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30 23:33来源:未知 人气:51
柴静说:
“从尘土里来的人,能理解开怀大笑背后的酸楚,也知道幽默是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
有些笑容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人与人之间在很多时候,是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的,而一个内心温良且柔软的人,他们愿意为了大家都好,所以尽可能地做好自己。
这是一种教养,也是一种胸襟。
换句话说,因为理解了人各有各的难处,明白了参差百态的人性,所以看到了生活的本质。
1:人生不易,不需要感同身受
到了一定的年纪,我们就会发现,不高估人情,不低估独立,不需要感同身受是一种多么豁达的心胸。
真正的成熟,是能够靠自己一人的能量,在复杂的人世里,活得漂漂亮亮。
别人风风光光,他人腰缠万贯,万丈光芒,说实在的,与你何关?
他人穷困潦倒,自甘堕落,甚至自暴自弃,说实在的,你岂能个个帮得到?
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再怎么精打细算地做事,精挑细选地做人,也很难做到一应俱全,样样具备。
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在通往不同的人生路程,看到不一样的人生风景。
不是你认为好的,别人就觉得好,哪怕你硬塞你以为最好的,对方也可能觉得这是最差的。
人生不易,有时候所谓的感同身受,就是强行加在彼此之间的精神伤害。
倒不如随性一点,乐观一点,自在一点,让一切尽可能地保持在一个“适度”上面。
然后,少抱怨、少倾诉、少妄想。
人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便是控制自己的倾诉欲望。
就像纪伯伦曾说:
“虽然言语的波浪永远在我们上面喧哗,而我们的深处却永远是沉默的。”
人与人不管关系走得多近,不论彼此的友谊多么兼顾,总有一天都会走向分散。
说得更大一点,就是我们所经历的人世间里,一切都是不牢靠、不坚固的。
寿命也是不坚固的,最多活到一百年两百年,就要寿归正寝了。
家庭、父母、子女、夫妇相聚,也一样不牢固,终归还是要分散的。
在这种明明可以看到希望的结局,我们每个人都理应活出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为了迎合、成全他人他物而甘愿无止尽地自我牺牲。
佛经有言:
“积聚必消散。”
任何事物、缘分,一旦聚拢的姻缘积聚到了顶点,其下面要走的路就是消散。
人世间里的一切事物,都有因果关系,也有物极必反的道理。
钞票来了,也终有消散一天,发财了,也总有落魄的一天。权力拿在手里,总有一天也会不得不失去。
人生只是一个过程,其中的酸甜苦辣,着实不易。
倘若再强求感同身受,未免就难上加难,自我折腾又折磨了。
2:与其强求感同身受,不如做自己的摆渡人
很喜欢海子写的一句话:
“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其实,人在落难的时候,最容易看穿人性,也更能懂得感同身受的哲理性。
话说有一天,苏轼同佛印禅师同游灵隐寺。
苏轼见到大殿上的观音菩萨手中有一串念珠,心中不禁嘀咕,连忙问佛印禅师:
“世人时常念着观音菩萨的名号,所以手里有着一串念珠,这无可厚非,可为什么观世音菩萨手里也有念珠呢?她又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说:“也是观世音菩萨。”
这个解释让苏东坡听得一头雾水。
佛印禅师进一步解释道:“因为她比世人更清楚,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己。”
这世间里,没有人能够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大多只不过是同情和怜悯罢了。
还有一部分的,也不过是双方在相同的境遇下时的一些相同的心情而已。
与其强求着感同身受,不如让自己早日做到自渡。
唯有自渡,属于你的生活才是坚强的,属于你的生命才是完整的。
接受了现实的残酷性,看到了人性的瑕疵,我们自然也就会对诸多的事物保持着一种淡然的心境。
这种心境,会让我们心甘情愿地降低期待值,既不高估人性,也不低估人心。
正如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从不会对着比自己弱小的人颐指气使,更不会咄咄逼人,反倒是在理解、包容的心态下,以谦卑、温润的态度来保全人性当中的那一份高贵。
生活,人人都有心结,人人都有伤口。
只是,有的人喜欢将心结不断地倾诉,将伤口不停地撕开给人看。
而有的人,即便伤痕累累,也从不喊疼。
因为他们明白,只有靠自己熬过去了,事情才能真正过去,也只有真正挺过来了,生活才能好起来。
3:诸事诸人不强求
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做人,能够做到换位思考就很不错了。
人世间里,大多数的人都在努力扮演着自己在人生剧本里的角色,不分贵贱,不分高低。
或许一开始,我们会怀疑一切,质疑公平,甚至任性地对待自己的生命,妄自尊大地挥霍青春。
但经历了一些事情或者变故之后,我们也许就会知道,心怀悲悯,学会换位思考,也懂得万事万物不强求,不勉强,才叫成长,才能成熟。
很喜欢延参法师说的一段话:
“低眉不泣前时忧,拂袖一去山幽幽。
默默的品味心境,淡淡地享受生命,放下杂念,
稀释烦忧,平静的呼吸,仔细的聆听,
不强求,不奢望,不慌乱,不迷茫,美丽、幸福地活着。”
往日不追,当下不杂,未来不迎,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如此,淡淡地来,淡淡地走,如同一年四季,悄悄地来,悄悄地散去。
-end-
上一篇:世界上,感同身受真的很难实现
下一篇: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做到感同身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