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20:40来源:未知 人气:52
梁朝伟和刘德华合作二十年后,备受期待的电影《金手指》终于上映了。这部电影由《无间道》的制片人亲自操刀,演员阵容强大,足以让观众充满期待,期待它会给整个电影界带来何等震撼。然而,这部电影上映后却接连受到了不少批评,截至目前,豆瓣评分为6.4分。批评者认为,梁朝伟饰演的主角程一言的光环过于离奇,他背负多起人命和经济罪行,却屡次逃脱抓捕,最终只被判了不到十年的刑期。
这种严重脱离现实的故事情节是否有点侮辱观众的智商呢?然而,真相往往比电影更加离奇。原来,这部电影改编自真实案件——被称为香港十大奇案之一的“佳宁谋杀案”,横跨17年,涉及百亿款项,中途死了4人。而案件的主谋,陈松青,最终只被判了3年牢。这种严重脱离现实的故事情节是否有点侮辱观众的智商呢?陈松青出生于马来西亚,年轻时在英国读书并获得土木工程学位。
毕业后前往新加坡工作,起初在一家小公司做土木工程生意,然而公司不久宣告破产,让他一贫如洗。这使得他意识到,一个打工者的命运永远掌握在他人手中,只有成为老板才能过上理想中的生活。怀揣着成为老板的梦想,他将目光转向了香港。70年代的香港正值经济腾飞之时,许多东南亚人看准了这里的商机,纷纷来港经商投资,被称为“过江龙”。而陈松青,就是其中之一。1972年,他办理了香港的旅游签证,来到这里寻找机会。
正是在这时,他结识了钟正文。钟家在香港地位显赫,而钟正文是实力雄厚的地产商。陈松青凭着出众的能力很快得到了钟正文的赏识,并加入了他的公司,担任项目经理。1975年,香港房地产业蒸蒸日上,陈松青凭借犀利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商机。在钟正文的帮助下,他成立了佳宁地产公司,这标志着佳宁首次进入了市场。在当时的香港地产界,勇于开拓者居于风口浪尖,只要你勇于尝试,房地产市场将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公司成立不久,陈松青以250万港币购得一栋别墅,随后以650万港币的价格转手卖给了政府。他在房地产行业获得了第一笔可观的财富,赚取了惊人的400万港币。随着房地产交易的不断进行,佳宁的业务规模不断壮大。两年后,陈松青收购了一家上市公司,并让佳宁通过“借壳上市”方式,将公司更名为佳宁置业。从此,“佳宁帝国”的传奇故事正式开启。
短短几年间,佳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成长为一个遍布全球、员工超过三万人的大型企业集团。然而,陈松青的野心并不止步于此。他尝到了房地产的甜头,渴望获取更多财富,让自己的公司登上世界之巅。他明白,必须推出一项重大举措,才能实现这一跨越。于是,他锁定了金门大厦。如今,金门大厦已成为美国银行中心,是香港著名的甲级写字楼,地理位置优越。
然而,当时的佳宁尚未拥有足够的资金来购买这栋楼,而银行贷款则需要大量的抵押物,可借款额度也非常有限。那么,他该如何获取大量资金呢?陈松青想到了行贿,而他的目标正是马来西亚的裕民银行。当时,裕民银行长期渴望进入香港市场,但一直未能获得香港的银行牌照,于是在香港设立了一家接受存款的附属公司,名为裕民财务。当陈松青找上他们时,他们认为佳宁集团可以帮助他们提升知名度。于是,这个不光彩的交易便此达成。
他利用裕民银行提供的资金,全额购得金门大厦,并在9个月后以16.8亿的价格转手出售,狂赚7亿,成为香港有史以来盈利最高的单一房地产项目。这一操作让佳宁集团在香港声名大噪。媒体们争相报道,纷纷追寻陈松青的身份,猜测他的资金来源。各种传闻四起,有人说他是苏联特工,有人说他是依靠马来西亚财团的资助,还有人说他是菲律宾总统夫人的朋友……然而,陈松青对于这些消息都置之不理。陈松青:媒体界的璀璨明星。
他精通媒体游戏规则:舆论越哗,名声越旺。趁着声名鹊起,陈松青趁机进行扩张和收购,每次交易都大肆宣扬,这让佳宁集团和他本人始终占据新闻头条。由于一连串成功的交易,再加上陈松青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小股民们都对陈松青充满莫名的信任,认为只要陈松青在,财源就在。陈松青的名字一经提及,他们纷纷购入佳宁的股票,这也让佳宁集团市值大增,年盈利超过20亿港币。
几年间,陈松青从一位身无分文的打工仔,蜕变为纵横商界的大亨。然而,骗局终究会被揭露。1982年,中英谈判结束后,香港的经济陷入困局,对房地产业造成致命打击。股民们忧心忡忡之际,佳宁却发布中期业绩公告,宣称自己盈利还有2.7亿,并准备派息。然而,一个月后,佳宁突然改口,宣布之前的分红取消,改为发行5亿优先股筹资。
