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新闻 热点

分享·传递|十国海外留学生的战“疫”日记

日期:2025/03/30 02:47来源:未知 人气:51

导读:记者 | 梅雨潇 王纪民 张杉杉 左琪 俞露 柯玉华 陆旭 林星施玥统筹 | 梅雨潇 郭梦宇编辑 | Agnes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确诊病例突破121万例,国内现有确诊病例2392例,境外输入913例;海外累计确诊1141661例,现有确诊病例903225例。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发展时,国外的疫情状况不容乐观。......

记者 | 梅雨潇 王纪民 张杉杉 左琪 俞露 柯玉华 陆旭 林星施玥

统筹 | 梅雨潇 郭梦宇

编辑 | Agnes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全球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确诊病例突破121万例,国内现有确诊病例2392例,境外输入913例;海外累计确诊1141661例,现有确诊病例903225例。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发展时,国外的疫情状况不容乐观。

海外留学生近期一度成为大众焦点,他们对于是否应该回国,如何应对口罩和物资的涨价甚至是稀缺,以及外国人对自己华人身份的态度,都产生了一定的心理焦虑,艰难的战“疫”对他们来说才刚刚开始。

文章根据受访留学生所在国家累计确诊人数由多至少排序,呈现十国(美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英国,韩国,瑞典,丹麦,泰国,立陶宛)的十名海外留学生的战“疫”日记(其中有一名国内大学生,目前在泰国从事公益工作)。

疫情数据来源:腾讯新闻(WHO和霍普金斯大学网站)

美国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美国累计确诊312249例,成为全球疫情累计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纽约累计确诊114174例,超过武汉成为最大疫区城市。3月15日,美国许多地方政府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对餐厅、酒吧等场所营业推出了限制令。当地时间4月2日,纽约市长白思豪在发布会上表示,建议所有纽约市民外出或靠近他人时需要用面罩掩住口鼻。他强调,他说的面罩是指围巾、手帕或其他自制的面罩,纽约市民不应该去寻求医护人员、一线人员极缺的专业级口罩。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留学生 吴冠辰 采访时间 3月22日

“我感受到美国人对待疫情态度的转变”

在武汉封城之前,我从微博、抖音以及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获取了大量关于国内疫情的消息,随后国内疫情逐渐严重,在美华人对待疫情也愈发重视,口罩几乎都被华人抢购寄回国内了,与此同时,我能明显地感受到身边的美国人对疫情并不在意,似乎认为不会受到影响。

那段时间网上有很多关于华人在外遭受歧视的帖子,因为美国文化里认为戴口罩就是“我患了重病”的意思,如果一群中国人去餐厅吃饭的话,也必然会吸引很多美国人“特殊”的眼光。在3月1号左右,我收到了学校发来的邮件,告诉大家不要因为这次疫情的事而歧视华人教师和学生。

3月7号我们学校放了春假,以往都是到3月16号开学,但是在3月10号左右,学校突然发通知,要延长一星期的春假,我意识到美国疫情也逐渐变得严重起来。目前,美国多个州都采取了关停餐馆、酒吧、电影院等“社交远离”措施。

我住在弗吉利亚洲蒙特哥马利县的一个叫Blacksburg(布莱克斯堡)的小镇,这有四万人口而其中两万都是学生,我家附近就有超市,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人口密度也比较小,物资相对还是比较充裕,而前段时间在网上流传的美国大型超市哄抢的事情,在我们这还没有发生。

总的来说,我所在地的居民生活秩序还是比较稳定的,如今政府也呼吁大家尽量不要出门,一些公共场所、健身房、酒吧等已经关闭。但如果发烧了或感到不舒服,只有去医院检测才能确认是否感染上了新冠肺炎,因为检测试纸不足,也不会有人上门排查。

前段时间因为美国检测费用需要自费,而其费用又很高,需要花费1300美元(约9217.13人民币),导致许多人即便得病了也不会去检测,但现在免费检测,主动去医院检测的人应该会增多,在美国戴口罩的人也越来越多了,我感受到了美国人对待疫情态度的逐渐转变。

▲布莱克斯堡超市门口停满了车辆

西班牙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西班牙累计确诊130759例,死亡病例达12418例,累计确诊人数达全球第二。据路透社报道,西班牙首相桑切斯3月25日表示,防止疫情蔓延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保持距离。3月26日凌晨,西班牙议会批准将国家紧急状态延长15天至4月12日。

