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16:56来源:未知 人气:52
粉丝提问:黄龄唱功如何?
答:华语T1,音域C3-F6,三个八度+四度,完美声带闭合,音色有戏曲逻辑,最佳非主流女歌手
黄龄,这位以《High歌》、《痒》两首现象级声乐高难度歌曲成为顶级女歌手的姑娘,以极致灵动、契合华语审美的高音成为华语音乐中生代唱功最佳的少数实力派歌手。黄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歌手,她的音乐总是出其不意的非主流市场。以《风月》这首生涯巅峰作品为流行戏曲审美风格的特殊性,对于华语音乐而言,是一种审美的大胆开拓。定位就值得钦佩。
从整体唱功上,黄龄属于天赋型混声歌手,收到了传统戏曲的高位置五组高音影响。17岁被发现之后,直接成为歌手,在20岁便发布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专辑《痒》,包含黄龄生涯最佳的两首现象级作品《High 歌》和《痒》。黄龄一战成名,同时给黄龄制作《痒》的和声编写和创作《High 歌》的常石磊同样踏入巅峰音乐制作人之中。
如此,华语乐团内地的中兴歌手开始出现。事至如今,常石磊、胡彦斌、黄龄这一脉已经成为了华语的主力之一。黄龄以超出2007年审美的五组高音著称,早期的喉位偏高,在综艺之中较为容易挤卡,但中期黄龄拜入周筱燕门下,直接走入混声兜底,唱功可塑性能力极强。
从音色上讲,黄龄的音色表现极为具有传统戏曲的美感。柔媚如丝、明亮度拉满、民间小调的美感溢于言表,不主流但具有东方韵味,是不可多得的小众艺术性定位歌手。黄龄自身也表达了“从小受到了爷爷奶奶喜欢听戏曲的影响,才想可不可以在流行音乐之中完成艺术性的突破”,事实证明,黄龄的音色成为拓展华语音乐审美的一大核心。虽然在很多场合不适合,但是从声乐角度上讲,这种突破是值得鼓励的。而这种音色之下,是强大的混声技巧。
从音域上讲,黄龄的音域表现非常优秀。从C3-F6都有大量触及的Live演唱视频。质量音域在G3-Gb5这来一个八度+七度,将近两个八度的质量音域让黄龄在女歌手之中几乎处于不败地位。而且黄龄的A4-Gb5的质量极高,尤其是D5-Gb5的高音弱混、头声咬字极为自然、手到擒来,毫无压力,甚至是将Gb5的高音作为一种常用音域。这十分可怕。
不同于其他女歌手的强混五组的狰狞感,黄龄走的是轻柔的轻机能弱混和头声,整体是基于戏曲的小调美感,音高但不刺耳。早期的黄龄音色和音域表现是较为刺耳,尤其是Live。但如今黄龄的现场堪称完美。尤其是她在各大自媒体上浴室唱歌桥段,非常令人赞叹强大的唱功和无后期的自信。
从腔体上讲,黄龄的进步斐然。早期的黄龄是有过很多翻车的场面,E5的挤卡次数很多,音色偏向于尖锐,但是如今的黄龄那就是一个完美腔体、完美放松状态的表现。整体的支撑拉满,从低音的胸腔共鸣C3,来到四组的自然喉位边缘化,跟进到D5的强混声表现,高音的弱混声。整个音域的音区连接非常完美,没有任何音区上的腔体短板,这十分强大。
整体而言,黄龄的唱功是一个挑不出任何毛病,而且还具有个人艺术理解、音域极广、质量极高的顶级歌手。说是华语乐团的T1级别歌手毫无问题。但是很可惜的是,黄龄对于戏曲的流行化使用,导致了一定难以登上成为主流舞台,这既是审美的门槛也是市场的趋利性。所以黄龄更适合走综艺路线。的确《痒》和《风月》这类小调歌曲,喜欢的人非常喜欢,但是排斥的人也较为排斥的。黄龄的歌曲是有审美门槛的。
以下从音色、音域、腔体上具体分析:
1**:音色;**
黄龄的天赋主要是在音色的处理上,声带闭合天然具有非常明亮的高音表现。具体歌曲是《High 歌》的升Key演唱的Eb5长音,堪称在2007年最强的女歌手完美音色强混声表现。这种闭合的强度和腔体协调能力,超出了当年的职业歌手的声乐质量。整体喉位的表现极高,偏向于高喉位又具有完美的头声衔接,如此黄龄的Eb5实际上呈现了一种童声的基础色彩。