消息一出,人们立即意识到:佳宁已经身无分文!果然,不久之后,佳宁股价暴跌,交易所停止买卖,旗下多家子公司也相继停业。一时间,佳宁从蒸蒸日上,一落千丈,负债累累。有银行提出要对佳宁进行财产清算,陈松青原本计划进行债务重组,挽救这个岌岌可危的公司。然而,就在此时,一桩骇人听闻的命案浮出水面,正是这个案件揭开了陈松青多年来的内幕。1983年7月,警方在新界大埔的一片蕉林里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
经过警方调查,死者原来是裕民银行总部派来的调查员。裕民银行总部发现佳宁集团和裕民财务之间不正常的资金往来,便派人来秘密调查,结果却是调查员送命。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个姓麦的犯罪嫌疑人,经过审讯,这位男子承认是受陈松青指使的。警方想要逮捕陈松青,但却一直没有足够的证据,最终案件不了了之。然而,这起命案给香港政府和马来西亚政府敲响了警钟,他们确定佳宁集团一定有问题,于是对佳宁集团展开了全面调查。
陈松青一手策划了佳宁集团一系列的成功,这一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原来备受瞩目的金门大厦交易并没有真正的买家,而是陈松青通过各种手段将金门大厦卖给了自己旗下的私人公司,唯一目的就是为了提升佳宁集团的声誉,以此来抬高股价。为了完成这些交易,陈松青前后借款高达106亿,其中绝大部分都是靠他贿赂裕民银行高管得来的。
这导致了香港警方成立了“佳宁案”专案组,然而由于案涉人数众多,金额巨大,最终未能让香港廉政公署介入调查。调查“佳宁案”堪称地狱级别的难度。不仅许多相关人员已经逃之夭夭,几位调查组成员在调查过程中相继身亡。负责佳宁产业交易的律师温宝树,在“裕民银行调查员谋杀案”开庭前一天,尸体被发现在半山住所的泳池中。主审法官柏嘉在第二年辞职离开香港,在塞浦路斯遇车祸身亡。
一名负责调查佳宁案的廉政公署调查主任,因工作压力太大,疑因自杀身亡。所有这些扑朔迷离的案件似乎都与陈松青有关,却找不到直接证据。1986年,佳宁案在香港高等法院开庭审理,陈松青等其他6名被告被控串谋行骗罪。这个案子创下了多项公诉案件的纪录:保金最高、公费最巨、保期最长、证据最多。无数股民都在关注着这个案件的结果,希望主谋陈松青能受到应有的惩罚。
然而,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当天的主审法官在审理过程中有引导陪审团的嫌疑。最终,1987年,陈松青等6名被告全部被宣告无罪释放。陈松青借助资本玩弄金钱游戏,却最终让千千万万的百姓背上了债务。佳宁集团破产后,无数曾经追随陈松青的股民一夜之间流离失所。然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却逍遥法外,没有受到任何惩罚。幸好,香港廉政公署一直未放弃追查真相。
1994年,陈松青被香港廉政公署以诈骗、提供非法利益等罪名再次告上法庭,但陈松青一直以病痛为由拒绝出庭。直到1996年,在香港即将回归之际,陈松青才向法庭承认了其中两项串谋诈骗的罪名。金融巨头陈松青因涉嫌贪污,最终被判入狱3年。有人认为这个刑期对他来说太轻了,但这个裁决是经过香港廉政公署17年的努力后做出的,目的是给那些受到佳宁诈骗影响的股民一个交代。
正如电影《金手指》的导演庄文强所说:“世界并非完美,制度也并非完美,然而只有有人坚守,美好的未来才会出现。”回顾陈松青的人生发展史,从起初的蓬勃发展,到事业巅峰,再到最终的衰落,一切的根源都在于他的贪欲。金钱就像毒品一样,让他迷失了自我,不断追逐更多的利益,结果最终却一无所有。巴尔扎克曾说:“贪婪就像一个套圈,它越套越紧,最终将理智束缚。”而那些受害的股民又何尝不是因为贪婪?
他们购买了佳宁的股票,憧憬着像陈松青那样一夜暴富,然而他们却未曾意识到,自始至终,他们只是那些资本家“杀猪盘”中的棋子而已。21年前,梁朝伟与刘德华在电影《无间道》中在天台上对峙的场面,至今仍历历在目。而21年后的今天,两人在《金手指》中换了身份,演绎了金融世界中的种种人生百态。陈松青在服刑一年半后获释,破产后过着低调的生活,而他曾经翻云覆雨的事迹如今鲜有人提及。
然而,见证着他成功与失败的金门大厦依旧屹立在香港市中心,诉说着因贪婪而满盘皆输的故事。钱如枷锁,贪婪如坟墓,追逐名利最终只会化为泡影。适度的欲望是奋斗的动力,而极度的贪婪则会自食恶果。不贪图小利,适可而止,学会克制自身的欲望,方能立于不败之地。资料参考:1. Cetv《揭秘》丨廉政公署创立启示录。2. 凤凰卫视《皇牌大放送》丨从商业巨头到破产倒闭,震惊香港的贪腐案犯陈松青如何锒铛入狱?
3. 东方日报丨佳宁案审逾15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