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4/01 02:16来源:未知 人气:58
为什么今天我要再说哥哥张国荣?今天又不是什么纪念日之类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突然想起了一个段子,就是问:你知道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吗?那个答案可能就是我的答案吧!
在张国荣40多年的经历中,既充满了沉寂,也充满了传奇。沉寂,历练了他,让他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传奇,鼓励了他,让他收获了应有的奖励。
如果哥哥张国荣还在的话,今年的他,已经64岁了,按照张国荣一向随性的性格,他可能早就远离娱乐圈,和唐鹤德(为什么是他?你看一下他的《霸王别姬》就知道了,他是一个从一而终的人,以及他的那首歌《我》的描述)在国外安安静静的定居生活。
可惜,这个世上永远没有如果。
一、童年时的张国荣!
张国荣,1956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的一个富贵家庭中,父亲是香港裁缝大王张活海,其亲戚也是很有社会地位的人。他的父亲有一个正室和两个小妾,正室就是张国荣的妈妈潘玉瑶。他的母亲一共生了10个儿女,遗憾的是,有三个夭折了,张国荣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尽管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但张国荣也并没有多享受一份爱。从张国荣记事起,父母就一直在为工作忙碌,很少在家。缺少父母疼爱和关爱的张国荣也养成了不爱说话和孤僻的性格。
张国荣有两个妈妈,即他的亲生母亲和所谓的继母。两个女人共同分享一个男人,自然会弄得很不开心,有时会相互妒忌,相互吵架,因为这个,这个“所谓的继母”曾经用尿淋过张国荣。
张国荣的家庭生活,对他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张国荣成名后,曾经这样回忆说:“很多人都认为我小时候不跟爸爸妈妈一起住,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偏偏碰巧就这么有可能发生你们熟悉的我的身上。现在我说这些可以用过去时了,可能就没有那种辛酸,没有那种不开心了,但现在提起来心里还是好象有根刺,其实现在都人到中年了,就不应该太在意自己的过去了。”
和父母常常见不上面的他,与兄长姐姐们也因为巨大的年龄差而无法亲密,回首童年,张国荣用"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忆,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这样的话做了总结。
在2001年初接受美国《时代》杂志采访中,张国荣语气中暗回的是这样一种幽怨与落寞,“我哥哥们约会女朋友的时候,我独自躲在角落玩我的芭比娃娃。我从来没和父亲一起生活,哪怕只有一天。我父亲总是打我妈妈,很恐怖。”
张国荣这样评价自己的父母:“自小我就知道,我和阿爸说话,他有耐性去聆听,阿妈却是完全没有,所以很久以来,我和阿妈连一句心里话也无法交流。”与母亲的关系比与父亲更疏离。童年时代的张国荣,少年时代的张国荣,跟所有在孤独中度过的孩子一样,有着自己的快乐与满足,却远少于寂寞与缺憾。这样的缺憾永远无法弥补,也造就了他自幼年至自尽前长达几十年的孤独感与不安全感。
小的时候张国荣住在湾仔的一幢五、六层高的楼房里,和父母、外婆、两个工人,还有一大班哥哥姐姐住在一起。家里共有十个兄弟姐妹,其中老三,老四和老九在儿时夭折了,张国荣排行第十,所以又被称为“十仔”。由于张国荣的生日和九哥的忌日是同一日,故一直被家人认为是九哥“转世”。对于家中的“人丁兴旺 ”,张国荣自嘲说,“我认识的许多同学,五几年出生的同学,家里都有十个八个兄弟姐妹,我们叫做中等人家。出产都比较多,但品质能否保证就不知道了。”
张国荣小时候很乖,很安静,“以前的楼房面积都较大,平时都很宁静。就算很多客人来了,我自己一个人在房里,他们都不知道。但我也不会大吵大闹说没大人陪我玩。这算是无声的抗议吧。”因为张国荣是家里最小的,大姐和二姐最投契,彼此有很多话聊或者有时可比比谁漂亮;五姐和六姐年龄相当;七哥和八哥又是一对;九哥夭折。八哥和张国荣隔了8岁,他们都曾经努力爱护过小国荣,但毕竟年龄有距离,大家玩的东西都不同,老爸18岁的时候张国荣才10岁,所以无论在玩的还是其他各方面都有差别。以至于小时候的张国荣孤立无援,只有六姐(家里的工人,不是亲生的六姐)和他在一起,照顾他。
