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个性网:专注于分享免费的QQ个性内容

关于我们| 网站公告|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搜索
新闻 热点

老公心中只有妹妹,我没闹,果断离婚,成全他们,他却后悔了

日期:2025/04/02 07:21来源:未知 人气:59

导读:声明:故事源于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剧烈的震动让李秀英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她有些茫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熟悉又陌生。这剧烈的震动,正是因为客车刚刚启动发传来的震动,解放初期,客车用的是柴油发动机,结构落后,运转时车也震动的厉害。放眼望去是挤满了人的客车,不透钢的铁架子,车里的坐椅也不多,正是老解放客车,李秀英记得后来改革开放,已经有更好的黄海客车了,这种客车慢慢的早就不见了。而这样......

声明:故事源于网络,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剧烈的震动让李秀英慢慢的睁开了眼睛,她有些茫然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熟悉又陌生。

这剧烈的震动,正是因为客车刚刚启动发传来的震动,解放初期,客车用的是柴油发动机,结构落后,运转时车也震动的厉害。

放眼望去是挤满了人的客车,不透钢的铁架子,车里的坐椅也不多,正是老解放客车,李秀英记得后来改革开放,已经有更好的黄海客车了,这种客车慢慢的早就不见了。

而这样的老解放客车,李秀英自然是熟悉的,在她与周兴泉私、奔的那一次,坐的就是这样的客车,那也是她唯一的一次。

可是她不是已经死了吗?在与周兴泉私奔的一年后,周兴泉受不了吃苦的日子,抛下她偷偷的回村里了,后来听说回到村里的第二年就娶了供销社的女儿,而她因为与周兴泉私奔,无脸回村里,给人做工的钱也只够解决温饱的,就是最后存下的那点钱,想着与周兴泉好好过日子,也被他当做回家的路费偷偷的拿走了,最后她孤苦无助的死在出租屋里。

可是又怎么会又出现在这里?

这时从人群里挤过一道身影,正是李秀英做梦都恨得牙都能咬碎的周兴泉。

“我买了两个茶叶蛋,你先垫一垫,等到了地方之后,咱们下馆子。”周兴泉长像斯文,特别是说话的时候他眼睛看着你,你总觉得他是笑眯眯的。

李秀英当初就是喜欢他这笑着看着你的样子,觉得在他的眼里,这世上什么都比不过你重要。

可也正是拥有这样的一双眼睛,才害得她明明是个嫁了人的人妇,却抛弃一切,又背上坏名声与他私奔,结果算得那般凄惨的下场。

“你这是怎么了?”周兴泉把茶叶蛋举过去半响,见人不说话,这才看过去,这一看吓了他一跳,只见眼前的人正用一双满是恨意的眼睛盯着自己,不过他马上就想到了什么,笑着解释道,“刚刚看你睡的沉,正好车停了有卖茶叶蛋的,我就没有叫你,醒来找不到我生气了?”

李秀英在看到周兴泉的那一刻,指甲就扣到了肉里,手蕊传来的阵痛告诉她这不是梦,还有周兴泉说的这与记忆里一样的话,让她明白这不是梦,似是一切都从头再来了。

她想不清为什么是这样,可是既然是一切都从头再来了,她就要从新选择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再走上辈子的老路。

上辈子面对周兴泉的温柔体贴,她是怎么做的?

她记得她温柔又含蓄的只点点头,一切都听周兴泉的安排。

她是只念过小学,连初中都没有上过的人,从来都没有出过村子,而周兴泉是高中毕竟,还是小学老师,又在外面见过世面。

李秀英记得她一向以周兴泉的话马首是瞻。

后来在周兴泉抛弃她之后,她很多个夜晚都想过,周兴泉看上她的是不是就是她听话这一点?

“秀英,你这是咋了?”周兴泉见对方还是恨恨的看着自己,又不说话,这也急了,拿过旁边坐位上放着的包,挨着李秀英坐下来,小声道,“你别担心,咱们到了南方,那里没有人认识咱们,咱们可以重新开始生活。”

是了。

就是这样的话。

让她相信与这样体贴的男人在一起,总胜过那个结婚当天就回到部队,甚至心里只有着妹妹的丈夫。

她上辈子生活里路过的两个男人,一个是结婚当年便回部队、结婚一年多也没有回过家的男人。一个就是眼前这个披着人眼的狼的周兴泉。

这两个男人,哪一个对李秀英来说,都是她的劫。

“车上的人多,等咱们到地方再细说。”周兴泉见四下里已经有异样的目光看过来,便不再多说,抓过李秀英的手,把茶叶蛋塞进去,“趁热吃吧,大冬天的暖暖身子。”

虽然是在客车上,客车却只是一层的铁皮,哪里有暖气,就是人一个挤着一个,也都冻的不时在原地跺跺脚。

手上传来的一丝丝的暖意,把李秀英终于从回忆里拉了回来,她本能的就把刚落在手里的茶叶蛋扔了出去,不过前面挤着人,茶叶蛋打在对方的身上又被弹了回来,周兴泉反应快的忙接住,一边跟对方道歉,然后才回过头来看着李秀英。

“你这是闹什么?刚刚还好好的?这又咋了?”周兴泉有些失了耐性,不过他还是马上就压下了火气,“是不是我刚下去的时候,出了啥事?”

李秀英却是懒得与他多说,眼见着客车还没有开动,只是被启到了,显然是在等人,也不多说,挤开人群就往外走,周兴泉就张口喊人,可他不喊还好,这一喊只见人走的更快了,周兴泉没有办法,只能拿着身旁的包跟着下了车。

等他下车追出来的时候,李秀英已经走出一百多米,周兴泉小跑的追上,一把拉住人,“秀英,你这是咋了?你到是说句话啊?”

