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23:20来源:未知 人气:51
曼谷那座“像素大楼”,也就是王权云顶大厦,曾一度被讥讽为“被狗啃过的烂尾楼”。这说法,老实讲,有点刻薄,但也并非完全没道理。那外观,确实像一堆积木随意堆叠,跟传统印象中高耸入云、光滑如镜的摩天大楼,相去甚远。
说实话,第一眼看到设计图,我也愣住了。这玩意儿真能建成?建成后又会是什么样?毕竟,建筑这东西,图片跟实物,那可是两码事。照片可以PS,角度可以挑,但实物杵在那儿,可是360度无死角,容不得半点虚假。
2016年,大楼竣工。实物一出,怎么说呢,效果确实比预想图要好不少。那些原本看着像是缺一块少一块的“像素块”,在阳光下居然有了光影变幻,不再像烂尾楼,反而有点像……嗯,像某种后现代艺术品。当然,好不好看这种事,主观性很强,有人喜欢,有人讨厌,这都很正常。
不过,这大楼的夜景,倒是获得了一致好评。夜幕降临,灯光亮起,每个“像素块”都成了一个发光体,整座大楼就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bling bling的,相当炫酷。尤其在曼谷那样一个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城市,这充满未来感的建筑,就显得格外醒目。
这设计,出自德国建筑师奥雷·舍人之手。这位老兄,可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角色。他设计的北京央视总部大楼——就是那个被戏称为“大裤衩”的——也曾引起过巨大争议。有人说他标新立异,也有人说他哗众取宠。但不管怎么说,他的作品,总能引发话题,让人过目不忘。
王权云顶大厦的设计理念,据说是“像素化螺旋带”。说白了,就是把大楼外墙分割成一块一块的,像像素一样。这么做的目的,除了追求视觉上的独特效果外,更重要的是为了给住户提供户外阳台。要知道,高层建筑的阳台,那可是稀缺资源。舍人这设计,等于把每一块“像素”都变成了一个阳台,让住户能更好地享受室外的风景和阳光。这在寸土寸金的曼谷,无疑是个巨大的卖点。
当然,这种设计也带来了成本的上升。46亿泰铢的造价,可不是个小数目。但从最终的市场反响来看,这笔投资似乎是值得的。王权云顶大厦不仅成了曼谷的新地标,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顶层的观景台,更是成了俯瞰曼谷全景的最佳地点。
话说回来,建筑这东西,就跟艺术品一样,评价标准很难统一。有人喜欢古典的,有人喜欢现代的,有人喜欢中式的,有人喜欢西式的。王权云顶大厦这种前卫的设计,自然会有人欣赏,也会有人不感冒。这很正常,没必要非要争个高下。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王权云顶大厦,确实为曼谷的城市天际线增添了一抹独特的色彩。它就像一个外来者,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也带来了新的活力。至于它最终能否被历史所铭记,那就只能交给时间来评判了。
就像当年央视“大裤衩”刚建成时,也是毁誉参半。但现在,它已经成了北京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说不定,多年以后,人们也会对王权云顶大厦的“像素”外观习以为常,甚至觉得它还挺好看的。谁知道呢?未来这东西,最难预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