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AI 盘古大模型 智谱AI SenseNova 混元大模型 chatgpt 星火大模型 deepseek 安第斯大模型 文心一言 豆包 huggingface 通义千问 cursor MiLM claude 大模型 PaddlePaddle 360智脑

智谱成首家遭封杀国产大模型,禁令下的中美AI人才博弈

日期:2025/04/05 16:34来源:未知 人气:54

导读:继AI芯片之后,国产AI大模型也“成功”进入美实体清单。01智谱AI被美拉入“黑名单”估值200亿的中国“大模型六虎”之一的智谱AI 和 AI 芯片设计企业算能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北京时间1月15日晚,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 (BIS) 修订了《出口管制条例》(EAR),在实体清单中分两批,共增加了25个中国实体,主要包括智谱旗下10个实体、算能旗下约11个实体(包括一个新......

继AI芯片之后,国产AI大模型也“成功”进入美实体清单。

01

智谱AI被美拉入“黑名单”

估值200亿的中国“大模型六虎”之一的智谱AI 和 AI 芯片设计企业算能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

北京时间1月15日晚,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 (BIS) 修订了《出口管制条例》(EAR),在实体清单中分两批,共增加了25个中国实体,主要包括智谱旗下10个实体、算能旗下约11个实体(包括一个新加坡分公司),以及哈勃投资的光刻机企业科益虹源(Beijing Keyi Hongyuan Optoelectronics Co., Ltd)等。

上述这些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中国实体,美国供应商在未事先获得特殊许可证的情况下将被禁止向他们发货。此次新规于发布当天生效。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公司关注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拟将智谱及子公司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一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公司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智谱称,鉴于公司掌握全链路大模型核心技术的事实,被列入实体清单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实质影响。智谱有能力也将更专注地为用户和伙伴提供世界一流的大模型技术、产品和服务。同时公司将继续参与全球人工智能竞争,坚持最高安全标准和公平、透明、可持续原则,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02

美“实体清单”变中“荣誉清单”

近年来,“实体清单”这个词频繁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它原本是美国为了制裁他国企业而单方面设立的一份名单。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名单却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企业实力和技术水平的“荣誉勋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不仅没有被这份清单吓倒,反而将其视为实力的见证,纷纷站了出来,用硬核的实力和坚定的态度,回击着美国的制裁。

相较越打压越强大的半导体行业,国产AI大模型首次进入“实体清单”,而智谱AI这个原本在C端市场声量小于“豆包”“Kimi”“文心一言”的国产大模型则在短时间内被众多国人熟知。

智谱AI的技术源自成立于1996年的清华大学KEG(知识工程)实验室,拥有逾27年的人工智能技术积累。其创始团队主要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智谱AI在成立初期就专注于大模型算法的研究。2020年1月,公司正式投入大模型算法的研发工作。

2021年9月,智谱AI设计了GLM算法,并推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源百亿大模型GLM-10B。此后,公司不断推出性能更优的大模型,如GLM-130B(拥有1300亿参数)、ChatGLM系列等。

此外,智谱AI还推出了认知大模型平台Bigmodel.ai,包括CodeGeeX和CogView等产品,提供智能API服务,链接物理世界的亿级用户、赋能元宇宙数字人、成为具身机器人的基座,赋予机器像人一样“思考”的能力。

从时间线可以看出,在Open AI一鸣惊人之前,智谱AI就已经投身大模型研发,且拥有自研的GLM(General Language Model)预训练框架,这也是智谱AI技术体系的核心。

在2023年下半年,行业中对百模大战下一阶段是什么的回答大多聚焦于用行业数据训练垂直大模型,但智谱选择跟OpenAI一样,相信通用大模型的能力。它也继续紧跟OpenAI的发布节奏,进入2024年,智谱先后发布了对标Sora的视频生成模型CogVideoX,以及对标GPT-4o的端到端语音模型GLM-4-Voice和GLM-4-VideoCall。

在技术路线与模型性能上,智谱AI采用“大模型+小模型”的技术路线,通过大模型的预训练和微调,来适应不同场景和任务的需求。这种技术路线可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应用范围,但也存在着模型复杂度高、计算量大、训练时间长等问题。智谱AI已推出多个系列的大模型,如GLM-130B、GLM-4等,在多个基准测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整体性能与OpenAI的GPT系列模型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而OpenAI更加注重通用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其GPT系列模型可以在多个场景下应用,并且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OpenAI的GPT系列模型规模较大,可以处理大量的自然语言数据,从而获得更好的模型性能。