李秀英愤怒的甩开他的手,不过也不急着走了,回过头冷眼看着他,“没咋。”

“没咋你这是干啥?车马车就要开了,快回去。”周兴泉又过来拉人。

李秀英往旁边错了个身避开了,“周兴泉,我想了想,咋俩这样做不对,反正咱们今天也是第一天出来,现在就坐车回村里,也没有人发现。以后就当这事没有发生吧。”

就因为平日在村里眼前的这个男人对她关心了些,又总是能注意到她的感受,她就与他私奔了。

如今回头想想,李秀英觉得自己真是傻透了,果然是从农村出来的傻女人,只盯着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却不知道就这样把自己一辈子给毁掉了,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她能怨的也只有她自己。

不管为什么这一切又从头来一次,李秀英知道不是梦,所以她再也不会走老路,更不会再与眼前这个虚伪的男人扯到一起。

第二章:过往

周兴泉神情僵住,不敢置信的看着李秀英,显然不相信刚刚他听到的话是从李秀英的嘴里说出来的。

不过周兴泉马上就又把思路整理出来,他把手里的包袱递过去,“秀英,你后悔和我走现在要回去,我也不会拦你,在村里我是怎么喜欢上你的你心里也清楚。”

李秀英看着眼前的包袱,淡粉色的棉布四个角落和中间分别印着一团的牡丹花,家家条件都那样,特别是农村,出门也没有包,都是用包袱包几件衣服或者带的东西,四四方方的包袱在正十字的边上都印着红色的喜字,这是她和张建平结婚的时候买的,一供买了两个,用这包袱包了几件以前穿的旧衣服,她就自己走去了张家。

“张家娶了你这么好的媳妇,你照顾他们一家老小,还要上地做工,张建平做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在结婚那天就回农场,甚至一年多来也没有回家探过亲,更没有给你来过信,他跟本就不值得拥有你。”

“你这么好的女人,值得拥有更好的。”周兴泉见李秀英不说话,只盯着自己眼前的包袱,语气也放缓慢下来,“秀英,村里的姑娘虽然多,可我一眼相中的便是你,你虽然总是默默的低头干活,和其他人在一起时能让人忽视你,可越是这样的你才越让人移不开眼。”

周兴泉的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脸上带着几抹的不好意思,明明已经是二十五岁的人了,却一副愣头小子的害羞模样,“在我的眼里,你是个好姑娘,并不是一个嫁过人的妇女。”

周兴泉是个长相斯文的人,个子一米七五,也不算是太高,男人这个个子看着到是有些矮,他穿了一个深灰色涤卡料假毛领到膝盖上的棉大衣,青色的涤卡料的裤子,条绒老棉布鞋,这是八零年,虽然有卖鞋的了,可是平时大家还是穿着自己做的布鞋。

周兴泉的这一身打扮看着很平常简单,可是细看之下衣服上没有一点的褶皱,还有笔直的裤线,可见是用心处理过的。

李秀英再把目光收回来,落在自己的身上,一件红绸缎面印着小黄芬的斜大襟老棉袄,棉袄的的袖口和衣服下襟接的蓝色绸缎,在农村里也只有新结婚的小媳妇才能有一件这样的棉袄。

李秀英穿的这件还是婆婆当年结婚那天穿的,然后舍不得穿就收了起来,她嫁进张家之后,婆婆便拿出来给她了。

这衣服李秀英一直也没有穿过,不是她舍不得,而是她与张建平的婚姻,让她一直到现在都觉得不是真的一般。

如今她与周兴泉私奔竟然穿了这样的一身衣服出来,如今她自己想想都觉得可笑。

“秀英,我知道你善良,可他们就是看你太善良,才会这样欺负你。”周兴泉见她低头沉默,以为是被自己劝动了,便道,“明明与张建平订婚的是你妹妹,这些年花张家钱的也是你妹妹,最后你妹妹退婚你家又舍不得把钱退回去,却让你顶上。张建平虽然和你结了婚,可是他喜欢的还是你妹妹,听村里的人说,他们现在还在通着信,而你呢?”

“张建平把你娶回到家里,只让你照顾他的一家老小,私下里却与你妹妹通信,花钱的是你妹妹,你却为他们家做牛做马,张建平惦忆的也不是你,这样对你不公平。”

“就是你家里人偏心的也只是你妹妹,让她读书,穿好的吃好的都是她,而你呢?家里和地里的活都是你干,所有不好的事都是你,你善良的可以不在乎,可是我在一旁看着却是心疼。”周兴泉说到最后,人看着也很激动,“秀英,我虽然是个外人,可是我一直都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也是我为什么抛弃老师的工作,而带着你离开的原因。”

李秀英抬起头来看着他,周兴泉像得到了勇气一般,“秀英,我心疼你。”

含情脉脉的眼神,脸上认真的表情,如果不是有上一世的教训摆在眼前,李秀英一定会相信这些话,也会被这些话感动。

她承认周兴泉的话说的很有道理,张建平比她大三岁,而张建平与妹妹李美龄是在上初中的时候喜欢上彼此的,两家又是一个村的,所以早早的便给两个人定了亲。

李母一心想把小女儿供成大学生,所以李秀英小学毕业之后,便下地做活了,家里一心只供着李美龄上大学,而张建平高中毕业之后,因家里条件不好,便没有上大学从军去了,当兵之后得的津贴都给了李美龄上高中用。

原本一切都好好的,李美龄也考上了大学,只差到张建平工作的那个城市去了,却传来张建平可能面对回村的问题,要回到农村,问题还没有到最后决断的时候,李美龄与张建平之间却出现了问题,两个人分手了。

两家知道的原因只是聚少离多,没有了共同话题。

张家到没有埋怨李美龄,只是小儿子都结婚了,连孙子都有了,大儿子却还没有成家,原本想着等李美龄大学一毕业就给两人把婚事办了,现在也不成了。

最后张家就让媒婆在附近给寻着合适的姑娘,李家那边得了信之后却坐立不安,毕竟婚事退了没有什么,可是女儿这些年上学花的钱都是张建平的工资,这个得退回去。

家里就这个条件,要是真有钱也不会让张建平拿钱供女儿上学的,又拿不出钱来,最后李家夫妇一合计,便让媒人到张家去做说客,有意把大女儿嫁进去。

张家自然是满意,虽然李秀英只是小学毕业,可是在远近几个村子都是出了名的能干活又孝顺的姑娘,人虽然长的黑了点,又有些胖,可是在农村人的眼里,这胖胖的身子才叫好,这样结实的身子,能干活。

张家同意了,也给在那边的儿子那边写了信,李家自然是高兴,又怕张建平会不同意,就找人给小女儿往大学那边写了信,在信里也让小女儿帮着劝一下张建平。

这事从订下来到结婚,也就是一个月的光景,张建平从那边请了四天的假回来,在路上来回要三天半,正好到家半天成亲,便又回去了。

结婚一年多,张建平没有回来过,即便是往家里写信,也没有单独写给李秀英,而是写给一家人的,信中也极少提到李秀英,李秀英嫁到张家之后,除了伺候瞎了眼睛的婆婆,家里地里的活都要做,小叔子一家没有分出去过,哪怕平日里要上地,一家老少的三餐也都落在了她的身上。

