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10:50来源:未知 人气:53
最近一段时间,英国和欧盟的一些政客,在台海问题上“很热闹”。理由也很简单,就是按照美西方的时间表,从现在开始,到2024年,欧洲的决策机构欧洲议会,以及北约的领导层,都要迎来“换血期”。
为了抢到欧洲政坛的入场券,一些个人能力不行的政客,就难免要打“歪主意”。而台海问题,因为有热度、有流量,被这群人视为自己“上头条”的捷径。6月,民进党当局的网红“跨性别”信息部门负责人唐凤,和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双线出击,前者窜访英国,后者窜访欧洲。
岛内政客的这类政治表演,其实并不稀奇。毕竟,蔡英文上台之后,因为处理不好两岸关系,所以在国际交往中频频碰壁。连岛内自家网民都嘲讽说,蔡英文、吴钊燮之流,是把“对外交往部门”搞成了“对外断交部门”。
吴钊燮
在这样的情况下,岛内政客以私人会晤为借口刷“存在感”,算是民进党当局在“国际交往”这件事上,给自己盖的最后一块遮羞布。不过,从外媒对唐、吴两个人行程的报道来看,这一次,欧洲的态度,和以往相比,是“热情”的有点出格。
众所周知,因为历史原因,两岸关系中存在很多“灰色地带”。在国际上,怎么接待岛内的官员,其实也有一些心照不宣的惯例。比如,按照传统来说,一些有影响力的大国,比如英、法这些国家的高级官员,会避免跟台岛“对等对话”,要降格接待。
说白了,就是把台湾地区视为中国的一个省,接待规格比照省级官员访问的待遇来。按照这个传统,唐凤去英国,接待他的,应该是英国的初级部长。但是这一次,英国政府偏偏安排了高级部长,内政部国务大臣图根哈特去和唐凤对话。
唐凤
当然,在大陆严正抗议之后,英国也给出了解释,说这次接待只是私人会晤,不是官方性质。但是这种狡辩,这两年中国大陆听得太多了,别管私人还是官方,越界就是越界。英国这样做,本质上是一种试探中国红线,想要“切香肠”的行为。
如果中方反应比较大,就往后退一步。如果没有反应,那接下来大概率就是“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而秦兵又至矣”了。欧盟方向上,按照台媒的说法,吴钊燮也得到了欧洲议会的“超规格”接待。吴钊燮这次见到的欧洲政要,包括但不限于欧洲议会的副议长、外委员会安全小组副主席,等等,甚至还见到了捷克总统 帕维尔。
台媒这么说,倒也不算错误。但是,比较有意思的一点在于,这一次访问,其实是“秘访”。也就是说,除了岛内媒体在积极放料,基本没有西方主流媒体在配合炒热度。目前,吴钊燮除了在捷克公开参加了所谓的“欧洲价值峰会”之外,在波兰、布鲁塞尔和意大利究竟干了什么,都看不到“官宣”的消息。
捷克总统
很明显,在台海问题上,欧洲的一些政客,也在试图“走钢丝”,试探中国大陆在台海问题上的敏感度。英国和欧盟在台海问题上争先恐后地试探中国大陆,除了美西方骨子里的傲慢心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想要“抢椅子”,在接下来的选举上争夺话语权。
最近,欧洲国家和英国,正在为了谁能接替斯图尔滕贝格打得不可开交。为了北约秘书长的位置,6月上旬,瑞典和英国领导人轮番跑到白宫“攀关系”。英国非常想让自家的国防大臣华莱士补缺,但是欧盟不愿意,法国公开表示反对。
北约秘书长是需要所有成员国集体推举才能上位的,历来,为了平衡美国对北约的影响力,一般都是从西欧或者北欧挑人,而东欧和英国被视为“亲美势力”,所以他们派出的候选人上位可能性很小。但是今年,情况比较复杂。
北约秘书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北约秘书长这个职位,象征意义大于实权意义,安排给西欧和北欧,算是美国维持跨大西洋关系的“体面”,尊重欧洲战略自主的一种姿态。但是,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北约的力量肉眼可见地将会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
