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8 19:58来源:未知 人气:51
2024年3月12日,一则“92年宝妈连生9个孩子,丈夫扬言凑齐12生肖”的新闻冲上热搜。视频中,一名广西父亲对着镜头展示家中5儿4女的“盛况”,声称要“生满12个生肖”,引发全网哗然。这场看似荒诞的生育竞赛,撕开了中国社会转型期传统观念与现代文明的激烈碰撞,也让“生育自由”的边界成为全民热议的焦点。
当事人家庭自称居住在南宁城中村,丈夫从事零工,妻子全职带娃。从2016年首胎落地至今,这对“90后”夫妻以平均每年1.2个孩子的速度持续扩编家庭。面对网友对其经济能力的质疑,丈夫称“穷有穷的养法”,并表示生育目标源自“喜欢大家庭的热闹”和“凑齐生肖”的执念。
这种将生育等同于“集邮”的行为,折射出深层的文化基因。民俗学者指出,十二生肖在传统文化中象征圆满轮回,部分地区至今存在“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的集体潜意识。在短视频平台上,#生够十二生肖#话题下竟有数万条讨论,有人调侃“龙宝宝必须生双胞胎”,更有人晒出“六年四胎”战绩——传统生育观在互联网时代正以猎奇化的方式复苏。
光鲜的“生肖大满贯”愿景下,残酷现实逐渐浮出水面。据当地社区工作人员透露,该家庭9个孩子中仅有3人正常入学,其余均未办理户籍。南宁市教育局数据显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共经费为6500元/年,若按此计算,仅教育开支就需家庭额外承担近4万元——而父亲自称月收入仅5000元。
更严峻的是母亲的身心损耗。医学研究显示,连续生育会使女性盆底肌损伤风险增加300%,贫血概率提升47%。广西妇幼保健院医生在接受采访时直言:“31岁生育9胎属于极高危妊娠,每次分娩都是赌命。”而在该家庭的短视频中,母亲始终沉默,镜头前只有丈夫畅谈“生育大计”。
法律红线与伦理困局。 尽管我国已放开三孩政策,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41条明确规定,超生家庭仍需缴纳社会抚养费。律师指出,若查实该家庭存在违规,理论上需追缴近百万罚款。而更尖锐的伦理争议在于:当生育沦为“个人自由”,孩子是否沦为满足父母偏好的工具?
儿童权益保护组织“小希望之家”发起网络投票,87%参与者认为“超生家庭侵犯孩子生存发展权”。社会学家则警告,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多子女家庭容易出现“照料剥夺”,尤其是女孩往往被迫承担育儿责任,形成“代际剥削”的恶性循环。
耐人寻味的是,该家庭从2023年起持续在短视频平台更新“九娃日常”,单条视频最高获赞超百万。镜头里,孩子们挤在堆满杂物的房间分食泡面,母亲蹲在公用水池手洗成堆衣物——这些刻意营造的“苦难叙事”反而成为流量密码。有MCN机构透露,类似家庭账号通过带货、打赏月入可达2-3万元,相当于父亲半年的工资。
这种将生育异化为商业表演的现象,正在制造危险的示范效应。在江西某农村,已有家庭效仿“十二生肖”目标,母亲在直播中直言:“生到平台封号为止。”当生育沦为博眼球的工具,儿童权益的防线正在被悄然击穿。
面对这场生育闹剧,北京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提出警示:2023年中国总和生育率已跌至1.09,但鼓励生育绝不等于放任非理性繁殖。真正的生育友好政策,需要配套的医疗保障、教育资源与就业支持,而非将压力转嫁给个体家庭。
在法院门口,公益律师正在协助儿童福利机构申请介入调查;在直播间里,更多网友开始追问:“孩子们真的想要这么多兄弟姐妹吗?”或许,当我们不再把生命当作生肖符号或流量筹码时,才能真正理解“生育自由”的重量——它既需要挣脱传统枷锁的勇气,更离不开对每一个生命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