村里人没有一个不夸李秀英好的,可是李秀英心里却有说不出来的苦,只有同村的周兴泉每次遇到她都会上前来关心她几句,慢慢的两个人走近了,也让李秀英觉得周兴泉才是最了解自己的那个,而不会觉得那一切原本就应该是她要做的。

所以才会有了眼前两人私奔的这一幕。

李秀英深吸一口气,纵然如此被不公平对待,她也不该与人私奔,她没有对不起任何人,而是那些人对不起她,何况眼前之人也不是能托付终身之人,即便是也不该是这样就与他走,而是该与张建平离了婚,然后光明正大的寻找自己的幸福才是。

对,就该是这样。

她要去找张建平离婚。

-------

第三章:回村

周兴泉垂着头坐在客车的最后一排位置上,不时的抬起头往前面坐着的身影上扫一眼,坐在他这个位置,只能看到李秀英的半个侧身,李秀英又看着窗外,最后周兴泉连半张侧脸都看不到,只能看到梳着两条大辫子的后脑勺。

周兴泉又低下头,斯文的脸上有些一抹失落又带着一抹不甘心,明明他已经劝动了,为什么到最后李秀英还是不同意跟他走,到底他下车的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情,能让已经下定决心跟他私奔的李秀英反悔了?

市里到村里的路要坐两个多小时的客车,周兴泉费劲脑汁也没有想出到底因为什么,就已经到村口了。

下了车,周兴泉一脸失落的看向李秀英,“秀英.”

李秀英神情里透着疏远,“你有事吗?”

周兴泉摇了摇头,明明是失落的脸,却挤出一抹笑来,“秀英,日后不管你有什么事情,我还会像以前那样帮助你。”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他这抹笑是强挤出来的。

何况是这样的承诺,任如个女子听了都会感动吧?

李秀英却是心下冷笑。

这样的心思,她上辈子那般的愚蠢,又怎么可能看得明白呢,也难怪会被骗。

好在,一切可以重来,她可以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

想也没想,她便直接开口拒绝道,“我已经成了家,咱们俩还是不要走的太近,村里的人本来就爱讲事非,张建平做的怎么不好,我不能用同样的办法去反抗。那样只是糟践自己。”

周兴泉的神色一呆,眼里还有几丝的慌乱,声音也没有先前沉稳,“秀……秀英,你……”

不过马上周兴泉就做出一副受一个人独承受下最疼苦的事情一般,脸上的笑容又恢复平常,“你说的对,是我没有想到这些,只以为带着你离开这里就会给你幸福。”

李秀英却懒得看他这副虚伪的样子,“你理解我就好。”

说完,转身就走。

语气和态度上的敷衍,就明晃晃的表达了出来。

李秀英也希望周兴华能明白,日后也少来纠缠她。

人走到了村头的小桥,李秀英才听到身后有脚步声慢慢的跟上来,不用回头看也能知道周兴泉先前脸上是什么样的神情。

试问就是换成她自己,前一刻还要与你私奔的人,下一刻却突然之间就换了一张脸,谁都会惊呀想不明白。

不过以周兴泉这种虚伪又有些自负的人,还应该有很多的不甘吧?

不知道为什么?

这一世已经算是活的第二辈子了,李秀英觉得头一次有这么痛快的时候。

没嫁人时,家里的好事好东西都是妹妹的,嫁人之后她就是张家的奴隶,她一直卑微的活着,就像一头永远不会抬头的老黄牛,直到累死,所有人都会觉得那是她该做的。

可是就在刚刚,她让自负的周兴泉突然间有了不甘和没有办法,就觉得自己已经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

以后的第一步,她都要让自己学的痛快。

李秀英他们这村子很偏僻,村里的人口也不多,只有一百五十六户,有几大姓氏占了近一百户人家,所以说这村里只要细扯一下,家家都能算得上是亲戚。

李家住在村西头,而张家住在村东头。

村里的人极少出门,客车更是很少往这边来,除非是有村里的人进城了。

李秀英他们是从村口的西边一的客车,村里有些好事的就看到了。

王翠花推开门探出半个身子,对着走到家栅栏外面喊道,“英子,你不是去市里了吗?咋这么快就回来了?”

这正是李秀英的母亲。

“去市里咋了?谁去市里还得在那里住一天咋地才能回来啊?”李秀英一听母亲问这话,心里的火气就不打一处来。

上辈子她是个心思不活的,脑子反应慢的,有些事看不明白。

可是如今重活一辈子,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上辈子遭遇的悲惨让她重活过来什么事都通看得透了。

母亲这话一听就不对,这闺女出门都只有盼着回来的,哪里有看到人回来还觉得不对的?

要说这里没有啥事,她都不相信。

可到底是自己的亲人,有些事即便是想明白了,李秀英也不想去再深想,她怕想多了自己难受。

王翠花也不过四十岁,毕竟农村的妇女总要上地干活,风吹雨打的,看着比实际年岁要大些,眉心有个‘川’字,看着就知道是个容易生气,性格又较为急燥的人,被女儿顶了一句嘴,人就从屋里走了出来。

李家住的是三间泥草房,门是搭在三间房的中间,王翠花剪的扣头(学生头没有刘海,前后一样长短中分,分别别在耳后,用别针别整齐了。),身上穿着件蓝色红白小格的棉袄,下身是同样的花布做的大棉裤。

人一边往外走,一边喊道,“英子,你站住。”

声音有些沙哑,就像公鸭嗓子一样,不过喊出来的声音却是很大。

李秀英停了下来,在她身后的周兴泉离她有十米,王翠花一喊出声之后,他的步子也放慢下来。

等王翠花到了栅栏门口,正好与周兴泉碰到,王翠花笑道,“周老师这是去市里了?还是刚从镇上回来?”

有时村里的人去镇里了,也会搭从市里回来的客车回村里。

周兴泉礼貌而又客气道,“刚去镇里回来,婶子这是要做晚饭了吧?”

王翠花点了点头,眼睛上下打量了周兴泉一眼,就不再看他,把视线调到女儿那边,“你带个包袱到市里干啥去了?”

