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10:25来源:未知 人气:51
从上周开始,大连好像按下了“制冷+降雪”按钮,连续降雪,气温还一路走低,甚至预计20日早晨和21日早晨气温陆续降至最低,北部地区降至-22℃~-15℃,最低气温将达到历史同期极值。为什么会连续降雪?为什么会出现极端寒冷的天气?12月18日,记者采访了大连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梁军,她表示,持续盘踞在我市上空的东北冷涡是造成寒冷的“罪魁祸首”,而别看降雪一直不断,但其实是系统性降雪和地域性降雪交替地下,所以雪和雪还是不同的。
雪和雪,咋还不一样呢?
漫天大雪,一下就是好几天,这在大连可是很少见的。据悉,12月14日至17日下午我市出现强降雪,其中,市区降雪量达到12月中旬历史极值,达到13.3毫米,积雪深度达7.6厘米。近10年冬季(12月至次年2月)大连共出现7次大到暴雪过程,此次过程降雪量位列近10年冬季降雪量第三名。
可是降雪还没完呢,本周我市阵雪天气仍在继续。12月18日至19日我市全区性有小到中雪,20日有局部降雪,21日-22日白天金普以南地区还有降雪。总的来说,本周以间歇性的局地降雪为主。
咋有这么多雪要下呢?梁军告诉记者,别看一直在下雪,可这雪是分为系统性降雪和地域性降雪的。
系统性降雪是指有一个影响天气的系统,这次就是东北冷涡影响。东北冷涡在旋转过程中冷暖空气交替,就会出现降雪。地域性降雪又叫冷流雪,主要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地区,在强冷空气的影响下,会出现海湖效应,冷空气很强,经过大连地区的海面,底层海面温度相对于冷空气要高,水汽充足,冷暖空气相互运动时就带来了降雪。冷流雪一般都出现在南部沿海地区,比如市内地区、金普新区、旅顺口区等地。
14-15日是明显的系统性降雪,之后的降雪就是地域性降雪。18日到19日的降雪有意思了,前半段是地域性降雪,后来受东北冷涡影响,转成了系统性降雪,19日夜间冷涡转过去后,就会出现地域性降雪,等到20日冷涡又影响,下的是系统性降雪,21-22日则再次受冷流影响,变成了地域性降雪。
强降温,东北冷涡“赖着不走”
从上周开始,大连气温一直都在零下,市民出行大棉袄二棉裤的都套上了,把自己包裹成了一个个“球”,突然的寒冷让很多人都不适应。梁军说,这段时间的强降温,“罪魁祸首”就是东北冷涡。
东北冷涡持续在我市上空盘旋,还不断有冷空气从极地、西伯利亚等地东移,合并到东北冷涡里。东北冷涡的力量始终比较强大,而且行动缓慢,它“赖着不走”,持续时间较长,冷空气强度较强,这就导致了我市持续处于低温状态。从目前来看,东北冷涡移动缓慢,22日之前都不会走。
19日早晨我市处于冷涡前部,偏暖,最低气温较高。后期20日、21日早晨温度明显下降,部分地区降温幅度达到10℃左右。前期温度已经较低了,后面再降,在12月中下旬可能达到历史同期的极值。
据预报,在冷空气的持久攻势下,19日至21日我市将会有10℃左右的降温,20日早晨和21日早晨气温陆续降至最低,南部地区降至-16℃~-11℃、北部地区降至-22℃~-15℃,最低气温将达到历史同期极值。
(来源:大连晚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