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3/26 13:09来源:未知 人气:57
当地时间7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一份声明强调,从当日0时起,所有沿黑海航行至乌克兰港口的船舶将均被视为军用货物载具,这些国家将被视为参与了基辅方面的武装冲突,因此它们的船舶也将被视作合法的军事目标。同时俄罗斯国防部还撤销了对从前许可航行至乌克兰港口船舶的海员发布的适当的安全信息警告,此举被认为是针对稍早前克里米亚大桥第二次遭受乌克兰攻击的报复措施。
自去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曾位居世界第九大粮食生产国的乌克兰,其途经黑海的粮食贸易通道陷入瘫痪。乌克兰大量粮食无法出口,这导致了国际粮价的不同程度上涨,全球粮食安全风险进一步加剧,同时也令许多依赖乌克兰粮食进口的非洲国家陷入了饥荒。
因此从俄乌冲突爆发起,乌克兰以及西方国家媒体就不断渲染俄罗斯封锁黑海粮道的做法,试图占据人道主义制高点孤立俄罗斯,后来经过多轮谈判,并在联合国土耳其的斡旋之下,在去年7月22日俄罗斯、乌克兰分别与土耳其和联合国签署农产品运输协议(即黑海粮食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允许乌克兰粮食通过敖德萨、切尔诺以及尤日内港口安全驶出,以缓解全球粮食安全问题,同时俄乌双方将保证运粮船舶在黑海地区的航行安全。
不过在俄方看来,黑海粮食协议对乌克兰存在明显的偏袒。早在去年10月17日,土耳其农业和林业部长瓦希特·基里什奇就表示从乌克兰出口的粮食仅有5.6%运往对粮食存在迫切需求的穷国,而从黑海港口出口的粮食竟有63%运往欧洲国家,这在保障乌克兰粮食出口的同时,又让乌克兰从这些欧洲国家获得了不少资金,它们又被运用到军事领域采购武器弹药,用来打击俄军。此外,与允许乌克兰出口粮食相反,黑海粮食协议却并没有消除俄罗斯粮食出口的禁令,其生产商仍然与全球资金流动隔绝,这令俄罗斯产生了退出这一不平等协议的想法。
从去年8月1日黑海粮食协议正式生效至如今的近一年时间里,尽管俄方心存不满,但依然许诺对该协议进行三次续期。但在黑海粮食协议于7月17日到期之时,不知是巧合还是虚伪为之,俄罗斯战略命脉——克里米亚大桥因遭到乌军无人艇袭击而再度发生爆炸,这也成了俄方终止实施黑海粮食协议的最终导火索。俄方也对乌克兰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报复性打击措施,除了在18-19日两天连续对乌克兰境内目标密集发射巡航导弹外,针对乌克兰海军无人艇的威胁,俄罗斯国防部还宣布动用巡航导弹打击了位于乌克兰敖德萨和伊利乔夫斯克市的无人舰艇生产车间和存放基地,“打击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所有指定的设施均已被摧毁”。
此外,由于无人艇雷达信号特征较低难以探测,加之这类非对称武器尺寸小造价便宜,其很难用传统的武器对付。在克里米亚大桥第二次爆炸事件之前,俄军就多次吃过乌克兰自杀式无人艇的亏。考虑到无人艇续航力有限,隐蔽性良好的民用运粮船甚至能成为前者发动奇袭的母舰,因此在确保克里米亚半岛战略通道畅通和是否坚持一纸并不平等的协议之前,俄罗斯最终选择了前者。在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仅一天后,俄方就宣布退出协议并关闭此前设立的黑海人道走廊。
而在7月20日俄方单方面宣布前往乌克兰港口的民用船舶将被视为军事目标后,乌克兰也以牙还牙,乌克兰国防部随即在同一天宣布,自7月21日0时起,所有在黑海水域前往俄罗斯港口和位于俄罗斯暂时占领乌克兰境内的港口的民用船只也将被乌克兰军方视为运载军用货物的目标,并承担所有相关风险。由于乌克兰已经从北约获得了包括“风暴阴影”巡航导弹在内的多款远程高精度武器,因此乌克兰实际上也具备远程封锁俄控黑海的能力。
可以预见,在克里米亚大桥爆炸事件后,俄乌双方围绕黑海的博弈火药味将愈演愈烈,黑海地区民用船舶的航行风险也将急剧增加,甚至不排除未来这一地区上演两伊战争时期“袭船战”的可能。而在黑海粮食协议宣告终止后,全球粮价也将随之波动,并导致非洲等贫困地区的饥饿人口数量进一步增加。因此从人类发展的大局看,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仍要努力,在黑海地区推出一套更为完善的粮食安全保障机制,但如今这一目标在俄乌冲突的显示下依旧显得遥遥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