王翠花的脾气急,又有些暴燥,李秀英没有嫁人的时候,没少挨她笤帚疙瘩的打。

第四章:心虚

换作是以前被母亲这样问,李秀英一定会小声的说实话。

王翠花也打量着女儿,眼里还有一股说不出来的心虚,李秀英冷着脸扭开头,“妈,你要是没事我就先家去了,出来了一天,我公公那边又要有意见了。”

“你还知道你了去一天啊?死丫头,我还以为你不回来跟人跑了呢。”王翠花见问不出什么,骂了一句转身走了。

李秀英憋着口气,对着母亲的背影道,“有当妈的说自己的闺女跟你跑了,你也是头一份了。”

王翠花身子停下来,扭头瞪过去,面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色,眼里还多了一份打量和猜疑。

李秀英却明白这份猜疑是因为什么来的,心里忍不住为自己难受,压下鼻子里的酸意,扭身就走,一刻也没有多呆。

周兴泉在一旁悻悻的摸了摸鼻子,转身也走了。

按着王翠花以往的脾气,早就开骂了,可今天她这是心虚,哪里敢骂,一边往家里走一边心里还在低估,是不是那死丫头知道了什么。

李秀英大步的往村里走,想着她与周兴泉私奔,母亲可能是背后推手,就忍不住一阵阵的心寒,一直到了村东头,到了张家的栅栏外面,李秀英深吸一口气,才让自己被气的起伏的胸口平静下来。

右手紧紧的握了在左胳膊上挂着的包袱,李秀英才迈步走进去,人到院子里的时候,房子的门从里面被推开,一个面敛黑瘦的小伙子走了出来,黑色的对襟的老棉袄,灰色涤卡裤子。

看到李秀英没有说话,先抹出一抹真心的笑来,“嫂子回来啦,正好家里要吃饭,快进屋吧。”

这人正是李秀英的小叔子张建设。

张家两个儿子,老大张建平正是李秀英的丈夫,高中毕业后就去务工,如今一直在外面。

张建设是小儿子,只念到初中毕业就在家里务农,十八岁就成了亲,娶的是同村豆腐西施的女儿,人长的也水灵,豆腐西施的男人又是个会看事的先生,所以说家里条件在村里也算是上等的。

如今有了个五岁的男娃,是张家唯一的孙子。

张建设人很憨厚,李秀英嫁进来之后,也只有他是真心的把李秀英当成家人。

李秀英也不吝啬的对他笑道,“回来了。又要喂马去?吃了饭再去吧,大冬天的饭菜冷的也快。”

“没事,嫂子先进屋,我去去就来。”张建设憨笑,还不好意思的抬头抓了抓头。

李秀英笑着点头进了屋,只听到东屋里是说话声和孩子的不满声,李秀英步子没有停,先去了小后屋。

李家也是三家泥草房,一进来就是左右两口大锅,两边各是一间房,在东西房的北边又隔出两个小后屋来,西屋的后房做了小仓房,里面放了杂物,东屋的小仓房是李秀英住的。

当初张建设结婚早,结婚的时候就结在了西屋。

李秀英嫁过来之后,张建平又常年不在家,原本说李家老两口要移到小后屋把东屋给他们腾出来结婚后,结果也没有腾,就成了李秀英住在小后屋里。

冬天的天很短,虽然才三点多,不过外面已经开始变黑,李秀英住的是小后屋,只有一个小北窗,白天的时候屋子都黑暗,现在这个时候早就全黑。

她到门口先摸了门框旁的拉线,四十瓦的灯泡不怎么亮,昏黄的灯光下,迈一步就能坐到炕上,李秀英随手把拉门拉上,坐在炕沿边上发呆。

小后屋原本就很小,一张小炕也就像1.8*1.5的床那么大,小后屋的门朝西开,炕上是芦苇草编的坑席,靠着炕的最里面的东墙是一口红色画着黄的大柜,上面叠着李秀英结婚时张家给做的一床被褥。

黑色面红黑花的褥子,还有一床白棉布和粉色缎面的被子,除了这点东西,屋子里啥也没有。

李秀英听到外面的开门声,知道是张建设回来了,又听到他喊了一声‘嫂子’,这才起身去了前屋。

除了在外面没有回来的张建平,算上李秀英,张家现在是六口人,只有一张炕桌,也正好能坐下。

不过张父是个思想保守的人,张家吃饭一向是他自己坐在一边,觉得这样才能显出他是一家之长的地位置,这样一来就有些挤了,李秀嫁英进来之后,几乎都是拿碗筷站在地上吃一口,张母是个瞎子,三十多岁的时候得了白内障双眼失明了,李秀英嫁过来之后,伺候婆婆的一切都落在了她的身上,李秀英站在地上吃饭,一边还要给婆婆夹菜,她从来都没有上过桌子,张家的人似乎也习惯了。

今天李秀英一进来,弟媳夏如金就先开了口,“嫂子可算回来了,我这又是弄小龙,还要照顾妈,两只手都忙不过来。”

她嘴里说的小龙正是张家下辈唯一的男丁张庆龙,今年五岁。

李秀英扫了一眼,就见那孩子正在自己用勺子往嘴里塞鸡蛋糕呢,嘴的一脸都是,哪里用人喂。

这孩子长的虎头虎脑的看着很可爱,眼睛双黑双大,张家人都捧着来,什么好吃的都可着他来。

只可惜小孩子被哄坏了,只要不让他做的,他就躺在地上打滚的哭,李秀英并不喜欢。

“嫂子出门一天才回来,让嫂子先吃饭吧。”张建设不喜欢媳妇这副做派,可他性子又憨厚,也不敢太深说。

夏如金也不生气,她长的好看,圆圆的脸,一双大眼睛似会说话,“我锅里还温着热水,想天黑之前把衣服洗出来,这样也能省点电。”

李秀英不得不承认这个弟媳是个会说的,一句话就让公婆满意的,毕竟一句话就会让公婆觉得她是个会过的。

抬眼看了夏如金身上穿的深红条绒的褂子,李秀英淡淡道,“冬天衣服不爱干,我给弟妹洗的这件衣服四天才干,弟媳爱干净的这是好事,可家里的肥皂可不多了。”

李秀英没在看她,只和公婆打了声招呼,“爸、妈。”

一边去拿碗筷,盛了碗大碴粥端在手里,也没有先往嘴里吃,而是夹菜往婆婆的碗里放。

张父是个古板的人,平日里话很少,他只淡淡的嗯了一声,就拿着小酒盅继续小口的抿酒。

张母到是开口道,“金子说省电也没有错,英子说的也对,咱们家就是娶了你们两个会过又能干的媳妇,这日子才能过的这么好。对了英子,你不是说要在城里住一天吗?没找到活计啊?”