△毕业留学生 王一帆 采访时间 3月20日

“我虽为异乡人,但在西班牙感受到了积极与温暖”

我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留学多年,受到欧洲人天生乐观的精神影响,在面对疫情并没有过多的恐慌。我身边的朋友大多是留学生,学校都已经停课,刚刚参加工作的我,所在公司也已经停工。整个西班牙,像不久前的中国一样,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爆发以后,我辗转了四五家超市,购买了一百多欧元的生活必需品,做好了在家自我隔离两周的准备。

如今的街道上仍然有一些西班牙人不戴口罩。药店的口罩都已断货,这可能是他们不带口罩的原因之一。有个别西班牙人歧视戴口罩的现象存在,我上个月戴着口罩在地铁上就遭遇了骚扰,但大部分西班牙人都还是很友好的,我也看过一上地铁就给自己喷消毒水的西班牙人。相较前段时间,他们对疫情的态度已经大大扭转。

一月份,在国内疫情形势严峻时,我询问一个西班牙业务员是如何看待中国的新冠肺炎疫情的。他的回答让我很诧异,他说:“不就是普通感冒吗?”而最近一次联系他时,他告诉我他95%的时间在家办公,如果必须要去办公室他也会做好防护措施。可见随着疫情的发展,西班牙人对疫情的了解程度和重视度也越来越高了。

西班牙政府拿出GDP的20% 也就是两千亿欧元支持抗击疫情。首相、国王都有相关讲话,安抚民心,也让我对疫情的解决一直持有乐观态度。

前段时间,超市里的油,盐,意大利面,大米,卫生纸比较紧缺,但是也可以发现补货速度变快了。西班牙最大的连锁超市 mercadona颁布政策,在疫情期间给员工加20%的工资,保证食品供应。

我的房东是委内瑞拉人,她也很重视此次疫情。虽然身在异乡,我也不算孤立无援。我有口罩,房东有一次性手套,我们俩出门就互相帮助,我给她口罩,她给我手套,一起做好防护。房东开的餐馆也暂停营业了一段时间,目前的管理还是很严格的。

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这些政策的扶持、举措的实施以及周围人的帮助,让我这个异乡人在西班牙严峻的疫情形势下,仍然感受到了积极与温暖。

▲超市入口民众排成长队等待采购

意大利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意大利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达到124632例,累计死亡15362人。当地政府3月4日决定,自3月5日起关闭全国学校及大学,3月10日起开始全国封城。从疫情爆发,到采取封城等级的防疫措施,意大利仅用了2天不到的时间,堪称采取了“最快最严”的防疫措施。据法新社报道,意大利总理孔特更是签署了最严防疫执行令,政府将被封锁的城镇公路出入口都设置了路障,即使是经过该地区的火车也不允许停车。

△意大利罗马美院本科在读 老刘(化名) 采访时间 3月14日

“有中国医疗团队和医疗资源的援助,我很安心”

当意大利宣布封国时,我紧张到一口气吃了两盒能量棒。糖分没能平复我的心情,妈妈给我打了五个电话,商讨是否回国的问题,最后考虑到转机过程中的感染风险、来回隔离的麻烦,以及对国内医疗资源可能造成的负担,我还是选择留在学校。

据我观察,当疫情在意大利迅速蔓延时,民众对于防护并不是很上心,对戴口罩的行为充满了疑虑。自由至上的意大利,认为很多防控措施是侵犯人权的,在他们看来,戴口罩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确诊病例达数百时,意大利政府就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我能够感受到身边的意大利人变得更紧张了,但在防护措施上没有任何改进。大街上偶有一两个带着口罩的人,却只罩住嘴巴,不遮住鼻子,表示:我不会传染给你的,但是我自己并不是很在意。

在确诊病例达到1000左右时,学校还在正常运转,没有停课。那时我已经开始戴口罩上课,旁边的两个男生对我指指点点,让我感到非常不适。而当我戴着口罩走在街上时,会引来部分当地人诧异的目光,他们认为我生病了,会把衣领和围脖拉高遮住口鼻,并且保持距离。

我所感受到的意大利民众对于疫情的态度很乐观,疫情期间,意大利政府出台了一些政策,包括贷款可延期还款、流量一个月全免、派出车辆对两旁道路进行消毒等,前段时间我所在地区的民众还齐声高唱国歌,感谢政府,并在阳台为消毒车鼓掌。