虽然出生在富裕家庭,但张国荣的童年并不是好像人家想象中的那么“sport great”(即那种有人纵容,有人宠,可以把玩具随便扔的人),因为他根本就没什么玩具,有,也就那么一点点。而最宝贵,最宝贵的也只是一辆小三轮车,带有小铃的那种。
这位并没有理所当然万千宠爱集一身,却尝尽世间苦涩与无尽辛酸,百般滋味萦绕心头的“十仔”,幼年时用情最深的自然不是父母,而是自满月起便一手拉扯他长大的奶妈“六姐”。未受到父母特别关怀疼爱的他,当然也只有“六姐”可以依托。“六姐”照顾张国荣可谓事无巨细,起居饮食乃至于倾诉心事,“六姐”替代了张国荣生活中原本缺失的父母角色,两人之间的深厚感情也远超一般主仆关系,彼此相依为命,互相扶持。
五岁起,张国荣便视她做亲生母亲,一周七天基本都如影随形,无论在游乐场与小朋友嬉戏玩耍,还是去百货公司购买物品,陪伴张国荣的只有“六姐”,加上张父及张母为工作及应酬无暇关心,更遑论在床前与之绕膝相伴,遂引致张国荣与父母关系愈发疏离。
幼年的张国荣与母亲绝非毫无感情,他也曾多番向母亲撒娇,希望一尝宠爱。可张母始终不为所动,连家人合照也撇下张国荣不顾,这恐怕也是他日后在台上渴望被众人关注的原因之一。在冷清、失望中度过的童年,“六姐”是唯一支撑他继续下去的支柱,令他重拾刻骨铭心的亲情,在往后的成长岁月中不致失去平衡苦撑,反而真真切切体会第一颗真挚的爱心。
无论是谁,家庭都会对他个人的性格的形成造成第一个决定性影响,而命运又不过是性格的折影。
张国荣的童年是在失落与孤独中度过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张国荣慢慢地长大。回首童年,“没有什么值得我去记得,没有什么值得我去留恋。”张国荣用这样的话作了总结。然而在童年中,还有一件事让张国荣记忆犹新,就是张国荣外婆的去世。
张国荣从小和他外婆住在一起,但之间的感情并不深厚,然而外婆的去世还是在张国荣幼小的心灵投上一道浓重的阴影。张国荣回忆说,“一年级时,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有一天我放学,六姐照常来接我。她告诉我一会儿回到家不用害怕,她说我外婆睡觉了,我问什么叫睡觉了。我发现虽然我年龄小,但特别懂事。不知这是不是平时有空就看那些黑白的粤语电影的原因。”那时小国荣就有不好的预兆,回到家里,看到表哥们和表姐们都全来了。舅母和他们都在哭。
表哥叫小国荣来看看外婆,他们说外婆死了。外婆是死在他的房里的,她跟小国荣住在一个较大的房间里,死时七十五、六岁。她六十多对时就瘫了,平时有人帮她梳洗和喂她吃饭。张国荣的外婆其实也是一个很孤独的老人。因为这十多年,她基本是坐在藤椅上度过的,除有人扶她去睡觉外。张国荣见到外婆是坐在藤椅上死去,口是张开的,皮肤已呈现紫黑色了。然后有些人来收走外婆的尸体,大人也开始忙碌起来。跟着就去殡仪馆,那也是张国荣第一次去殡仪馆。小国荣看见外婆那幅相放在灵堂上,就有点害怕。最后到外婆大殓,即出山那天,张国荣看她的样子没怎么变。入土前大家见她最后一面。堂官吩咐张国荣和哥哥姐姐们,叫他们千万别把眼泪滴在棺材里,否则将来死了就不可以还阳了。这是张国荣第一次亲眼看见有人死了,而且还是与之朝夕相处的外婆,这大概是张国荣第一次体会到人生的悲哀和死亡的无奈。
自小,张国荣就显出与众不同的气质,相当特别,比如说他常有一种奇怪的第六感,那时张国荣常替父亲送货,出入高级住宅区。有人就说张国荣的气质是来自家躺,对此张国荣比较质疑:“阿爸是裁缝,一个裁缝的儿子,能有什么气质可言?只不过阿爸的出名在于,替马龙·白兰度等好莱坞大明星做过衣服,我时常进出他的公司,见到很多气质优雅的人,于是就渐渐开始喜欢上了生活上的享受。”
从这个时候开始,小国荣已逐渐有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和梦想。“以前帮阿爸送货,送去豪苑,已经觉得这个地方很没,自小就觉得,这些将来一定和我有点缘分。真的,有些事情很难解释,好像浅水湾,将来有机会我要买辆开蓬跑车,住浅水湾,有空就去兜风。不料小时候的梦想,长大之后,竟然一一实现。”在这点上,张国荣无师自通。后来,有个神秘的长辈曾经预言说:“这个不爱说话,安静的小孩长大后会出名,出大名”,但当时大概没人想到张国荣会以日后的辉煌成就印证此言。
凡事皆有因果。
因着父亲的事业红火,便有了张国荣的童年寂寞。
张父多半时间都忙于商务,无暇顾及家庭琐碎,包括几个儿女。
世间男子皆有一颗貌似宽宏的心,常常心念的是生机,是前程。不是温柔,不是相伴,不是儿女情长。
所以,张国荣曾说:“我和Daddy 都不熟。”
二、历练中的张国荣!