张母是个老好人,哪个儿媳妇的也不说不好。

李秀英去城里的借口是想找个活,毕竟农村冬天也没有啥活。

--------

第五章:离意

李秀英在坐客车回村里的路上就想了这些,所以被婆婆问起来的时候,到也没有发慌,“妈,城里现在工作也不好找,我想了一下,想到建平那里去看看,从我们俩结婚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他一直也没有回过家,这又进了腊月,再过不了多久就要过年,我想问他能不能回来,还有他先前一直说那边提到要回来的事,现在也没有动静,你和我爸也没少为他操心这个事,我想这次过去看看,再把咱们家里腌的咸菜给他带点过去,你不是说建平最爱吃你腌的咸黄瓜吗?”

张母说起这个,话也多了起来,“可不正是,建平平时啥也不爱吃,就爱吃腌黄瓜剁碎了做卤就着面条吃,怎么吃都吃不够,打小就爱吃,从农场里回来探亲的时候,回到家里就吃那个,那个时候家里穷啊,只能用苞米面做面条,这两年他在那里越来越好,咱们家也好了起来,他却回来的越来越少了。”

那边张父的脸上也有了笑意,比刚刚看着脸色好看多了,“嗯,你妈说的对,老大这两年回来的越来越少,你过去看看也行,把腌黄瓜多带点,再跟他说即便是丢工作回来也没事,自己有能耐,村里的人谁能看不起他。”

张父的语气里透着抹骄傲。

自己的儿子争气,在那边干这么多年,即便回来也有手艺,可不是技术人员,有哪个敢看不起的。

这些年来张父在村里的腰板也硬,走到哪里都恨不得告诉人他有个儿子在农场里当技术员。

以前李秀英就看不惯公公这副样子,大家一个村里住着,又是祖祖辈辈都认识的,谁家不认识谁?何必非要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这些话以前李秀英不会说出来,现在她要去那边找张建平离婚,就更不会多说什么。

只笑着点头应下,她以前就嘴笨,不会说好听的,所以这样的反应张父也没有挑理。

到是一旁的夏如金被冷落了,心里有几分不舒服,目光上下在李秀英的身上扫了一眼,才哼了哼扭开头。

张建设到是憨憨的笑着,“嫂子到那边后多住些日子,我听说那边有的招待所,吃住都不花钱,你和大哥分开这么久,也该好好聚聚。”

“老二说的对,你在那边多呆些天,你看小龙都五岁了,你们也该要个娃了。”张母也觉得该这样。

那边夏如金插话道,“咱家的牛和猪都要喂,我又要带小龙,嫂子去那么久,家里咋办?”

一边看向公公,平日里公公可是站在她这边的。

夏如金也不傻,看得出来公公不太喜欢大嫂,平日里只要是大嫂提的意见,公公都会反驳,所以这个时候也把目光放在了公公的身上。

张老汉下放了酒盅,一边把身旁放着的旱烟袋拿起来用打火石的火机点着,慢慢的抽了一口才道,“家里的牛和猪有老二喂就行,你妈这边也不用啥你,等再冷冷这猪也该杀了,老二这边也就能腾出手来帮你打打下手。”

夏如金笑道,“那就听爸的。”

回头又道,“家里的猪是嫂子喂大的,嫂子虽然是去见大哥,那也早点回来,这吃猪吃可不能少了你。”

结果张老汉脸上刚刚升起来的点笑模样就没了。

李秀英眼皮一耷,边往婆婆碗里夹菜边道,“这猪仔是家里买的,我又是这家里的人,喂点猪又算啥,这村里哪个妇女不干活?就是妈眼睛不好使,那还是能做点啥帮着做点啥呢。”

以前李秀英嘴笨,明明活干的最多,最后却还不得公公喜欢,她明白是有弟媳妇在一旁挑拨,可也不去计较。

现在重生回来,她不想委屈自己,做什么不反驳过去。

夏如金的脸色一变,马上又笑道,“我嘴笨,不会说,就想着让嫂子回来吃肉。哪像嫂子这么会说,难怪妈这么疼你。”

李秀英想着她反应到是挺快,现在到是弄的像她在这里挑拨是非,结果刚要还回去,婆婆就开了口,“我不偏心,你们两个都好,我都疼。”

夏如金笑道,“妈,你偏疼大嫂我也不生气。我生小龙之后,就一心带孩子,家里的事都是大嫂干,我都记在心里呢。”

“你这孩子,你说的这是啥话,一家人哪有那么多的说头,你哄孩子你大嫂也知道,她哪里会和你计较这个。”张母故意做出生气的样子,“咱们是一家人,日后可不许说这样的话。”

“妈,吃饭吧,饭都要凉了。”张建设偷看了嫂子一眼,在一旁开了口打断了两个人的说话。

这饭桌上才安静下来。

李秀英只低头吃饭,心下却是冷笑,说什么一家人又不偏疼,可是婆婆处处拦着不让她说话,看似谁也不偏着,可明眼的又哪个看不出来婆婆偏着夏如金那边。

原本她是不打算给婆婆面子,就接着再反驳回去的,不过小叔子却是个好的,在这个家里面,对她好把她当成家人的,也就是这人憨厚的小叔子了。

何况既然要离开张家了,也没有必要与他们再争红了脸。

当天晚上收拾东西的时候,张建设到了小后屋,“嫂子,这你拿着吧。”

第六章:门外

李秀英看着眼前皱皱巴巴的两块钱,笑着摇了摇头,又往他身后看一眼,张建设本能的脸上闪过几丝的慌乱。

人也回头看了一眼,见并没有人,这才松了口气,又小声道,“嫂子,你嫁进我家一年有多辛苦我是知道的,我是个嘴笨的,也不会说啥,这钱是我平时自己偷偷攒的,出门在外万一有啥事也能应个急,嫂子拿着吧,这也是我们的一番心意。”

“真是你们两口子的一番心意?那我就收下,明天也和弟妹道声谢。”李秀英笑意的看着他,却没有伸手接钱。

张建平一脸的尴尬,吭哧了半天,“不……不用去谢她,一家人……”

李秀英抿嘴笑了,等收住笑声之后,才松了口气,语重心长道,“建设,嫂子多谢你的心意了,可是这钱嫂子不能拿,你收起来吧。”

张建设急的直抓头,他还想说些什么,西屋那边夏如金已经开始喊人了,“建设,你干啥呢?”