虽然意大利医疗资源紧张,但是如果我们身体感到不适,还是可以申请医疗人员上门诊治的。我和室友们备的食材足够支撑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这些都让我没有过度恐慌和紧张。

但口罩的价格疯涨是普遍存在的,有一次我连续跑了四个药店都没有买到口罩,一个N95口罩的价格大概是10欧元( 约76.9人民币),普通医用口罩50个需要64欧元。好在我和朋友们联系到一个华裔,从他那里用22欧元买了50个口罩。

身边有些同学朋友选择了回国,但是回国确实是个难题。有的朋友行李都送走了,人却在机场被拒;也有朋友在泰国转机时被当地机场拒绝。对于我决定留在意大利的选择,家人们都表示尊重和支持,但少不了每天来自妈妈如潮水般的相关推文分享。

现在我们都是在家上网课,最初的一两天是在学校官网的聊天平台上打字交流,因为网络延迟等原因,发送一条消息要将近一分钟,讲解20道题花费了三个小时。后来有同学把钉钉推荐给老师,但老师仍然还是打字交流,直到有位同学主动发起视频聊天,老师才发现可以视频。

除了上课,我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做饭、健身、看剧,日子平淡中不乏趣味。有中国医疗团队和医疗资源的援助,我感到很安心。

▲罗马美院秘书处给老刘发来的关于健康和隔离的建议

法国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法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90853例。法国部分城市宣布宵禁,政府承认口罩储备不足。法国总统马克龙强调,每个人必须要减少和别人的接触,法国和别的欧洲国家的边境将会关闭,在国外的法国人可以回来。

△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在读研究生 Stella 采访时间 3月17日

“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就可以旅游和实习了”

疫情爆发以后,法国政府在3月17日开始限制出门,出门需要填写表格,并写明出门目的。路上的店铺基本关门了,包括所有的餐饮店。在上一次去超市囤货时,我发现卫生纸的货架空了,法国市民从16日开始,越来越重视疫情了。

疫情刚开始的那段时间路上基本没人戴口罩,我的学校比较国际化,所以大部分人还是理解戴口罩这件事。但还是有感觉被歧视,有时候会被议论,甚至有一次老师把戴口罩的中国同学集体叫出去,说这样会引起恐慌,不要戴口罩。但我发现最近有部分外国人开始戴口罩了,第一反应是惊讶,但这更加说明疫情愈发严重了。

因为需要等待实习的相关消息,我并不打算回国,加上现在回国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而言都很麻烦。我的父母很担心我,每天都要“唠叨”一遍,周围的朋友也比较紧张,但是我还是比较平静,只希望疫情早日结束,疫情之后就可以去意大利、希腊旅游,还能正常的参加实习工作。

▲受访者在超市采购时所买商品

英国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英国累计确诊42480例,死亡4320例。英国首相约翰逊在3月23日的电视讲话中宣布关闭所有销售非必需品的商店,停止所有社交活动,并呼吁市民避免不必要的出行,尽量待在家里。

△伦敦中国留学生 土土(化名) 采访时间 3月11日

“他把脑袋伸出来,嘴里喊着’Chinese virus.’”

2月28号,我开始意识到英国这边的疫情比较严重。当时还没有开始居家隔离,因为大家都要去上课,课程也没有停。

3月2日,我和朋友去了一趟超市囤货,买了四五百英磅的东西,折合人民币有4000多块钱。目前英国的疫情还没有扰乱正常的食物供应,但是物资短缺的情况还是存在的。3月8日,英国的几家大型超市,例如tesco(乐购)超市进行了限购,像免洗洗手液、消毒洗手液,还有可以常温保存的牛奶,干的意大利面,都是每人限购五个。

二月初,我开始寻找一些购买口罩的途径。一方面是想给国内的家人寄回去,另一方面也想自己留些,但是一直没买到,甚至连一次性医用口罩都没有。幸好后来朋友给了我四个FFP3口罩,相当于国内N95的水平。直到2月29号,英国发现了第一个境内的新冠患者。中超,韩超等超市,包括网购平台都开始买口罩,价格也涨得离谱。

3月2号,我在一个卖口罩的网站上下了订单,当时是五十个一次性的医用口罩,加上邮费是39英镑。我买了之后,价格还在往上涨,现在是卖10个一盒,加上邮费是20英镑。

但事实上,之前当地人并不重视这场疫情,他们的生活一切正常,球赛和灯火节,都完全没有受影响。老师上课也不会戴口罩,他们认为口罩是生病的人才戴的,政府也宣传不要戴口罩。3月10号我跟朋友戴着口罩出门上课,有一个开着车的司机路过我们,他把脑袋伸出来,对着我们按喇叭,还拿闪光灯照我们,嘴里喊着”Chinese virus”。

