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9 19:53来源:未知 人气:52
2025年3月27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上演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司法对决:网络大V宋祖德因涉嫌诽谤罪被传唤接收林生斌的刑事自诉状,而双方围绕案件管辖权、言论性质等核心争议展开激烈交锋。这场持续三年的舆论战正式进入司法程序,不仅关乎个人名誉权,更成为检验网络谣言治理与司法公正的试金石。
2017年杭州保姆纵火案中,林生斌因妻子朱小贞及三名子女遇难成为舆论焦点。2021年6月,林生斌被曝再婚生女后,宋祖德等网络大V借机炒作,指控其“策划纵火”“与保姆有不正当关系”等谣言。尽管杭州市公安局2021年8月3日已通过官方通报明确“未发现林生斌涉案”,并澄清相关谣言,但宋祖德仍持续散布“被监视居住”“面临死刑”等虚假信息。
2025年1月,林生斌正式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指控宋祖德自2021年6月起通过自媒体账号捏造事实,且利用流量承接商业广告牟利,构成《刑法》第246条诽谤罪。3月27日,宋祖德被传唤至法院接收文书,但其代理律师李彩娥称“未见到林生斌本人”,引发程序合法性争议。
林生斌方指控核心:宋祖德通过文章、短视频等形式虚构“林生斌参与纵火”“被刑事措施”等事实,且在官方辟谣后仍继续传播。在发布谣言的同时,宋祖德账号承接大量广告,涉嫌“以流量换经济利益”。长期的网络攻击导致林生斌无法正常生活,社会评价显著降低。
宋祖德方回应:宋祖德称其言论是对社会事件的合理质疑,属于公民言论自由范畴。其代理律师提交管辖权异议,主张案件应移送至其户籍地广州荔湾区法院审理,暗指林生斌“未亲自到庭立案”。宋祖德弟弟刘信达公开指责林生斌“炒作复出圈钱”,并称其“践踏法律底线”。
诽谤罪认定需证明宋祖德明知信息虚假仍故意传播。若谣言被转发超500次或点击超5000次,或导致林生斌社会评价显著降低,即可构成犯罪。利用谣言吸引流量变现,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管辖权争议,根据《刑事诉讼法》,刑事自诉案件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宋祖德户籍在广州,其提出管辖权异议可能延缓案件进程,但法院需在15日内裁定。
宋祖德案或将厘清“合理质疑”与“诽谤”的界限,为类似纠纷提供判例参考。若其言论被认定为“明知虚假仍传播”,将警示公众人物与自媒体账号的合规风险。林生斌未亲自到庭立案的争议,引发对刑事自诉程序合法性的讨论。法律界呼吁完善证人出庭规则,避免程序漏洞被利用。案件背后折射出公众对“杭州保姆纵火案”的长期关注与信息焦虑。司法判决需在还原事实与平衡舆论之间寻求平衡。
宋祖德与林生斌的这场官司,不仅是个人名誉的保卫战,更是网络时代真相与谣言、权利与责任的终极博弈。无论结果如何,它都将为网络谣言治理、司法程序完善以及公众理性参与舆论监督提供重要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