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4 22:38来源:未知 人气:51
2020年12月11日,建德市公安局梅城派出所的老丁 照例去走访。
与往常不同的是,他发现公墓附近一间破旧的房子里,居然住着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男子。
看着破旧的房子,老丁忍不住地皱眉,这怎么看都不像是适合人居住的地方,于是他开口询问道:“你是谁?怎么在这里住? ”
那男子在听到老丁的询问之后,仅仅是用他那双空洞死寂的双眼看了一眼老丁,随后一言不发地又低下了头。
老丁看着眼前不理自己的男人,也没有介意,反而又继续询问了几句,但都没有任何回应。
看着眼前的环境,老丁清楚不能再让男人继续住在这里,否则会对他身体、精神产生很大的影响。由于男人始终不愿与他交流,老丁只好先将他带回派出所。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所有人都为之震惊......
小王住的地方
老丁把男子带到派出所之后,男子依旧不怎么讲话。老丁别无他法,只能给男子倒了杯热水,让他在旁边先缓一缓。
之后,老丁简要地跟同事说了下自己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遇到的男子。
同事们听完之后,皆是不可思议。这样下去不行,他们得帮男子找到家人。
于是,民警们开始不停地询问:
“你还记得自己的名字吗?”
“还记不记得家住在哪?”
但该男子反应比较迟缓,只记得自己叫小王(化名),他已经很久没有跟人说过话了。至于别的问题,他皆是一问三不知。
看起来,从男子身上也得不到更多信息了。
这个男子的整体状态很明显是有一定问题的,他只记得自己的名字,别的什么也不记得。正常的人就算是常年在外流浪,至少也应该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哪怕是记不清具体的地址,也应该知道省份才对。
但这个男人属于一问三不知的状态。
因此,民警猜测这个男人要么是患有精神上的疾病,要么就是失忆了。这种情况下要想找到小王的家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但好在现在科技发达,民警可以通过大数据查到一些关于小王的信息。即使查不到详细的信息,也应该能够得到一些他的过往,这样也能够进一步地帮他找到家。
很快,民警通过大数据的搜索,得知男子是贵州贵阳人,出生于1987年 。
看到这个地址,让在场的所有民警都感到震无比震惊。要知道贵阳到建德市,大约有1500公里。距离如此之远,男子究竟是怎么到这里来的?
距离遥远,范围也比较大,民警的工作一时之间陷入僵局。
于是,他们先将线索告知小王,试图唤醒他的记忆。
在民警将查到的信息告诉男子之后,心情十分忐忑,他们不确定小王是否能够想起来。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得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回家。他们相信,小王的家人肯定也在远方期盼着他能回去。
万幸的是,在民警的帮助和温暖下,小王的神志逐渐清晰,他脑海深处的记忆开始一点点浮现出来。虽然只是一部分,但也给民警的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原来,小王18岁那年跟同乡一起到金华、建德等地打工,本来一切都好好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工友却突然没打招呼就离开了。
熟悉的人离开后,小王一个人孤苦无依,越发感到寂寞。于是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寻找工友的下落。但很遗憾,他并没有找到,自己还走失了。
和工友分离,小王自己身上也没有钱,距离遥远,他也没有办法回家。
小王顿时有些崩溃,他曾试图去打工挣钱,希望能够赚够回家的路钱,但最终却因为性格内向,一直都找不到工作。更令小王绝望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的身份证也不见了。
这对于小王来讲,无疑于晴天霹雳。
小王站在陌生的街头,越想越害怕。但因为内向,他也不敢跟人交流,也不敢找警察求助。
没有吃的,也没地方住,小王就那样浑浑噩噩地在街上游荡。
饥饿、寒冷让小王十分痛苦,不知不觉间,小王游荡到了一个公墓附近。那里有一所废弃的小房子,对别人来说那只是一个废屋,但对于小王来说,它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家”。
小王还在附近的公墓里找到了一些还算新鲜的贡品,他狼吞虎咽地将贡品咽了下去,虽然不能吃饱,但也暂时安慰了长时间饥饿的肚子。
那天晚上,小王度过了他那段时间以来的第一个比较安稳的夜晚。对于明天要去哪以及之后怎么办,他并不清楚。他实在是太累了,只想先待在那里好好睡一觉。
那时,小王还没意识到,这一待就是很多年......
