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1 19:17来源:未知 人气:53
从《怨气撞铃》入坑尾鱼的小说,看完她的系列小说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得不说尾鱼真的是一个宝藏小说作家,她的小说布局、文笔、情节设定总能引人入胜,在她的小说中让人看到了隐藏在现实世界的神秘群体与角落,现实与悬疑的结合,仿佛真实存在。《枭起青壤》便打开了地枭与缠头军神秘纠葛。
**小说简介:**
《枭起青壤》作者尾鱼,现代悬疑言情小说。故事起源于秦始皇时期一队黑巾缠头军,秘密进入了莽莽苍苍的南巴老林……,寻找长生不老药——女娲肉,进入了神秘的黑白涧。“中等巴山上山打猎,上等巴山入地伏枭”几千年以后缠头军的后人所谓的巴山猎人为了发家致富再次踏进南巴老林,寻找地枭的足迹,而这也面临着一场战斗的开始。作为巴山猎人的聂九罗与被地枭抚养长大的炎拓在一次意外中相识,两人一起揭开了黑白涧的神秘面纱,沉寂几千年的地枭与缠头军的真相,甚至女娲造人的神秘传说就此浮现。
《枭起青壤》情节描写细腻,跌宕起伏,悬念不断,步步紧扣,故事完整,画面感极强。
尾鱼的小说行文布局与情节设定都不会让人失望,《枭起青壤》就是如此。从开篇炎还山下矿遇到一个女人开始就引人好奇,他到遇到的到底是什么?还有孙周遇袭、狗牙吃人、板牙村的几个怪人、兴子坝乡的小媳妇渗人故事,开篇就悬念层叠,再到林喜柔的真实身份、农场地下的暗室秘密、地枭到底是妖?是兽还是人?‘脱根’、血囊、金人门等一些列新颖的设定,都吸引着读者不断去探索真相。因为是灵异小说,所以有些情景想象起来有点小恐怖,如狗牙的形象及吃人场景,孙周变成地枭等。
“一入黑白涧,枭为人魔,人为枭鬼”炎拓、聂九罗一行与林喜柔相约黑白涧,本以为是螳螂捕蝉,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一场“交易”,但是没想到黄雀在后,半路杀出“白瞳鬼”抢掠人类,截杀得枭,看得惊心动魄,场景描写真实、细腻,画面感极强,小说里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而黑白涧一战也使得很多真相浮出水面,原来地底下也有一个世界,生活着一群人,只不过,黑白划界、死生不相见。而这可追溯到女娲造人,使得神话故事也变得真实,神奇中又富有另一番趣味,不得不佩服作者的脑洞。
尾鱼的小说背景设定是我们真实生活的城市,而描写的是以普通人身份生活的特殊人群,再引入神话传说,三者结合,使得悬念、灵异、现实融合在一起,让人相信真的有这么一群人隐姓埋名于我们周围。
《枭起青壤》同尾鱼的其他小说一样,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突出,不管是男女主还是小配角都让人印象深刻。
女主,聂九罗, 刀家传人,幼时母亲被地枭所害生死不明,父亲悲痛欲绝自杀,留下年幼的她寄人篱下,身世悲惨。这样的她坚忍、冷漠中又带着柔弱与缺乏安全感,与敌人战斗时不管伤多重都不愿退缩、倒下,硬撑到最后一刻,“谁葬送她,她就葬送谁”。但昏迷时不安的手指,“像只张皇的小动物,”使她的形象变得有血有肉。她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想爱就爱的独立女性形象,对于邢深,道不同不相为谋,她有自己的原则,而当遇到炎拓她感受到了被重视与温暖,她也不会回避这样的感情,尾鱼笔下的女主形象都很讨喜。
男主,炎拓 ,孩童时就“失去”了母亲,没几年又丧父,小小纪,又守着一份遭人觊觎的家业,差点认贼作母,当知道真相时,一个人孤军奋战,周旋于敌人内部。他善良、勇敢、执着。遇到聂九罗使他有了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人可以放在心里想保护的人。
“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在治愈童年”,他们俩人都有不幸的童年,但刚好互相治愈。从不打不相识到并肩作战,再到生死不弃。当炎拓被囚禁时,她始终不放弃寻找他;当聂九罗被裴珂“杀死”时消失,他始终相信她还在,不断地寻找,别人劝他放弃,他还执着于内心,从不放弃,就算忍受锥心之痛也要救她。他们俩的感情坚定而纯粹,没有互相猜疑,没有滥情,只有互相信任,幸而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书中还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如具有男子气概却不失柔情与情义的余蓉,觉醒成长的“废物”花瓶人设雀茶,憨厚又爱钱的吕现,执拗但又心存善心的“瞎子”邢深,阴险毒辣但也带着悲剧色彩的“林喜柔”……还有林怜、卢姐等,连小小的配角司机钱师傅都让人印象深刻。尾鱼笔下的人物总是性格鲜明,把人物刻画得很到位。
尾鱼小说中有些语句总能引起共鸣,富有人生哲理 。
很喜欢《枭起青壤》中的这段话:“女娲造人,这烟火世界,千人千面的众生相,神仙名士,魑魅魍魉,哪一个不是她的作品啊?论真论美,论丑论恶,哪一间展馆里立着的雕塑能比她塑得更见血见肉、入骨三分?早就在展示着了。一代一代,无数人身在展中,看展,也被看,有至死堪不透的,也有临了悟了道的。 偌大红尘,稠人广众,巨幅画轴,万里群塑罢了。”人类仿佛就是女娲手中的作品,众生万象,善恶不一。
尾鱼小说的语言虽不华丽,但是让人看着舒服,人物之间有故事情节去烘托,场景描写、细节描写真实而细腻,不是通篇对话堆积让人看着就乏味那种的小说。《枭起青壤》最后结局引人遐想,原来真的有那么一群特殊的人悄悄地来到了人群中,但是没有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