不出意外的话,北约秘书长会成为一个“肥缺”,手里的资源更多,话语权也会变得更大 。在这样的情况下,比起继续对欧洲“装样子”,美国可能会倾向于把权力捏在自己手里。这也是为什么,和美国有着特殊关系的英国,这一次非常积极地想要出人上位。
在这件事上,最新传出来的消息是,英国已经和法国“撕破脸”了,痛骂马克龙要当英国候选人华莱士上位路上的绊脚石。 英国保守党议员直接隔空喊话,说法国人没资格在国防问题上对欧洲“指手画脚”。北约秘书长之争,可以看做当下西方内部,欧盟、英美之间“抢椅子”大赛的一个缩影。
马克龙
乌克兰危机爆发之后,西方内部的力量,其实也在迎来一轮大洗牌。美国想要借着这阵东风,巩固对欧洲的控制力。而欧洲的老牌强国,则希望乌克兰危机能够成为欧盟各国加大国防投入、重构国防工业的一个机会,成为欧洲进一步走向战略自主的一个起点。 两方各有小心思的结果,就是在国际舞台上“打擂台”。
而台岛,因为在西媒里的热度足够高,就成了这个擂台,被架在了火上烤。 举例来说,捷克是议会制国家,真正能掌握实权的是总理。如果不是见了吴钊燮,欧洲之外的人,可能一来分不清捷克和斯洛伐克,二来压根不知道捷克总统这个“吉祥物”姓甚名谁。
但是和吴钊燮一见面,全世界就都知道,原来捷克还有一个叫帕维尔的政要,还曾经是北约高层。这样,欧洲这群政客的目的,就达到了。北约秘书长的“接班人”一天没选出来、欧洲议会的选举一天没有尘埃落定,这种情况,就很难有效地被遏制住。
中英关系
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欧盟、美英的抢椅子游戏越来越激烈,双方在台海问题上,说不定还会有更“夸张”的表演。英国在今年5月,就宣称要在2025年,让自己的军舰“重返太平洋”。英国前首相特拉斯,不久之前也窜访了台岛。不出意外,接下来,这群人在南海和台海兴风作浪的表演,还会继续。
当然,面对美西方这种把其他国家的国家安全问题,当自己政治筹码的傲慢态度,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理。针对英国此次的出格行为,中国驻英国使馆提出严厉批评。发言人表示,英方允许台湾地区人员窜访英国,并安排官员与其会见,严重违反一中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严重错误信号,粗暴干涉中国内政。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英建交和发展外交关系的政治基础,敦促英方切实恪守一中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停止与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官方往来,停止助长“台独”分裂势力气焰。我们要正告英方,任何损害中国利益的行径都必将受到中方有力反击!
中国驻英国大使
但是,欧洲的情况我们也是知道的,总结起来,叫“遍地是大王,短暂又辉煌”,如果对每个欧洲政客都跳一下、打一下,那么太消耗精力了。目前,根据观察,中国的策略,主要还是 “抓典型”,就是不是每个都打,而是挑几个跳得最高的打,取得杀鸡儆猴的效果。 2021年的时候,中国就制裁过一批欧洲议会的政客。
未来,如果欧盟和英国还要继续“跳”,中国估计也愿意多抓几个典型。 此外,就是根据欧洲、美国不同国家,在台海问题上“跳脚”的程度,中国还会给予对方不同的待遇。表现比较好的,比如法国,中国就给“上待遇”,欢迎你来太平洋,甚至还要和你深化军事合作。吃相太难看的,比如英国,那就别怪中国“风刀霜剑严相逼”,全程跟监警戒了。
西式选举制度,在欧洲和美国培养出了一批“表演型人格”的政客。这群人缺乏搞实务的能力,却对上媒体头条非常热衷。欧美现在热衷于炒作台海问题的这批人,很多人可能连台岛在哪里都不知道,却要用这个问题“拿捏”中国大陆,来获得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这样的做法,是病态的,也是要付出代价的,玩火者必自焚。 接下来,中国大陆会不会拿出更多高招来对付这群人,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