13岁那年,张国荣被家人送去英国读书,读书的地方是一个距离伦敦很远的乡村地方中学。后来,张国荣考取了利兹大学的纺织专业,父亲的打算是等到他毕业回来,设计女装,这样就可以和父亲的男装结合。
张国荣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成绩不错,大一时还拿了奖学金。
虽是富家公子的张国荣,日子却过得很拮据,放暑假也舍不得买很贵的机票回香港,还去朋友家开的餐馆当酒保。
之后,因为张国荣父亲喝酒过度中风,导致半身瘫痪,他不得中断学业,选择回国。
回国后的张国荣不想靠父亲养着,就在外面打工挣钱,他卖过鞋、卖过牛仔裤,还在律师所打过杂。
后来,他在同学处获知了电视台正在举办歌唱比赛,张国荣决定报名参加。从小把他带大的佣人资助了他20块钱做报名费和路费。
就这样,张国荣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拿到了歌唱比赛的第二名,并与丽德电视台进行签约,从而踏入娱乐圈。
除了童年的辛苦,哥哥的成长之路也颇具心酸。
刚出道的张国荣并没有得到重用,也没有很好的发展机会。虽然接连推出了两张专辑,但都反响平平。唱片更是被人用一元一张的价格卖出,尽管也拍摄了几部作品,却都是以跑龙套和配角的身份参与,并没有给观众留下太多印象。
哥哥演唱的第一首合辑歌曲是《I Like Dreamin'》,没想到发布之后,恶评如潮。
第一次和许冠杰同台演出,热情洋溢的哥哥刚一上台,就被观众赶了下去,面对质疑,哥哥像个小孩子一样哭起来,悲痛欲绝:
“我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直到1983年,张国荣才凭借一首《风继续吹》走红,但也让哥哥接连碰壁。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写道: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创造出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
为了得到认可,性情直爽、纯粹干净的哥哥并未做任何辩驳,而是选择了默默努力。
他说,我不是一个圆滑的人,但有一颗赤子之心,我愿意等机会。
“《Monica》,谁能代替你地位?”
