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23 11:44来源:未知 人气:51
平时远在人们目光以外,在“老虎”落马时才成为焦点的地方,内蒙古应该算一个。
昨天上午刚上班,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宣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向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媒体盘点,这是十八大以后内蒙古落马的第五名省部级干部。
解剖这些“目光以外”地方的老虎,最困难的就是信息匮乏。最重要的线索,大概就是他的履历。大部分媒体都注意到,他从2003年到2011年在乌海市担任市长、市委书记长达八年之久。而他的搭档、原乌海市市长侯凤岐,以亿元身家最终落马。此外,白向群主政乌海时的市委班子中,后来调任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的薄连根,原乌海市委、秘书长何永林,后来相继落马。
有一个很诡异的事实是,本来去年年底侯凤岐的一审判决书已经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公布了,但昨天这份文书已经搜索不到了。从当时媒体的报道来看,侯凤岐被认定的30起受贿中,最大的一笔近千万贿款是一个煤老板所送。而乌海这片“乌金之海”又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一个合理的推论是,白向群应该同样与“煤炭腐败”撇不清关系。
这当然极可能是事实的一部分,但却不是事实的全部。白向群的问题,另一部分可能发生在发展方式的转型之中。
白向群2003年开始担任乌海市长,彼时的乌海依赖于煤炭工业带来的财富。1400多家煤矿,1000多家重工业企业,使其环境遭受严重污染,因此乌海被国家环保总局和监察部列为重点监察的城市。白向群被监察部和中纪委谈了话,被告之如达不到环境治理要求就会被就地免职。
如此严肃问责之下,白向群倒也雷厉风行。一系列整顿之后,乌海的环境质量迅速好转,但经济排名却从自治区前三落到倒数。此时白向群的对策是,除了继续发展新型清洁煤化工外,另一只手将城建作为经济发动机。
为此,乌海市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棚户区改造。用白向群自己的话说,“乌海市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是涉及5万户矿区居民、15万人口搬迁的重大民生工程。”此外还包括了“工业进园区、农业进大棚、农民进城市、居民靠农村”等多项工程。这一系列工程效果如何呢?至少从表面看还算有所成效,部分群众的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白向群最终也升任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所分管的也正是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说明当时他的政绩是被认可的。
但是在白向群离开乌海,调任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不久后,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造工程中的种种腐败开始显露。2012年初,在“农民进城”中被违规征地的部分农民开始上访举报。由乌海市派出的办案组,最后立案侦查案件22件、涉及30人。到2014年,时任乌海市纪委书记在总结这起“乌达区征地拆迁案件”时称,这是乌海建市以来查处涉案人数最多、涉案金额最大,也最为典型的一起违法腐败案件。
由于公开材料不多,还看不到这些案件的具体内容。不过乌海市纪委在总结中指出,“涉嫌犯罪的人员为了逃避罪责,送大量款物,结交领导,企图利用领导的权力和影响力,充当其保护伞。”从裁判文书网中的公开资料中,能查到的级别最高的干部要数乌海市乌达区住建局书记兼乌达区土地收储中心主任李靖峰,其他多数都是更为基层的干部。
乌海市这场城建运动,主要是在白向群和侯凤岐搭档时推动的。公开资料中尚能找到两人一起到乌达区视察旧城改造的新闻。这样一场集合了三个“最”的窝案,很难想象没有保护伞的笼罩。
去年我曾在《风吹草低见“虎狼”》一文中分析过,因为内蒙古是“目光之外”的地方,其腐败常常容易让人忽略。但其实这里的腐败情形,相比一些焦点地区不遑多让。省部级目前已经有5人落马;12个地级行政区中至少已有10个“四套班子”的原任或现任官员都出现落马,尤以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最为严重;而省直机关中国土资源厅、交通厅,以及自治区政协等部门都有落马。公众目光容易略过的地方,法治却不可缺席。广袤草原,需要一片朗朗天空。
相关阅读:
内蒙古"大老虎"白向群落马 其4名下属已陆续被抓
4月25日上午,中纪委、国家监委再发布重磅打虎消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白向群,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