“回不回国”是最大的担忧

目前学校还没有停课,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家里,学习,看手机,刷国内的新闻和这边的新闻,其次是做饭,跟父母朋友聊天舒缓心情。

疫情之下,我不敢出门买新鲜的蔬菜水果,想要一次性囤很多,又碍于合租公寓每个人厨房的位置有限。但其实生活上的不便都可以克服,更多的是难以缓解的焦虑。因为不在祖国,家人不在身边,在异国他乡没有个着落,大部分还是心情上的不舒服。最纠结的是要不要回国。

回国和不回国的风险都很大。回国途中如果同机有确诊病例,就可能面临在飞机上感染。再者可能会错过英国的考试,因为我从四月末到五月末,有一整个月的考试。如果不考试的话,可能无法毕业,T4学生签证被取消,这对我来说,这两年在外面就白念了,钱也都白花了。

如果不回国,就肯定要出门买东西,吃的用的总有一天会用完,出门就有可能被感染,更严重的话可能会卷入社会暴动。警察都去帮助管理病人了,小型的犯罪事件就可能无暇顾及,所以比较危险。

其实钱财和学业,在生命面前都是可以舍弃的。最大的顾虑是学业,回不回国对我而言是一个“赌”字。

▲英国政府发布的“如果未生病不要戴口罩”电子公告

韩国

截至北京时间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韩国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10237例。2月19日,大邱市和庆尚北道地区出现大规模扩散和集体感染;3月3日,韩国总统文在寅发表电视讲话,宣布韩国进入抗击疫情的“战争”阶段,所有政府机构启动24小时应急体制。

△明知大学留学生 李迦南 采访时间 3月22日

“有大家的关心,我也不觉得孤立无援了”

学校要求留学生3月1日前必须入境,以便自行隔离14天再开学。2月22日回到韩国后,我一直待在首尔租的房子里自我隔离,每天要用app定位打卡,进行自我检测,如果忘记打卡就会有政府机构人员专门发短信提醒。

疫情之下,街边的啤酒屋、炸鸡店、烤肉店仍然人满为患,韩国政府没有强制要求民众不能出门或一定要戴口罩,部分韩国人观点和欧美人一样,认为“有病才戴口罩”。

即便如此,便利店里曾经堆满KF94,KF80口罩的货架早已清空,我向店员咨询什么时候会有口罩,她也不能确定具体时间,网上的口罩需要进行抢购,很难买到。

我们学校有留学生群,大家从一开始共同讨论国内疫情到现在共享韩国疫情最新消息,面对一些刚返回韩国不知道如何隔离的学生,大家都会热心的帮忙和解答疑问。

学校会和返回韩国的中国留学生保持密切联系,有老师经常给我们打电话,询问健康状况,包括物资是否充足,是否需要帮助,并表示只要有需要,随时联系学校。有学校老师的关心、朋友的关照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我也不会觉得只身在外,孤立无援了。

“我害怕他们不会全力救治一个外国人”

我的朋友前段时间突然浑身酸痛,他立刻打电话咨询了医院,医护人员让他先在家休息,明天会派救护车来接他去检测。后来核酸检测呈阴性,我们都松了一口气,对韩国的医疗救治措施都感到放心。但当自己3月14日开始发烧,我完全慌了。

发烧几天前,我帮朋友搬家,去了大型商场采购,虽然戴了口罩,但还是很担心自己感染了肺炎。当时韩国确诊人数较多,我不敢去医院,如果确诊了新冠肺炎,面对我这个外国人,他们是否会全力救治还要打个问号;另一方面,我现在无法回到国内接受救治,我也不想给祖国增添负担。

我把家里之前储备的退烧药吃了,扛了三天,计划第四天如果还在发烧就去医院。幸运的是,3月17日,我退烧了,身体慢慢恢复了健康。

我当时真的很害怕,也不敢告诉父母,怕他们着急。那一刻我感受到,自己的国家才是最好的、最安全的和最可靠的。

虽然大家都说,中国已经给出了参考答案,为什么韩国连照抄都不会。但是两国体制不一样,我想不能一概而论。目前韩国疫情状况逐渐稳定,从中国以外疫情最严重的国家变成现在的日治愈人数破千,韩国用“地毯式筛查”的方式和6小时出结果的检测速度给1/193的民众进行了检测,有了一定成效。