李秀英对着欲言又止的他点了点头,伸手拉上拉门,一个人坐在炕上发呆,不过马上就又重新打起精神来,这一次去农场是和张建平谈离婚的事,到了那里也不知道能呆几天,况且离了婚之后她也不打算回村里,先不说被村里笑话,就是自己那样的妈也不会让她好过。

李秀英掀开柜子在里面翻了翻,除了她那几件带补丁的衣服,整个柜子空空的。

里面一件张建平的衣物都没有,等把衣服叠好用包袱皮包好,李秀英苦笑一下,她得多傻,才让自己落得这样的境地,公公不喜欢,亲人不爱,丈夫又当她是个摆设。

这一晚李秀英一闭上眼睛连个梦都没有做就到天亮,客车是每天早上六点到村口,她习惯每天四点多起来做饭,虽然今天要出门,李秀英还是起大早给一家人做了早饭。

用苞米面做了窝头,又煮了萝卜和土豆条的汤,她就站在灶台上端着碗吃了一口,等收拾好要出门了,张家一家才起来。

张母交代了很多,一脸的不放心,“你自己出门要注意安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谁知道现在的人安的什么心,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到了那边告诉建平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技术,咱们村里的人都以他为荣。”这是张老汉说的话。

李秀英一一的应下,这才出了屋往村西头去。

他们所处的这村子在东北偏远的地方,而要去的地方还要往北,要在大兴安岭那附近,坐两天的火车还要倒客车,李秀英没有去过,不过嫁过来之后,从公公的话里总是能听到公公说起,公公这些年到是去过几次,听的多了便也就记在了心下。

进了腊月,东北这边雪厚还总是刮烟炮,平常人很少出屋,特别是这个时候,村里家家几乎还没有起来,冬天没有什么活计,家家都是两顿饭,只有张家一向春夏秋冬起来的都早,所以李秀英胳膊挎着包袱出来的时候,也没有人看到。

寒风刮在脸上似刀子般,李秀英没有觉得冷,却觉得只要往前迈一步,新的生活就在等着自己。

一直在晚上七点多上了火车之后,被人挤着只有个站脚的地方也没有让她激动的心情平静下来,反而随着火车的鸣笛声阵阵传来,李秀英有些黑胖的脸上才露出抹慧心的笑容来。

一天两晚的火车,李秀英除了人看着有些疲惫之外,并没有太憔悴。

她下站的地方是处小站,只有一座小房子里有个守路口的铁路工人,连个大点的站台都没有,放眼望去一片荒芜,除了山就是山,四下里白茫茫的,什么也看不到。

那守着站台的工人到是个好心的,让李秀英先进屋里暖暖,等近中午的时候,正好有马车经过,都是去镇里买东西的林业局里的人,而张建平的工作的农场就在那里。

在马车上裹着老乡的狍子皮大袄,赶马车的老乡有四十多岁,本姓王,人看着是个性子爽朗的,从他的口中李秀英也大体知道了这林口乡的情况。

林口乡没有多少耕田,多是山地,这里的人也归林业局,都算是工人的身份,每个月有工资开。

从市里到这边要开车过来,也要走一小天的路,所以说这里挺偏僻的,不过这里人口少,所以大家几乎都认识。

第七章:拦住

李秀英说她是来探亲的,赶车的王大对她也就更热情了,而且从他的口中,李秀英也听说了前阵子这边的事情。

“大雪封山,有一处林场被雪封了路,外面的物资送不进去,眼看着就要断粮了,是农场里派人去进行了抢修,可是我们山里面的这雪你可是没有见过,那有些地方人一掉进去,那就把人给没过去了。这些人可真是辛苦他们了,后来路打通,物资送了进去,不过还是有几个人受了重伤,人现在正在医院里养着。”

“怎么还能受伤呢?”李秀英确实很好奇。

大不了就是人掉进雪洞里,再拉上来就行了。

王大有些卖关子的一扬下巴,还有几分说评书的派头,“这就说来话长,不过咱们长话短说,进林场的路不宽,两边是下坡路,只是被雪盖着,这有人失足马有失蹄的时候,踩到下坡那里就从上面滚下去,有个技术员为了救一个同事,把对方扯上来,自己掉了下去。小伙子的素质,那是一个捧。”王老一只拿着鞭子赶马车,另一只闲着的手还竖起了大拇指。

李秀英被他给逗笑了,“救一个人就是素质高了,那没救过人是不是素质就不高?”

“你这姑娘,你说这话可就不对了,救人就是素质高。可那在自己个的家里,那也是自己家的娃,哪个舍得自己家的娃去受罪的。咱心疼自己的娃儿,可别人的娃儿也不能不心疼,你说是不是?”王大马上不赞同的反驳了李秀英的话。

李秀英也并没有那个意思,不过看到他这样崇拜对方,心里还是忍不住想笑,面上又要认真的认错,“王大哥,你说的对,刚刚是我说错了。”

王大很满意她能认识到自己的错,“姑娘,你看着也不大,到这边是找家里人的?兄长在这边?”

“是来看个同村的人。”李秀英没有多解释。

马车已经进了镇里,远远的就能看到有两个棉大衣站在寒风中站着,不用想也知道要到农场了。

进了镇里时李秀英想下来,王大没有让,一直到了农场口,这才让李秀英下了马车。

李秀英道了谢,胳膊上挎着包袱走过去,李秀英这才刚走进,其中一边的小伙子就走了过来。

“这里是农业技术基地,外人不能随意进来,你是要找人?”小伙子目光上下打量着李秀英。

李秀英围了一条绿色的方围巾,对折成三角形围在头上,仍就是婆婆给的那件红色的棉袄,青色涤卡的被子,一双条绒的老棉鞋。

这样的装扮,李秀英明白会被这些林业局里的人看不起,毕竟现在农村和林业局比起来,林业局那可是好单位,条件也好。

李秀英长的黑又有些胖,加上这样的一身装扮,那就是一个从农村里出来的大土妮的样子。

不被人嫌弃又看不起才怪呢。

李秀英原本就是在农村出生的,又不是个爱慕虚荣的,所以这次出来到这里找张建平,她跟本也就没有往这方面想过,现在看到对方眼里的鄙夷之色,她这才注意到。

第八章:比较

李秀英现在发现了这个一点,也没有往心里去,这个年代家家能吃的饱就行了,都说笑娼不要贫,她又没有偷又没有抢,穿的也都是正路来的,有什么可丢人的。

李秀英不觉得,端端正正的站在那任对方打量着,一边把自己的来意也说了,“这位小同志,张建平是在这里吧?”

对方听到她的话,眼里的打量之色淡了些,“你找张技术员?”