好似平地一声雷,在恩师黎小田的帮助下,歌曲《Monica》大火,属于Leslie的时代真正来临。
1985年,张国荣凭借《monica》拿下当年的金曲奖,这首歌掀起了香港劲歌热舞的狂潮,一时间,张国荣火遍香港。这时候,距离张国荣出道已有10年。
他的成长之路成了后来许多艺人勉励自己的典范,在香港有着这样一句话"连张国荣都要熬十年"。
1985年,张国荣在红馆举办了自己的首场演唱会,反响极为强烈,一连开了十场都座无虚席。那个时候的张国荣在歌坛成为了和谭咏麟并驾齐驱的人物。
1987年,张国荣几乎横扫了所有的颁奖典礼,他在红馆的演唱会开到了23场,还拿下了十大金曲最受欢迎男歌手奖。此时的张国荣,已经站在了歌坛的顶峰。
因为张国荣的名气和地位越来越高,各路粉丝和记者也开始拿他和谭咏麟进行比较,谭咏麟也因此宣布不再参与任何具有竞争性质的奖项角逐。
歌坛的地位越来越稳固后,张国荣在拍戏方面也渐渐走上坡路。
歌坛地位稳固后,他在影视方面的资源也直线上升。他接连出演《英雄本色》、《倩女幽魂》、《胭脂扣》等电影,都相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说起哥哥的演艺之路,坎坷绝不比音乐之路少。
出演第一部电影就惨遭封禁,让哥哥蒙受不白之冤,1982年,哥哥第一次作为男一号出演《柠檬可乐》,可是,同年拍摄《鼓手》时,娱乐圈的各种不公平让他很失望,哥哥陷入了自我怀疑,差点以为入错行去了时装界。
直到1986年,江湖情、兄弟情掺杂的警匪片《英雄本色》的出世,才真正巩固了张国荣在影视界的地位。
到了拍摄《倩女幽魂》时,哥哥已然成了新人王祖贤的前辈,演技成熟了许多。
那个干净美好、坚持做自己的少年,终于迎来了真正属于他的时代。
《倩女幽魂》中的宁采臣一角,更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了观众心中唯一的宁采臣。
不仅如此,哥哥还自己做导演,拍摄了电影《烟飞烟灭》,虽然因为主题不好并未大火,但足以看出他对影视的痴迷与喜爱。
1989年,正处于演唱生涯顶峰的张国荣在举办演唱会的生日当天,做出了退出歌坛的惊人举动。之后,他在加拿大隐居了一段时间,回来后,就彻底把重心放到了电影上。
那期间的张国荣作品是高产的,一年可以拍三四部作品。
《阿飞正传》为他夺得了金像奖影帝;《霸王别姬》让他受到了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提名;《东邪西毒》让他获得了第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最佳男主角奖。
论是专一痴情还是冷酷反派,张国荣对角色的掌控和人物的理解总能拿捏准确。尤其是他在《霸王别姬》中饰演的程蝶衣一角,至今没人能比他更胜一筹。
影片中,程蝶衣是个复杂且多样性的角色,他有着女人的柔软与娇媚,也有着男人的强大与刚毅。他喜欢段小楼,但这份喜欢不被世俗认同,甚至还被心上人伤害。最终,程蝶衣在极度绝望和失落中,自刎。
该片上映后荣获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成为首部获此殊荣的中国影片;此外还获得了美国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等多项国际大奖,是唯一一部同时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美国的华语电影。
1994年凭借此片获得第4届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特别贡献奖。
影片的成功,离不开张国荣在拍摄过程中付出的心血。
拍《霸王别姬》时,他赶在开拍前到达北京,接受了数个月京剧表演集训;高烧到39度,还继续压腿;为了唱好虞姬的戏,他在导演喊Ok的情况下还是把一个镜头拍了三十多遍;虽然普通话不标准,台词却从不卡壳……
正因为有这些细节,程蝶衣才活生生地出现在世人面前
哥哥的人品有多好?
拍摄《霸王别姬》时,很多内地工作人员都是张国荣的歌迷,他们鼓起勇气给哥哥要签名,没想到,哥哥不仅迅速签了名,还毕恭毕敬地挨个向粉丝道谢。
一次在澳门采访,记者们对哥哥疯狂提问,对他身旁的陈百强不理不睬,哥哥主动把话筒给他:“这位就是陈百强啦!不如你们也访问一下他吧!”
程蝶衣演出成功之后,除了和唐唐电联,哥哥还第一时间给造型师宋小川、戏曲老师张曼玲打电话致谢,后来张曼玲在采访中谈起这件事,依然忍不住落泪。
哥哥还大力推荐过王力宏、古天乐、古巨基等人,有人说,论明星的人品,没有一个比得上张国荣。
他就是这样纯粹通透的一个人,哪怕只是芸芸浮生的一颗星,却用自己的光辉照亮整片天空。
除了做人,哥哥对表演的纯粹与尊重,也让人感动。
不疯魔,不成活,是对他最好的形容。
哥哥的演艺生涯里,程蝶衣是最令人难忘的一个角色。
为了达到“一笑万古春,一啼万古愁”的境界,哥哥坚持不用替身,从头开始学习京戏,他忍痛剃眉毛、剃胡须、减肥,认真学好每一个动作,为此还去拜祭了京剧大师梅兰芳。
拍摄程蝶衣走火入魔砸玻璃那一段,哥哥为了影片效果,硬是一遍一遍砸到手流血,导演陈凯歌心疼询问,他却开心地笑着说:“这次总算演好了!”