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因为不想延期毕业,所以选择留在韩国。我相信就算韩国疫情难以控制,中国政府也一定会考虑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有问题我们都可以去大使馆寻求帮助。

▲韩国定位打卡和“自测诊断”的手机软件

瑞典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瑞典新冠肺炎疫情累计确诊6830例。3月17日,瑞典突然宣布所有中小学停学,以远程教育取代正常授课。3月18日,瑞典内务部部长宣布自19日起实施为期30日的国内旅行禁令。

△延雪平大学留学生 Chukchi 采访时间 4月4日

“我想逃跑回国,因为我连口罩都买不到”

按照原定课程安排,6月8日我们学校可以正式放假,但我认为在这样的环境下待到6月8日是不现实的。3月15日,我买了回中国的机票,询问老师能否不参加课程,但是她拒绝了我的请假申请,不允许我旷课。

我一个人居住,相对安全,但到3月17日为止,欧洲就只有瑞典和英国还没停学,瑞典周边的挪威、芬兰、丹麦都因为疫情停工停学了,我真的很慌,我想逃跑回国,因为我连口罩都买不到。当地本来就没有多少例如口罩一类的防护用具的备货,因为在欧洲,基本上人们只有生病了才会戴口罩,药店的外科口罩早在一个月前就被抢光了,前段时间洗手液和免洗手液也买不到了,瑞典有3万左右的中国人,据我所知,大部分医护用品都是中国人买走的。我早早囤下了物资,三棵大白菜、一些其他的蔬菜以及各种肉类,食物暂时还没有大幅涨价,但是很多东西都处于缺货状态,特别是大米、意大利面这类主食,但是没想到现在甚至连卫生纸都买不到了。

3月16日晚,我从《瑞典晚报》的报道中了解到瑞典政府的流行病学专家十分认可英国的“群体免疫”策略并表示瑞典现在正在准备这么做,说实话,我害怕了。3月17日,瑞典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为停学作准备,高中以上采取线上教学方式,当时我的学校成立了疫情办公室。

3月18日,因为航班被取消,我一直在想办法改签,晚上终于改签成功。3月25日,北京时间02:59,我进入丹麦,抵达哥本哈根机场,警察一对一管理检查行程。哥本哈根机场作为欧洲第三大机场,我走了一大圈,整个航站楼除了我就是保安和警察,当晚国际出港的只有国航飞北京的A330(上座率52%)。

飞机经停呼和浩特,我们将在呼和浩特隔离十四天。降落前乘务长说“欢迎回家”,落地后海关登机说“欢迎回家”,做完检测后边检说“欢迎回家,回家一切都好。”16:52,呼和浩特市的边检也一遍一遍安抚我们的情绪,在我拿到呼市入境章进入祖国的那一刻,我终于舒了一口气。

4月4日是我的生日,本以为会在隔离酒店平凡度过,但是酒店竟然给我准备了生日蛋糕和长寿面,还有一张心形的祝福贺卡。我给前台打了电话致谢,在解除隔离前,我会写一张卡片送全体工作人员以表谢意。回到祖国的感觉真的踏实又温暖。

▲Chukchi在呼和浩特市海关临时核酸检测点

丹麦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丹麦累计确诊4561例。丹麦政府出台的新规则禁止在室内外公共场所举办超过10人的聚会,该禁令于3月18日上午10点生效。丹麦境内的学校全部封闭,政府部门除了警察、医生正常工作,其他人都要求在家办公,并且也建议私企停业,由政府给企业拨款补助保证正常工资发放。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留学生 up主 “啤酒毛毛” 采访时间 3月20日

“希望能通过我的视频,展现一个真正的疫情中的欧洲”

疫情在丹麦流行起来之前,我正在准备我的毕业论文实验;疫情爆发并封校后,我安心地在哥本哈根的一个学生公寓进行居家隔离。因为丹麦有在公共场合不允许蒙面的法律,加上口罩也非常稀缺,天气好的时候我出门散步,依然很少看到有人会在街道上戴口罩。