一听这话,李秀英就更放心了,她没有找错地方,便点了点头,“对,我找他。”

李秀英在这边说话的时候,正好有几个在镇里买东西的妇女回来,看到这一幕,再看到这样打扮的李秀英,都在一旁小声的偷笑,还交头结耳的议论着。

李秀英扭头看了她们一眼,几个人马上就当什么事也没有一样的往里面走去,男人跟本就没有拦着,到是因为几个妇女这样的举动,让那男人对李秀英的眼神也带着丝嫌弃。

“你找张技术员做啥?你是张技术员啥人?”男人也不多说,一双黄豆大的小眼睛在李秀英的身上转来转去的打量。

这副看不起人的样子也太过明显,先前没有确定找没找错地方,李秀英也不计较他这样,如今已经确定了,这男人还这副样子,李秀英纵然再是个不爱计较的人,脸色也不好看了。

“我说这位小同志,你们不是一向教导你们要提高素质吗?你是看不起我穿的不好,还是觉得我是从村里出来的不会说普通话?那你听听我这普通话是不是说的比你还标准?我是张建平的爱人,现在可以让张建平出来接我了吗?”李秀英的个子不高,再加上有点胖,大冬天的她又在外面呆了这么久,鼻头冻戏了,就是你现在让她往回吸吸鼻涕,那也是能吸得回去的。

现在李秀英就这副样子,挺着件红绸缎面的棉袄,就这副气势,从外貌上来说虽然弱了点,可是那眼睛却不软弱,直直的对上你,让你有些心虚。

不远处,孙艳红把围子上的白毛线的围脖紧了紧,她往门口走的时候,男人已经还了口,“你这人你是咋回事?你来找人,那俺不得问清楚你是哪来的是啥关系?你咋还冤枉人呢?你是张技术员的爱人?你可别拿俺好骗,张技术员的爱人正在医院里照顾他呢,俺看你也是没见过世面的,今天这话当没听到,这里可是你胡闹的地方,你要说笑话到旁处说去。”

李秀英的眼睛都瞪了起来,“我也不跟你说,把你们领导叫来,我这和张建平是领了证的,你现在又弄出一个你们技术员的媳妇是旁人,我也想看看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你这小同志,你们领导就是让你们这样对待老百姓的吗?”孙艳红走到了跟前,一副领导的语气训斥道。

突然有人插进话来,李秀英扭头看,只见是个圆脸盘大眼睛丰唇的姑娘,个子也高挺看着身材挺好,一件红色的毛呢大衣,黑色的裤子外加黑色的小皮鞋,还围了一条白色的围脖,梳着学生头,看着很知性,也很美丽大方。

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李秀英心底本能的就有一抹的自卑感,不过也只是一瞬间,她不羡慕别人,如今一切能从新开始,她相信只要靠着自己的努力,她也一定会活的很优秀。。

第九章:出头

孙艳红站在那,也不等男人解释,便又道,“这位大嫂一看就是从外乡过来的,到咱们这边来找人,人生地不熟的,你们就要多帮助一下才是,哪能还在这里给人制造麻烦。”

男人憋着嘴,刚要解释,孙艳红已经不看他转身看一旁的李秀英,孙艳红的唇有些厚看着很丰满,可是不难看,还让人觉得好看。

“这位大嫂,你别生气,他们平时不是这样,也就是这里管的严谨,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去,你是过来寻人的吧?他们这里的领导我认识,你找谁我帮你找。”孙艳红很是和气。

她说话时,又帮门口的男子说了话,所以男子也没有再说什么,再说这是王主任的女朋友,一向是个热心肠的,对谁都那么亲切体贴,又经常来这里,他们怎么可能不认识。

李秀英到没有因为她的帮助而脸上喜极而泣,态度却是也不冷淡也没有太过亲热,先道了谢,才又道,“这个男人说的也没有错,我到这里来寻人,总要多问问才是,只是我刚刚听到他说张建平在这里又有了妻子,所以才会激动,说起来到也是我的错。”

孙艳红笑道,“原来是场误会,没事就好,嫂子说的张技术员吧?我正好认识他,也听说他在老家那里结了婚,说起来我只是听说过嫂子,还没有见过呢。他们不知道的多,所以可能是有什么误会,说错了嫂子也别多想。”

“放心,你也说了是误会,我哪还能和他们去计较。”李秀英笑着点了点头。

孙艳红点了点头,“不过有件事嫂子刚来可能不知道,张技术员在这次出门的时候腿断了,人在医院里,不过已经没什么大碍,再养两个月就差不多了。”

李秀英愣了一下,随后道,“我在来时的路上听说了这边下大雪的事,就是那次受的伤吧?这事他也没有往家里写信人,不知道现在在哪住着?”

“就在镇上的医院,走到镇子的另一头就是了,我送嫂子过去吧。”孙艳红热情道。

李秀英没有同意,“那我能找到,就不麻烦妹子啦,今天也多谢你了。”

“嫂子真不用我送?”孙艳色却还在担心这个。

“我一个人过去就行。”李秀英仍旧坚持。

孙艳红这才没有再多说什么,和李秀英打了招呼,目送着人走了,抬头要往里走的时候,才发现站在不远处的男朋友。

孙艳找唇角一勾,就快步的走了上去,人到了王伟的身前,脸上的笑也没有先前那么热络了,人看着也少了几分的活泼,到是多了几分的沉稳,对着王伟点了点头,“你过来了。”

王伟一米八五的大个子,一身的西装在身,虽没有虎背熊腰的感觉,可是孙艳红一站在他的身旁,就显得越发的娇小,孙艳红是个跳舞蹈的,个子有一米七,也不算矮了,可是站在王伟的身旁却显得有些娇弱。

王伟不但长的人高马大,就是脸上的神色也有些冷硬,那张脸就像从来都不会有过多的表情一般,硬的像块石头。

和这样的人站在一起,任谁都活泼不起来了。

第十章 关系

农场里的一个技术研究组,驻扎在林区这边。

王伟是管技术员的小主管,而张建平正是他下面任技术员。

这次如果在再技术上没有大作为,极有可能被新人取代。

张建平却在这一次出门为救一个同事而立了功,这样一来也就不用担心那事,可以直接留下来。

王伟是个不拘言笑的人,在这里他虽然只是个副主任,却是出了名的严厉,在工作上又是出了名的无情冷面阎王,私下却是关心员工的细心领导。

挺直的鼻梁加上两道浓剑眉,从这两处能透出一抹男人的好种不屈不挠的劲来,唇并不薄却很有型,看着这张唇总能让你觉得他说出来的话就该是低沉而透着磁性,能拨动你心底的那根别人触摸的弦。

就像当你与心爱的男子第一次亲吻时的那种心跳和那种悸动。

加上那双看着你就能看到你心底带着深情的眼神,不得不说王伟是个长相好的男人,加上一身的西装,和挺拔的身材,在部队里满是男人的地方,他站在人群中也能让你一眼就能先看到的是他。

孙艳红只扫了一眼便将目光收回来,“刚刚从老领导那过来,我看他这些日子情绪不稳定,你抽空的时候多去看一看。”

王伟点了点头。

孙艳红就顺着他的目光往远处看去,正是那个上穿着土气从村沟里出来的张建平妻子,孙艳红又将视线收回来,“她有什么不妥吗?”

