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8 01:06来源:未知 人气:52
一、中国AI圈炸锅了:千年老二突然“偷袭珍珠港”
2025年3月3日深夜,所有科技公司的PR群都在转发同一张图——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上,腾讯元宝的图标压过了DeepSeek,坐上了中国区第一的宝座。
这场景堪比当年拼多多偷袭淘宝。要知道,DeepSeek可是过去半年中国最火的AI应用,号称“中文版ChatGPT”。
而腾讯元宝呢?去年5月上线后一直不温不火,排名长期在200名开外,属于下载榜上“查无此人”的水平。
但就在最近20天,这个“小透明”突然像打了鸡血:
2月13日:接入DeepSeek-R1模型,宣布支持“联网+满血模式”; 2月18日:紧急打通微信搜索入口; 3月1日:电脑版上线,Windows和Mac用户集体涌入; 短短半个月,排名从228名狂飙到第1名,日均下载量暴涨300%。
这波操作看得吃瓜群众直呼内行:原来腾讯不是做不好AI,是之前压根没认真做!
二、钞能力:半个月烧掉3个亿的“饱和式投喂”
要说腾讯元宝逆袭的秘诀,第一个关键词必须是“钞能力”。
有数据为证:
2月13日-2月27日:砸下2.81亿广告费; 日均投流2000万,相当于每天烧掉2辆劳斯莱斯幻影; 微信、QQ、B站、知乎、小红书……全平台无死角轰炸。
这波操作堪称互联网界的“春节红包战役”。你在微信刷朋友圈能看到元宝广告,在QQ聊天会弹出元宝弹窗,就连打开腾讯视频看剧都要先看5秒元宝宣传片。
更绝的是“超级用户生态”战术:
微信搜索栏直接推送元宝下载入口; QQ浏览器默认绑定元宝AI助手; 腾讯文档里敲“/”就能召唤元宝;
微信九宫格入口装了元宝……
这套“全家桶式”打法,让竞争对手豆包、Kimi直呼玩不起——毕竟不是谁家都有微信这样的10亿用户入口。
三、执行力:一周迭代5个版本的“腾讯速度”
如果说烧钱是基本功,那么腾讯这次展现的“敏捷开发”能力才是真本事。
看看这个更新清单:
1. 2月13日:接入DeepSeek-R1,实现“双核驱动”(混元+DeepSeek双模型);
2. 2月17日:自研深度思考模型混元T1上线;
3. 2月21日:解锁图片解析功能(连表情包都能读懂);
4. 3月1日:电脑版上线,支持文件拖拽分析;
平均每2天一次大更新,开发团队直接开启“007模式”。
动作最快的操作当属“借船出海”:
把DeepSeek模型装进自家APP,既蹭到技术热度,又保住品牌主权。
自研的混元Turbo S模型实现“秒回”,首字延迟降低44%;
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内容全部接入,解决AI“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老毛病。
这种“拿来主义+自主创新”的组合拳,让元宝既有了DeepSeek的智商,又保留了腾讯的生态护城河。
四、躺赢运气:那个“总是赶上风口”的男人
要说这场逆袭的最大赢家,非腾讯副总裁汤道生莫属。江湖人称“刀神”的他,已经第二次上演“躺赢”剧本:
第一次躺赢: 2019年底推出腾讯会议,结果2020年疫情爆发,远程办公需求井喷,直接躺成行业第一。
第二次躺赢: 2025年2月刚把元宝团队划归自己管辖,就碰上DeepSeek开源生态爆发,再次躺赢。
这位斯坦福学霸的职业生涯,简直就是一部《风口上的男人》:
做QQ空间时赶上社交网络爆发, 做云计算时撞上企业数字化转型, 做AI助手又遇到大模型革命。
难怪业内人士调侃:“刀神买彩票都能中头奖,这运气堪比《繁花》里的宝总。”
五、行业地震:AI战国时代的三重启示
这场逆袭背后,藏着中国AI市场的三大趋势:
1. 生态战>技术战
腾讯用微信入口+DeepSeek模型+混元自研的组合,打得纯技术流的Kimi节节败退 字节跳动坚持用自家豆包模型,结果排名从第2跌到第4。
2. 敏捷开发>长期规划
元宝团队20天内迭代7个版本,比某些公司半年更新还多。腾讯会议当年也是3个月更新20多个版本。
3. 开源合作>闭门造车
DeepSeek开源策略催生出“模型应用商店”新模式,华为、阿里等大厂都在加速接入第三方模型。
六、未来预言:元宝能坐稳王座吗?
虽然眼下风光无限,但元宝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1. “借来”的模型:过度依赖DeepSeek可能存在不确定性。 2. “烧钱”的隐患:日均2000万的投流不可能永远持续。 3. 不够“原汁原味”:魔改的DeepSeek模型可能影响使用体验。
不过按照腾讯的套路,大概率会走“前期烧钱圈用户,后期生态变现”的老路。
毕竟看看微信支付的崛起史,就知道腾讯最擅长的就是把短期爆款做成长期基建。
腾讯元宝的逆袭,本质上是一场“资本+生态+运气”的精准打击。它告诉我们三个朴素道理:
1. 在互联网行业,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比如抱住DeepSeek大腿);
2. 永远不要小看腾讯的后发制人能力;
3. 遇到风口时,请务必找一个叫汤道生的男人当队友。
这场战役还没有结束。听说百度文心一言已经改名“文小言”准备反扑,字节跳动也在憋大招。2025年的中国AI大战,注定比《三体》还要精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