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08:49来源:未知 人气:53
在1月29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彭博社记者提了个问题,称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顾问探讨了一个话题——对所有中国进口商品加征60%关税的可能性 ,询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说实话,在这个场合提这种刁钻的问题,这位美国记者也可谓是“用心良苦”,暂且不论他到底有何目的,仅仅是“加征60%对华关税”这个假设,就够离谱的。如果真的这么做了,那么最先扛不住的,一定是美国自己。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
其实关于加征关税这事,特朗普不止一次的提起过,去年8月份,他就声称如果上台后将大幅提升关税,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普遍基线关税”,规模大概是3万亿美元,税率将普遍上调10%。
作为一名商人出身的政客,特朗普将美国看作是一家“公司”,而视其他国家为商业竞争对手,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更加复杂,不仅仅包含经济层面,因此这种粗暴加税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
众所周知,特朗普政府时期,为了扭转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局面,对来自中国的数千种商品加征额外的关税,这种违反经济市场客观规律的做法,不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也让美国遭受严重反噬。
因为加征关税的成本,完全作用在了美国企业和消费者身上,他们需要来自中国的零件和商品,然而由于关税的提高,他们不得不付出更高昂的成本,才能获取到所需的产品。
中美经贸往来密切
换而言之,美国对华商品加征高额关税,无形之中增加了美国底层民众的生活成本,甚至加剧了美国的通胀压力。正因如此,拜登政府上台后,一直在研究取消或者部分取消对华加征的关税,希望以此来缓解美国的经济压力。
但由于共和党的施压,拜登只要稍有松口就会被批评为“对华软弱”,因此直到现在,拜登政府依然在对华关税一事上,延续着上一届政府的策略。
现在,美国又进入了大选年,关税问题又将成为民主、共和两党激烈互搏的话题,必须要拿出一个令美国民众满意的税收政策,如此才能获得更多的选票支持,但美国记者拿这件事来试探中国,明显是找错了对象。
对于“特朗普提及对华商品加征关税”一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直言,该消息未经证实,不会对此发表评论。并强调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两国在经贸领域保持健康发展,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增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
中方的这番回应可以说是非常巧妙的,一方面回避了美媒埋设的话语陷阱,另一方面也表明了中方对同美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态度。
首先,美国大选将至,特朗普作为共和党热门候选人,其言论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并不代表美国官方立场,中方自然没必要评价。
其次,中美经贸关系的紧密程度,让美国在打算对中国商品继续加征关税之前,不得不考虑一下这样做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当初特朗普一意孤行挑起贸易摩擦,就让美国经济至今仍承受阵痛,难道还要重蹈覆辙?
再者,即便美国嘴上说着要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但实际情况却是两国贸易额不断突破历史记录。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美贸易额已经达到了7594.27亿美元。
美国总统拜登
这充分说明,中美经济合作的潜力是巨大的,即便是受到政治因素的干扰,也依然在稳步提升。正因如此,中方才会反复提醒美国,两国在经贸领域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一直以来,中方都并不回避与美方展开合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两国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两大经济体,彼此协作是可以干成许多大事的,这一点,美国并非不知道。
比如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安事务助理沙利文都曾喊出过“中美可以共存”的口号,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也都访问过中国,并且承认中美之间不可能在经济领域完全 “脱钩”,这说明美国其实也认识到了中美合作的重要性。
但是,基于所谓“政治正确”,美国政坛现在陷入了一种“逢中必反”的怪圈,凡事都以意识形态划线,极大增加了中美互动的障碍,也对两国经贸合作造成了影响。
中美关系
总而言之,美国对中国加征的不合理关税,加重了美国自身的经济负担,早日取消就能早日受益,如果执迷不悟,那么最终承受损失的还是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