的儿子发火。所以说张文还是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女人,心里即使对婆婆不满也不会顶撞老人。
如今,张文又回来要房子,她更加觉得文化高的人心眼多,抛夫弃子30几年,居然还敢打前夫家房子的主意。这要是换一个没文化的女人,断不会做出这种事来。
在这种婆婆眼里,儿媳妇一定不能有文化,一定不能聪明,只能乖乖听婆家的话,才能踏实过日子。如果你是张文,受得了这种婆婆吗?
“第二,这个区域呢,得是城乡结合部为准,因为土生土长的城里姑娘,她不会伺候人,这乡里乡气的那个女孩呢,又拿不出手。”
看完这段话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简单一点来说就是要找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呗,既要长得好,带出去有面子,还得在家伺候老小,任劳任怨。合着这是找保姆呢?
其实奶奶提这个要求也是有原因的,杨光的母亲张文就是土生土长的城里姑娘啊,当初儿子努力打拼在城里买了房子,把自己从乡下接过来同住,就和这个城里的儿媳相处不来。城里人和乡下人的生活习惯必然不同,有摩擦有矛盾也是正常的,可老太太却把原因都推到别人身上,总觉得是城里的女人太作。
当初儿子没有听话娶了城里的娇小姐,动不动发脾气,闹得家里鸡飞狗跳,最后落得妻离子散的下场,到了孙子这里,一定不能重蹈覆辙啊。
话里话外,都能看出来奶奶愚昧陈旧的观念,说白了就是重男轻女,就像她总说杨家的男人是不能进厨房的。她想把属于自己那个年代的优良传统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希望自己家的媳妇都能和自己一样,成为男人的附属品,成为婆家的“财产”,而不是一个独立思想的人。
作**为一个现代女性,换了任何人都可能和张文一样吧,逃离这个家,才是自救的唯一方法。**
“第三,这个女孩的家长得好,她家里呢,不能太富,但也不能太穷。”
乖乖,这好事都让您给占尽了。不过平心而论,这一点,对于普通家庭来说也在理。毕竟结婚不仅仅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双方家长明事理,家庭关系融洽也是两个人婚姻美满的基石。
其实她提这一点,说明心里是有数的,现在这个房子可不是她儿子一个人买的,张文家也是出了钱的。老太太心里都清楚,可嘴上就是不承认,一口咬定这是她儿子的房子,决不能被张文抢走。
因为她心里始终有一个观念:媳妇娶进门就是他们杨家的人,一起出钱买的房子也是他们杨家的,生的孩子也必须是杨家的。如果离婚了,儿媳妇就跟杨家没有任何关系了,房子,孩子自然是一样都别想带走。
她认定是儿媳妇背叛了这个家,抛弃了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是个蛇蝎心肠的坏女人,并一直给杨光灌输这种思想,她希望杨光和她一样恨这个女人。她觉得只有这样做孙子才不会想念自己的母亲,也不会被母亲带走。
姑姑的话也实锤了当年杨光父母离婚的原因,父亲是偷偷跑出去和母亲结婚的,说明父母离婚的原因应该不是感情问题,而是因为婆媳关系和复杂的家庭关系。
我想当初张文离开家的时候,肯定是想带着孩子一起走的,没有母亲能舍得丢下自己的孩子。可是面对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婆婆,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这时候姑姑总算说了句大家都想说的话:“您快别说了,您这么多标准,光光得打一辈子光棍。”
可老太太对自己的孙子那可是相当有信心,“就凭我孙子这条件,这标准,这档次,这形象,找个这样的姑娘还不是小菜一碟。”
其实现实中这样的长辈有很多,他们的思想观念对整个家庭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自己的儿女管束干涉还不够,手还要伸到孙子辈身上,好像他们的话就是至理名言,如果子女不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就是大逆不道,就会吃亏。
可是他们却不知道,最后让子女吃亏的正是他们这种愚昧的固执的腐化到根上的思想。被父母干涉的婚姻大都不会幸福,而这个后果只能由你和你的子女一起承担。就像杨光的奶奶,始终等不到最爱的儿子孙子的陪伴,他们都躲她远远的。而她的孩子也始终得不到幸福,与孤独为伴。
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然而我觉得这句话可以改成这样,“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婚姻同样也是相似的。”这个相似就是父母以自己的好恶进行强制干涉而酿成的苦果,还必须由全家人一起吞下去。
父母操心孩子的终身大事是人之常情,但也要有边界感,懂得关心和干涉的区别,不要以爱的名义对孩子造成伤害。同时,子女也应尊重父母的意见,避免盲目地步入婚姻。婚姻虽然自由,但前提是我们要对自己负责,对家庭、对社会负责。
像杨光奶奶这样强势又固执的长辈,可以说是一个家庭不幸的根源,她自以为爱孩子,自以为她什么都对,却唯独没有给孩子带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