看法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此前他已有4名下属陆续被抓,分别是侯凤岐、薄连根、何永林、武文元。目前除了何永林尚未宣判外,其余3人分别获刑7年至死缓不等。
与他搭班子的厅官敛财上亿
算下来,白向群已经是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落马的第5只大老虎:统战部长王素毅获无期徒刑、政协原副主席赵黎平被判死刑、政协原副主席韩志然降为副厅、政府原常务副主席潘逸阳获刑20年。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56岁的白向群系辽宁北票人,18岁考上内蒙古的大学后,就留在当地工作。简单看,此人的仕途可以分为3段,2003年3月前在共青团系统任职,之后赴地方历练,2012年5月后升至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直至如今落马。
具体来说,团系统任职阶段,他从赤峰市教育局团委书记起步,历任团赤峰市委书记、自治区委副书记,直至2000年9月升至团自治区委书记,正厅级。当时,白向群年仅38岁。
地方历练阶段,他先在乌海待了8年,其中市长5年、书记3年。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短暂任锡林郭勒盟盟委书记。此后就上调自治区政府,任副主席,至今已有6年。
看法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白向群落马之前,除了上述同为副省级的4人被调查之外,其还有4名下属已陆续被抓。他们分别是侯凤岐、薄连根、何永林、武文元。
如上所述,2003年3月至2008年2月,白向群任乌海市长,后升为市委书记,直至2011年2月。接任市长的是与其同岁的侯凤岐,5年后,即2013年5月,侯也升为市委书记。算下来,他们搭班子长达3年。
2015年11月20日,侯凤岐落马,去年2月被双开。当地纪委通报称,此人除了敛财,还参加迷信活动、与他人发生不正当性关系、违规向企业摊派赞助费等。
(侯凤岐夫妻受审)
同年10月,侯凤岐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审获刑17年。其妻杨秀娥也因犯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被判三缓五。法院经审理查明,此人受贿2500余万元、欧元13万元、美元29万元,另有人民币2500余万元、欧元58万元、美元1.8万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看法新闻记者此前梳理判决书发现,他们的家庭财产超过了1亿元,而其中合法收入仅为636万。侯凤岐获认定的受贿共有30起,均是商人所送。除了大肆受贿,这夫妻二人还钱生钱,比如购买铺买房、股票投资、放高利贷等,进而把赃款洗白,获取更大的利益。
一名曾共事的厅官尚未宣判
同样是在乌海任职期间结识的同事,薄连根、何永林跟侯凤岐一样,也是相继落马。
在白向群于2003年3月从团自治区委书记一职调任为乌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时,薄连根正是市委常委、副市长,并于2004年2月改任市委副书记,直至2年多后到呼和浩特任职。换句话说,他们俩做同事长达3年半。
(薄连根受审)
2013年6月,时年59岁的薄连根被捕,后因犯受贿罪、玩忽职守罪被判处死缓。《中国纪检监察报》曾披露,薄连根平时很少回家吃饭,一桌宴席上万元是常事,他曾让人一次就给他送上10箱茅台酒。媒体称,此人8年收受贿赂达27次,共计人民币3897.4031万元、美元9万元、欧元0.5万元。
至于何永林,与白向群同岁,只不过其一直在乌海任职,从一名家畜改良站技术办主任,渐次升至市委常委、副市长,后赴巴彦淖尔任市长、市委书记。
具体来说,当白调往乌海时,何正任市委常委、秘书长,2004年4月改任市委常委、副市长。只不过当2008年2月白升为市委书记时,何离开乌海,任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算下来,他们共事的时间最长,为5年。
(何永林受审)
2016年9月,何永林落马。2018年3月21日,其涉受贿、玩忽职守、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案一审开庭审理。目前尚无公开的宣判消息。
与前述侯凤岐、薄连根、侯凤岐不同,此前已落马的武文元是白向群在锡盟任盟委书记时(2011年2月-2012年5月)遇到的同事。
武此前任呼和浩特市委常委、副市长,2010年10月改任锡盟盟委副书记,4个月后成了白的下级。只不过搭档仅一年多,两人就双双调整:白升为副省级,武则成了正厅级的农信社党委书记。
2014年9月,“金融高官”武文元落马。2016年10月,其因犯受贿罪获刑七年,并被处罚金六十万元。检方指控,此人受贿337万余元。(团结湖参考、观海解局)
下一篇:同事获刑2年后,这只大老虎也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