程蝶衣的美,是神圣的,是超脱角色、逾越性别的,如此干净的灵魂,是程蝶衣,亦或者,张国荣。
影片《霸王别姬》至今牢牢排在豆瓣top 2的位置,和张国荣的精彩演绎紧密相关。
张国荣和程蝶衣,是互相成就。
或许终究无法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张国荣在1995年宣布复出歌坛,复出后的他依旧是歌坛中的顶流,推出的专辑屡屡刷新销售记录,他也开始一场接一场的开演唱会。
截止到2003年,他已经举行超过300场的个人演唱会。
2000年,张国荣开始了自己的"热情"巡回演唱会,演唱会上的张国荣穿女装、留长发,引来了极大争议。有人说他"扮女人",有人说他"扮贞子",一时间,铺天盖地的恶言向张国荣袭来。
有消息称,张国荣后面患上抑郁症,很有可能和这场风波有关。
三、怀念永远的哥哥!
细看张国荣出道的这段经历,不免的感慨万千。
作为演员,他是合格的,出道26年,演过19部电视剧,61部电影,精品诸多;作为歌手,他是优秀的,出过60多张唱片,唱过260多首歌,举办过300多场演唱会。
可抛开这些,他又是一个普通人。他有过刚出道被观众丢帽子、喊下台的经历;有过去时装店借衣服被冷漠对待的经历。他也是一个被抑郁症折磨的病人……
他的一生过于辉煌,做了许多第一个。
他是赴韩开个唱的首位华人歌手;第一位被中国最大综合性辞典《辞海》收录的当代明星;第一位入驻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伟人殿堂"的香港明星;第一位百事可乐亚洲区的代言人。
他成为巨星,不是因为那些歌、那些电影,而是他在活着的时候,把做人这件事,做到了极致。
张国荣离开人世已经有17年,他永远以年轻的姿态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中。正如他唱的那句歌词一样"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
想你,只因你过分美丽,因你是世间的唯一。
“我和你见过同一颗星,他曾照亮整片天空”
有人说,张国荣是世间少有的美男子。
他的脸上有一种惹人神魂颠倒的少年气,眉宇间包含了所有的离愁悲喜,那是一种天生自带温柔的美丽,只一个眼神,就可以跨越千年的颠沛流离。
温柔,细腻,英气逼人,别说女人看了觉得心动,就连男人看了,也会惊觉恍若天人。
莫文蔚六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张国荣,她后来说:“Uncle Leslie简直是一个白马王子,我从那时开始喜欢他,一直到现在。”
和张国荣搭档出演《阿飞正传》的潘迪华,第一次见到他时,就被容貌惊艳:
“当时他一出场,我就觉得这个男孩太漂亮了,有巨星的感觉,将来一定会大红大紫的!”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得正的张国荣无疑。
如果哥哥仅仅依靠美貌被世人喜爱那么多年,当然无可非议,可上天偏偏给了这个男子最优厚的待遇。
张国荣的歌声之美,无人能敌。
第一次听到《风继续吹》这首歌时,说不出何种原因,竟然不知不觉循环了二十多遍,直到朋友提醒我:
“这首歌是哥哥唱的。”从那之后,哥哥的音乐,就再也没有逃出过我的歌单。
不管是国语还是粤语歌,哥哥总能用他的“荣式唱腔”演唱到完美极致:
柔软,飘逸,缠绵,忧郁,略带丝丝颤抖,而且每一句歌词都含有丰富的感情。
怪不得林夕在采访中提到,哥哥的每一首歌都带着演,live版比录音版更出色。
他出演的影视作品,更是让人过目难忘。
“哥哥”一词,出自电影《倩女幽魂》,王祖贤饰演的聂小倩,唤宁采臣一声“哥哥”。
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出戏过。
那个玉树临风、面容绝美的书生宁采臣,也永远被人铭记、凝望着。
《纵横四海》里,哥哥出演江湖大盗和发哥、红姑出生入死,风华正茂,青春无限好。
《阿飞正传》里,他又变成一只没有脚的鸟,在人间的土地上飞呀飞,一生只能下地一次。
他拥有被上帝亲吻过的嗓子,被天使亲自雕琢的容颜,他是无数女孩午夜梦回的情人,是滚滚红尘里不可多得的奇才。