在那之后,小王就一直在公墓附近生活。
和其他地方相比,小破屋能遮风挡雨,也算是他遇到的最好的地方了。
最重要的是小屋子挨着公墓,小王饿的话,便会偷偷地拿一些贡品来充饥。小王四处流浪的时候已经是饿怕了,如今能够经常得到吃的,哪怕是吃不饱,但对于他来说,就已经很幸福了。
而且流浪过之后,他更加贪恋家庭的温暖,眼下这个让他得以容身的地方,给了他虚假的“家”的感觉。再者说,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容身之处,内向的小王也不敢走出那个“舒适圈”,重新流浪。
就这样,小王继续在小破屋里住了下来。
小王居住地的附近
平时,小王就去墓地和街上流浪,去捡拾一些贡品、剩菜充饥。在此期间,小王因不敢跟人交流,已经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过话了。日子也就那样一天天过去,在时间的流逝中,麻木的小王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也忘了远方的家。
而等到老丁发现小王的时候,小王就已经这样生活了15年了。
十几年过去,面对老丁的问话,小王还在恍惚。
到了派出所之后,在人来人往的喧闹声中,小王才逐渐恢复意识。
在从民警口中听到自己信息的时候,小王沉寂的记忆终于被唤醒,面对满脸关切的民警,小王缓缓地讲出了自己的经历。
听到他的遭遇后,民警都大吃一惊,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小王竟然那样生活了15年。
而部分记忆回来之后,小王也变得比之前更加内向。看到小王这样,民警耐心地跟他交流。在民警的安抚下,小王依旧大多数时间都低着头一声不吭。
直到听到民警问他为什么不选择报警求助时,他才疑惑地抬起了头,问道:“警察不是只管抓坏人的吗?还能帮我吗?”
警察听后无奈地叹了口气。
几经辗转,民警联系到了小王的父亲老王。在电话中,老王一直半信半疑。他儿子已经走失15年了,在此之前他们费尽千辛万苦,试过各种方法,但始终没有找到。
在万分痛苦中,他们都渐渐地接受了小王早已不在人世的事实,逐渐放弃了寻找。谁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突然有人打电话说他儿子找到了。
老王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砸蒙了,一时之间竟是不敢相信。尤其是近年来电话诈骗那么多,说不定是骗子骗人的伎俩。
最终,在民警的解释下,老王终于有些相信自己的儿子可能还在人世。
为了见儿子一面,已经是花甲之年的老王,匆忙踏上了去往建德市的路。
建德市
12月12日,老王来到了建德市梅城派出所大院。在那里,看着熟悉又陌生的儿子,老王忍不住抱着他号啕大哭。在此之前,老王甚至以为有生之年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
看到白发苍苍的父亲,小王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相隔15年,这对父子终于见面了。
看着这久别重逢的场面,在场的民警也忍不住为之动容。
小王与老王父子团聚
13日,老王准备带着小王回家。不过在离开之前,他们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做。他们特意定做了一面写着“情系百姓,为民解忧”字样的锦旗,并将它送到了梅城派出所。
再次来到派出所,老王依旧难掩激动。
刚看到民警,他就忍不住紧紧握住了他的手,再次连连道谢。
小王与父亲为民警送上锦旗
无独有偶,在2021年,也有一件类似的事。
那次,浙江民警通过一只粽子,成功帮助走失了20多年的女子找到了家人。
2021年8月初,浙江杭州淳安县公安局姜家派出所辖区内,一名女子的落户问题在20多年后的今天终于得以解决。
而在此之前,派出所教导员严旭恒,曾多次来到浪川乡全朴村杨先萍的家。