我的专业小方向是酿酒科学,上个月,我把浴室的帘子拆下来挂在门口,给自己搭建了一个消毒区域,并用自己酿酒时用来消毒的酒精,给外出回家后的自己和随身物品进行消毒。

在丹麦,一个人生活还是比较孤单的,我会拍摄一些日常视频,做成vlog投放到B站。

疫情在欧洲开始爆发后,很多人都想了解关于欧洲各国的现状,但是发布的信息都零零散散。刚好,我的朋友很多都在欧洲各国留学,而且封校期间我们都比较空闲,于是就和朋友一起在B站做了《欧洲疫情报告》系列视频,希望可以传递真实的消息,也让一些担忧的留学生家长能够更容易地了解到欧洲整体的状况。

这个系列的视频从我所在的丹麦开始,一直囊括到西班牙、荷兰、法国、加拿大……希望能通过我们,向大家展现出一个真实的欧洲。

▲丹麦超市里购买物品的人群

泰国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泰国累计确诊2169例。泰国副总理威萨努3月25日表示,泰国政府将从3月26日起正式实施紧急状态法,并关闭所有的边境口岸。受疫情影响,泰国旅游业预计将有数百万人面临失业,损失预计不少于1.3万亿泰铢(折合人民币约2826亿元)。

△国内大学生目前在泰国曼谷一家公益组织工作 王涵 (化名) 采访时间 3月21日

“我的防护用具和生活用品还是能支撑一段时间的”

抵达泰国曼谷当天,我还在担忧着国内新冠疫情的情况。我要在当地工作六个月左右,服务于一家国际公益组织。

前段时间,如果只是走在曼谷的街道上,我不会戴口罩的,因为当地气温将近35摄氏度,戴口罩实在是很不适应。但现在,很多当地人都已经开始戴口罩出行了,特别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时候,戴口罩的人还算比较多。

但在曼谷买口罩却没那么容易。以前,在曼谷的711便利店,每个人还可以购买两个口罩,但很快就没货了。现在大部分人戴的是针织口罩,或是将一次性过滤网粘在棉布口罩上。我只能花6到7块钱去购买高价口罩。曼谷在3月22日宣布封城22天,我只能在家远程办公。庆幸的是,泰国有许多网上商城,线上购物是非常方便的。最近我收到了曼谷莲花超市的邮件,它提到超市在配送商品的时候,将会有一整套完整的消毒过程。因此在网上购物是比较安全的。

在曼谷,有部分医院已经可以进行新冠病毒检测,但对象必须是疑似患者。有些医院可以自费检测,价格在1000元人民币左右。如果我有相关症状,可以第一时间去确认。

最近身边已经有不少朋友回国了,但因为工作原因,我必须要在曼谷待到八月份。索性我工作的公益组织会配发一些防护用具,我也在网上购买了很多生活用品,还是能够支撑一段时间的。

▲曼谷购物网站界面正在销售防护物品

立陶宛

截至北京时间4月5日22时06分,立陶宛累计确诊811例。立陶宛早在2月26日便宣布因新冠肺炎疫情,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两天后,立陶宛确诊了当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自3月16日起,立陶宛决定采取边境管控措施,为期14天;当地各类学校也于13日起停课两周。

△立陶宛马格努斯大学交换生 郭龙 采访时间 3月24日

“当地人对华人的恐慌确实是存在的”

大年初一,我到达立陶宛,开始了我作为东北大学到马格努斯大学为期一个学期的交换生生活。

3月13日以后,除了部分课程停课,我的其他课程都在网上授课。我一般待在寝室不出门,当地的生活用品也比较充足,不需要大量抢购囤货。

令我比较担忧的是在大街上戴口罩这件事。之前我去当地药店询问是否有口罩和医用酒精,得到的回复是没有。据我了解,欧美文化中只有医生和病人戴口罩,所以即使疫情爆发,大街上也基本上没有人佩戴口罩。再加上有传言说,最近欧洲这边有许多亚裔因为戴口罩,被殴打甚至割喉的事件发生,所以我只能尽力减少出门次数,减少口罩的使用。

经过这段时间我发现,当地人对华人的恐慌确实是存在的。平时出门,我身边经过的一些外国人会故意绕开或者佯装咳嗽,甚至有人还会低声辱骂。前不久,我从里加回考纳斯,经过国境线的时候,立陶宛警察例行检查护照,一名警察发现我是中国人后,立刻又通知了他的另一位同事过来检查,并对我做了非常详细的登记。坐在我一旁的老人得知我是中国人时,吓了一跳,当即就打电话跟他的亲戚说这件事。

我原本计划6月底回国,现在看来,我可能会再提前一些。

▲学生宿舍每层楼都张贴了新冠病毒防控宣传单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