正如林夕所说:“五百年内,难出张国荣。”
能在各个领域做到极致优秀,非张国荣莫属。
哥哥能照亮一个时代,和他对艺术的极度尊重、任何事都要做到极致、干净独特的个人魅力紧密相关。
“他是人间不一样的烟火,也曾在风雨里踉跄走过”
认识哥哥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品味极度高雅的人,而且为人也特别诚恳。
只是偶尔在那张俊朗的脸上,闪过几丝忧郁。
童年的不幸,往往会催生独特的个性,一个对世界缄默不言的人,并非因为内向,而是他的心中装着所有的星空暗淡和阳光璀璨。
淡漠的亲情,给他的心里投下了一层阴影,致使他对婚姻关系极其不信任,可即便这样,哥哥依然尊重父亲、接济母亲,大大方方地追求真爱。
毛舜筠是他生命里出现的第一个女人,也是哥哥唯一公开承认深爱过的女人。
可这场不对等的感情,最后仍然以离场结尾。
恋爱中的两个人就像天平的两段,一个热情似火,一个若即若离,注定要走向失衡。
从始至终,面对哥哥热情似火的追求,毛舜筠并未彻底投入其中。
若干年后,有人采访毛舜筠,问及当时有没有真的和哥哥拍拖,毛舜筠说:“他觉得有,我觉得没有。”
也许,感情从来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谁也不必苛责谁。
说起和哥哥有缘的女性,不得不提到梅艳芳。
虽然哥哥和雪梨、倪诗蓓等人有过短暂的爱情,但是和他最合拍的还是阿梅,对于哥哥来讲,阿梅不是恋人,却是友情之上的红颜知己。
20世纪80年代,他们光环灼目,成了香港舞台上最璀璨的巨星。
有人说张国荣是男版梅艳芳,梅艳芳是女版张国荣,而对那个传闻中的“四十之约”,其实哥哥早就回应过:“你痴线啊!”
这段惺惺相惜的友情,终究没有转化为爱情。
娱乐圈环境险恶,哥哥却用一颗赤子之心对待枪林弹雨。
他的气质遗世而独立,感情也不同于常人,盛世明珠之灿烂,可见一斑。
“爱他生命的璀璨光火,也爱他映照的芸芸浮生”
哥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林青霞评价:在香港,像哥哥这样感恩重情的人不多。
作词家小美曾说过一段话:
“张国荣是个百分之百自我的人,喜怒好恶都会通通表现出来,在他的思维里面只有黑与白。曾经所有的冷嘲热讽没有将他击垮,反而让他更加强大,他全然感谢每一个雪中送炭的朋友,用努力得来的成绩对众人还以颜色。”
抛开那些耀眼光环,哥哥其实是一个温暖、干净、接地气的邻家少年,他没有任何明星架子,喜怒溢于言表,活得真实而通透。
之前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香港明星那么多,为什么唯独痴迷张国荣?
有个高赞回答这样说:
因为他代表了一个时代,他不是明星,他是我们的哥哥。
看完泪目。
无论是歌坛还是影坛又或者是好人缘,张国荣都是一步步走来。作为演艺圈的前辈,张国荣从未耍过大牌,甚至提携过很多艺人。
黎明当年参加完比赛,张国荣第一时间约他吃饭,并把他介绍给了黄霑;
林志玲还是个小模特时,曾拍过张国荣的MV,张国荣增加了她的出场机会,还把她拉到身边给镜头。
除此之外,吴宇森、王力宏、古天乐、古巨基和赵文卓等人都曾受到过张国荣的帮助。他还收养了几位世界各地的孤儿,多次给儿童癌症基金捐款,巡回演唱会的收入也会抽一部分捐给当地儿童基金会。
但命运有的时候总会不公,谁都没想到,如此善良的张国荣会在日后患上抑郁症,并因此自杀。
很多年过去,香港的名人来了又去,唯独痴迷张国荣的人只增不减,甚至把他奉为一生的挚爱与信仰。
他去世后,经常有人传出在国外见到哥哥的新闻,有位粉丝曾在车内镜子里看到过一双和哥哥一模一样的眼睛,传到网络之后无数人泣不成声:哥哥还活着!
一个人真正的优秀,绝不仅仅是因为成就,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格魅力,而张国荣就是一个纯粹干净、让所有人心生敬佩和怜爱的人。
“那年他开过最大的玩笑,就是给再见画上了句号”
哥哥的一跃,让愚人节这一天变得不再可笑。
有人说,哥哥因为演《异度空间》走火入魔,也有传言说他与唐唐感情破裂心灰意冷,更有造谣说哥哥得了精神病。
其实,都不是。
哥哥在遗书里写道:“我一生没做坏事,为何这样?”