杨先萍家里虽然不富裕,但她有相爱的丈夫和心爱的孩子,生活的平淡而幸福。但不一样的是,杨先萍是一个黑户 。为了帮她解决户口问题,派出所和村干部多次帮她寻找家人,但遗憾的是,最后都没有结果。
原来在20多年前,杨先萍被同乡人以招工为由带到浙江。本以为能够赚点钱补贴家用,但没想到,这一走,20多年都没能再回家。
没错,杨先萍的遭遇和小王的遭遇极其相似,都是由老乡带出来打工,最终老乡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民警帮助杨先萍寻找家人
由于没读过书,杨先萍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叫什么,只知道开门就是山,家里还有两个哥哥。凭借这样单薄的信息,想要找到回家的路简直难如登天。
在等待中,杨先萍的心越来越凉,也越来越绝望。走出大山后,她什么也不认识,也不知晓该怎么求助。在陌生的城市里,她只能在街上徘徊流浪,以乞讨为生。
她就那样漫无目的地走着,看遍万家灯火,但没有一盏是属于她的。
不过杨先萍比小王幸运的是,一段时间后,浙江丽水的一户人家好心收留了她 。对于他们,杨先萍十分感激,就经常帮他们做一些家务。后来,杨先萍随那家人去杭州打工。
但就在一次买菜的路上,她再次走失了。
在陌生的环境里,她只觉得哪里都不像回去的路。
本想在附近转转,说不定就能回家。但遗憾的是,杨先萍最终也没能找到。面对好心人的询问,她说不清租房的地址,也不太清楚那户人家的具体信息。
于是,杨先萍又开始了她的第二次流浪。在短暂地享受过温暖之后,又骤然失去,这样的打击对杨先萍来说非常痛苦的,不过好在转机再次出现了。
杨先萍在流浪的时候,遇到了另一个好心人,给她买了吃的。那个好心人,就是她现在的丈夫王先生。从王先生的善举中,杨先萍认定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于是,她义无反顾地跟着王先生去了淳安浪川。
事实证明,杨先萍没有看错人。在朝夕相处中,两人相爱了。在浪川,杨先萍和王先生成为了一对夫妻,还生下了两个孩子。
不过,因为没有户口,他们连结婚证都没能成功办下来,更不要说享受什么社会福利了。
眼看着因为没有身份,问题越来越多,杨先萍和王先生都很着急。
知道他们的情况后,民警也多次赶来调查,期望有朝一日可以帮助她解决这个困境。
12日那天,严旭恒又一次来到杨先萍家。
那个时候,正好是重阳节,杨先萍正在家里包粽子。谈话中,他们就顺势聊起了关于粽子的习俗。俗话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在交谈中,杨先萍表示自己家乡的粽子跟这边的不太一样。
提起妈妈的粽子,杨先萍是一脸的怀念。 她记得小时候最喜欢吃妈妈做的粽子,所以印象很深,他们家的粽子是那种三角粽,有一个角特别长,里面是不放任何馅料的,吃的时候直接蘸白糖。
就在杨先萍回忆的时候,严旭恒也若有所思。因为自身职业的敏感性以及他过往的办案经验,严旭恒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线索,于是,他马上拿起手机搜索有相应习俗的地区。再结合杨先萍的回忆,一步步地缩小范围。
万幸的是,杨先萍还记得家里人的姓名,这为查找工作带来了很多便利。
最后,通过信息比对,杨先萍老家的地址终于浮出水面。
幸运的是,无论是小王还是杨先萍,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家。这其中虽然存在机缘巧合,但其中离不开民警的智慧和全力相助。因为民警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走失人员的人文关怀,才给了小王和杨先萍一个能够回家的机会。
在公众看不到的角落,民警们一直在默默奉献。
虽然他们未曾明说,用文字描述出来也只寥寥几行,但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而在社会中,可能还有很多这样走失的人,希望他们能早一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