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新闻 热点

两天3高管“重申不造车”,华为是不想,还是不敢?

日期:2025/03/30 13:02来源:未知 人气:54

导读:短短两天,华为3名高管接连重申不造车,是不想,还是不敢呢?3月3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次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强调“华为不造车”。3月31日,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不造车,也没有任何“华为汽车”,华为将对所有旗舰店和授权店进行清理整顿。4月1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原本是希望“华为问界”成为生态品牌,但是公......

短短两天,华为3名高管接连重申不造车,是不想,还是不敢呢?

3月31日,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再次签发《关于华为不造车的决议》,强调“华为不造车”。

3月31日,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华为不造车,也没有任何“华为汽车”,华为将对所有旗舰店和授权店进行清理整顿。

4月1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原本是希望“华为问界”成为生态品牌,但是公司有些领导有不同意见,要求把“华为”去掉。希望通过智选模式,让车企与华为实现共赢。

华为如此选择,纯属无奈之举。

1.研发费用居高不下

为什么华为被美国制裁后,研发费用占比反而不断升高?2022年甚至超过营收的25%,高的吓人。

主要原因是营收无法快速增长,最直观的就是手机业务。

暂时无法量产的海思麒麟芯片怎么办?直接放弃吗?

不但没放弃,还要多管齐下,努力找出替代方式,在没有高阶制程的情况下,尽量达到高阶制程芯片类似的效率。

任正非多次谈到:华为钱不够花,因为要研究一些暂时用不到的东西。

华为研发开支增加,但很多东西暂时无法变现。

哪怕华为去全世界收专利费,也只够研发费用的零头。

2.汽车产业投入巨大

汽车产业的收益巨大,以前的美国、德国,后来的日本,现在的韩国,汽车产业都是这些发达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德国、日本来说,甚至是国家支柱产业。

但汽车产业的投入也很大。仅国内尝试在新能源汽车弯道超车的企业,倒下的就不少,比如乐视,比如恒大。投入千亿计,依然激不起多大水花。

华为如果想要深耕汽车产业,打造“华为汽车”,势必将大量资源投入其中,肯定会排挤其它的项目和研发,等于变向押宝汽车产业,风险很大。

3.美国制裁

华为最大的风险,还是来自美国的制裁。

如果华为押宝造“华为汽车”,不少人相信华为能做出一定的成绩来。

哪天华为真造出不错的汽车,相信到时美国对“华为汽车”的制裁也会随之而来。真到那种时候,华为就可能彻底被掐死。

华为是非上市公司,花的钱都是自己一分一分赚来的,不像“造车新势力”等上市公司,烧的是股东的钱,烧完再融资,继续烧……

4.降低风险活下去

华为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活下去。

先稳住通讯主业的基本盘,再寻求突破。

华为最开始组建兵团,主要围绕5G通讯的不同运用场景,比如矿山、机场等。

然后,华为要发展,需要突破封锁的点,包括操作系统、工业软件等,现在都实现了从无到有。

最后才是新能源汽车,这种有风险但同时有望给带来巨大的发展的项目。

为了降低风险,华为不造整车,而是帮助企业造好车,做增量部件供应商,分摊成本和风险,就是最好的选择。

华为重申不造车,也是华为给合作伙伴“吃一颗定心丸”。

所以,华为不造车,是深思熟虑的结果。

可能有些人会质疑,华为是不是怕了?保守了?没有冲劲了?不敢再拼搏了?毕竟身负20多万员工,每一步都是艰难的抉择。

大家觉得,华为应该破釜沉舟造“华为汽车”吗?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