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8 18:56来源:未知 人气:51
美国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随后中国迅速反击,迫使美国重新考虑其决策。这场“闹剧”背后的真实意图,中国早已洞悉。
最近,美国邮政总局宣布重新接收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国际邮件和包裹。公告中提到,邮政局与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紧密合作,以应对新关税对邮件投递的影响,确保包裹的顺利送达。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份公告是在2月5日发布的,而距离美国宣布暂停接受来自中国的入境包裹不到24小时。在4日,美国邮政总局表示,除了信件之外,所有从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包裹均不被允许入境。
中国方面对此次美国邮政禁令十分清楚,认为这与特朗普取消来自中国及其他国家货件的小额豁免条款密切相关。
“小额豁免”政策规定,对价值不超过800美元的包裹可以免税。然而,特朗普如今已暂停此政策,更重要的是,这项决定是加征对华关税措施的一部分。
毫无疑问,无论是取消“小额豁免”还是增加关税,特朗普的意图显而易见,就是遏制中国的发展。然而,这种制裁措施虽针对中国,却也对美国造成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以终止“小额豁免”为例,取消该条款的初衷是为了保护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然而,事实是,这一政策调整并未显著促进制造业就业的增长。
现代制造业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新实施的关税政策并未带来大量新的制造业岗位。与此同时,由于商品价格上涨和需求下降,许多依赖进口的行业开始出现裁员。
此外,撤销“小额豁免”使得普通消费者遭遇更高的商品售价,消费者需要承担额外的关税费用,从而整体消费水平随之下滑。
许多小企业依赖进口原材料或半成品,关税的增加使这一过程变得更加昂贵,导致美国国内经济面临新的挑战。
尽管美方的举动如同自扰,其一系列措施依然会影响中方。中方迅速做出了反应,将美国增加关税的事情提交至世界贸易组织。
近期,世贸组织收到了中国提出的启动磋商的要求,并已将信息传递给各成员国。中国此举旨在揭露美国的真实意图,将美方的行为公开化。而美国对此显然有所察觉,因此才上演了这场“一日闹剧”。
特朗普政府坚持发起贸易战,声称其目标是保护美国制造业和就业。但实际上,承担关税负担的多是美国的消费者。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带来了国际贸易的高度不确定性,促使很多国家重新审视与美国的贸易与投资关系,转而寻求更为稳定和可预测的合作伙伴。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调整并非易事。
中国的立场十分清晰,如果美国不迅速改正其错误的做法,中方势必会与其对抗。然而,美国也应明白,损害他人却自残的做法,究竟有没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