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2 23:38来源:未知 人气:52
副区长主动投案背后的“疯狂人生”
“我就像个赌徒,借新债还旧债,最后连工资卡都被利息吃光了……”面对镜头,雅安市名山区原副区长骆毅声泪俱下。这位曾被视为“前途无量”的80后干部,因10年疯狂贷款781万、支付利息170万,最终被逼到受贿还债的绝路。他的故事,比电视剧更荒诞,也比现实更扎心。
从“阳光青年”到“贷款狂魔”
2008年,顶着“大学生党员”光环的骆毅入职基层,同事评价他“阳光上进,连运动比赛都冲在最前头”。2012年儿子出生后,装修缺钱的骆毅第一次尝到银行贷款的甜头——20万轻松到账,让他“突然发现钱可以来得这么容易”。
命运的转折点,藏在膨胀的虚荣心。当上镇长后,骆毅的“面子工程”一发不可收拾:朋友聚餐抢着买单,衣服鞋子非名牌不穿,连手机都要和老板朋友“比档次”。工资不够花?他开始疯狂申请贷款,银行借不到就转战网贷平台。
“填两个信息就能到账,这和天上掉钱有什么区别?”2015年,某网贷平台的“及时雨”让骆毅彻底沦陷。从此,他开启“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67家机构、199笔贷款,像滚雪球一样垒到781万。
拆东墙补西墙的疯狂人生
网贷的“毒瘾”有多可怕?骆毅用亲身经历给出答案:
- 手机成瘾:看到朋友用新款iPhone,转头就去买;同一款手机买进卖出十几次,5年亏掉30万。
- 豪车魔咒:2020年买高档轿车,开一年嫌“不舒服”换百万越野车,一周后又因还贷压力贱卖,倒腾6辆车亏40万。
- 精神崩溃:催债电话24小时轰炸,他砸碎新手机发泄,夜里盯着还款短信“睁眼到天亮”。
更荒诞的是,为填补窟窿,骆毅竟把奢侈品当“提款机”——新款手机到手就挂二手平台,百万豪车开一周就折价甩卖。同事眼里的“成功人士”,背地里早已被债务逼到悬崖边。
拿权力填窟窿的致命选择
2018年,担任镇长的骆毅迈出危险一步:向开发商“好友”彭某某借款15万。对方爽快掏钱时,他还在窃喜“有本事交到阔朋友”,殊不知已掉入围猎陷阱。
权力的变现,比网贷更快:
- 帮开发商拿项目,收50万“感谢费”;
- 逢年过节笑纳老板“拜年红包”,4年收7万;
- 三条道路改扩建工程中,与中间人勾结捞走107万。
“收钱时觉得这是救命钱,后来才发现是买命钱!”2024年6月,被利息压垮的骆毅终于自首。等待他的,是3年半牢狱和20万罚金——这场用前半生换来的“奢侈梦”,终究血本无归。
警示录:年轻干部如何避开“骆毅式陷阱”?
骆毅的悲剧绝非个例。近年数据显示,35岁以下干部贪腐案中,网贷、赌博、高消费诱因占比超60%。他的堕落轨迹给所有人敲响警钟:
1. 虚荣心是腐败的温床:穿名牌、开豪车不是“领导标配”,工资撑不起的排场迟早反噬。
2. 网贷是吃人的无底洞:看似方便的贷款,年息最高达50%,借1万还2万绝非危言耸听。
3. 朋友圈藏着致命刀:围猎者送的不是情谊,而是裹着糖衣的炮弹。
中央纪委曾痛批:“年轻干部违纪违法,往往从追求‘精致生活’开始。”骆毅用人生崩盘告诉我们:守住底线,才能守住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