此外,OpenAI在算法优化、算力投入等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使得其模型在性能上持续领先。

而美国将智谱AI列入实体清单,主要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智谱AI在基础模型研发上的突破,使其具备了与美国科技巨头竞争的实力;其次,GLM大模型在军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潜力,可能动摇美国的技术优势;最后,智谱AI与清华大学的紧密合作,体现了中国"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正在快速提升中国的科技竞争力。

显然,在其成长期“掐”掉更符合美方利益一些,而实体清单的制裁将对智谱AI未来发展多少会带来一定影响。

在硬件层面,高端GPU芯片的获取将更加困难;在软件层面,部分开源工具和框架的使用可能受到限制;在合作层面,与国际学术机构和企业开展技术交流的难度加大。但这些挑战也将倒逼中国加快自主创新步伐,推动国产替代进程。

而智谱成首家进入美实体清单的的国产大模型这件事情的背后,与其说是美方担心我国大模型发展过快、大数据隐私泄露,不如说是中美AI大模型领域的人才之争。

03

从“实体清单”到“人才争夺战”

在AI领域,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随着智谱AI成为首家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国产大模型企业,中美在AI人才方面的竞争也日益白热化。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全球AI技术的领头羊,拥有众多顶尖的高校、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吸引了大量优秀的AI人才。然而,随着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招募AI人才,特别是在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前沿领域。

智谱AI作为一家拥有清华大学背景的AI企业,其创始团队和技术团队主要来自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技术实力。这种“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不仅加速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AI人才。

面对中国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才储备的增强,美国开始感到压力。为了维护自己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不仅加大了对本土AI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还试图通过限制中国企业和研究机构获取高端技术和资源,来遏制中国AI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中国AI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AI人才选择回国发展。中国在AI领域的政策支持、市场潜力以及科研环境的改善,吸引了大量在海外学习和工作的中国AI科学家和工程师回国创业或加入本土企业。与此同时,中国也通过“千人计划”等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吸引全球顶尖AI人才。

然而,美国对AI人才的吸引力依然强劲。美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如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谷歌、OpenAI等,仍然是全球AI人才的向往之地。美国通过其开放的移民政策、优越的科研条件和丰厚的薪酬待遇,持续吸引着全球顶尖AI人才。

智谱AI被列入“实体清单”,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对中国AI人才崛起的担忧。通过限制中国AI企业获取高端芯片、开源工具和国际合作,美国试图减缓中国AI技术的发展速度,进而削弱中国在AI人才争夺中的竞争力。

04

硅谷华裔的崛起与困境

除智谱AI这样的国内“独角兽”企业,在硅谷科技巨头和明星创业公司中,华裔面孔正在大模型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OpenAI、Google DeepMind、Anthropic等顶尖机构的技术团队中,华裔工程师和科学家占据了重要位置。

OpenAI首席科学家Ilya Sutskever团队中的多位核心成员、Google DeepMind的研究骨干、Anthropic的技术专家,都展现出华裔科学家在该领域的突出贡献。他们的工作涵盖从基础算法创新到工程实现的全链条,推动着大模型技术的快速演进。

华裔在美国大模型领域的崛起,离不开他们在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创新。

以SF MOTORS为例,这是一家成立于硅谷的智能电动造车新势力。该公司由一群曾在特斯拉、宝马、大众等知名汽车品牌工作的华裔精英组成,他们凭借在电动汽车核心电驱动技术、整车智能制造技术以及智能驾驶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成功推出了多款智能电动SUV,并在全球市场上获得了广泛认可。SF MOTORS的崛起,不仅展示了华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能力,也彰显了硅谷作为全球创新中心的独特魅力。

尽管华裔在美国大模型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他们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近年来,随着美中关系的急剧恶化,华裔科学家和企业家在美国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剧烈变化。

以“中国行动计划”为例,该计划由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11月启动,旨在打击所谓的“间谍活动”,将大批华裔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列为审查目标。该计划实施期间,有150多人因未披露资金来源或与中国机构的合作关系等行为受到刑事指控,其中近90%为华裔。尽管拜登政府在2022年宣布终止该计划,但针对华裔的歧视和仇恨行为并未从现实中消失。这种“寒蝉效应”不仅导致大量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也影响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的求学和就业环境。

如今,“产学研”深度融合智谱AI又被盯上,预示着中美AI产业之争将进一步点燃细分赛道的硝烟。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