王伟收回目光,“她并不如你看的那样弱小。”

孙艳红眼里越发的困惑,心里却是不习惯王伟夸别的女人,还是个村妇。

王伟这一次所有的思绪都收了回来,面上又恢复了那种果断的坚毅来,淡淡道,“那边我休假会回去,这里偏远,你也不要总过来。”

却并没有再多说旁的,可是孙艳红就是知道他的心里一定是想起了旁的事情,而她就像一个外人,被他一直隔在外面,让她永远走不近他的世界。

可偏偏越是这样,越让她想去探究他,想知道他真正的一面是什么样的,想争服这个男人。

王伟已经往前走一段,站到门卫的身前,“你的思想很不对,骄傲自大,你刚刚的态度早晚要出事,人品上不对,就要改正,不能有那种资级思想和目光。”

先前说话还淡淡的,此时已经冷酷又严厉起来。

“王哥,我错了。”男人低下头,低低的认错。

“敢作敢当,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你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以后又要怎么做,写一分检查交给我。”

孙艳红在一旁看着,见他训完了,才又要开口,王伟却已经打断她的话,“你说的我知道,有什么事明天再说,我要去一趟医院。”

孙艳红知道他的脾气,做事一向是决定了就马上行动,这也是这男人特有的一个习惯,她含笑又懂事的点点头,“那我先回招待所,明天学校那边下午有排练,我上午就要赶回去,明早就不过你这过来了。”

王伟点了点头,“我送你回招待所。”

孙艳红点了点头,心下庆幸还没有太尴尬,毕竟去医院是要路过招待所,如果王伟不送她就这么走了,她一向在王伟面前表现出来的冷傲,怕是也没有勇气再出现在他的面前。

孙艳红不喜欢这种感觉,她喜欢着眼前这个像有着什么心事总藏在心里的男人,却又不想放下自己的高傲去撒娇的哄他,她总认为两个在一起处对像是家里介绍的,她不该那么主动。

不过两个人处对像一年,王伟从来都没有主动找过她,可也没有拒绝过她,甚至说分手。

孙艳红有时也会自欺欺人,告诉自己王伟就是这样的人,面对感情也是这样。

到了招待所,分开,孙艳色没有停在原地目送着王伟走远,而是选择高傲的转身大步进了招待所。

第十一章:妹妹

李秀英到了医院,没有人再拦着她,只是寻人的时候却不容易,这里是医院,虽然是在这偏远的地方,夏天的时候,还有很多的人到这边来疗养。

李秀英上辈子是和周兴泉跑到了南方,在那边虽然是打工,也可算是见过世面。

所以进了医院之后,她到也没有被吓到而乱转,是找到了窗口那边打听到住院住在哪边,这才直奔那面而去。

医院都是平房,一个院子套个一个院子,李秀英只记得住院处在东边,只是东院的院子太多,又多是住院的,李秀英只能一个一个的打听。

李秀英走到最后一处院子时,见其中最南边的那处病房的门半开着,她就走了过去,伸手刚要敲门便停住了。

医院现在的门都是木头做的,上面涮着绿色的油漆,水泥门框加上红砖砌的房子,在这个时候已经算是好的房子。

透过半开的门,李秀英能看清楚房间里的情景,和别病房一样,里面是两张铁架子的病号床,各有一个灰白色的铁皮床头小柜子,上面摆放着些生活日用品和暖水瓶。

虽然有一年多不见,李秀英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个靠着东边病床躺着的张建平,而在床边坐着的一抹娇弱的身影,面正对着门口,正是李美龄。

李秀英的亲妹妹。

想到男人嘴里说的过的张技术员的妻子就在医院,李秀英心下就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

她一直都知道张建平心里喜欢的是妹妹李美龄,也知道她和张建平结婚之后,张建平也一直与美龄通着信,李秀英一直不让自己去想,甚至在心里告诉自己,他们原本就是相爱的,只是美龄上了大学后有了新思想,与张建平没有了共同语言,所以才会提出分手。

可是李秀英更明白,对于张建平来说,他这一辈子心里都会放不下美龄。

那个时候的李秀英想的其实很简单,她知道她和张建平的婚姻是家里做的主,只想着结婚后两个人一起过日子,张建平喜不喜欢她、心里有的又是谁都不重要。

结婚之后,每天围着张家人转,起早贪黑的下地干农活,又照顾张家一家子老少,直到有一天从村里人的嘴里听到大家私下里的议论,张建平与美龄一直在通信之后,李秀英心里才有了变化,加上周兴泉的关心,让她选择了私*奔。

看着病房里两个在说笑的人,李秀英微微的勾起唇角,她不恨周兴泉,现在该感谢周兴泉,是周兴泉能让她活的像个人样,知道要反抗。

而病房里的两个人,她也不恨,因为张建平喜欢的一直也不是她,外来的那个人一直都是她,现在美龄与张建平又走到一起,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只是这一场感情里,她成为了那个无辜的受害者。

“建平,今天晚上食堂那边有红烧肉,一会儿我早点去,不然就抢不到了。”李美龄声音和她的模样一样,弱弱的。

娇美又白净,笑起来两只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很甜美又很文静,跟本就不像是从农村出来的。

上身穿了一件黄色的篇幅衫毛衣,梳着学生头,小脸敛小嘴,给人感觉很瘦弱,就像吃不饱饭,每天挨饿又要做苦工一般,偏偏她一双眼神看着单纯,整个人也楚楚可怜了几分,让人就越发心疼。

唯一的一处不好的地方就是在右边脸敛的地方,有一颗黄豆大小的黑痣,与耳垂一齐长在右脸颊的正中央,让人第一眼看她的时候,总会觉得这人长的有些怪异。

剩余57%未读

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网站公告|广告服务|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2-2023 某某QQ个性网 版权所有 | 备案号:粤ICP备xxxxxxxx号

声明: 本站非腾讯QQ官方网站 所有软件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