这种堪称完美的辨识度女高音音色,对于流行音乐而言是极少的,华语的抒情歌普遍的音区在A4-C5之间,而黄龄的音色优势恰恰是在D5和Eb5开始发力。如此就导致了实际上黄龄的音色天赋是非常挑歌的。所以我们听到了两首都不是主流表现的歌曲,一首是摇滚但依旧撩人的《High 歌》,甚至有一段单纯的哼唱极为具有妩媚感。而《痒》更是走在大众审美的弦上。
这种偏向于猎奇的市场定位,实际上的确发挥了黄龄的天赋优势:不管是《痒》还是《High 歌》我们都可以直接感受到音乐的律动美感和音色的华丽性质。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音色过于妩媚,导致的风月口碑问题。不管如何,我们文化对于音乐的定位就是一个抒情和共鸣。但是如果音色过于妩媚的话,就会如下的问题:
1:偏向于韩式的娱乐过度思维。音乐难以共鸣,而成为了一种表演性质的噱头。
2:年长者普遍不接受这种有“过度娱乐”嫌疑的歌曲,这必将难以成为春晚曲目。
这两个问题在2023年依旧很难解决,成为了黄龄音乐事业的核心阻碍。而在2015之后,黄龄的音色实际上就开开始了全部的升级和塑造。她的音色,开始具有较为完美的胸声质量,整体的音准、节奏、调式理解,歌曲强弱张力,开始朝着一个顶级歌手发展。具体的变化如下:
1:开拓了低音的完美胸声共鸣,弥补了音色尖锐和小嗓声压偏低的问题。早期的黄龄是基本上没有低音的,一开口就在C4起跳,这比普通职业女歌手都要高四度,这导致了三组的低音上黄龄实际上是有很大的短板的。但是如今我们听到的黄龄歌手,极具低音的深沉美感。这意味着,黄龄在音色从女高音开始去思考女低音,乃至于男中音的音区,和声思维拉满。
2:声压由传统戏曲的小嗓变为了流行的强混大嗓。2008年黄龄演唱的《High 歌》和2021年黄龄演唱的《High 歌》主要差异就在于此。早期的Live大部分都是不太好听的,尤其是在综艺现场的麦克风收音情况下,音色断层、偏向于干声,而且共鸣表现不佳。但是在2017年山东卫视省级舞台上,黄龄的全开麦表现Eb5的音色,具有完美的教科书级别强混金属芯。质量极高。
3:整体的音色技巧,从头声弱混朝着全面发展,包括但不小于:声带边缘化、强混、弱混、平衡混、气混。尤其是将弱混和气混进行了区分,并且在四组上完成了一定的边缘化处理,让气混在四组具有假声的细腻美感。
2**:音域;**
在整体的音域表现上,黄龄几乎成为2008年-2012年之间,声乐高调式的核心歌手。其中《中国好声音》的张玮演唱的《High 歌》成为了当时《中国好声音》最佳、最热曲目,也说明了很多问题。在华语音乐普遍都是抒情音乐的时候,黄龄的出现,将音域的什么从男生的F4,直接拔高了一个八度,来到了Gb5。而当时大部分女歌手的音区也不过是C5。
音域的音区提升,是音域审美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审美的拓展意味着华语音乐的丰富性,也是声乐的极限舞台。而实际上也是在黄龄出现之后,整个华语音乐都开始一场对于高音的追逐,《High歌》也成为了一个早期的高音代名词。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黄龄以20岁的年龄完成的音域天赋上。
综上,黄龄的唱功是非常好的顶级歌手。对于混声的运用,可以让她娴熟掌握多种风格的变化。而她在上海音乐学院副教授的学习之旅,让她在音准、节奏、音色、声带闭合、气息支撑等等基本功非常完美,和胡彦斌、常石磊等人属于一个基本的基本功表现。期待未来的新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