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05:35来源:未知 人气:56
2025年3月24日,长沙市教育局宣布中考改革新政,教育局负责人高调宣布:“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优待实行单列,不纳入统招计划”!
新政立刻引发了网友强烈争议!很多网友认为,这样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从表面上看,这项举措旨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来到长沙,但其内核却暴露出明显的教育资源垄断特点。
根据当地相关规定,A类(如院士)、B类(如茅盾文学奖得主)、C类(如金话筒奖主持人)人才子女可自由择校,而占高层次人才绝大多数的D类(年薪50万以上的企业高管、技术人才),其子女虽未明确“免试入学”,也可以通过“单列计划”悄然获得升学特权。
这引发了网友的质疑:所谓“人才优待”,很有可能成为资本与权力阶层的“绿色通道”?这些高层次人才子女单列招生是否需考试?分数线如何划定?
教育局面对质疑也做了回应,高层次人才子女不通过中考统招,可以腾出更多的名额给普通人。但网友表示担忧:优质高中总学位有限,当D类子女通过“单列通道”进入四大名校,普通学生即便分数达标,也可能因名校实际学位减少而被迫分流。
网友犀利评论:“这哪是招人才?这是给老板们发‘学票’!”
当地教育部门希望通过这个举措,吸引高层次人才入住,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贡献,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用“子女升学”作为吸引人才的筹码,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把公共教育资源私有化了!
更危险的是,这种举措传递出“金钱=教育特权”的信号,当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题海中挣扎时,企业高管的子女却因父辈年薪达标而轻松跨越竞争。教育公平会受到很大冲击!
一名网友说:“如果人才真爱国爱乡,何需用孩子上学当诱饵?这分明是给投机者开后门!”
长沙这个做法也可能引发其他城市效仿,虽然该地并非首个推出“人才子女优待”的城市,但其问题在于将短期功利主义凌驾于教育公益性之上。
要做到真正的教育公平,应该是普惠所有孩子,而非用“抢人大战”制造新的不公。
一名网友的留言刺痛人心:“普通人家孩子寒窗十年,不如别人有个好爹。这样的做法,无法让人信服,不能让中考最后变成了"拼爹游戏"!
正如某教育学者痛批:"用破坏教育公平的方式吸引人才,就像砍掉果树招揽鸟群——最终只会留下满地黄叶。"
长沙中考新举措暴露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合法化特权运动",它用"人才"之名行"资本"之实,用"单列计划"掩盖"资源掠夺",这样的做法,只能引发更多人的焦虑:那些在题海中挣扎的寒门学子他们怎么办?一座城市的繁荣,是不是必须以普通孩子的未来为祭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