这句绝望的发问背后,是一个生理性抑郁症患者的无声呐喊。
得知自己患病后,善良的哥哥不想连累别人,只告诉了大姐张绿萍,而面对其他好友,他总是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想让别人受到伤害。
他是一个追求体面和完美的人。
比起那些不实原因,我们更愿意相信,哥哥的离开,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干净纯粹、追求极度完美的人。
在他患病的这段期间中,他一边继续作曲写歌录唱片,又接连不断的拍戏,从各个人物中进入、抽离。抑郁症发作起来时,令他十分痛苦。
一年的时间内,他想方设法求医问药,能试的都试过,但还是无效。最终,抑郁症让一位巨星陨落。
张国荣的离去对一个人来说更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个人就是我们前面提及到的唐鹤德,也就是张国荣口中的唐先生。
张国荣与唐鹤德从小相识,关系极好,他的财产和唐鹤德共享,所开公司也和他联名。
唐鹤德辞去了银行高薪工作,专心去帮张国荣打理财务,在张国荣面临经济困难的时候,他把自己所有薪水都拿了出来,帮张国荣度过难关。
因为和张国荣的关系,本是普通人的唐鹤德,开始频繁暴露在聚光灯下,遭受非议,受到狗仔骚扰。
两人有一张很著名的照片,就是那张被各大网站评选为"本世纪最伟大的牵手"的照片,照片中的两人大大方方,留给了偷拍记者们一个坦荡的身影。
两人相识二十多年,早就把彼此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当张国荣离去后,最痛苦的人莫过于是唐鹤德了。每年的4.1号,他都会在社交平台中晒出张国荣的照片。
如今已经62岁的他独自一人生活,处事低调,几乎不在公众面前露脸,仅为张国荣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领奖、杜莎夫人蜡像馆雕像揭幕,并代张国荣参加了梅艳芳和沈殿霞的葬礼…
哪怕到了最后时刻,他联系的人也只有助理陈淑芬,因为他知道陈淑芬是个细心的人,一定不会让他难堪。
果不其然,哥哥“飞跃”之后,陈淑芬迅速赶到了现场,机智地做了处理,没有让任何破坏形象的照片流于世上,给了他最后的尊严和体面。
一场光辉岁月的盛宴,在那一刻戛然而止。
在哥哥的葬礼上,道路两旁摆满了鲜花,成千上万名粉丝哭成了泪人。
梅艳芳、袁咏仪、钟楚红等人更是哭到崩溃,她们始终无法接受,那个曾经那么挚爱的好友,从此相隔在两个世界。
很多很多年之后,不管是好友还是粉丝,只要一提到哥哥,他们还是抑制不住眼泪的滑落。
发哥在写给哥哥的信中说:“不经不觉Leslie已经逝世五周年,但对这故友怀念之情始终没有减退,艺坛暂时尚未可以找到一位可以代其地位的接班人, Leslie无论唱歌或演戏都是充满天分,他的工作态度之认真和投入,这点我很欣赏。”
毛舜筠说:“阿仔离开后,我没有去拜过他,可能是逃避,不想接受他已经走了,我心想他很好呢,我们只是没有联络而已。”
2003年11月,哥哥的生前好友梅艳芳举办了人生最后一场演唱会,那时候,她已经被查出罹患子宫颈癌。
她在舞台上说:好想念哥哥。
12月30日凌晨刚过,梅艳芳在医院的病床上不治身亡。
两位顶级巨星相继离世,阴霾笼罩的2003年,彻底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至今,哥哥已经离开了17个春天,可他的风采依旧辉煌如初,因为“张国荣”三个字,早就不只是一个名字。
他经过了多少人的似水年华,唤醒了多少色彩斑斓的青春,又拥抱了多少孤独寂寞的灵魂。
他代表的,是一个不可复制的时代,他寄托的,是一代人无处安放的记忆。
香港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和哥哥的歌艺演技相比,他的容貌不算什么,和哥哥的人品相比,他的歌艺演技不算什么。
哥哥用他纯粹干净的一生向世人证明,什么才是活到极致的人生。
可以说,如果没有张国荣,上世纪的香港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上世纪,本身就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